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蕅益大師:淨土十要問答擷錄

蕅益大師  2023/06/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菩薩常不離佛

西方合論

菩薩未入菩薩位,未得阿鞞跋致受記□故,若遠離諸佛,便壞諸善根,沒在煩惱。自不能度,安能度人。如人乘船,中流壞敗。欲度他人,反自沒水。又如少湯投大冰池,雖消少處,反更成冰。菩薩未入法位,若遠離諸佛,以少功德無方便力,欲化眾生。雖少利益,反更墜落。以是故新學菩薩不應遠離諸佛。

復次菩薩作是念,我未得佛眼故,如盲無異。若不為佛所引導,則無所趣,錯入餘道。設聞佛法異處行者,未知教化時節,行法多少。復次菩薩見佛,得種種利益。或眼見,心清淨。若聞所說,心則樂法,得大智慧。隨法修行而得解脫。如是等值佛無量益利,豈不一心常欲見佛。譬如嬰兒,不應離母。又如行道,不離糧食。如大熱時,不離冷風涼水。如大寒時,不欲離火。如度深水,不應離船。譬如病人,不離良醫。菩薩不離諸佛,過於上事。何以故,父母親屬知識人天王等,皆不能如佛益利,佛益利諸菩薩離諸苦處,住世尊之地,以是因緣故,菩薩常不離佛。

◎悟達之士見性成佛,大事即明,當行佛教,廣度生靈。何故求生淨土

西方合論

悟達之士,正願求生,汝但未悟,使汝既悟,淨土之趨,萬牛莫挽。

汝將謂一悟之後,習漏永除,便得不退轉耶。將謂一悟之後,更無遍學佛法修行證果等事耶。將謂一悟之後,便可上齊諸佛,入生死不受障緣之所撓耶。審如是,則諸大菩薩修六度萬行,動經恆河沙數劫者,是皆愧汝。古教有云,聲聞尚有出胎之昧,菩薩亦有隔陰之昏,況近時薄解淺悟,自救不了者。縱有悟處深遠,見地高明,行解相應,志在度人者。奈何未登不退,力用未允。居此濁惡,化此剛強,此亦先聖之所未許。如以未完不固之舟,濟多人於惡海,自他俱溺,其理必然。故往生論雲,欲遊戲地獄門者,必生彼土,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救苦眾生。以此因緣,求生淨土。又先聖有云,未得不退轉位,不可混俗度生。未得無生法忍,要須常不離佛。譬如嬰兒,常不離母。又如弱羽,只可傳枝。今此國中,釋迦已滅,彌勒未生。四惡趣苦,因果牽纏。外道邪魔,是非扇亂。美色淫聲之相惑。惡緣穢觸之交侵。既無現佛可依,又被境緣所撓。初心悟達之人,少有不遭其退敗者。所以世尊慇勤指歸極樂,良有以也。蓋彼彌陀,現在說法。樂土境緣,種種清淨,倘依彼佛,忍力易成。高證佛階,親蒙授記,然後出化眾生,去來無礙。多見今之禪者,不究如來之了義,不知達摩之玄機。空腹高心,習為狂妄。見修淨土,則笑之曰,彼學愚夫愚婦之所為。餘嘗論其非鄙愚夫愚婦,乃鄙文殊普賢龍樹馬鳴等也。非特自迷正道,自失善根,自喪慧身,自亡佛種,且成謗法之業,又招鄙聖之殃。佛祖視為可哀憐者。於是永明和尚,深憐痛哀。剖出心肝,主張淨土,既以自修,又以化世。故其臨終有種種殊勝相現,舍利鱗砌,逕生極樂上品,乃至閻羅以為希有,圖像禮敬,夫永明既悟達摩直指之禪,又能致身於極樂上品。以此解禪者之執情,以此為末法之勸信,是真大有功於宗教者,豈特永明為然。如死心新禪師作勸修淨土之文。又如真歇了禪師作淨土說有云,洞下一宗,皆務密修,其故何哉。良以念佛法門,逕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機。又云,宗門大匠,已悟不空不有之法,秉志孜孜於淨業者,以淨業見佛,尤簡易於宗門故。又云,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淨業,同歸一源。入得此門,無量法門悉皆能入。至如天衣懷禪師,圓照本禪師,慈受淨禪師,南嶽思禪師,法照禪師,淨靄禪師,淨慈大通禪師,天台懷玉禪師,梁道珍禪師,唐道綽禪師,毗陵法真禪師,姑蘇守訥禪師,北僩簡禪師,天目禮禪師等諸大老,皆是禪門宗匠,究其密修顯化,發揚淨土之旨,則不約而同。廣如彼文,不能盡錄,是故當知禪宗密修,不離淨土初心頓悟,未出童真。入此門者,方為堅固不退之門。

◎諸大法門,一聲阿彌陀佛悉皆證入

西方合論

一切修行法門,言空即斷,言有即常,未為究竟。唯此念佛三昧,即念而淨,淨非是無,即淨而念,念非是有,達淨無依,即是念體。了念本離,即是淨用。是故非淨外有念能念於淨。若淨外有念,念即有所。所非淨故。非念外有淨能入諸念。若念外有淨,淨即有二。二非淨故。當知諸佛順寂滅心而嚴淨土,是故念淨土者當入一切寂滅門。諸佛順常樂我淨心而嚴淨土,是故念淨土者當入一切常樂我淨門。諸佛順平等眾生心而嚴淨土,是故念淨土者當入一切平等眾生門。諸佛順大悲智業而嚴淨土,是故念淨土者當入一切大悲智業門。諸佛順無作無為不可思議業而嚴淨土,是故念淨土者當入一切無作無為不可思議門。諸佛順塵勞煩惱性而嚴淨土,是故念淨土者當入一切塵勞煩惱門。諸佛順微塵芥子相而嚴淨土,是故念淨土者當入一切微塵芥子門。以上諸大法門,但一聲阿彌陀佛皆悉證入,亦無能證所證之相。若不爾者,則是有餘之淨,念佛三昧,即不如是。

