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犯盜戒的過失跟持盜戒的功德

淨界法師  2021/02/07  大字體  護眼色

犯盜戒的過失跟持盜戒的功德

毀犯盜戒——果報,三途果報;餘報:一、貧窮。二、共財不得自在。

持不偷盜戒——果報,得生人天,乃至佛果;餘報,一、資財盈積。二、不憂損害。三、處眾無畏。四、身心安樂。

我們先看犯罪的過失。

犯罪的過失,如果這個業造得很重,犯到根本,而且是數數現行,深生好樂,這個罪業的力量會使令我們墮落到三惡道去。從三惡道出來以後,還有餘報:第一個,貧窮。就是說雖然你很努力地賺錢,但是有這個盜戒的問題,你總是覺得錢留不住,總是會有因緣把錢給流失掉。

第二,共財不得自在。你真的賺到錢了,但是財不堅固,五家共有,有五種情況破壞你的錢財:第一種,盜賊,把你偷走,或者把你騙走乃至於把你搶走;第二種,水災;第三種,火災;第四種,惡國王,這種有強大勢力的官員;第五種,不肖子孫,你生了一個敗家子,這是共財不得自在。是盜戒的餘報。

我們再看持戒的功德。

持戒的功德,從短暫來說,得到人身;從長遠來說,慢慢地趨向於解脫道,乃至成就佛果。他的餘報,第一個,資財盈積。金錢能夠很堅固,慢慢地累積起來,不會流失掉。第二個,不憂損害。不會害怕受到外在因素的因緣而產生破壞。第三個,處眾無畏。因為你沒有犯偷盜,所以你心中坦蕩蕩,不怕別人懷疑你。第四個,身心安穩快樂。你不做虧心事,身心安穩。

這個盜戒我們再講幾句話。盜戒是很容易犯的,尤其是現在。首先我們要建立一個概念,就是我們在持戒的時候,要先有心理建設。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先安住道,才能夠修法?

就是說,現在很多盜版的東西,每一個國家都有它的稅法,我們一個人做事往往在一念之間,首先你要在內心當中產生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人生的快樂跟錢沒有直接關係。

諸位!你要知道,佛教在追求人生上,它不談榮華富貴,它叫作離苦得樂,你慢慢去體會。你犯盜戒,可能暫時會增加你的錢,但是你不一定快樂,因為你造了罪業。你最好把人生的一個觀念記在心中,就是善業是創造安樂的果報,罪業是創造痛苦的果報,這句話最好經常放在心中。你會快樂,是因為有善業,不是說你多了這幾萬的美金,跟這個沒有關係。

所以人生是個取捨,你覺得錢重要還是快樂重要?關鍵在這裡!我們先不談來生的墮不墮落,就是說你得到這個東西並沒有讓你快樂。在古書上講出一個公案,這個公案也值得我們深思。

在揚州有一個大富人家,他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生了兩個很可愛的孫子。這大富人家是做南北貨買賣的,從北方買東西,到南方把它賣掉,然後再從南方買東西,到北方把它賣掉,賺這個差價。

他們家是三代同堂。老人家臨終之前,他把兒子叫過來,他說:「我現在這個病治不好了,我臨終之前,要交給你一個傳家之寶。」他就從庫房裡面,拿出他的秤鬥,他說:「這個秤斗是做過手腳的,我加了水銀在裡面,所以我每一次秤東西時,看起來都比原來重,我的財富就是這樣積集起來的。」他父親臨終之前就把這個秤斗交給他的兒子。

這個兒子是讀聖賢書的,他知道這個是不得了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個家庭要遭殃的。所以他趕緊就把這個秤斗燒掉,不敢用了。燒掉以後,他跑到寺廟去向天神禱告,他說:「我父親做錯事了,我現在替他懺悔,我把它燒了,從今以後,不再做這種虧心事,我要正直地做買賣。」

