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奉獻自己的生命,使它更具價值

2016/11/14  大字體  護眼色

如何奉獻自己的生命,使它更具價值

我們雖然知道自己的生命並不長久,卻沉迷於沒有意義的事情上為自己帶來煩惱,還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受苦。我們應該自我反省自問,倒數時光,我們活在人世的時間還剩下多少?我們應該如何奉獻自己的生命,使它更具價值。

時光流水,時間絕不會為我們而停留,我們的生命逐分逐秒地減少。為了讓大家能警覺地生活,有位法師曾詳細地就這件事作了解釋,現在與大家分享。

法師經常提醒來寺院修功德的居士們:

「每個人都是厭苦喜樂,人的生命卻無法拒絕痛苦,所以生命則有樂與苦。我們隨時都要準備以正念去面對痛苦。」

「每個人一生就有苦相隨,這是無法避免的。苦有三種,即是老病死。這些苦每天都正在等著我們,只是輕或重罷了。」

「說實在的,我們都能清楚地看到隨身之苦,我們被其他的事情覆蓋了自己的苦,甚至還去尋找更多的苦。我們希望能從愛人、丈夫、妻子、孩子等身上得到快樂,其實他們本身,也跟我們一樣有隨身之苦。」

「照理我們得到他們時可以如願地得到快樂。但我們卻要分擔他們的隨身之苦,同時還要加上離別之苦。」

「誰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就應該了解這些苦,工作、生活與照顧父母親,幾乎把我們的時間用完了。一旦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後,還必須擔當夫妻的角色,以及負起為人父母的責任,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事情等著我們去完成。因此家庭生活令我們擔心與執著。」

「如果懂得正確地過家庭生活,也會有快樂的時光,但是最後誰都無法脫離痛苦,因為生離死別不停地在世間上演著,雖然非常相愛、非常關心、非常執著,總有一天必定要分離的。雖然我們都不想去面對,但這是生命的事實,總有一天,我們一定會遇上它。因此人活在世上,若要快快樂樂地過生活,必要懂得忍耐,接受痛苦,千萬不要癡傻地去尋找新痛苦。」

「有的人可能會認為這樣的教導方式是悲觀的。但要先了解這個世間人事物的本質,我們才能以正確的態度來面對它。」

「佛陀是離苦得樂的偉大勝利者,他告訴我們,坦然面對意外之苦的人,隨時準備身心面對老病死的威脅,還需不斷地提醒自己三件事,即是:

(一)懂得生命的真正目標:即是明瞭我們生而為人,不是為了嬉戲享樂,在輪迴中徘徊輪轉,而是累積功德,跟隨正等正覺佛陀的腳步,邁向涅槃。

(二)懂得提醒自己:即是要經常意念死亡,死亡是必然的,我們是無法逃脫與避免死亡的,也無法知道自己將在何時死亡,同時更無法確定自己所喜愛的人事物,會在何時離開我們。

經常意念死亡的人有兩種:

第一種會想:認為自己反正不久就會死,而不想做任何事情,得過且過,不願行善,過著毫無意義的生活。

第二種會想:認為人既然無論如何一定會死。所以在死之前,一定要好好地利用我們的人身,致力於行善,讓生命活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讓善業跟隨著自己到未來世去。」

行善會死,造惡也會死;懶惰會死,用功也會死;聰明會死,愚笨也會死;富翁會死,乞丐也會死,每個人都會死!但是死亡不是生命的最後目標。每個生命的目標,都是為了修功德波羅蜜,以便自己能斷除一切煩惱,往向涅槃。當我們還有煩惱時,就應該修更多的善業,直到命終。能如此想、如此做是最好的。

我們要時常「念死」、「念分離」,每天晚上入睡之前就會讓我們警惕,靜坐時心情就能保持平和,容易入靜。我們千萬不可放逸,要隨時接受死亡的到來,不受任何人與事物的束縛,認真行善,不起退心。其實,我們誕生,死亡就在等待著我們,這是自然的規律。我們的生命只在呼吸之間,隨時隨地都要面對死亡的威脅。

(三)懂得勤修與累積功德:生命的價值,在於我們能好好地把握時間,精進修行,累積功德,讓這些善業跟隨我們到未來世去。相反地,如果我們把時間花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對己對人都沒有利益。

正等正覺佛陀告訴我們,這世間「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因果。世尊開示說: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業。我們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則得惡果,誰也無法代替我們承受這些果報。」

行善會死,造惡也會死;懶惰會死,用功也會死;聰明會死,愚笨也會死;富翁會死,乞丐也會死,每個人都會死!但是死亡不是生命的最後目標。每個生命的目標,都是為了修功德波羅蜜,以便自己能斷除一切煩惱,往向涅槃。

佛陀為了教導我們能好好地掌握自己的命運,而提出了三項生活原則:

