佛弟子文庫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義

聖嚴法師  2015/06/05  大字體  護眼色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義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義?」許多人在一生之中,會不斷叩問這個生命大題,且在不同的歷程,會有不同的問尋方式。例如不少年輕人會選擇從哲學觀點切入,試圖探索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而在存在的疑惑生起之後,也會急切找尋解惑的途徑,或是閱讀、聽演講、參與活動,與友人深談,或者向師長請益等等;而向師長請益,機會往往可遇不可求。

2008年金秋十月的週日午後,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由父親陪同來到了法鼓山,很難得的機緣,他當著聖嚴師父面前,談起了自己對生命的思索,以及對佛教某些觀念的疑惑。為了讓自己的提問清楚被師父聽見,他手裡握著一支麥克風,這也讓他更清楚聽見自己的思索。他很慎重,每次發問之後又再重整,盡可能地表達自己正在歷經的人生漣漪。

問:現在我想學的東西很多,對於生命的存在和天地萬物的法則都很感興趣。我想首先請問:「做人的意義在哪裡?」佛教認為人生是苦,人因有慾望而痛苦,所以要修行得解脫。可是如果人生是苦,那麼父母把孩子生下來讓孩子受苦,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而如果人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脫離輪迴,為什麼還要存在?

師:佛教是講苦沒有錯,但是佛教的修行,目的是為了離苦得樂,不是教人出生來受苦。從佛法的觀念來講,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具有兩項任務,一個是還債,一個是還願。還債,就是我們在過去世應盡的責任未盡,欠下的「債務」來不及償還,因此這一生要繼續地還,直到還清為止。還願,是過去生我們發了願,發願要利益他人、幫助他人,無法來得及實現,因此這一生繼續行願。

至於債是什麼時候欠下的?願心是什麼時候開始的?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承擔。能夠承擔而還債的人是安心的,能夠承擔而還願的人是快樂的。很可惜現在我們看到許多的人,真正願意盡責負責、還願還債的人不多,多半還是繼續在許願、求願。因為大家覺得還債,就像是把錢、把權,把貴重的物品從自己手中拿出給人,很舍不得、很不情願,所以痛苦。其實就是因為這麼想才痛苦,如果把還債、還願當成是人生的任務,也就不會痛苦了。

至於還債、還願這兩個任務是誰給的?是過去世我們自己給的,也就是佛教所講的業力和願力。業力和願力,都是我們自己製造的,是要自己負責的,也要自己來承擔的。不過,還債和還願畢竟不同,還債是普通人欠了什麼而要償還什麼;還願則是菩薩發心,我不欠人,人不欠我,而我自己主動要幫忙眾生,這就是菩薩的悲願心。

因此,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只要願意還債,就不痛苦;若能發願行願,則一定快樂。這也說明瞭:活著,並不一定痛苦。

問:人們常說,活著要快樂、要開心,也要做好事。可是我忍不住想,過了百年以後,現在所有活著的人都不存在了,而我們現在所有的努力,也都將化為灰燼;或者是說人類終有滅亡的一日,那麼一代一代人類延續、傳承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師:你這是從「末世論」的觀點來講。持「末世論」的人認為,這個地球以及地球上的所有人類,有其開始,也有其終極,而終極就是地球毀滅的一天,人類也將全部消失。既然地球終有毀滅的一日,那麼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有什麼價值?很抱歉!我不是「末世論」專家,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我只能從佛法的立場,來說明生命存在的本質。

佛教是不講末日、末世的,而講輪迴──循環的輪迴。佛教講的輪迴,不僅僅是地球的輪迴,因為地球的空間範圍太小,而且壽命非常有限。佛教講的時空範圍,是超出地球的時空範圍來看地球,它是無量、無限、無止盡的,不是僅僅幾千年、幾億年,而是整個宇宙的壽命都在輪迴,此生彼長、彼長此生,因此我們看不到它的終極。

佛教講無始無終,雖然無始無終,卻有其開始,也有終極,然而因為始終不斷循環,所以找不到一個最初的開始,也找不到一個最後的終極。雖然我們看不到始終,卻不斷地在這個無止盡的時空範圍裡「活動」,就是還債、還願。還願、還債,便是對自己負責。