這個兒子把這個秤斗燒了以後,沒有多久他兩個兒子死了。這個兒子就很冤,說我做了善事,為什麼會遭此災難呢?他又跑去跟天神哭訴了。

到了晚上,天神在夢中出現,他說:「你們家的富有,跟你爸爸做這種投機的生意沒有關係。你爸爸過去的善業,他本來就該富有的。但是他造了這個惡業以後,招感了兩個敗家子,就是你的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本來應該長大以後,把你們的家產都敗光了,他們才會離開的。現在你改邪歸正,因緣改變了,所以這兩個兒子死掉了。你不要著急,好好地堅持下去,你後面還會生兩個賢孝兒子,是來報恩的。」他後來果然又生了兩個兒子,都做到官了。

所以諸位!我們要注意我們的因地。當你人生面臨選擇,外境比較重要,還是內心比較重要時,你要做出正確地判斷。你要犧牲外境保護你內心的善業。我再講一次,外境是一時的,你的內心是永久的。死亡時,你內心的這個業是貫穿到來生的。所以為什麼我們一定要理觀才有事修?就是為什麼你要先有心理建設,是這個意思。

所以說,其實殺盜淫妄,這四個都是在生活中歷練。我們一定要知道一個觀念,內心的善法比外境的物質更重要!這個地方你要永遠記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像微塵那麼小的功德,我們也應隨喜讚歎

像世間一般人,都以為烏鴉是不吉利的,以為聽到烏鴉叫...

布施的五大功德

過去佛陀與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離的獼猴...

【推薦】能專念六字大經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淨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

佛教千僧齋的由來與功德

何為千僧齋? 千僧齋會,顧名思義,即同時布施一千名僧...

這句佛號就具足一切,不需要再加什麼東西

我們的主見來自什麼地方?來自淨土五經聖言量,來自中...

這幾種人最適合修地藏法門

《地藏菩薩本願經》,屬於地藏三經之一,是佛陀為母親...

阿彌陀佛名具萬德,名召萬德

阿彌陀佛的名號具足萬德,佛的果地上的功德都在名號當...

持誦《地藏經》的功德利益

《地藏經》又稱《地藏本願經》《地藏本行經》,是大乘...

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錯亂用心

我們在明白整個生命的道理當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

它們滅絕只因善良

樹虎 一百年前,人們在亞馬遜河兩岸砍伐樹木時,發現...

牛奶背後的苦難

想像一個生命,打從出生起直到死的那天,被對待像一台...

【推薦】邪淫有種種罪過,居士當遠離

《分別善惡報應經》這裡說邪欲報有十種:何等為十?一...

享福是沒有福的人

有福不享不是傻瓜嗎?很多人希望享福,實際上享福的人...

濟群法師:擁有後內心還是空虛要怎麼辦

問: 一無所有時曾苦苦追求,可擁有後還是空虛,該怎...

欺負弱小猶如為自己挖坑

佛經裡經常用一句話形容佛的功德:如大調象,亦如沉淵...

立秋後應常吃的食物

經過一整個夏日高溫煎熬,終於迎來了秋高氣爽的季節。...

生死海深,菩提路遠

印祖在講到永明延壽大師《四料簡》中的有禪無淨土時,...

法藏菩薩成佛以來已經十劫

【經文】 阿難白佛,法藏菩薩,為已成佛而取滅度,為未...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

人生彷彿兩條船,一為名來,一為利往。然而,計利當計...

供齋薦亡的注意事宜

佛告阿難: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

惟覺長老:學禪不能學「殘」

當人出生以後,不僅要面對生存的問題,還要去面對社會...

努力工作,但不能混雜貪念

佛陀教導我們要努力工作,但是我們的行為不能混雜貪念...

【佛教詞典】求車

(譬喻)法華經火宅喻中,宅內諸子出宅外向長者求車也...

【佛教詞典】加行

梵語 prayoga。舊譯方便。即加功用行之意。乃針對正行...

【視頻】延生普佛法會(佛光山)

延生普佛法會(佛光山)

【視頻】虞舜耕田

虞舜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