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勝怨,善勝不善,勝者能施,真誠勝欺。」
所謂忍辱勝怨,如過去阿闍世王集結四種兵,前往攻打舍衛城;而波斯匿王也集結四種兵迎戰,結果波斯匿王大勝,生擒了阿闍世王,並帶到世尊的居所向世尊說:「阿闍世是我姊姊的兒子,他叛逆無道、橫興惡意出兵來攻打我國。我跟他本來無怨無仇,是他興起怨仇;本來無爭鬥,是他挑起鬥爭。我赦免他的罪,放他回去他的國家,是因為我大姊的緣故。」這就是忍辱勝過怨恨。
所謂善勝不善。是指沒有功德的人往往喜自誇說:「我知道的很多,你知道的很少。」實際身無技術卻自稱有技術,實際胸無策略卻自言足智多謀,但事到臨頭就躊躇不前,若遇見智者,只能手足無措的站在一邊,就像沒有神識的行尸走肉。所以智者勸人廣學多聞,學習是心定神寧的寶宅,心意自在四處通達,是由於學有所成;經營家庭、建立法治、濟度邪非,都是從學習而來。所以說,善勝過不善。
所謂勝者能施,勝者是指戰勝慳貪心念的人,人如果沒有培養道德,往往嫉妒心重,見不得別人好,看到有人佈施財貨就覺得很可惜,常常有這樣的念頭:「我若將財貨佈施給別人,將來能有什麼回報?」只有建立佈施信念的人才能作佈施,不選擇佈施的對像也不會要求回報,即使門前乞討者再多也不會有所禁止限制,也不會分別遠近親疏而一視同仁,所以說勝者能佈施。
所謂真誠勝欺,是指真誠修行的人,在宗親家眷及所在之處都受到稱揚,無人不知;妄言邪語之人,人人不喜見,人人憎恨。所以說真誠勝過欺詐。
典故摘自《出曜經·卷20·恚品 21》
省思:
所謂「忍辱勝怨,善勝不善,勝者能施,真誠勝欺」,行者日用中應自我省視,是否能於逆境中安忍而不生怨恨,精進學習而不空腹高心,廣行佈施而不慳吝,常說真實語而不妄語?以此時時警惕,道業必能日日向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