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要擾亂眾生得度的因緣

淨界法師  2019/05/27  大字體  護眼色

不要擾亂眾生得度的因緣

隨緣度化: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婦、奸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佛陀說,一個真實的菩薩,他發了菩提願以後,他做什麼事呢?佛陀在滅度以後,會教很多菩薩、阿羅漢,說你們這些人在我走了以後,在下一尊佛出世之前,你們要負責來到人世間,把這個法相續地傳下去。這些菩薩在一尊佛跟兩尊佛的空檔當中是怎麼來呢?他當然不能現佛身,那怎麼辦呢?「作種種形,度諸輪轉。」他現各種的形狀,除了佛陀相狀以外來度化眾生。

比方說什麼形狀呢?我們往下看:「或作沙門」。如果這個地方的人對三寶有信心,他看到出家眾都起歡喜心,那你這個菩薩的示現就現出清淨的沙門形相,來接受眾生的恭敬;如果說這些人不喜歡親近三寶,你就現出白衣居士的相狀也可以;有些人他對國王特別的崇拜,你就現國王相或者宰官,政府的官員;或者少男少女,乃至淫女、寡婦,奸偷屠販。

這個地方為什麼菩薩示現有時候現出這種卑賤的果報呢?因為這些人他看到你那麼清淨,那麼高貴,他不敢靠近你,所以菩薩要讓眾生感到同事,就是說你要能夠跟他同樣的檔次,他才願意親近你。親近你的目的幹什麼呢?「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即便他是一個真實的菩薩來到人世間,示現各種相狀——因為菩薩一定是恆順眾生。你不能說,眾生恆順菩薩,不可能!

住在樓上的人要攝受樓下的人,只有一種情況,就是樓上的人走下來。你說你有本事上來。他就上不去嘛。所以菩薩是恆順眾生,沒有說眾生恆順菩薩,不可能!所以菩薩來到人世間,現各種形狀來讚歎佛法。你喜歡什麼形狀,他就現什麼形狀。

但是關鍵在下一段。下面有兩段,我們一次把它念完。

秘言無泄。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泄佛密因,輕言未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

不管他現什麼形狀,有一個軌則要遵守:只要是真實的菩薩,他絕對不能現出他的本地風光,說我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再來,我是某一個阿羅漢再來。為什麼?你泄漏佛陀秘密的教誨,而很輕慢地告訴這些初學者。只有一種情況例外,你可以現出你的底牌——在臨命終的時候——「陰有遺付」,因為有的菩薩他現出來不是善知識的形狀,他可能是逆向操作。

比方說濟顛和尚,他現出喝酒吃肉的形狀。這樣子他講的法是正確的,但是人家會懷疑,說你的行為都不檢點,你講的話對嗎?所以他為了讓大家取信,他的話是對的,他必須有所交代,取信於後人。

他臨終之前只好現出自己的底牌,乃至於顯現神通,甚至於用證入三昧火,把自己身體燒掉。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叫做「陰有遺付」,他有做最後的交代。他如果不露這麼一手真實的本地風光,人家對他今生所說的話產生質疑,因為他現出的不是清淨相。這種情況例外。只要一個人說他是菩薩示現,他講完以後沒有馬上往生,這個有問題!你講完也沒走,那這個就是大妄語。從這個地方看得出來。

這個大妄語問題出在哪裡?古德解釋說,你擾亂眾生得度的因緣。其實每一個人得度,各有各的因緣。有些人他可能跟懺公師父得度,有些人跟海公師父得度。這個沒有對錯,沒有好壞。你看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生生世世跟釋迦牟尼佛學佛法,他跟他契機,契機就好。

那麼你說你是阿彌陀佛再來,本來他是海公的弟子,他是懺公師父的弟子,結果你是阿彌陀佛再來,你想想看他會怎麼做?他一定去親近你,對不對?你是阿彌陀佛再來,誰敢不親近你啊?坐飛機都過來了,是不是?但他本來是跟某一個善知識有緣,結果他親近你,你又不是真的阿彌陀佛再來,你耽誤他的因緣。他本來跟某一個人學得好好的。所以你一旦泄漏底牌,就造成一種不公平的競爭,不是競爭啦,就是不公平的立場。