◎發十種心,往生極樂

西方合論

佛告彌勒。發十種心,往生極樂,何者為十,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三者於佛正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淨意樂心。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十者於諸如來,捨離諸相,起隨念心。是名菩薩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若人於此十心隨成一心,樂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無有是處。

◎成就八法,生於淨土

西方合論

菩薩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何等為八,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閡。於諸菩薩,視之如佛。所未聞經,聞之不疑。不與聲聞而相違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常省己過不訟彼短。恆以一心求諸功德。是為八。

◎一行三昧

西方合論

文殊般若經云,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彼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念一佛功德,與念無量佛功德無二。阿難所聞佛法,猶住量數。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晝夜宣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阿難多聞辯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

◎人生造惡,臨終念佛,得生佛國,我不信是語

西方合論

那先經云,王問那先,人生造惡,臨終念佛,得生佛國,我不信是語,那先答言,如持大石置於船上,因得不沒。人雖本惡,因念佛故,不入泥犁。其小石沒者,如人作惡,不知念佛,便入泥犁中,頌曰,

如來金口言,讚歎西方土。如入長安城,東西南北入。入已即一城,

無別天子都。普賢佛長子,文殊七佛師,授記及迴向,是果位往生。

釋種得法忍,善財證佛果,面奉阿彌陀,是菩薩往生。龍樹破有無,

折婆最勝根,皆得佛授記,是禪師往生。聞佛心信樂,誦念與持諷,

大石置船上,是下劣往生。阿難世多聞,佛子中第一。不如念一佛,

頓了諸經法,云何義解家,得輕易念佛。諸正念法門,經中皆悉載。

但一大乘法,無二亦無三。奉勸悟達士,趁時歇狂解。一心念阿彌,

蓮華念念生。此是常寂光,非報非方便。作是觀為正,勿妄生分別。

禪教律三乘,同歸淨土海。一切法皆入,是無上普門。教海義無量,

甕觀拾少許。一臠遍鼎味,是中有全藏。

◎無情作佛(蕅祖評—透澈之極。清涼國師當讓一籌)

西方合論

權教中言。有情有佛性。無情無佛性。一切草木器界,不能成道及轉法輪。此是執情強計。屬意即有,屬物即無。不了諸法皆住法位。何以故。意是色故。是空根故。是往古來今故。是無情故。一無一切無故。青黃是意故。風鳴谷響是意故。草木瓦礫是意故,是有情故。一有一切有故。故知情之為情,亦可說自,亦可說物。不應說言誰無誰有。如一夫妻共生一子,不應說言誰生誰不生。夫發毛爪齒,亦是無情。與我俱佛耶,抑與我不俱佛耶。夢中見山見水見木見石,亦是無情。是情想攝耶,抑非情想攝耶。當知是中尚無是我非我,云何更計有情無情。是故經中道場寶樹,能淨諸根。風枝水響,咸宣妙法。無一物非佛身,無一物不轉法輪。豈是情見妄知所能計度。

◎慈善根力(單提正念,一句佛號,功不唐捐)

西方合論

眾生妄計佛身即有去來,而實佛身無去無來,亦無不去不來。譬如鳥飛空中,一日千里。空非隨鳥,鳥不離空。是故經言,阿彌陀佛常在西方。又言至一切行人之所。如涅槃經,佛言,善男子,波羅奈城,有優婆夷,已於過去無量先佛,種諸善根,是優婆夷,夏九十日,請命眾僧,奉施醫藥,是時眾中有一比丘,身嬰重病。良醫診之,當須肉藥。若不得肉,病將不痊。時優婆夷尋自取刀,割其髀肉,切以為□,送病比丘,比丘服已,病即得差。是優婆夷患瘡苦惱,不能堪忍。即發聲言,南無佛陀。南無佛陀。我於爾時在舍衛城,聞其音聲,於是女人,起大慈心。是女尋見我持良藥塗其瘡上,還合如本,我即為其說種種法,聞法歡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於爾時,實不往至波羅奈城,持藥塗是優婆夷瘡。當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女人見如是事。復次善男子,調達惡人貪不知足,多服酥故,頭痛腹滿,受大苦惱,發如是言。南無佛陀。南無佛陀。我時住在優禪尼城,聞其音聲,即生慈心。爾時調達尋便見我往至其所。手摩頭腹,授與鹽湯。而令服之。服已平復。善男子,我實不往調達所,摩其頭腹,授湯令服。當知皆是慈善根力,令調達見如是事。復次善男子,憍薩羅國有五百賊,群堂鈔掠,波斯匿王遣兵伺捕。得已,挑目,逐著黑闇叢林之下,受大苦惱。各作是言,南無佛陀。南無佛陀。啼哭號啕。我時住在只桓精舍,聞其音聲,即生慈心。時有涼風吹香山中種種香藥,滿其眼眶。尋還得眼,如本不異。諸賊開眼,即見如來住立其前,而為說法。賊聞法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於爾時實不作風吹香山中種種香藥,住其人前而為說法。當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群賊見如是事。如上之法,豈容思議。總之皆是一真法界不得言是自心感現。亦不得言心佛和合。以佛地中,離自離他,離和合故。是故入此門者,莫同凡夫情見,分別計度。如清涼雲,阿彌陀佛,即本師盧舍那。猶屬情量何以故。十方世界,惟一智境,無別佛故。

◎見佛

西方合論

夫即性即相,非有非空。理事之門不礙,遮表之詮互用。言無者,如水月鏡華,不同龜毛兔角。言有者,似風起雲行,不同金堅石礙。是故若滯名著相,即有漏凡夫。若撥果排因,即空見外道。夢中佛國,咸願往生。泡影聖賢,誓同瞻仰。說真說相,似完膚之加瘡。道有道無,類紅爐之點雪。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又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是故極樂國土,寶樹寶地寶池,彌陀海眾正報之身,三十二相等。皆是我心本具,皆是我心造作。不從他得,不向外來。能了此者,方可論於即心觀佛。

