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只記人家的好,不記人家的過失

蔡禮旭老師  2016/04/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只記人家的好,不記人家的過失

這個「切」就是真真實實,不能有任何的僥倖,不可以自我放縱、懈怠、懶惰,這個很重要。「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且要「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其實我們對無常的警覺性都不高,高的話不可能不精進。我們都想著還有明天、還有明天,然後因為這個心態就每一天都沒有能夠勇猛精進的去下工夫。

真有慈悲心的人,念念想著我要趕緊提升自己才有智慧。我沒有智慧,身邊的人都幫不了。其實我們會自惰,慈悲的心、成就父母至親的心不強烈。有,但是不能保持。有時候一激動了,哎呀,很精進,但是遇到這五欲六塵,一下又被轉掉了。所以還是要念這個無常,還是要真正不斷提醒自己發慈悲心,成就父母,成就有緣的眾生。

「切不可自欺」,不自我欺騙。不自欺最根本,起心動念錯了,決定對治,決定不給自己藉口。錯了就是錯了,「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今天知道錯了,知道曾經傷害過人了,不能夠馬上去給人家道歉,真誠的去懺悔,還是這個面子放不下。其實自欺最嚴重的就是面子障礙住了,這個真誠透不出來。而且人要至誠,決定不能把對方的缺點,不能把對方的錯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了,這個誠心就現不出來了。

你說:「可是他有錯啊!」不覺本無,那是虛幻的。剎那生滅的相我們把他記在心上,不是他錯,是我們著相、是我們愚癡。「恩欲報,怨欲忘」,只記人家的好,不記人家的過失。發覺他有不足,純是一顆利益他的心,多好。不跟人對立、不對人有成見,這樣多好,這個長養自己的善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推薦】不彰別人的短處,不炫自己的長處

不要彰揚別人的短處,應該要為他極力的隱瞞;不要炫耀...

靜坐但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佛教說:靜坐但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孔子也要求人們...

「敵人仇人」可以激發我們的潛能

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某電視公司請我去主持個特別節目,...

善人則親近,惡人則遠避

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惡人則遠避之,杜災殃於...

工作生活中常自卑,如何才能自信不緊張

問: 弟子在工作生活中常自卑,不夠自信,在大庭廣眾說...

莫讓「疑念」佔據自己的心

有一棵大樹,上面有個鳥巢住了兩隻鳥──一隻公的,一...

純素最常見的誤區

我一直都是實事求是的人。談及純素,我也總是如實說來...

社交場合所忌諱的27個習慣

每個人都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生活環境成長,有...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當妄想逼出來時,會產生一個反彈的作用力

分別真妄、返妄歸真、修學位次,講到這個地方,其實首...

三界之苦,輪迴過患,應生出離之心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以十六字總結淨土法門修學之要訣...

冤冤相報,給子孫留下禍患

做善事的人,不僅他的宗族親戚愛戴他,朋友鄉黨尊敬他...

佛教中夫妻相處守則

為佛弟子,若欲成為和睦相處的夫妻,應如何相待呢? 一...

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第...

白居易與佛教之因緣

白居易是唐代的偉大詩人,也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自稱...

觀世音菩薩名號的由來

我們看辛五,耳根圓通。這個是在本經當中最重要的一個...

施恩、受恩與報恩

在《佛本生故事》中有一則《樵夫與熊》的故事:有一個...

這就是智慧的念佛法

心、境是一對,一對就是合而為一心即是境,境即是心。...

在修行的路上,要學會自我激勵

外面的天氣很冷,有很多人在寒風中為生計奮鬥我們到高...

把「失去」當成習慣

一般來說,人的天性是習慣於得到,而不習慣於失去的。...

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

【原文】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

積小善可成大德,積小成可成大功

世間有許多人雖然滿懷壯志的準備著做一番大事業,卻不...

營養密度最高的10種蔬菜

營養密度是近年來備受營養學家推崇的概念,它是指單位...

乾闥婆作樂讚佛

舍衛國中有五百位乾闥婆(即樂神),琴藝精湛,享譽四...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則自然能夠放下

釋迦如來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歸攝在三藏十二...

【佛教詞典】證覺

(雜語)證得佛道,覺悟真理也。...

【佛教詞典】進學經

(經名)一卷,劉宋沮渠京聲譯。說孝順,仁慈,惠施等...

【視頻】行善修福廣積福田

行善修福廣積福田

【視頻】漫畫:佛陀的一生

漫畫:佛陀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