所以為什麼即便你是聖人,佛陀都不能現底牌。因為眾生都是分別好壞:你師父是二地,我師父只有初地;你師父二地,我乾脆去親近你師父好了。但是,問題是你跟他沒緣啊。所以佛陀要求所有的菩薩示現,都要把自己的本地風光蓋起來,讓因緣的力量去主導,不要讓眾生產生分別。

因為你親近他,對你沒有好處,你跟他沒緣。不是他修得好不好,你跟他沒緣。所以你一旦泄漏底牌,整個眾生得度的因緣全部被你打亂。你看這個是多糟糕的事情!本來是各有因緣,結果每一個因緣都往你身上跑,打亂了整個佛教的得度因緣,擾亂了正常的軌則次序。

所以這個地方用人為因素去擾亂因緣,這個過失極重!他本來今生可以成就的,結果你這麼一弄,他失去了學習的機會,那就惑亂眾生。這個問題在這四個字「惑亂眾生」,對別人來說是惑亂眾生,對自己來說,你自我膨脹,斷除你的大乘善根,自他兩損。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沒有眾生,一切菩薩不能成佛

一切菩薩成佛,他的依據就是眾生。沒有眾生,一切菩薩...

智寬法師口吮腹癰

【原文】 唐智寬,蒲州河東人。常誦維摩經及戒本,感天...

梵天勸請佛陀說法的因緣

三千多年前的印度摩竭陀國,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善勝...

來果禪師悟道因緣

來果禪師,法名妙樹,號淨如,俗姓劉,湖北黃岡人。來...

沙曷比丘飲酒醉臥樹下,為何世尊還讚歎他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千二百五...

迦遮延尊者度化婆羅門

有一天,摩訶迦遮延尊者與五百位大比丘眾,來到婆那國...

是否不能妄生度眾生之心

問: 弟子冒昧請法師開示,在聽法師講的《佛說阿彌陀...

未成佛前,要先結人緣

佛能不能度眾生,眾生能不能被度,這其中的關鍵就是看...

印度人的素食觀

在印度餐館中,每三位食客中就有一位素食者。素食者不...

惟賢長老《從人生佛教到人間佛教》

一、人間佛教思想的歷史沿革 (一)釋迦佛的應化示現...

哪些素食比肉類還營養呢

哪些素食比肉類還營養呢?隨著天氣的漸漸轉冷,大多數...

達摩大師無心論

夫至理無言,要假言而顯理。大道無相,為接而見形。今...

要遠離這五種相,才是「無分別智」

丁二、廣釋 分六:戊一、釋名無分別智;戊二、釋成立相...

佛法只要你肯學,都有你要學的東西

作為一個空中的雲,作為一個空中的雨水,它是平等的。...

見污穢身深信無常

從前佛陀在舍衛國只園精舍說法時,有位年輕的比丘進城...

參不到主旨

一個心猿意馬、六神不定的沙彌,問釋修禪師:你天天打...

從小裁縫到大作家

這次,我們一行到浙江大學學習,我結識了一位學友,她...

神變月的由來

農曆大年初一到十五是中國人的大過年。在佛教的歷史中...

怎樣能使心不要躁動

須菩提問佛說:一切發了菩提心的人,怎麼樣把他心住到...

觀音菩薩為何會示現成面然鬼王

《梵網經菩薩戒本》說:人命無常,過於山水,壯色不停...

聖嚴法師:禪的心靈環保

環保一詞,已是非常流行的現代語,它的意思是:保護我...

八位祖師以出家身孝養父母的故事

世人多有一種誤解,認為出家人剃髮染衣、辭親割愛,必...

【佛教詞典】狗子佛性

禪宗公案名。又作趙州狗子、趙州佛性、趙州有無、趙州...

【佛教詞典】道眼

能見正道之眼。楞嚴經說: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視頻】佛教威儀教學--穿袍搭衣

佛教威儀教學--穿袍搭衣

【視頻】佛教卡通-地藏菩薩見聞利益品

佛教卡通-地藏菩薩見聞利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