觀心觀佛,皆屬妄境。意在了妄即真。不須破妄,然後顯真。故荊溪雲。唯心之言,豈唯真心。須知煩惱心遍,子尚不知煩惱心遍,安能了知生死色遍。色何以遍,色即心故。若爾,不須攝佛歸心,方名約心觀佛。如此明之,非但深得佛意,亦乃迥出常情。宗鏡錄曰。自心遍一切處,所以若見他佛,即是自佛。不壞自他之境,唯是一心眾生如像上之模。若除模,既見自佛,亦見他佛何者。雖見他佛,即是自佛。以自鑄出故。亦不壞他佛。以於彼本質上雖變起他佛之形,即是自相分故。又曰,自心感現,佛身來迎,佛身常寂,無有去來,眾生識心,托本佛功德勝力,有來有去。如面鏡像,似夢施為。鏡中之形,非內非外夢裡之質,非有非無。但是自心,非關佛化。故知淨業純熟,目睹佛身。惡果將成,心現地獄。如福德之者執礫成金,業貧之人變金成礫。礫非金而金現,金非礫而礫生。金生但是心生,礫現唯從心現。轉變是我,金礫何從。

菩薩如是,欲見何方佛,即見。何以故,持佛威神力。持佛三昧力。持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見佛。譬如年少之人,端正姝好。以持淨器盛好麻油及盛淨水,或新磨鏡,或無瑕水精。於是自照,悉自見影。何以故,以明淨故,自見其影,其影亦不從中出,亦不從外入。菩薩以善清淨心,隨意悉見諸佛。見已歡喜,作是念言,佛從何所來,我身亦不去。即時便知,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去。復作是念,三界所有,皆心所作。何以故。隨心所念,悉皆得見,以心見佛。以心作佛。心即是佛,心即我身。心不自知,亦不自見。若取心相,悉皆無智。心亦虛誑,皆從無明出。因是心相,即入諸法實相。是故當知心外見佛,即成魔境。何以故,以心外無一法可得故。以心性無故。以一切十方三世諸法,皆不在心外故。若達心外無法,則魔界即佛界,以一如無二如故。

◎諸佛國土,皆如虛空,觀眾生如第五大,何得取著有相,捨此生彼

西方合論

諸佛說法,不離二諦。經云,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成就一切法者,世諦諸法也。離諸法者,第一義諦無相也。又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汝但見說圓成實相之教,破遍計所執畢竟空無之文。不信說依他起性因緣之教。即是不信因果之人。說於諸法斷滅相者,是為邪見外道。又十疑論曰,夫不生不滅者,於生緣中,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於生體,亦不可得。此生生時,無所從來,故名不生。諸法散時,不守自性。此散滅時,去無所至,故言不滅。非因緣生滅外,別有不生不滅。亦非不求生淨土。喚作無生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又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又云,譬如有人造立宮室。若依空地,隨意無礙。若依虛空,終不能成。諸佛說法,常依二諦,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智者熾然求生淨土,達生體不可得,即是真無生。此謂心淨故佛土淨。愚者為生所縛,聞生即作生解,聞無生即作無生解。不知生即無生,無生即生。不達此理,橫相是非。嗔他求生淨土,幾許誤哉。長蘆曰。以生為生者,常見之所失也。以無生為無生者,斷見之所惑也。生而無生無生而生者,第一義諦也。永明曰。即相之性,用不離體。即性之相,體不離用。若欲讚性,即是讚相。若欲毀相,只是毀性。天如曰,性能現相,無生即生。相由性現,生即無生。是則無聲聲中,風枝水響,非色色裡,寶樹欄干,豈同灰飛煙滅之頑空,與撥無因果之魔屬哉。

◎實相念佛

西方合論

非心非相門者。婆沙論明新發意菩薩,先念佛色相,相體相業相果相用,得下勢力,次念佛四十不共法心,得中勢力。次念實相佛,得上勢力。不著色法二身。偈云。不貪著色身,法身亦不著。善知一切法,永寂如虛空。寶性論曰。依佛義故,經云。佛告阿難言,如來者,非可見法,是故眼識不得見故。依法義故。經云。所言法者,非可說事,是故非耳識所聞故。依僧義故,經云。所言僧者,名無為,是故不可身心供養禮拜讚歎故。摩訶般若經曰。菩薩摩訶薩念佛,不以色念,不以受想行識念。以諸法自性空故。不應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念。不應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而念。不以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而念。何以故。是諸法自性空故。自性空,則無所念。無所念故。是為念佛。智度論曰。若菩薩於過去諸佛取相分別迴向,是不名迴向。何以故。有相是一邊。無相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諸佛實相。是故說諸過去佛,墮相數中。若不取相數迴向,是為不顛倒。佛藏經曰,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乃至又念佛者,離諸想。諸想不生,心無分別,無名字,無障礙,無慾無得,不起覺觀。何以故。舍利弗。隨所念起一切諸想,皆是邪見。舍利弗。隨無所有,無覺無觀,無生無滅。通達是者,名念佛如是念中,無貪無著,無逆無順,無名無想。舍利弗。無想無語,乃名念佛。是中乃至無微細小念,何況粗身口意業。無身口意業處,無取無捨,無諍無訟,無念無分別。空寂無性。滅諸覺觀。是名念佛。舍利弗。若人成就如是念者,欲轉四天下地,隨意能轉。亦能降伏百千億魔。況弊無明,從虛誑緣起。無決定相。是法如是無想無戲論,無生無滅,不可說,不可分別,無暗無明。魔若魔民所不能測。但以世俗言說,有所教化,而作是言。汝念佛時,莫取小想,莫生戲論,莫有分別。何以故。是法皆空,無有體性,不可念一相。所謂無相。是名真實念佛。又止觀明念佛三昧者,當云何念,為復念我當從心得佛,從身得佛。佛不用心得,不用身得。不用心得佛色。不用色得佛心。何以故。心者佛無心。色者佛無色。故不用色心,得三菩提。佛色已盡,及至識已盡。佛所說盡者。是癡人不知。智者曉了,不用身口得佛,不用智慧得佛。何故智慧索不可得。自索我,了不可得。亦無所見。一切法本無所有。壞本。絕本。若如是念者。是名實相念佛之門,亦名絕待門。

