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什麼是有漏與無漏種子

淨界法師  2020/12/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什麼是有漏與無漏種子

我們一般人還沒有成就聖道之前,是有漏種子和無漏種子都具足。我們曾經做慈善事業,也曾經造了很多的罪業,只要是以自我意識為中心、以有所得的心去創造的業,都叫有漏種子。

什麼是有漏與無漏種子

我們看圖示,有漏種子這個地方。第一個,名言種子,屬于思想這一塊,引生等流果,你用什麼思想去造業,你的思想就會增長廣大;第二個,業種子,它會產生苦樂的異熟果。三界六道的異熟果都是有漏的,它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無漏種子,是以空性智慧為中心的。比方說,生空,這個就是我們待會兒講到的我空的智慧,這是二乘的解脫道。那麼法空乃至於空空(俱空),空空就是連法空也空掉,那就是真空妙有,無住生心了,這跟大乘的空性相應,是菩薩跟佛果的無漏法。

從學佛的角度,除非有很重的業,一般人都是從思想來判定水平,尤其是禪宗更明顯,都是從你的思想判定你修行的水平。

我們先撇開業力這塊不談,就是說你來生最有可能去的地方,要從你的有漏種子跟無漏種子來判斷。

第一種人,如果你的情執很重,你把世間的每一件事情都看得很重要,那你要離開三界就很困難,因為你造的業幾乎都是有漏種子。就是說,在你內心深處那個強大的引力,那個有漏種子的勢力非常強,幾乎很難改變,你來生一定在三界得果報,就差在你是快樂還是痛苦而已。

你的情緒變化很大,情執很重,感情很豐富,這就很難離開三界,因為你的種子都是有漏種子。

第二種人,是對三界果報的愛取相對減少。無漏種子特別的觀念在空性的智慧。就是我們一再強調,你要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人生,這是很重要的概念。站在空性的角度來面對人生的觀念建立起來,你才可能去創造無漏的正念的種子。

我們平常的心,都在一直釋放出去,就像我們平常跟三界綁上很多繩子一樣,你臨終突然要切,是切不斷的!所以,諸位要知道,往生不是只有皈依阿彌陀佛而已,不是那麼簡單。請你要小心!你跟三界結下的重大業力,要慢慢地把它降低。它是兩塊: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我們要從娑婆世界走出來,阿彌陀佛的光明才能夠照到你。就像你要走出房間,才能夠得到陽光的普照一樣。所以有漏種子不能種太多,可以有,但是它必須在調伏狀態。

所以,我們臨終的正念,跟你的人生觀、跟你的思考模式有關係。你要站在空性的角度來面對人生,這個很重要!這一塊我們待會兒會講到,就是所謂的解脫道。

現在先談安樂道。就是說,福德是安樂之本,智慧是解脫之門。判斷你來生是不是快樂,那是靠你的善業;判斷你是不是容易往生,這跟你的善業就不一定有直接關係,就看你的智慧水平,你對人生是怎麼看的。你站在一個本來就有人生的角度去面對人生,還是站在一個本來就沒有的角度去面對人生,就影響你的臨終正念。這是有漏跟無漏的差別。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無我空性的教理如何運用於實修中

魔障 就像《大寶積經》所說:云何名得甘露灌灑?謂煩惱...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依於妄念,調修法身 故於妄念起者任其起(《圓覺經》云...

天底下最難的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佛教的是非觀 天底下,我們最不能正確面對的就是是與非...

支配人生的三大力量

第一個最大的差別就是 名言熏習。 這個名就是名字,言...

瞭然不生——了了分明,當下就是無生

子二、別明破陰 分五:丑一、圓破色陰超劫濁;丑二、圓...

安住空性,發起菩提

一個人要學佛,很重要的就是把片段的人生觀,轉成完整...

委曲求全算不算無我

我有一個朋友,某天受到家人一致地指責,他為了顧全家...

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人生

【觀性元真: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東林寺版)

梵網經菩薩戒本(東林寺版)...

【大藏經】最上乘論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當你有對立的心,你就不「大」了

這個大乘法門,大這個字,其實有很深的涵義。蕅益大師...

住持佛法 律為共學

佛法大要,總為戒定慧三學;法海浩瀚,無出經、律、論...

佛教寺院是否可以供養修煉成精的動物

問: 關於信佛,現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家裡都有供仙位的...

施燈的功德利益

《施燈功德經》云:如是少燈奉施福因,所得果報福德之...

把每一天看成生命裡的最後一天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認為我們的生命一直處於倒記時中,...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佛陀開悟之後,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

萬事皆有因

從前,徽州有個商人叫程伯鱗,他居住在揚州,非常信神...

【推薦】如何判斷出自己臨終是否能往生

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在目前自己活著的時候,就準確地...

善知識法與惡知識法

昔日,佛陀在舍衛城只樹給孤獨園時,對眾比丘說:今日...

享清福最難

走出世間是清淨,走入世間是紅塵。紅塵滾滾,這個世界...

當我老了,希望兒女們不要嫌棄我

孩子,當我老了,希望做兒女的不要嫌棄我,現在需要你...

【推薦】為什麼供養了僧人,我們還得感謝僧人

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種福田。就猶如我們有種子,...

佛教經典不能隨便增減

佛經所詮釋的真理是放之法界而皆準的,不會隨時代的變...

比丘聞蓮喻堅固道心

佛陀在羅閱只耆闍崛山時,一日,城中有五十位長者子親...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會離你而去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會漸漸離你而去。你能看見全身...

淨慧長老問禪寮答問系列

修禪的上根利智 問:修禪要上根利智的人,我很擔心自...

【佛教詞典】波缽多

(飲食)餅糍名。大日經疏七曰:播缽吒食,是不起面飽...

【佛教詞典】達磨耶舍

(人名)Dharmaya?as,沙門名。譯曰法稱。見開元錄四。...

【視頻】慧律法師《根塵必需依靠而立,各無獨立之性》

慧律法師《根塵必需依靠而立,各無獨立之性》

【視頻】慧律法師《修行的重點在這兩個字》

慧律法師《修行的重點在這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