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意識它有自身的問題,也有內外的問題。我們談談它內外的問題。它對外有感受的刺激,對不對?你一天要面對很多的感受,酸甜苦辣,外有感受內有執著,第六意識後面還有一個自我意識在那個地方撐著,這還不夠,內憂外患,還有它自身有問題,它有善根跟煩惱,我們來談談第六意識好了。
我們生命中反轉的唯一希望在第六意識。智者大師把第六意識分成四種情況,這個要知道:
第一種,根鈍遮輕,有些人沒什麼善根,但是他也沒什麼煩惱罪業,他善業強。就是有些人喜歡做慈善事業,或者外道的修行者,他雖然信奉外道,他沒有出離心菩提心,沒有往生的願力,他善根薄弱,但是他也沒什麼煩惱罪業,這個人活得很快樂,但是不可能出離輪迴。因為他沒有善根,他就不可能學習佛法,沒有學習佛法,他一定觸動自我意識,觸動自我意識,他一定激發生死業力。所以這種人是在快樂中活著,至少今生很快樂,然後準備輪迴,就是根鈍遮輕。
第二種,根利遮重。善根強煩惱也重,這種人末法時代很多。他來到三寶的地方,他的善根就表現出來,回去的時候繼續放逸。但這種人有希望,他如果善用他的善根,因為善根是真實的,因為善根是合乎本性的,煩惱是虛妄的,所以真實其實是可以破除虛妄的。你只要先把善根激發起來,你先看看你的善根點是什麼,用什麼樣的法能夠激發你的善根,讓你的善根先運轉起來,你就有救了。
所以根利遮重的人,在天台智者大師說,他一定要先遇到逆境,在逆境中反轉。因為他有煩惱罪業,他一定要罪業煩惱起現行了,去刺激到他的善根,就善根發動了。一個人不怕你有黑暗,但是關鍵你得有光明。其實理論上善根不怕煩惱,但是你要有本事把它激發起來。因為善根是稱合本性的,是真實的功德,煩惱罪業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這完全是一種虛妄的境界。所以根利遮重的人,他是有反轉的希望,但是他也必須要面對很多的逆境。
第三種,最好的根利遮輕,比方說正法像法時代,他們都能在很順利的環境學佛,很順利的環境成就聖道,比方說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他們在家就福報很大就很快樂,學佛以後七日證得阿羅漢果。他們了生死好像活得很快樂,也沒有人說一定要怎麼樣,怎麼怎麼的吃多少痛苦,完全沒有,輕輕鬆鬆的成就聖道,因為他根利遮輕。
第四種,最糟糕的,根鈍遮重。善根也沒有煩惱也很重,這種人在輪迴當中,他大部分是處在三惡道的下階的生命中過活。
現在就是說,現在我們在輪迴當中,我們一方面從上而下受用果報,一方面由下而上在造業的時候,關鍵在第六意識了。第六意識有善根也有煩惱,但是關鍵是你怎麼去把你的善根啟動起來,這個是我們要注意的,兩件最重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