◎真疑情,真悟

西方合論

如有人遠行,獨宿空捨。夜中有鬼擔一死人。來著其前。復有一鬼隨逐嗔罵,云是我物,先鬼言我自持來。後鬼言實我擔來。二鬼各執一手爭之。前鬼言。此中有人可問,後鬼即問。是誰擔來。是人思惟,二鬼力大,妄語亦死。何若實語。即言前鬼擔來。後鬼大嗔,捉此人手,拔斷著地。前鬼取死人一臂附之,即著。如是兩臂兩腳頭脅,舉身皆易。於是二鬼共食所易人身,拭口而去。其人思惟,眼見我身被鬼食盡。今此我身,盡是他肉,即於一切時作他身想。乃至五欲,亦不貪著。是他身故,不應供養乃至妻子,亦不生染。是他身故,不應有染。乃至種種訶斥苦辱,亦皆順受。是他身故,無復憍慢。後忽自計,若是他者,不應有我。若非他者,他身現在,是中非他,非非他。非我,非非我。我亦不可得,他亦不可得,從本已來,恆自如是。即時得知一切法,是我非我,皆為妄計。

◎信為根本

西方合論

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一切諸行,無不以信為正因。乃至菩提果滿,亦只完此信根。如谷子墮地,迨於成實,不異初種。如稚筍參天,暨至叢葉。本是原竿。初心菩薩,無不依是信力而成就者。是故蓮宗門下,全仗此信為根本。一者信阿彌陀佛不動智,根本智,與己無異。如一太虛空,日映則明,雲來則翳。虛空本無是故。又則雲與日皆即虛空故。二者信阿彌陀佛從發願來那由他劫內,一切難行難忍種種修習之事,我亦能行何以故。自憶無始劫中,漂溺三途,生苦,死苦,披毛戴角苦,鐵床銅柱苦,一切無益之苦,皆能受之。何況如今菩薩萬行濟眾生事,豈不能為。三者信阿彌陀佛無量智慧,無量神通,及成就無量願力等事,我亦當得何以故。如來自性方便,具有如是不思議事。我與如來同一自體清淨性故。四者信阿彌陀佛不去不來,我亦不去不來。西方此土不隔毫端,欲見即見。何以故。一切諸佛皆以法性為身土故。五者信阿彌陀佛修行歷劫,直至證果,不移剎那。我今亦不移剎那,位齊諸佛。何以故。時分者是業收。法界海中,業不可得故。如是信解,是謂入道初心,信一切諸佛淨土之行。

◎念佛一聲入三觀

西方合論

念存三觀者。如一聲佛,遂了此能念體空,所念無相,即念存空觀。所念之佛即應身,即心破見思惑也。雖能念體空所念無相,不妨能念分明所念顯然,即念存假觀。所念之佛即報身,即心破塵沙惑也。正當能念所念空時。即能念所念顯然。正當能念所念顯時,即是能念所念寂然。空假互存,即念存中觀。所念之佛即法身,即心破無明惑也。是又即念佛因,究竟三諦,淨彼四土。如拈一微塵,變大地作黃金。

◎念佛一聲,能賅諸行

西方合論

智度論曰。菩薩觀一切法畢竟空,不生慳貪心,何以故。畢竟空中,無有慳貪。慳貪根本斷故。乃至般若波羅蜜畢竟空故,常不生癡心。所以者何,佛說一切法無施無受,非戒非犯,乃至不智不愚故。又云,菩薩雖不見佈施,以清淨空心佈施。作是念。是佈施空無所有,眾生須故施與。如小兒以土為金銀,長者則不見是金銀。便隨意與,竟無所與。其餘五法亦復如是。是謂菩薩行於六度。修淨土者,即無如是差別名相。然亦不越一行,具此六義。一者捨諸雜念,是行於施。又則系佛,不住捨念,是性施故。二者念念中淨,是行於戒。又則系佛,不求滅念,是性戒故。三者世念盡寂,是行於忍。又則系佛,非關摧念,是性忍故。四者畢念不退,是行精進。又則一念即是,不著苦行,是性精進故。五者得念三昧,是行於定。又則念念是佛,不貪禪昧,是大定故。六者了念佛因,即念而佛,是行於智。又則念本非有,佛本非無,不落斷常,是一切種智故。是故念佛一門,能賅諸行。何以故,念佛是一心法門,心外無諸行故。然亦不廢諸行。若廢諸行,即是廢心故。

◎一切法畢竟空,法尚不應有,何況死後復生餘處

西方合論

諸法畢竟空,而亦不斷滅。生死雖相續,亦不是常。無量阿僧祇劫業因緣雖過去,亦能生果報而不滅。是為微妙難知。若諸法都空,佛不應說往生。何有智者,前後相違。若生死相實有,云何言諸法畢竟空。但為除諸法中愛著邪見顛倒故,說畢竟空。不為破後身。又為遮罪業因緣故,說種種往生佛法不著有,不著無,有無亦不著,非有無亦不著,不著亦不著。如是人則不容難。如以刀斫空,則無所傷。是為畢竟空相,畢竟空,不遮生死業因緣,是故說往生。此疑甚淺,少有知者皆能斷之。以世間人作此見最多,故首破之。為是求往生者之第一障難故。