問:還有一個問題困擾我很久。佛教有個很高的目標,就是內心達到平和,沒有慾望。但是我有時候在想,假使人沒有慾望,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就像我們對父母的愛,會擔心他們身體是否健康?是否吃飽穿暖?如果他們發生什麼意外,我們就會擔心痛苦,如此一來,心就無法平和了。這是否意味著:有了愛,內心就無法平和?因為愛也是一種慾望,比如愛情、親情,有了愛,就會想佔有,就會有煩惱,內心就不容易平和。可是沒有愛,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師:你把愛、慾望和佛教講的慈悲、智慧攪在一起,分不清楚了。「愛」是一般的說法,佛教不講「愛」,而說「慈悲」。「愛」的出發點是自私,有一個自我中心,是為了自我而愛。比如說對父母的愛,是因為他們是我的父母;愛錢,是因為錢可以讓我支配;愛自己的身體,是因為身體我要來使用它。

慈悲,則沒有自我中心,卻有智慧。比如對父母的愛,要給予恰到好處的關懷,對父母的健康、心情,能夠給予最好的、正面的照顧,卻不期望回報。男女之間的情感也是一樣,希望能夠給對方最好的關心照顧,卻不一定要求對方同等回饋,這是智慧,也是慈悲。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對死亡

問: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請開示如何才能坦然...

記住這四句話,到哪裡都能自在

虛雲老和尚在世經常說: 隨緣就是家鄉,放下就是道場。...

受菩薩戒沒有過午不食,是不是犯戒

問: 弟子受了菩薩戒,但上班後,沒持過午不食,持齋...

這樣的罪惡凡夫,還在彌陀救度範圍中嗎

問: 末法時期眾生的根基很低劣,尤其是我們這些上班...

六個方法對治煩惱

問: 大師您好,我自己很容易為一些小事而感到煩惱,也...

把位置放低

有一個青年人,他對生活的不滿和內心的不平衡一直在折...

學會世間上的兩種快樂

問: 經常會覺得付出得不到回報,對別人好往往結果會...

巨商靜心復得傘

有一位巨商,為躲避動盪,把所有的家財置換成金銀票,...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大藏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雲。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聖嚴法師《誦經做什麼?》

佛經是佛所說的信佛、學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無邊...

恐懼是因為內心放不下

面對自己的死亡是很重要的人生課題,每個人都知道自己...

聖嚴法師《勤修三學,可免劫數》

佛教不相信定命論,但是相信因果論。 因果是可以改變...

聖嚴法師:智慧與福報

有福報卻不一定有智慧;若無智慧,福報本身也可能會帶...

靠自力了生死之難

如來一代時教所說一切法門,皆令眾生修戒定慧,斷貪瞋...

天趣之因與果報

一、天趣之因 天趣之因就是:這個世間人不求常住的真心...

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的修善差別

我們看到很多非佛教徒,也會做一些慈善事業,他們也修...

樂善好施的長者

有位長者不但家財萬貫,心地也很善良;他覺得與其只有...

倒霉時,勤剃頭少懶睡

你們先看看古人編輯的歷代名臣言行錄,歷代名臣奏議等...

怎樣才能求生淨土

淨土宗有三經一論:曰《無量壽經》、曰《觀無量壽佛經...

淨業行人萬萬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

修淨業人,斷斷不可求來生人天福樂,及來生出家為僧等...

文昌帝君輪迴的啟示

問: 請開示,文昌帝君因慈悲、憐惜婦人,而墮落人道,...

觀一切法即空,清淨本然,週遍法界

如來之藏,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隨拈一法,無非法界。...

禪者的心境

唐朝時,有位名叫懶殘的禪者,修行造詣極高,遐爾聞名...

至誠念觀音菩薩就能逢凶化吉

在佛法裡面,有很多經典都在介紹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

法忍和生忍

一個修行人修福要有忍性。忍一般分為法忍和生忍。生忍...

【佛教詞典】白塔寺

(一)位於秣陵(江蘇江寧)三井裡。劉宋升明二年(478)...

【佛教詞典】離作法

(術語)謂於因明異喻中之喻依,附加一稱為喻體之命題...

【視頻】消災吉祥神咒(童聲)

消災吉祥神咒(童聲)

【視頻】短期出家戒會紀實(無錫觀宗講寺)

短期出家戒會紀實(無錫觀宗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