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學佛要以智慧斷煩惱,不要著相修行

大願法師  2016/06/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修普賢行願法門,發廣大的菩提心,盡虛空、遍法界,盡未來際不間斷地教化眾生,這樣地去行持,不說斷自煩惱,而自煩惱自然就能夠滅除盡無餘。以甚深廣大的菩提心,盡未來際幫助眾生,不需要刻意地去斷自己的煩惱,煩惱自然斷盡無餘,「滅除煩惱盡無餘」,所以說她甚深。

現在我們就可以明白了,教化眾生,他的對像是十方所有諸眾生。他的方法是「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首先教眾生離憂患的方法,教眾生得安樂的方法,然後教眾生修學普賢不思議解脫法門,能夠「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迅速成佛。所以普賢法門是不可思議的法門,我們學佛最大的利益,就是開發智慧,斷除煩惱,就能夠清淨自在。

有一些人學了佛,他沒有正知正見,老是著相修行。說,哎呀, 哪個寺院開光了,我見到佛了,我在虛空中見到菩薩了,我見到觀音菩薩了。這個很糟糕,你看海南的南山寺,他們那個海上觀音開光,就有人偽造,電腦上面製作,在空中間現一個觀音菩薩,然後到處送。噢,這是我們開光時候顯出來的觀音菩薩像。這樣是執著,愚癡,迷惑。還有很多拿著這個相片流通,你看看,這個觀音菩薩感應,在海南南山寺那個空中就現出來了。這個沒有正知正見,我就看到很多法師也好,居士也好,拿給我來看,還很高興。

如果你煩惱沒有斷,你見到佛菩薩又怎麼樣?你見到觀音菩薩現身又怎麼樣?最關鍵是要開發智慧,不要著相修行。不要開口閉口說,哎呀,我見到佛了。

原來岐山開光也是這樣子,他們有人跟我說:「哎呀,我看到現場,觀音在空中。」我說:「哎呀,隨喜,隨喜,你功德大,我看不到,我業障重。」

不是說看不到,如果你修行相應,真的有禪定智慧,肯定可以。但是不要著相修行,不要在表面上下功夫,不要只是片面地宣揚這些,那你就錯了。如果你煩惱沒有斷,你見到佛,佛還是佛,你還是你。你煩惱的時候,你還是痛苦不堪,有什麼用?所以歸根結蒂,學佛是智慧的成就。

還有一些人說:「哎呀,我學佛,我學打坐,我修禪定,我開發了神通。你看,我不用望遠鏡,可以看到千里萬里之外。」先不管你是不是打妄語,就算是你真的有這個神通,如果你沒有開發智慧,如果你沒有斷煩惱,也是沒有用。

為什麼沒有用?煩惱來的時候,你看得越遠,你就煩惱越多。不看還好,越看就越煩惱,一看氣就來了。 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斷煩惱,你還有貪瞋癡。你這個神通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利益?沒有,只會障礙你。

如果在你無我空慧沒有成就的時候,你有了神通,人家在很遠很遠的地方誹謗你,某某人怎麼樣怎麼樣,說得你一無是處。但是你有神通,馬上就知道了。一知道,煩惱一來,麻煩就來了,為什麼?你起嗔恨心了,你嗔恨心一起,煩惱一來,你嗔恨心比其他任何人都還要厲害。因為你有了神通,你嗔心一起,破壞性就很大了,造的罪業也就很大了。

所以學佛是要以智慧斷煩惱,不要著相修行,不要求那些枝末的神通,不要單單去修禪定,最關鍵是要先成就智慧。所以,如果沒有了解佛法,沒有正知正念,要說求什麼禪定法,我是不會教。為什麼?沒有用。如果沒有斷煩惱,沒有開智慧,你要有神通,你就糟糕了。因為你破壞力更大,你造的罪就更深,就更大,你下地獄比任何人都快,射箭一樣,坐火箭一下就衝下去了。