◎迷成則處胎獄,念成即入蓮胞

西方合論

凡夫但知業力,不知業性空故。所以若眾生業性實者,盡虛空界亦無容受處。如黑雲障空,風至則滅。若云實者,吹亦不去。虛空喻性。黑雲喻業。念佛喻風。又則業性即是法性,力用至大。以結使故,神力不現。如鳥芻瑟摩聞空王佛說,多淫人成猛火聚。卻後遍觀四支百骸諸冷暖氣,神光內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夫同一熱惱,方其淫,成大火聚。及其離,成大寶焰。若淫性實者,云何是中而得三昧。是故迷成則處胎獄,念成即入蓮胞。以胎性即是化性,非從外來。如濁水中清,非來故。

◎法中之王

西方合論

佛以大圓覺,充滿十方界。我以顛倒想,出沒生死中。云何以一念,得往生淨土。我造無始業,本從一念生。既從一念生,還從一念滅。生滅滅盡處,則我與佛同,如投水海中,如風中鼓橐,雖有大聖智,亦不能分別。淨土訣雲。人之念頭所繫最急。如水之必赴海。如火之必炎上。如利刃之必傷。毒藥之必殺。無空過者。念佛之念,亦復如是。淫男子,淫念堅故,化為猛焰,延燒神廟。又如月光童子觀想水故,弟子窺屋,唯見清水。又如僧清辯與外道論議,外道堅執己見,忽化為石。清辯猶書目於石上。明日往視之,亦有答辭。久之忽自破碎。而吼聲於空中。是等皆以念力堅猛,無因變化。云何念佛而佛不現。當知念力是一切法中之王。

◎極樂此去十萬億剎,凡夫命終覓刻即至,何也!

西方合論

楞嚴雲,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以此推之。當命終時,染濁緣離,故娑婆當處幻滅。清淨緣合,故極樂當處幻生。此滅彼生,間不容髮,亦何頃刻之可論。

◎文言尚空,何況名號

西方合論

經曰,佛告寶明菩薩。汝且觀是諸佛名字,若是有,說食與人,應得充飢。若名字無者,定光如來不授我記,及於汝名,如無授者,我不應得佛。當知名字,其已久如。以我如故,備顯諸法名字性空,不在有無。華嚴經曰。譬如諸法不分別自性,不分別音聲。而自性不捨,名字不滅。群疑論曰。若言名字無用不能詮諸法體。亦應喚水,火來。故知筌蹄不空,魚兔斯得。稱斯弘名,生實淨土,何得言虛。

◎若以念佛生心動念成妄想,息心無念亦成妄想

西方合論

首楞嚴經云。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若以念佛著有為患。則執空之人,其患尤甚。永嘉雲。豁達空,撥因果。漭漭蕩蕩招殃禍。若以外求他佛為未達。則內執已心,不達尤甚。長沙雲,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來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若以別求淨土為偏見,則執目前為淨土者,其失尤甚。

◎即心是佛,何假修行

西方合論

只為是故,所以修行如鐵無金,雖經鍛煉,不成金用。賢首國師曰。今佛之三身十波羅蜜,乃至菩薩利他等行,並依自法融轉而行。由眾生心中有真如,體大相大用大,今日修行,引出法報身等。由眾生心中有真如,法性自無慳貪,今日修行順法性無慳,引出檀波羅蜜等。涅槃經,佛告師子吼菩薩。一切眾生皆有念心,慧心,發心,勤精進心,信心,定心。如是等法,雖念念滅。猶故相似相續不斷,故名修道。及至如燈雖念念滅,而有光明除破暗冥。如眾生食雖念念滅,亦能令饑者而得飽滿。譬如上藥雖念念滅,亦能愈病。日月光明雖念念滅,亦能增長草木樹林。寶積經曰。若無正修者,貓兔等亦應成佛。牛頭融大師曰,若言修生,則造作非真。若言本有,則萬行虛設。

觀佛禮念,本自天真,豈應獨乖。二義不成,即大妄語。是故當知隨緣任運,非是無礙。若無礙是隨緣者。蚓壤蛙泥,亦是隨緣,何不成佛。錯認祖機,執礫為玉,與市井兒所宗之無為教,何以異哉。

◎但淨自心,何須分別

西方合論

汝言心淨土淨,不須分別者。引汝入廁室中,能久住不。入死尸場,穢氣熏灼,不掩鼻不。與疥癩膿血之人,能同應器及床褥不。若不能者,此相即是厭五濁相。偌居住尚須淨室,同遊尚宜淨侶者,此相即是忻淨土相。忻厭熾然,何謂平等。縱汝難忍能忍如上所說種種濁穢,不求遠離,則諸蜣螂鴉犬,亦能親近。此種種物,豈皆得道。脫汝淨穢俱離,依然取捨,於唯心義,亦不相應。是故當知諸佛以唯心故,忻厭出生。以唯心故,說名平等。以唯心故,莊嚴佛土。若不唯心,豈能隨念。若非平等,凡夫無分。穢尚不捨,何獨捨淨。捨既是心,取亦何乖。皆由不了佛旨,致斯妄執,但識唯心,疑義斯遣。

◎今世禪人,尚不求作佛,何況往生

西方合論

不求作佛者,捨身之後,將灰斷永滅耶,抑尚受後有耶。若受後有者,為生淨土耶,為生三界耶。若居三界,即不如淨土。若淨土者,即同往生。又先德曰。夫善知識者,雖明見佛性,與佛同等。若論其功,未齊諸聖。須從今日,步步資熏。又云,未悟而修,非真修也。唯此頓悟漸修,既合佛乘,不違圓旨。如頓悟頓修,亦是多生漸修,今生頓熟。此在當人時中自驗。若所言如行,所行如言,量窮法界之邊,心合虛空之理。八風不動,三受寂然。種現雙銷,根隨俱盡。譬諸無病,不應服藥。如或現行未斷,煩惱習氣又濃。寓目生情,觸塵成滯。雖了無生之義,其力未充。不可執雲。我已悟了,煩惱性空。若起心修,卻為顛倒。然則煩惱性雖空,能令受業。業果無性,亦作苦因。苦痛雖虛,只麼難忍。如遭重病,病亦全空。何求醫人,遍服藥餌。

