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生就是有缺陷的

2011/05/2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在一個講究包裝的社會裡,我們常禁不住羨慕別人光鮮華麗的外表,而對自己的欠缺耿耿於懷。但就我多年觀察,我發現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完整無缺的,每個人多少少了一些東西。

有人夫妻恩愛、月入數十萬,卻是有嚴重的不孕症;有人才貌雙全、能幹多財,情字路上卻是坎坷難行;有人家財萬貫,卻是子孫不孝;有人看似好命,卻是一輩子腦袋空空。

每個人的生命,都被上蒼劃上了一個缺口,你不想要它,它卻如影隨形。

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但現在我卻能寬心接受,因為我體認到生命中的缺口,仿若我們背上的一根刺,時時提醒我們謙卑,要懂得憐恤。若沒有苦難,我們會驕傲,沒有滄桑,我們不會以同理心去安慰不幸的人。

我也相信,人生不要太圓滿,有個缺口讓福氣流向別人是很美的一件事,你不需擁有全部的東西,若你樣樣俱全,那別人吃什麼呢?

當體認到每個生命都有欠缺,我也不會再與人作無謂的比較,反而更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尤記得我那可稱謂台灣阿信的企業家姑媽,在年近七旬遁入空門前告訴我:這輩子所結交的達官顯貴不知凡幾,他們的外表實在都令人羨幕,單深究其裡,每個人都有一本很難念的經,甚至苦不堪言。所以,不要再去羨慕別人如何如何,好好數算上天給你的恩典,你會發現你所擁有的絕對比沒有的要多出許多,而缺失的那一部分,雖不可愛,卻也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接受它且善待它,你的人生會快樂豁達許多。

如果你是一個蚌,你願意受盡一生痛苦而凝結一粒珍珠,還是不要珍珠,寧願舒舒服服的活著?如果你是一支老鼠,你突然發覺你已被關進捕鼠籠,而你前面有一塊香噴噴的蛋糕,這時,你究竟是吃還是不吃呢?

早期的撲滿都是陶器,一旦存滿了錢,就要被人敲碎;有這樣一隻撲滿,一直沒有錢投進來,一直瓦全到今天,他就成了貴重的古董,你願意做哪一種撲滿?你每想到一次就記下你的答案,直到有一天你的答案不再變動,那就是你成熟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與周福淵女士書》學習感言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與周福淵女士書》雖是給周福淵居士...

【佛學漫畫】如何開啟幸福之門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

不可妄自尊大而輕視古德,又不可甘心暴棄而不為豪傑

【原文】 本朝尊宿①,自洪武②至今,殆不多見。無論唐...

不管做什麼,都要想到三寶在加持自己

曾經有個年輕人,因為家中燒火做飯的原故,所以天天要...

生命被殺時,那種恐懼是沒辦法形容的

我們有一次放生,在放生法會結束的時候,發現有一隻小...

包容才能成就美滿人生

林則徐有句名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慾...

人生是苦,人身難得

釋迦牟尼還是太子的時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

這個壽命不值得我們去貪戀

眾生濁,三緣和合(父緣、母緣、自己的業緣)為體,色...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修止觀者應調五事

修止觀者,質言之,即調五事也。 一、調食 食之時義大...

你不想對立,那就用「自他交換」

前面的七重因果,是偏重在事相。從因緣上觀察,我們跟...

人生必看的「四個地方」

一是去醫院看看,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看看哪些受病痛折...

四種果蔬改善女性貧血

女性比較容易患上缺鐵性貧血,這是因為女性每個月生理...

別把染緣認為是隨緣

今天和大家講一講,隨緣與染緣。隨緣是菩薩,染緣是凡...

邪見的過失是很可怕的

我們都知道在貪瞋癡當中,癡造罪是最重的,但是癡心造...

佛門裡為何把酒列入重戒

我們知道,因為酒的味道引起很多人的煩惱和壞的毛病,...

阿彌陀佛涅槃後將去哪裡

問: 未來際觀音菩薩接阿彌陀佛的班,阿彌陀佛將去哪...

念佛有何竅門

弟子:閉關時,在吃的方面是否要越吃越少呢? 老和尚說...

唯識中「思量能變」的含義

第一能變叫異熟能變。好,再來,二變呢?二變,把筆拿...

念佛方能消宿業,竭誠自可轉凡心

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 前面是講因地的隨順,...

【推薦】把快樂的果報迴向淨土

我們講到實相的義理。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

印光大師《識別正邪》

印祖言,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類,況彼魔...

每天進步一點點

香港海洋公園裡有一條大鯨魚,雖然重達8600公斤,卻不...

聽佛的話,能做到的盡量去做到

佛在世的時候領上比丘們去乞食,乞食不能超過七家。有...

施食有很多好處,一般人看不到

何以要施食呢?所謂未成佛道,先結善緣,不但要與人道...

【佛教詞典】雪庵和尚

(一)(1117~1200)宋代臨濟宗僧。俗姓鄭,永嘉(浙江...

【佛教詞典】五欲

1、色、聲、香、味、觸。色是指美麗的色相;聲是指宛轉...

【視頻】西安廣仁寺鎮寺八寶

西安廣仁寺鎮寺八寶

【視頻】懺雲老和尚《信願持名》

懺雲老和尚《信願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