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生的境界,有四個觀點

南懷瑾老師  2017/06/15  大字體  護眼色

人生的境界,有四個觀點

現在這個社會,壽終正寢也辦不到了;當然,最好是無疾而終。有幾個朋友的長輩,晚上吃飯,跟兒女還在談笑,自己一邊講,我累了,就這麼一靠,走了!我的母親一百歲走的,素美、傳洪都去了的。過年晚上吃飯,子孫滿堂坐在一起,還吃了兩碗乾飯,然後說我去睡了。第二天,正月初一早晨,我的太太發現她走了!最好是這樣,沒有病,走了。

所以佛學講生命的無常,人生的境界,有四個觀點:「積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別離,有命咸歸死」。

「積聚皆消散」,一個人窮苦出身,拚命賺錢發財,不管賺了多財富,終究會散掉。例如很多有錢的家庭,主人死了以後,兒女太太爭財產打官司,留下一大堆虛名與笑話而已。

「崇高必墮落」,地位高了,一定會下來,上台一定要下台。

「合會終別離」,大家在一起,總有一天分散嘛。

「有命咸歸死」,有這個生命,最後還是死亡。

佛學為什麼講無常?因為世界上的事沒有永恆的。人的慾望,永遠貪求永恆,想永遠保持存在,那是永遠不可能的,那是笨蛋,是看不清楚的人搞的。所以佛告訴你,積聚必有消散,崇高必有墮落,合會終須別離,有命咸歸於死,那是必然的道理,這是個大原則。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懷瑾老師文章列表

星雲大師:佛教對「人生命運」的看法

「世間上,不論是富商巨賈,或是販夫走卒,每個人對自...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麼

大部分的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麼?是我們花了太多的...

慈航法師:做一個完全的人

我今天要講的題目叫做:怎樣才叫做一個完全的人?,諸...

要「知大」,要「見遠」

【知小而不知大,見近而不見遠者,此眾生之常分也。】...

賢愚壽夭,富貴貧賤,皆可自作主宰

【原文】 修德有順有逆。順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極而徹...

世間的人情冷暖瞬息萬變,如何去因應它

逆境來時順境因,人情疏處道情親;夢中何必爭人我,放...

有些事需要破格處理,結果才會更好

世間萬事都有一定的格局,有時候格局也不是一成不變,...

現在偷的每一個懶,都是給未來挖的坑

最近單位在搞各項突擊檢查,大家都忙得手忙腳亂的,因...

菩提心是本來就有,還是因緣而發出來的

問: 師父,我想請問一下,我們經常說要發菩提心,那...

修行是否進步的五個參考標準

一、智慧有沒有增長、煩惱有沒有減少? 果然有進步,...

持戒念佛,父母也得利益

無論出家在家,念佛求往生,必須孝養其父母。尤其出家...

心能夠無住,得這四種好處

這個地方講到真如三昧的第四種功德。我們前面講過引發...

道證法師:把世間的雜音變佛聲

我們無法要求環境都順我們的心,但是要練習把一切都當...

給生命一個助跑的過程

在高原的上空,常常可以見到禿鷲在翱翔。禿鷲又叫座山...

這句佛號念得孤明歷歷,這裡面就有觀

問: 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的本身是否就有觀想...

居士楷模彭際清

彭際清(1740~1796),名紹升,字允初,號尺木,又號...

往生西方可以自己預知時間嗎

問: 人往生西方能預知自己臨終年、月、日、時嗎?在同...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白話文

(曾琦雲 譯註) 《印光大師說淨土》譯註的印光大師的...

念佛能洗掉犯戒過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有人認為:既然念阿彌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錄的犯戒的影...

生存沒有絕境,只看你肯不肯

大海邊,一家漁民陷入了絕境之中。嚴冬來了,海風掀翻...

不是咒語不靈 而是你不守規矩

一、沒有功德卻要持咒支配護法,只有增加自己的罪業 《...

把家庭作為修行的道場

我和先生結婚三年了,基本上都是挨著先生的媽媽住,媽...

【佛教詞典】因相

(術語)阿賴耶識三相之一。意言為萬法原因之相。蓋第...

【佛教詞典】真能破

因明用語。因明八門之第二。略稱能破。因明論議中,立...

【視頻】道證法師《念佛免難記》

道證法師《念佛免難記》

【視頻】慧律法師《禪的四病》(作、止、任、滅)

慧律法師《禪的四病》(作、止、任、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