◎無量國土本無淨穢,焉有往來,西方淨土,是權非實,非法界如如之本

西方合論

若曰真論,則華藏世界亦是權立,何獨西方如論中言。理智無邊,名之為普。知隨根益,稱之曰賢。是普賢菩薩亦權也。文殊師利,是自心善簡擇妙慧。覺首目首等菩薩,是隨信心中理智現前。是文殊菩薩等亦權也。又如此方聖賢尼父顏淵等,論中皆云此是表法,本無是人。是一切聖賢皆權也。今試定量,文殊普賢,及與此方賢聖,權耶,實耶。若言權,則現有其人,及諸遺言往行若言實,則是長者誑凡滅聖,犯大妄語,於此辨得。

西方亦入剎塵,剎塵亦含西方,豈有權實。蓮華藏體,是法身隨行無依住智體之所報得。宮殿,總大悲含育之所報得。樓閣,即是智照觀根,順悲濟物之所報得。其地金剛,平等自性法身之所報得。摩尼莊嚴,法身戒體隨行報得。金剛輪圍山,大悲戒防護之業之所報得。眾華莊嚴,萬行利生開敷之所報得。寶樹,建行利生覆蔭含識之所報得。但業不相應者,同住居而不見。猶如靈神及諸鬼趣,與人同處,人不能見。若爾,則所謂華藏世界者,與汝所見之剎塵,同耶,異耶。若云同者,目連鶖子,視聽尚隔。若云異者,何名一真。

◎如何念佛得無間斷

西方合論

一信之後,更不再疑,即是不間斷也。

是故若人修行,未能頓悟。當深植信根,不驚不動。一者信金口誠言,決定當生故。二者信自心廣大,具有如是清淨功德故。三者信因果如形影,決定相隨故。四者信此身形識,及一切世界建立,如陽焰空華,無所有故。五者信五濁惡世,寒熱苦惱,穢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故。六者信一切法唯心,如憶梅舌酸故。七者信念力不可思議,如業力故。八者信蓮胞不可思議,如胞胎故。九者信佛無量身,無量壽,無量光,不可思議,如蟻子身,蜉蝣歲,螢火光,同一不思議故。十者信此身決定當死故。若人具有如是信根,舉足下足,無非念佛。故知信之一字,通上中下。但信有大小。若無甚深信力,如無羽之鳥,決定不得飛故。

◎無始黑業(妙辯)

西方合論

今生雖不偷盜,但所求不如意,即是盜業未盡。今生雖不邪淫,但值不隨意眷屬,即是淫業未盡。今生雖不謗法妄語,但言出人或疑信相半,即是謗法及妄語業未盡。於一切果中,察一切因。當知前生無惡不造,一一當懺悔。

◎捨諸惡處

西方合論

學道之人,既有志出塵,應當捨諸惡處。若不捨者,應是厭離未極。若厭離未極者。應是忻淨土未極。龍樹曰,菩薩心不貴轉輪聖王,人天福樂,但念諸佛,是故隨心所重,而生佛土。今小小適意處,尚不能捨,何況轉輪聖王。如縛足欲行,係翅求飛。去住皆累,兩心虛縈。一繁華喧闐處當遠故。二歌樓酒肆處當遠故。三熱焰熏灼處當遠故。四論除目,及朝事處當遠故。五恩愛纏縛,及熟遊歷處當遠故。六詩壇文社,斗章摘句處當遠故。七譏刺古今,較長競短處當遠故。八講無義味道學處當遠故。九義解家斗名相,矜小智之處當遠故。十宗乘狂解,妄談頓悟,輕視戒律之處當遠故。是等撓道,與魔不異是故當遠。行者若離是諸處,一切道業即當成辦。

◎淨侶

西方合論

一切悟機非友不發。一切惡法非友不止。如車二輪,去一則蹶。是故世間文字,諸戲論法,尚須同心印正。何況志求無上大道因緣。經曰,譬如風性雖空。由栴檀林薝卜林吹香而來,風有妙香。若經糞穢臭尸而來,其風便臭。又如淨衣置之香篋,出衣衣香。若置臭處,衣亦隨臭。友亦如是。是以行道求友者,當嚴別淨穢。一山林閑適之友當近,能止躁心故。二嚴持戒律之友當近,能淡諸欲故。三智慧廣大之友當近,能出迷津故。四總持文字之友當近,能決疑難故。五寂寞枯槁之友當近,能恬進取故。六謙卑忍辱之友當近,能銷我慢故。七直心忠告之友當近,能抑諸過故。八勇猛精進之友當近,能速道果故。九輕財好施之友當近,能破大慳故。十仁慈覆物,不惜身命之友當近,能摧人我等執故。若無如是淨侶,即當屏人獨處,自辦道業。以像設為師。以經論為侶,其他嬉戲之徒,寧絕勿通。如入園中,雖無佳華,不植臭草。以無益賞心,徒增厭穢故。

◎極樂淨土日月有無

西方合論

經言晝夜六時,及與清旦食時等事。明知亦是權說。借此晝夜,喻彼時分,非為實事。且晝夜往來者,是眾生心明暗傾奪,感有此相。故淨佛國土,不應有此。如忉利而上,尚不假明日月,何況極樂。縱令有者,亦是彼化國眾生色空見未盡,現有如是日月相故。而實佛土無有日月。如大論曰。釋迦文佛更有淨國土,如阿彌陀佛。亦有不嚴淨國。如釋迦文佛,此隨機感說,亦不妨說有故。

