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尤其是對於出家人和寺院來說。因為出家人和寺院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信仰符號;如果硬要在這個符號的邊上,嵌上一個「$」,就會讓人對這個信仰符號的真實性和神聖性產生懷疑。
寺院是一個修道和弘道的場所。它沒有自己的經濟來源,它的日常運轉完全是靠十方信眾的供養。在商業化高度發展的今天,寺院和出家人面臨著不得不跟錢打交道的客觀現實。
錢本身是中性的。怎麼進和怎麼出,這一進一出之間,顯示了不同的人生境界:義與利、善與惡、是與非、神聖與庸俗、崇高與卑下,等等。
寺院生活的日常運轉離不開錢,但要知道怎麼進和怎麼出,需要處理好「進」與「出」的關係。出家人如果離開了修道和弘道的本分,像俗人一樣以做生意賺錢為目標,或者走上旁門左道,妄言吉凶,勸人燒高香,或者乾脆赤裸裸地向人索要,如斯之類,有違信眾對寺院和出家人的信仰期許,對寺院和出家人的形象,是一種踐踏,對信眾的信心也是一種踐踏。
另一方面,寺院得到了錢之後,怎麼花也是一個問題。如果只進不出,就是說不知道反饋社會,就會給人一種「慳貪」的印象。不僅如此,還會招致內外之「鬼」來纏擾。玩《易》的人都知道,「財多生鬼」。財多了,不僅會招致外鬼的覬覦和暗算,同時也會在內部滋生腐敗等「陰鬼」來。一些寺院因積聚錢財的數目過於龐大,銀行賬號被查封的現象時有所聞。對於寺院和出家人來說,怎麼花錢,同樣不能離開修道和弘道的本分。
時下,一些寺院和出家眾,給信眾的印象不太神聖,尤其是一些旅遊區裡的寺院和出家人。其主要原因恐怕就出在這個「錢」字上:不知道怎麼進,取之非道或無道;不知道怎麼出,慳貪無度,腐化墮落。對於佛教來說,這一進一出,實在是事關重大。中國歷史上幾次著名的「法難」,大都與這個問題有關。
我曾經跟朋友聊天,評價我的先師淨慧老和尚是一位「賺錢的高手」和「花錢的高手」。世間人都想賺錢,但十有過半都被錢所賺(惑騙):健康、精力、時間、家庭、友情,乃至人格尊嚴、道德良知,統統都賠光了,最後只剩下疾病、孤獨和死不瞑目。先師賺錢卻非常瀟灑,給人的感覺:不是他低三下四地去找錢,而是錢恭恭敬敬地來找他。
剛到柏林禪寺的時候,禪寺除了幾株古柏、幾間破舊教室和蕭然一塔之外,什麼也沒有。經過先師十多年的努力,終於平地湧樓台,面貌煥然一新,現已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禪窟之一。白手起家,哪兒來的錢呢?
先師曾經講過,出家人應以修行為本分,弘法為家務,不應捨本逐末;修復祖庭當然需要錢,但只要我們寺院的道風樹立起來了,僧團整肅,出家人一個個像出家人的樣子,做本分事,因緣到了,自然會有錢,不必為了錢而去做那些於出家人身份不相符的掉架子事情。正是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先師從一開始進住柏林禪寺起,就秉持「覺悟人生,奉獻人生」以及「大眾認同,大眾參與,大眾成就,大眾分享」的理念,堅持每年舉辦禪七、佛七,組織五一、十一共修,週末在石家莊講經說法,舉辦一年一度的生活禪夏令營,倡印和流通佛教經書,創辦《禪》刊。二十多年來,這些活動一直都在有序地進行著,幾乎沒有間斷過,並且還率先在柏林禪寺取消了門票。老和尚的努力和付出,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信眾和社會上的有識之士。他們紛紛解囊相助,終於成就了興復趙州祖庭這一千秋偉業。
修復趙州祖庭耗資巨大,對於許多不了解內情的人來說,似乎老和尚的錢來得非常容易。實際上,一切都是因果。你的僧團越清淨,道風越純正,為三寶和大眾付出的越多,承當的越多,認同和參與你事業的人也就越多,得到的支持也越大。這就是先師賺錢的「秘訣」。
面對信眾的供養,先師的態度非常明確,就是善用信眾的每一分錢,把它用到弘法利生的事業當中,而不是用於個人享受。先師對常住僧眾的日常生活要求非常嚴格,他提倡,出家人要過簡單、自然、朴素、雅潔的生活,清苦、清淡、清貧的生活,反對講排場、擺闊氣,出家人的生活要「平民化」,不能搞特殊化。相比之下,在弘法事業上,先師卻捨得花大錢,有時表現得非常「大方」。比如,他曾經籌集了數百萬元的資金,率先在中國大陸印製《大正藏》、《卍續藏經》、《龍藏》、《淨土藏》,達數千套,分贈給各大寺院、各高校圖書館、各研究單位,以及部分專家學者。另外,先師還在河北和湖北兩地,聯合海內外學界,連續舉辦了數屆大型高品位的禪文化高峰論壇,催生了一大批佛教學術研究成果,並及時地將它們結集出版。
先師的這些「大手筆」,可能會讓普通人覺得難以理解。先師曾經半開玩笑地說,有錢要趕快花,不要存在銀行裡,存在銀行裡會貶值,要通過不斷地印經、不斷地講法、不斷地組織大眾共修、不斷地為大眾服務的方式,把錢存在每一位信眾那裡,存在社會大眾當中,這樣最安全,小偷偷不走,黑客黑不走,而且它創造的效益要遠遠高出銀行利息百千萬億倍。先師的宏論真是入木三分,醒人迷夢!說實話,中國佛教的振興,現在最缺少的不是錢,也不是政治氣候,而是僧團的普遍覺醒,最缺少的是一種為佛教整體發展的憂患意識,一種自覺荷擔如來家業的承擔精神,一種高瞻遠矚的智慧,一種將個人名聞利養棄在腦後的無我奉獻,一種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先師在這些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值得我們後人永遠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