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讓孩子從小積福培福

蔡禮旭老師  2016/04/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讓孩子從小積福培福

對孩子的教育,西方人覺得小孩子就讓他玩個夠,想要什麼就給什麼,這樣教養出來的下一代絕對很會花錢。真正養成會花錢的習慣了,容不容易改?不容易改。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十多歲還沒入社會,信用卡都不知道刷爆幾張了,社會信用也已經嚴重破壞掉了。為什麼明明知道自己的社會信用會被破壞,但還是要去刷?慾望打開了,控制不了。所以中國聖賢很清楚慾望一定要節制,「欲是深淵」。

很多西方人一生都欠債,假如下個月的錢還不上怎麼辦?房子就被收了,車子就被收了,所以要拚命賺錢,一天也不能休息。這樣的日子好不好過?很難受。中國有一句話叫「無債一身輕」,每天都想著要還債,縱使躺的沙發、睡的床都很高級,也沒什麼味道。

中國人的生涯是怎麼規劃的?童年積福,成年造福,晚年享福。有一句俗話說「少年得志大不幸」,年輕的時候一大堆福分來了,人一享福,就容易墮落。很多年輕人一有福分,就覺得都是自己應該得的,自尊自大,瞧不起人。所以老子說「禍福相倚」,福來的時候,禍也來了;禍來的時候,福也跟在後面。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多吃苦、多付出,看起來是禍,事實上福已經慢慢逼近了,中晚年之後,福報就會現前,這樣的人生經營才是對的。

那如何讓孩子從小積福、培福?「福田靠心耕」,當一個孩子從小培植的就是一種善願善念的時候,他時時起心動念都在增加他人生的福分。有很多人說,一個人對社會有貢獻,應該是二十歲左右到退休以前,這幾十年才能真正對社會有貢獻。其實不然。一個孩子真正接受聖賢教誨,他可能從小就在利益這個社會。有一個兩歲的孩子,他上完第一節《弟子規》的課回到家裡,爸爸、媽媽問他學了什麼,孩子不假思索馬上回答「孝順父母」,父母聽了也很高興。第二次回家,他馬上就去倒熱水給他的爸爸、媽媽喝,這是他第二節課學到的東西。孩子能這樣做,是很多小朋友、家庭、社會的典範,同時也在積自己的福分。當孩子有這樣為人處世的態度,進入社會就不是只為自己想,而是心繫社會。量大福就大,對社會有付出了,進入晚年了,福自然就會來了。

所以把人生價值卡在二十歲左右到退休之間的說法是片面的。一個接受聖賢教誨、有智慧的人,不只從小可以對社會有貢獻,而且愈活愈值錢。為什麼?他有聖賢的存心,他的人生智慧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提升。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證嚴法師:福報的來源

有錢時不必得意,沒錢時也不必悲哀,反正福到財至,福...

【推薦】人的福報,來自仁厚包容付出

人的福報,來自仁厚包容付出。慈航法師是民國時人,他...

不知足就是苦,能知足就是樂

人就怕不知足,不知足就是苦,能知足就是樂。所謂知足...

父母最常見的十個錯誤觀念

1、過度照顧: 現在許多小孩一生下來,就被照顧的無微...

布施後為什麼要加一個持戒呢

這個布施以後為什麼加一個持戒呢?因為布施會讓菩薩積...

把福報留在法界將來好修行

要修行,不要求世俗樣樣都要。很多人念經,做功德很多...

沒有煩惱才是真正有福報的人

我們的功課是什麼?我們的功課是放下。做了就放下。不...

【推薦】大虧變大福的因果故事

目前的社會,婚姻的變化是很普遍的,很多人都因為自己...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大藏經】【註音版】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不抱怨也是一種修行

我們學習佛法,了解了什麼是真正的智慧,就要從不抱怨...

世話、戲論、憒鬧的二十種過失

《大寶積經》云:菩薩應捨憒鬧樂於寂靜,捨諸世話觀於...

別殺我孩子 900萬母親血淚控訴

每年有九百萬母親被迫承受最痛苦的失去。她們的孩子生...

如何面對七情六慾

很多人在修行之初會有這種疑問:我要開始修行了,我該...

專心一致,才能統攝你的心

各位同學在學佛過程中,切莫蹉跎歲月,一定要懂得如何...

為何有的念佛人臨終前先感恩釋迦佛

娑婆言釋迦,西方言彌陀。先釋迦者,教所由興也。孺子...

天台宗的判教為何受到歷代修學者的重視

在中國佛教一千五百年曆史當中,影響佛教最深也最受歡...

離心無境,所有的境都是幻化出來的意識

唯識實在是太深,這個名相也很繁瑣,但是唯識它是開啟...

變化的只是我們的感覺

有個人在市場上買了一個青花瓷瓶,價錢還算公道,做工...

帶業往生是帶舊業,不是帶新業嗎

問: 有關帶業往生,如果是信佛出家受戒後造了新業,誠...

真正的慈悲是沒有分別心的

從前,一個名字叫長安的人住在印度的一個小村落中,長...

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

《阿彌陀經》說: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什麼...

念佛竅訣僅一個字

宋朝的草庵禪師是一位禪宗的大德,同時也是弘揚淨土的...

念佛的正功夫和助功夫

這時代能夠好好修淨土念佛法門,是最為殊勝的。他是末...

十種禮佛方法

今課要講的,是拜佛的心態。身體端正,心恭敬專注。身...

【佛學漫畫】隱元禪師

前有鑒真不遠萬里,六次渡海,後有隱元不畏高齡,在異...

【佛教詞典】金剛波羅蜜多菩薩

(菩薩)Vajra-Pāramitā,金剛界三十七尊中大日如來...

【佛教詞典】諸欲粗理

【諸欲粗理】 p1346 瑜伽三十三卷四頁云:云何尋思諸欲...

【視頻】普壽寺動漫:謙下恭敬

普壽寺動漫:謙下恭敬

【視頻】仁清法師《學佛疑難答辯》

仁清法師《學佛疑難答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