(一)諸惡莫作:如果曾經造過惡,就必須改過自新,今後切不可再重蹈覆轍,更不可去造作新的惡業,因為這會加重業力,甚至可能因此而墮落地獄,無法往生天界,往向涅槃。

(二)眾善奉行:如果有功德還未修,就要加以勤修。修過了的功德,應該再修、多修,精進地修。這樣,我們才不會墮地獄,而能往生天界,往向涅槃。

(三)自淨其意:即是淨化心靈,讓心在呼與吸之間,都能保持清淨。如果我們只吸氣而不呼氣;或只呼氣而不吸氣都會死亡。死亡是不會預先通知我們的,因此,我們必須經常保持一顆清淨的心,隨時接受死亡。

心的清淨與混濁,是往生天界或墮落地獄的關鍵。

如果在臨終時心混濁不清,只能想到自己曾經造過的惡業,那麼,心識就會向下墮落地獄,遭受自己在世時,所造作的惡業報。相反地,如果臨終時,心很清淨,一直憶念自己曾經修過的善業,那麼,心識就會往上,轉世到天界去,享受自己在世時所修過的善果報。

正等正覺佛陀教導我們十種舍惡行善,使心清淨純潔的方法,稱之為「十善業如下:

(一) 佈施:將物品給予他人,與他人分享。

(二) 持戒:保持身口意清淨,不可傷害他人。

(三) 靜坐:通過靜坐來訓練心志,使心清淨。

(四) 尊敬服從:對有品德者要尊敬服從。

(五) 熱心公益:積極行善,不做有違法律的事、應從事促進文化與道德的善事。

(六) 迴向;將功德迴向,與他人分享。

(七) 隨喜功德:隨喜他人的功德。

(八) 聞法:聽聞佛法。

(九) 講法:講佛法。

(十) 正念:守護自己的意念,使之正向,善良。

「十善業可以總括為:三善業,即是佈施、持戒、靜坐。

能了解生命目標的人,會經常想到死亡,會積極行善。他認清事實,勇敢的面對世界,任何痛苦都無法使他的心動搖,快樂一定會在今生來世跟隨著他的步履前進。」

上述所說都是師父的教誨。他時刻提醒我們,生活不可放逸。每天都要認真地舍惡行善,使心保持清淨純潔,這樣生命才會有價值。筆者希望與大家分享師父之教誨,讓大家懂得如何面對與解決痛苦。因為生命真正的價值,是利用在世的時間勤修功德波羅蜜,關閉地獄之門,而邁向涅槃境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推薦】星雲大師《現代青年應有的人生觀》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今天,我所要講的是現代青年應...

欲上天堂,先下地獄

有一對孿生兄弟,同時進入高考考場。結果,哥哥收到了...

【推薦】您是選擇令人敬愛或是引人厭惡呢

有位中年婦人來看我,訴說家中的公婆讓她很煩惱。她說...

主導我們生命輪迴就是行蘊

那麼正念真如這一塊,什麼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呢?...

【推薦】品茶

一位屢遭失意的年輕人千里迢迢來到普陀山普濟寺,慕名...

善人念佛求生西方,決定臨終即得往生

原文: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

【推薦】光陰不虛度、精神不浪用

我們怎麼面對時間和精神?世間最可珍重的莫過於精神,...

聖嚴法師《積極的人生觀》

何謂積極?時時地生活於現在,不將生命的時光浪費在對...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四種可代茶飲的中藥

熬中藥喝都覺得苦,有時候調理身體卻不得不需要一些中...

多學習在逆境中念佛

人說世間的境緣,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緣。以這個痛來說,...

到底要如何念,觀世音菩薩才能聽到呢

普門品云: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

佛法宇宙觀之三界

好,各位,上一期我們跟大家分享了一個概念,叫做四土...

修行是細水長流,不是一下子就能到位的

有一天去一座寺院覲見一位老和尚。到那裡的時候,恰好...

苦從何來

有一次,有人問隆波田禪師,怎麼解釋苦。隆波田禪師拿...

上班族修行受用的方法

佛法修行有動有靜,動靜皆可以修行,上班、下班也能用...

極樂世界的四土生因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悉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正...

你的佛號不能都是在散亂心中念

我們不斷地修習專住,首先產生心輕安。你的心會產生兩...

咒語神奇的威力

佛法的力量妙不可言,咒語的效果難以度計,六字大明咒...

住持三寶與理體三寶

住持三寶是基礎,理體三寶是目標。 住持三寶: 這是外...

如何才能活得坦蕩

假如說,一個人過於放縱自己的慾望,以至於沒有約束自...

華開花落水流無聲|紀念妙湛老法師往生一週年

恩師上妙下湛老和尚,生於一九四四年四月九日,俗姓葉...

聖嚴法師《禪--人類意識》

一、佛教對人類意識的分析 佛教把意識分為心、意、識...

但甘其味,勿擇其形

華德,是妙音菩薩能救護娑婆世界諸眾生者,是妙音菩薩...

生命不止,佈施不斷

因果法則是宇宙人生的客觀規律。無論是否學佛,每個人...

【佛教詞典】安住背念

【安住背念】 p0625   瑜伽三十卷八頁云:安住背念者...

【佛教詞典】無漏

梵語 anāsravah。「有漏」之對稱。漏,為漏泄之意,乃...

【視頻】《地藏經》慧平法師讀誦

《地藏經》慧平法師讀誦

【視頻】夢參老和尚《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夢參老和尚《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