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真正的善知識法師,須具備十種德相

妙祥法師  2017/09/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真正的善知識法師,須具備十種德相

法師,又稱說法師,不是出家人都能稱為法師。真正「善知識」法師,須具備十種德相。其「法師十德」是:

一、善知法義:菩薩以無礙智,善知一切諸法要義。

二、能廣宣說:以智慧辯才廣為眾生宣揚如來妙法。

三、處眾無畏:隨其大眾問難,悉能酬答,無所畏懼。

四、無斷辯才:說法辯才無礙,經無量劫相續不斷。

五、巧方便說:善巧方便隨機說法,令眾皆得通解。

六、法隨法行:說法令眾如法修行,隨順無違修諸勝行。

七、威儀具足:於四威儀中無有缺犯,令人敬仰。

八、勇猛精進:精勤修持佛法,教導眾生永不退轉。

九、身心無倦:身心寂靜,常起慈心攝化一切眾生。

十、成就忍力:修習諸忍辱行,而成就無生法忍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弘一大師晚晴集

1、若失本心,即當懺悔,懺悔之法,是為清涼。(金剛...

誦經念佛應注意之事宜

所謂佛法,並不離世間法,其目的無非在使心淨心。人之...

燒香拜佛不是交保護費

我們的周圍存在著這麼一種佛教徒,按照他們自己的說法...

白衣上座,比丘下座,乃法滅之相

那麼現在也有二寶,現在很多地方提倡二寶,不承認僧寶...

和尚與法師有什麼異同

和尚在古印度稱師長為Upadhyaya,音譯為鄔波陀耶或鄔波...

彌勒菩薩思想和慈氏的由來

漢譯大乘佛經,關於彌勒的記載,是不勝枚舉,現僅從他...

水陸法會為何是經懺法事中最為隆重的

水陸法會,全稱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又稱水陸道...

星雲大師《佛教的物質生活》

(一)從《阿彌陀經》裡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一般人都以...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訂定念佛功課,信願才算堅定

問曰,念佛之門,多承開導,群疑盡釋,正信現前矣。但...

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

我們怎麼樣來長養我們的四無量心呢?《華嚴經》告訴我...

修行人沒有障礙

在東林寺念佛堂外,聽過一位師父和大家講他出家的感想...

為何會有「魚鳥龜蛇」這類卵生眾生

卵是因想生,就是說這個眾生過去生當中接觸六塵,他的...

動一個念頭,也如發射一份電波出去

一念之力 我們的心念,決定言語看不慣某人時,就會常發...

佛陀跟我們的差別

佛陀的生命是萬德莊嚴的,我們的生命是充滿著痛苦。當...

真正的人情味

我們常用人情味這三個字,卻有許多時候把人情味的意義...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就是禁止,不可以。口是心非就是:...

世亂已極,將何以治

昔有問於予曰,世亂已極,將何以治。予曰,汝若能知亂...

淨宗十一祖-省庵大師

1.生平 省庵大師(公元16861734年),諱實賢,字思齊,江...

不孝的因果報應

徹悟大師有一句話:善談心性者,必不離棄於因果;而深...

阿彌陀佛時時刻刻都在護念著我們

今天和太太(指奶奶的母親,係我們當地的習慣稱謂)通...

有一個讓我們心碎的問題

有一個讓我們心碎的問題,就是,這一生,無論你過得得...

天魔嬈佛的故事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

佛教念珠的實用性

佛教念珠有一百八顆、五十四顆、四十二顆或二十一顆數...

昌臻法師:印光大師對念佛人病中發心的開示

[原文] 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若世壽未盡,則能速...

【佛教詞典】地藏

(菩薩)梵名乞叉底檗沙K?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釋迦...

【佛教詞典】身作證

【身作證】 p0675   瑜伽十二卷六頁云:身作證者:於...

【視頻】炸魚遭報 悔不當初

炸魚遭報 悔不當初

【視頻】宏海法師《記憶中的白光長老》

宏海法師《記憶中的白光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