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科是把遍計執--所謂能遍計的第六意識,它計度分別的差別相貌,作一個品類的說明。這個第六意識的計度分別,蕅益大師曾經用一句話,來加以形容我們的計度分別:第六意識的計度分別「是眾禍之門」,但是它也是「眾妙之門」。
怎麼說呢?「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輪迴頓息。」說我們第六意識的計度分別,是一切過失的根本。一個人為什麼會造殺盜淫妄呢?就是因為他有貪瞋癡。是什麼因素,勾引他的貪瞋癡煩惱呢?就是遍計執。它對諸法的真相,產生錯誤的認知,把快樂的當做痛苦、把痛苦當做快樂,就是他心中的影像、心中的認知,跟外在的真相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這個計度分別,假設是錯誤的話,那就帶動了你苦惱的人生;但是你要修學佛法,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你還得靠第六意識的計度分別,你沒有第六意識的計度分別,你根本不可能發菩提心,也不可能修六度的波羅蜜,所以它也是「眾妙之門」。
所以我們對第六意識的態度是──隨順不得、也斷滅不得,你要把第六意識斷滅了,你的無上菩提也沒有了。外道修無想定,就是把這個想、這個計度分別消滅掉,這就錯損菩提了。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我們在修行當中的觀念,是轉變第六意識,而不是消滅第六意識,這個地方要注意!這個地方的計度分別,講到「有覺」跟「無覺」。
「如是」把「有覺」的「計」度分別開出「五種」。這個地方,我們作一個總說。這以下的計度,都是「人道」的計度,人道在計度法的時候,有名跟義,名是能詮,義是所詮。
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菩薩,菩薩有四種:
第一種是有名無義,只有菩薩之名,沒有菩薩之義。說你受了菩薩戒,你內心根本沒有發提心,你還是活在你的妄想當中,雖然你有菩薩之名,但是沒有菩薩之義,有名無義,這第一種。
第二種是有義無名,他雖然沒有受菩薩戒,沒有菩薩戒的假名,但是他內心當中有菩提心,他也去做一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悲智雙運的功德,所以他有菩薩之實,但是沒有菩薩之名,叫有義無名。
第三種是有名有義,他也有菩薩的功德,也受過菩薩戒,有名有義。
第四種是無名無義,也沒有菩薩的功德,也沒有菩薩的名稱。所以我們從菩薩的四種,你就知道名跟義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