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把佛法建立在自己的內心當中

學誠法師  2011/11/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我們學習佛法的目的,就是把佛法建立在自己的內心當中,然後用佛法來指導我們的行為。如果我們內心裡面還沒有建立佛法的概念,不知道什麼是佛法,就會有很多很多的煩惱。佛法是我們內心的一種信念,它不是物質,不像一杯水,倒在杯子里人就可以看得見。我們內心裡的佛法是看不見的,它是一種高尚、善良的信念,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去學習和累積。佛法,不是一輩子可以學完的,我們要多生多世去學。

在社會上學習各種技能,學幾年、幾十年,都很難學好。學佛法也一樣,不是學幾天就能學到手的;實際上佛法比世間的學問更難學,所以我們不能著急,要慢慢踏實去學。只要大家在一起,用佛法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共同探討佛法的問題,生活就過得比較有意義了,不然的話,內心裡很容易變得空虛,每天除了工作就無所事事。

要知道,我們對自己生活的了解和認知,是非常局限的,也就是說我們對自己、對世間上人類生活的認知是很缺乏的,所以我們更需要去了解別人是怎樣以佛法來指導生活的。正確的信仰,它告訴我們怎樣才能有正確的生活態度和方法。我們可以去了解,信仰佛教的人和不信仰佛教的人有什麼不同?我們如果還沒有信仰佛教,可以先去接觸有信仰的人,去了解他們,認識他們,看看他們心裡是怎麼想的,怎麼說的,怎麼做的,然後慢慢和大家交朋友。俗話說:「多一個朋友,就多一條路。」《論語》講:「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所以我們要多交善友、益友,不要結交不好的朋友。在寺廟裡,在佛門裡,就比較容易交到很多很好的朋友,這樣不知不覺對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都會有很大的裨益。

現在大家的工作很忙,壓力也很大,整個社會提倡適者生存,教育大家拚命去競爭,因為鼓勵競爭的緣故,人就活得越來越累。實際上人的心情是需要放鬆的,你越去競爭,內心就越緊張、越恐懼,甚至產生很多無奈的情緒。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心靈就更需要靠佛法的保護和滋潤,來幫助我們消除這些怖畏、恐懼、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減緩這種惡性競爭給我們帶來的壓力。這個時代,不但個人、公司、團體之間有競爭,整個社會、整個國家、整個世界也都在競爭,提倡和鼓勵競爭已經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全世界都是這樣的發展趨勢。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你如果不去競爭,好像很難生存,但如果不斷的去和別人競爭,就會活得非常累。所以我們需要學習佛法,獲得一個非常好的、非常正確的生活態度和方法,創造一個快樂的、有價值的人生。

我們有了正確的生活態度和方法以後,才能夠做更多的事,成就更大的事業,我們的身心才會越來越健康,因為我們的志向越來越高遠。世間上所有的問題都源自人心,佛法的信仰正是幫助我們解決內心上的問題。我們內心的問題解決好以後,外在行為的結果自然而然就會越來越好,人生就會越來越充實,越來越有意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何對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極悲觀

問: 弟子在生活中,體會到當今社會的種種五惡五痛情...

做自利利他的佛弟子

伴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日益關注的焦點開始轉向精...

什麼樣的心就過什麼樣的日子

有什麼樣的心就過什麼樣的日子,這是我兒時曾經聽一位...

生活原本沒有痛苦

法國記錄片《微觀世界》中有這樣一個場景: 一隻屎殼...

出門六要

每個人每天幾乎都要出門。出門就要融入到大眾裡,所以...

學佛的四大因緣,你屬於哪一種呢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在輪迴中不知道漂泊了多久,...

在家弟子如何過上安樂的生活

過好生活、獲得「現法安樂」,首先須有四種具足: 第一...

世事如迷途,佛法度人心

奉獻他人,才是真正有利自己。我很感恩學佛帶給我的改...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怎樣才算不盲修瞎練

問: 怎樣才算不盲修瞎練?感恩法師 宏海法師答: 第...

西蘭花和胡蘿蔔比豬肝更護眼

很多人為了明目而經常攝入豬肝,還有不少幼兒園規定每...

各個月最該吃的12種水果

一月:柿子、獼猴桃 柿子的營養價值很高。成熟的柿子...

吃對食物就能減少得癌症的風險

推行健康食物的學者們,在好幾年以前,就提出了一句格...

你無法把香蕉皮罵進垃圾桶

大學階梯教室裡,一場演講會即將開始。主講人是蜚聲海...

現代人的報應,為什麼來得快來得猛

因果報應,是宇宙間永遠不會改變的永恆真理。不管人們...

關於念佛助念法器的開示

第一個環節,叩磬人員的崗位責任和注意事項,引磬是佛...

慧律法師《淨土心要》

現在翻開一百一十一頁,往生居士第三,清朝甘露寺,江...

淺談戒色的好處

為何要戒色?也許初來乍到的人,對此還有些疑惑,也許...

學佛信佛需具備哪幾種心

修行者的發心可謂千差萬別,每一個人的學佛目的不同,...

隱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

噶當派的祖師們一向以隱藏功德為本,他們有一句格言:...

佛度眾生喻

過去有一位名叫須彌羅的比丘,言談詼諧幽默。有一次,...

劫盜分財喻

昔日印度經常發生洪災,各地民不聊生,有些人為了養家...

與病苦的同修共勉

有句話:從古至今,一切故事,其實都是相遇,然後分離...

一個人要健康,要常常感恩你的色身

古時候有一個公案說:在饑荒的時代,有一個母親,她要...

供品、佛像、四大天王的含義

寺廟不是用誠心換利益的市場,而是用誠心求真知的學校...

【佛教詞典】相似即

(術語)天台所立六即之第四。五十二位中之十信,得六...

【佛教詞典】慈恩三觀

(術語)一、有觀,觀依他圓成之二性為有也。二、空觀...

【視頻】慧律法師《有妄想,生命就有遺憾》

慧律法師《有妄想,生命就有遺憾》

【視頻】懺悔解怨

懺悔解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