◎疑城

西方合論

不信自善根故,依他起信,即是疑城。信自善果者,即頓了自心,不從他得以入悟方能脫疑。是故未悟而修,終隔疑胎。胎以裹蔽為義。未悟之人,諸障未徹,合得是報。此等當在中下下上品攝。何故。下品後二種,經歷六劫十二劫,方得華開。此但五百歲故。若如王本,則信佛猛利,未若最後二種。艾所生在其剎邊地,不應五百歲得見佛故。

一函遍復

民國二十一年 印光大師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凡,令其於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於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信、則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極樂世界是樂。言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願,則願速出離此苦世界,願速往生彼樂世界。行、則至誠懇切,常念南無阿彌陀佛,時時刻刻,無令暫忘。朝暮於佛前禮拜持誦,隨自身閑忙,立一課程。此外,則行、住、坐,臥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時當默念,不宜出聲。宜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難念。若衣冠不整齊,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潔淨處,均須默念。默念功德一樣。出聲於儀式不合。無論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心中默念。均須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聽得清清楚楚。如此,則心不外馳,妄想漸息,佛念漸純,功德最大。

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又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恪盡己分。不計他對我之盡分與否,我總要盡我之分。能於家庭,及與社會,盡誼盡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決定臨終,即得往生。以其心與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雖常念佛,心不依道,或於父母、兄弟,妻室,兒女,朋友、鄉黨,不能盡分,則心與佛背,便難往生。以自心發生障礙,佛亦無由垂慈接引也。

又須勸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兒女,鄉黨、親友,同皆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以此事利益甚大,忍令生我之人,及我之眷屬,並與親友,不蒙此益乎。況且現在是一個大患難世道,災禍之來,無法可設。若能常念佛及觀音,決定蒙佛慈庇,逢凶化吉。即無災難,亦得業消智朗,障盡福隆。況勸人念佛求生西方,即是成就凡夫作佛,功德最大。以此功德迴向往生,必滿所願。

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迴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以生死未了,福愈大則業愈大,再一來生,難免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中。若欲再復人身,再遇淨土即生了脫之法門,難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為人現生了生死的。若求來生人天福報,即是違背佛教。如將一顆舉世無價之寶珠,換取一根糖吃,豈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來生人天福報,與此無異。

念佛之人,不可涉於禪家參究一路。以參究者,均不注重於信願求生。縱然念佛只注重看念佛的是誰,以求開悟而已。若生西方,無有不開悟者若開悟而惑業淨盡,則可了生死。若惑業未盡,則不能仗自力了生死。又無有信願,則不能仗佛力了生死。自力佛力,兩皆無靠,欲出輪迴,其可得乎。須知法身菩薩、未成佛前、皆須仗佛威力。何況業力凡夫,侈談自力,不仗佛力。其語雖高超,其行實卑劣。佛力自力之大小,何止天淵之別,願同人悉體此義。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還壽生、寄庫等佛事。以還壽生,不出佛經,係後人偽造。寄庫,是願死後做鬼、預先置辦做鬼的用度。既有願做鬼的心,便難往生。如其未作,則勿作。如其已作,當稟明於佛,弟子某,惟求往生,前所作寄庫之冥資,通以賑濟孤魂,方可不為往生之障。凡壽生、血盆、太陽、太陰、眼光、灶王、胎骨、分珠、妙沙等經,皆是妄人偽造,切不可念。愚人不知念大乘經。偏信此種瞎造之偽經。必須要還壽生,破地獄,破血湖,方可安心。有明理人,為說是偽,亦不肯信。須知做佛事,惟念佛功德最大。當以還壽生、破地獄、破血湖之錢,請有正念之僧念佛,則利益大矣。

念佛之人,當吃長素。如或不能,當持六齋,或十齋。由漸減以至永斷,方為合理。雖未斷葷,宜買現肉,勿在家中殺生。以家中常願吉祥,若日日殺生,其家便成殺場。殺場,乃怨鬼聚會之處,其不吉祥也,大矣。是宜切戒家中殺生也。

念佛之人,當勸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臨終決定往生西方,非預為眷屬說臨終助念,及瞎張羅,並哭泣之利害不可。故欲父母臨終得眷屬助念之益,不受破壞正念之害者,非平時為說念佛之利益。令彼各各常念不可。如是,則不獨有益於父母,實有益於現生眷屬,後世子孫也。臨終助念,無論老少,均當如是。詳看飭終津梁,及後列臨終三要,自知。

女人臨產,每有苦痛不堪,數日不生,或致殞命者。又有生後血崩,種種危險,及兒子有慢急驚風,種種危險者。若於將產時,至誠懇切出聲朗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不可心中默念,以默念心力小,故感應亦小。又此時用力送子出,若默念,或致閉氣受病。若至誠懇切念,決定不會有苦痛難產,及產後血崩,並兒子驚風等患。縱難產之極,人已將死,教本產婦,及在旁照應者,同皆出聲念觀世音。家人雖在別房,亦可為念。決定不須一刻工夫,即得安然而生。外道不明理,死執恭敬一法,不知按事論理,致一班念佛老太婆,視生產為畏途。雖親女親媳,亦不敢去看,況敢教彼念觀音乎。須知菩薩以救苦為心,臨產雖裸露不淨,乃出於無奈,非特意放肆者比。不但無有罪過,且令母子種大善根。此義系佛於藥師經中所說,非我自出臆見,我不過為之提倡而已。

女人從十二三歲,至四十八九歲,皆有月經。有謂當月經時,不可禮拜持誦,此語不通情理。月經短者,二三日即止,長者六七日方止。修持之人必須念念無間,何可因此天生之小恙,意令廢棄其修持乎。今謂當月經時,可少禮拜,念佛誦經,均當照常。宜常換洗穢布,若手觸穢布,當即洗淨。切勿以觸穢之手,翻經及焚香也。佛法,法法圓通,外道只執崖理。世人多多隻信外道所說,不知佛法正理,故致一切同人,不能同沾法益也。

