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雖然控制不了妄想,但是要知道什麼是妄想

淨界法師  2023/12/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雖然控制不了妄想,但是要知道什麼是妄想

方聽無生曲 ,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如果我們要走上既堅固又圓滿的菩提道,所謂的真修,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聽聞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跟小乘和人天乘是不一樣的。你修聲聞乘,你可以在山中,「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你可以自己覺悟無常,是可以的。但是真修的思想是不思議境。真如的思想,你只有透過諸佛菩薩跟善知識的傳承,沒有例外。所以我們一開始要聽聞大乘法,而了解無生跟不死的道理。其實無生就是不生,不死就是不滅,就是你要先了解你內心當中那種不生不滅的真如,你先把這個了解。

我們凡夫,其實我們的心是真妄和合,真心是在深處,妄想是在表層。我們一般來說都是把妄想當作自己,就是迷真起妄以後就執妄為真。你看我們今天去吃一個好吃的東西,你說,欸,我現在很高興。其實是你的妄想很高興,妄想釋放一種快樂的訊息。但這個妄想是由外境的刺激產生的,它只是一時的想像,但是我們把它解讀成「我很高興」。然後別人刺激我一下,我們會解讀成「我很痛苦」。其實那都是一種生滅妄想產生的一種感受跟想像。你要把這個妄想撥開來以後,棄生滅,才開始顯出真常出來。

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到我們的內心的本質是不生不滅的。因為這種生滅心不能代表「我」,那是一時的感受、想像、執著所捏造的一個影像而已,它是一種假相。所以你要修真修的人,第一件事情,「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知道這種生滅的妄想跟你是沒關係的。

那麼接下來呢?「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當然我們也不要去否定妄想,因為妄想,當它調伏了以後,它當體就是真心。就像波浪,你看到的是波浪,但是它調伏的時候,它就是一個平靜的水。所以從這個即妄是真的道理來說,「翻恨自蹉跎」。我們回顧過去,就是一念的顛倒妄想,去攀緣這個顛倒妄想,起惑造業,枉受輪迴之苦,真是冤枉。

所以我們從一種真如的修學角度來看,從這個偈頌來看,你要做的有兩件事情:

第一個,你要懂得去分別真妄。你起一個念頭,你要有能力去判斷,這是生滅心,還是不生滅心。你要有判斷能力。雖然你改變不了妄想,但是至少你要知道它是妄想。你連它是妄想都不知道,那你怎麼修呢?你不知道什麼該放棄,什麼該安住。

這個地方講到一個判斷標準,就是,只要是隨境生滅的都是妄想,就是你的這個想像是外境給你的。記住!外境會給你快樂,它也一定會把這個快樂帶走,所以這個東西不是你的,是你跟外境借來的。所以,凡是透過外境的刺激產生的任何的念想,這個都是妄想。

那麼什麼是真實的心呢?就是你把所有的妄想都撇開以後,那種常住真心,那種不生不滅的明瞭的心性現前,這個就是你的自性清淨心,這個是真實的心。它不隨妄想生,它也不隨妄想滅,它就是一念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這個就是真心。所以我們修《法華經》,第一個,你要知道怎麼去觀察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這第一件事。

第二個,你要能夠直下承當。前面的分別真妄是一種理解,這以下就是考驗你的信心了,信根了。你要知道,你要能夠相信:眾生本具的心性,就是諸佛所證的法身。就是「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趙州禪師,說是「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趙州禪師八十歲還在那個地方到處去訪善知識。後來他有一天開悟了,他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就是我以前沒有開悟之前,我去參訪善知識,追求無上法門,無上的妙法;現在我才知道,無上妙法,你只要迴光返照就找到了,你本來就具足的。我們以前被妄想迷惑了。

所以,諸位!我們跟一般學者最大的差別,我們是一個三寶弟子,所以明白道理以後你要怎麼樣?直下承當。「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就不要猶豫了,這個就是我的真如本性了。

所以,名字位,你怎麼知道你進入名字位呢?兩個標準:第一個,你會分別真妄,雖然你控制不了妄想,但你先知道它是妄想就夠了;第二個,你能夠對真實的心直下承當。這是表示你進入了名字位,這兩個標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相狀是虛妄的,障礙是自己捏造的

佛為什麼說觀相元妄,觀性元真?這個地方我們講一下。...

什麼是心地法門,該如何去修

問: 請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師開示,什麼是心地法門,怎...

妄想如頑猴野馬一樣,該如何調伏

講了不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我看有些人就沒有用心...

修行人就要修到心靈不死

不論你學這八萬四千法門哪一法門,但這有個前提。什麼...

心就像是一座寺廟

有一個皇帝想要整修在京城裡的一座寺廟,他派人去找技...

般若非他,現前一念心性而已

般若非他,現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本自豎窮橫遍,故廣...

心與性

有一學僧至南陽慧忠國師處參學,請示道: 禪-是心的...

這世界最初是怎麼開始的

問: 弟子有個問題迄今一直不能找到滿意的答案,就是六...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

【大藏經】【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當知現生所受刀兵水火等事,皆由自造

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

以平常之心品味人生四季

不論是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還是蘇東坡的...

世俗女人的九種惡劣表現

《增一阿含經》:夫為女人,有九惡法,云何為九?一者...

如夢如幻的修學

修學首楞嚴王三昧,它是一個如夢如幻的修學。怎麼說呢...

印光大師:不可赤體睡覺

學佛之人,夜間不可赤體睡,須穿衫褲。以心常如在佛前...

菩薩的修學分成三個階段

我們可以把菩薩的修學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見山是山...

向觀音菩薩求子是如何應的

問: 懇請師父解惑,我理解:此心作觀音菩薩,此心是觀...

學會選擇,懂得放棄

有許多聰明好學的人,有作為、有成就者,古今中外可謂...

現代人造業有四種特點

現代人造業有以下幾種顯著的特點,和以往時代迥然不同...

誦經拜懺治好了糖尿病

可怕的1型糖尿病及併發症 2010年12月底,我被查出得了...

靠自力到極樂世界去,東南西北怎麼辨別

如果靠自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第一是東南西北怎麼辨別...

對淨土「他力」的善解、善用與善得

淨土法門是以他力為主的得度方式,從修行者而言,信、...

聖嚴法師《有聚有散才能成長》

俗話說:「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見愛情、友情、親情雖...

煩惱都是自尋的

人們在生活中總免不了有一些煩惱的事兒。有些煩惱來自...

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淨土法門,不但是三惡道的眾生難信三惡道都是受苦不暇...

吃素改變對生命和世界的態度

什麼才是人?人的心裡是仁義禮智信,那是人。人的心裡...

【佛教詞典】性相

指體性與相狀。不變而絕對之真實本體,或事物之自體,...

【佛教詞典】安居犍度

巴利語 vassupanāyika-kkhandhaka。乃二十犍度之一。...

【視頻】大安法師《不如老實念佛》

大安法師《不如老實念佛》

【視頻】夢參老和尚《覺悟》

夢參老和尚《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