我們學了這個要明白,是智慧成就。「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這個才是最重要的。你看,有一些人修大威德法,觀行有一點功夫了,但是他沒有證悟空性。哪個對他不好,他眼睛瞪起來,看人家一眼,那個人就死掉了。這個惡業造多大?所以其實就算你有了神通,也不值得到處去宣揚,去誇耀。

學佛,歸根結蒂是要學修普賢行門,要開發智慧,要運用佛陀的智慧,運用普賢菩薩行願法門的智慧,讓我們的修行與日常生活融為一體,以修持指導生活,以生活體現修持。以修持指導生活,是偏重於對居士講的,我們在生活中間了生死。以生活體現修持,是對法師講的,是偏重於在了生死中生活。所以在生活中間了生死,在了生死中間生活,這樣是真正地修學普賢行願法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願法師文章列表

在家居士的安樂八法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闍迦的年輕婆羅門來拜訪佛陀。 「世...

如何對治悲觀抑鬱想自殺的煩惱

守本分,修實行,分外不起一毫欲得之妄念。悲觀抑鬱和...

要消滅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我」是最重要的

在生命當中我們自己得到一個暫時的果報,別人也得到一...

若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

幾年前,參禮九華山時在殿堂前曾看到一幅楹聯:若不回...

如何生起真實不退的信心

問: 弟子對念佛法門起初特別有信心,但是隨著個人閱歷...

以無心之法對治妄心

參禪貴實踐,要真參實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謂真參,就...

心生還是病生時

凡病有無形、有形兩種。無形之病,貪、嗔、癡、愛,及...

證嚴法師《淨因三要》

淨因第一要 一.孝養父母 孝養父母為百行之先 世間之孝...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東林寺版)

梵網經菩薩戒本(東林寺版)...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弘一大師:初發心者在家律要

凡初發心人,既受三皈依,應續受五戒。倘自審一時不能...

淨界法師:念佛法要

我們今天要跟大家共同學習的重點是念佛法要。我們希望...

念佛的正功夫和助功夫

這時代能夠好好修淨土念佛法門,是最為殊勝的。他是末...

萬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這幾天很冷,正像征著我們修行,有一句話「不是一番寒...

印光大師臨終助念的解讀

臨終念佛不可怕死,也不能求病好  況求生西方者,不可...

於一切相中,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別故

由於現前現住安立一切相中,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

成功就是找到本分

其實成功並不難,難的是在紛亂複雜、迷惑重重的世界看...

偷人之物,折已之福

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喪品,偷大招禍, 偷人之物,...

曾國藩的平生「三畏」

人一旦沒有敬畏之心,往往就會變得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淨慧法師:佛力加持與機緣

各位大德: 第二個七又開始了,時間如流水一般逝而不...

聖嚴法師:怎樣讀書

做學問,雖然可為自己,但其並不是專為了自己;一般人...

念佛就是開佛知見,恢復自己的本覺性

因為人心本來是覺悟的、光明的,其體週遍法界。只因無...

誦經時如何隨文入觀

問: 法師,誦經的時候是隨文入觀,還是就一字一字地往...

動物對地球和人類的獨特貢獻

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動物,裝點出一個繽紛美麗的世界...

修行必須破法執障

有一些修行者被障礙在法執上,以至生生世世不能解脫。...

參禪打坐應以什麼樣的精神來用功

祖師講:修行無別修,只要識路頭,路頭若識得,生死一...

【佛教詞典】一心行道勿念衣食

亦名:出家弟子一心行道勿念衣食 子題:法行 行事鈔·...

【佛教詞典】決定信

(術語)決定之信心。不雜疑念之信心。金剛經曰:生決...

【視頻】南無觀世音菩薩(純音樂)

南無觀世音菩薩(純音樂)

【視頻】妙境法師《目犍連尊者入滅前說的偈頌》

妙境法師《目犍連尊者入滅前說的偈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