觀世音菩薩,誓願宏深,尋聲救苦。若遇刀兵、水火、饑饉、蟲蝗、瘟疫旱澇、賊匪、怨家、惡獸、毒蛇、惡鬼、妖魅、怨業病、小人陷害等患難者。能發改過遷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誠懇切念觀世音,念念無間,決定得蒙慈護,不致有何危險。倘仍存不善之心,雖能稱念,不過略種未來善根,不得現時感應。以佛菩薩,皆是成就人之善念,絕不成就人之惡念。若不發心改過遷善,妄欲以念佛菩薩名號,冀己之惡事成就者,決無感應,切勿發此顛倒之心也。念佛最要緊是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力能為者,認真為之。不能為者,亦當發此善心,或勸有力者為之。或見人為,發歡喜心,出讚歎語,亦屬心口功德。若自不能為,見他人為,則生妒忌,便成奸惡小人心行,決定折福折壽,不得好結果也,宜痛戒之。切不可做假招子,沽名釣譽。此種心行,實為天地鬼神所共惡。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世有女人,不明至理,或不孝公婆,欺侮丈夫,溺愛兒女,虐待婢僕。或屬填房,虐待前房兒女。不知孝公婆,敬丈夫,教兒女,惠婢僕,教養恩撫前房兒女,實為世間聖賢之道,亦是佛門敦本之法。具此功德,以修淨土,決定名譽日隆,福增壽永,臨終蒙佛接引,直登九蓮也。須知有因必定有果,己若種孝敬慈愛之因,自得孝敬慈愛之果。為人即是為己,害人甚於害己。固宜盡我之職分,以期佛天共鑒也。

小兒從有知識時,即教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之道,及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事。令彼知自己之心,與天、地、鬼、神、佛、菩薩之心,息息相通。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薩、悉知悉見,如對明鏡,畢現丑相,無可逃避。庶可有所畏懼,勉為良善也。無論何人,即婢僕小兒,亦不許打罵。教其敬事尊長,卑以自牧。務須敬惜字紙,愛惜五穀、衣服、雜物、護惜蟲蟻。禁止零食,免致受病。能如此教,大了決定賢善。若小時任性慣,概不教訓,大了不是庸流,便成匪類。此時後悔,了無所益。古語云,教婦初來,教兒嬰孩。以其習與性成,故當謹之於始也。天下之治亂、皆基於此,切勿以為老僧腐談,無關緊要也。

光老矣,精神日衰,無力答覆來信。但以郵路大通,致遠近誤聞虛名,屢屢來信,若一概不復,亦覺有負來意。若一一為復,直是無此精神,以故印此長信,凡有關修持,及立身涉世,事親教子之道,皆為略說。後有信來,以此見寄。縱有一二特別之事。即在來信略批數字,庶彼此情達,而不至過勞也。若欲大通經教、固當請教高豎法幢之大通家法師。須知大通經教者,未必即生能了生死。欲即生了生死。當注重於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也。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蕅益大師文章列表

五戒的宿世因果

弟子問: 今生脾氣大,這前生做什麼來的呢? 宣化上人...

念佛人所謂的災難是什麼

問: 念佛人本應得菩薩護佑,為何有的念佛人卻有災難...

一心專念阿彌陀佛

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就是信願念佛,而信願念佛實在是一...

臨終是否要助念才能往生

問: 臨終是否一定需要助念才能往生? 大安法師答:...

宏海法師:淨土三篇

《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下...

我們要堅固往生的願力

我們要堅固往生的願力,要知道在臨命終時,願力牽引令...

動物死亡時是否也要經歷四大分離之苦

問: 昆蟲之類的小動物在死亡時是否也要經歷四大分離...

佛教移民學

一、移民佛國回老家 佛陀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三界...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不去對治昏沉,你就在不斷增長愚癡

關於昏沉和掉舉的過失,《宗大師》說昏沉的自體是癡。...

放下我執,精進努力

在現實的日常生活中,各種的糾纏是煩惱的主要來源。尤...

傾聽生命的吶喊

一頭牛的死亡 四五個穿長筒膠鞋的屠夫把一頭牛拖進了屠...

智諭法師:開智慧

清淨心是智慧種,一般人誤會,認為多讀誦可以生智慧,...

一個人會著魔不能完全怪魔王

在整個大家庭三界當中的魔王,看到你修行,他非常不歡...

修行是要修正自己

觀察他人過失本身就是一種過失。不要以為自己微不足道...

遇到逆境你會用哪種思想去面對

這個思想,剛開始比較不堅固叫思想,當這個思想堅固了...

求子女的方法

佛教它的終極關懷是了生脫死,圓成佛道;對世間的這些...

依法為師

佛陀成道後,一日在優樓頻螺聚落的尼連河岸邊菩提樹下...

【佛學漫畫】禪宗六祖慧能大師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

幸福的能源

什麼是幸福的能源?就是愛與慈悲。 今天世界上兇殺、...

空留遺憾又何用

光陰似箭,城市人生活忙碌,時間好像永遠不夠用,匆匆...

修行人要放得下丟的開

不管他人說長說短,說是說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

要批評人時咬住舌頭

我們天生的那種抱怨、指責、批判的習性,是一種疾病。...

往生淨土後為什麼能得到不退轉

無論是什麼樣的功夫淺深,只要信願持名感通彌陀願力成...

念佛見到阿彌陀佛要走嗎

問: 如果念佛念到見佛,是不是就馬上跟阿彌陀佛去極...

【佛教詞典】增語觸

【增語觸】 p1313 瑜伽五十三卷十八頁云:由分別境故;...

【佛教詞典】顛倒

梵語 viparīta,或 viparyāsa。略作倒。謂違背常道、...

【視頻】《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聆志居士讀誦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聆志居士念誦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