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信佛的人是否都比較窮

嘎瑪仁波切  2016/03/01  大字體  護眼色

信佛的人是否都比較窮

現在社會上有些人認為:信基督的好像都比較富,信佛的好像都比較窮。當然不是這樣了,從古至今,很多高僧大德都是皇族權貴出身。偉大的釋迦摩尼佛出家前是悉達多王子,把戒律傳到西藏的靜命大師是王子,蓮花生大師是王子,阿底峽尊者是王子,大乘佛教的鼻祖龍樹大師和寂天大師,兩位都是出身婆羅門,婆羅門在當時被認為是比皇族更高貴的種姓。他們都體悟到:世間的財富、名利,無法給自己帶來真正的快樂;唯有佛法,才是對治身心和輪迴之苦的妙藥。

佛教傳入中國以來,盛行時期有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都是最上層的皇帝權貴去信佛、學佛,然後帶動百姓信佛。只不過,皇帝權貴那時有機會聽聞高僧大德講經說法,並進行實修,而廣大的黎民百姓則以傚彷和追隨為主,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因為並不能究竟地聞思修佛法,而誕生沿襲了不少民間信仰的形式與方式。

人們普遍發現,佛教盛行時代基本都是太平時代,印度最強盛的時期,孔雀王朝初期就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孟加拉灣、德幹高原以及遠達阿拉伯海的廣大區域。在阿育王統治時期,全民信佛,最鼎盛時,除了印度半島南端以外,北起喜馬拉雅山南麓,南至邁索爾,東起阿薩姆西界,西至興都庫什山,都併入了孔雀帝國版圖。那時印度的版圖,是現在的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到印度尼西亞,一直到伊朗邊上的廣大地區。阿育王還派人到達中國,中國現在很多地方都有阿育王塔,甚至像印度尼西亞這些地方,現在都有阿育王塔,他們派出眾多僧人去往世界各地傳播佛教,傳播太平,傳播和平的思想。

現代社會,有越來越多高知識、高學歷、高能力的人信仰佛教,並追隨具德上師系統地聞思修佛法,以前佛教給人的印象都是老年人學佛居多,天天念 「南無阿彌陀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教徒因為崇尚節儉,樂善好施,知足常樂,不浪費自己的福報,反對奢侈浪費,多在以身作則傳播簡朴之風,而這並不代表他們會「窮」。事實上,佛教徒不僅不窮,內心尤其富貴,通過學佛可以讓我們變成身心安樂的真正富豪,不僅是世俗人所認定的「富」,還要從內心昇華成 「貴」。因不斷節約福報、累積福報而「富」,因無私奉獻、大慈大悲而「貴」。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貧女人以隨喜心,助行施者,得報如此

【原文】 目連復見一神,身體極大,有金色手,五指常流...

星雲大師:不要僅看到「有形」的財富

2011年4月13日下午,台灣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

10種心理暗示 找回最簡單的快樂

忙碌的生活中,幸福往往和我們擦肩而過。轉換一下思維...

勿以貧賤而輕視小的施捨

釋迦牟尼在印度北部遊歷傳教,一日於林中樹下靜坐,頭...

只轉心,而不精進做功課有用嗎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世間最美的儲蓄

幸福與快樂,溫暖與陽光,永遠是眾生心底最嚮往的那道...

心若無塵

心若無塵,人的氣質和品位便得以提陞,生命便蘊涵著高...

【推薦】調整心態有三個方向

從大乘的角度呢,心主要的調整啊,有三個方向: 第一個...

玉米的3大神奇功效

一、高血壓及高血糖患者 玉米最早是產於南美洲的,當地...

佛教如何看待神通與感應

網友:我的問題就是,我接觸的不少人,是被吸引過去說...

附體的仙是造什麼業才得這種果報的

問: 仙是做什麼樣的業才得到這種果報呢? 成剛法師答...

祖師訓誨出家三十要則

一 出家要真參禪,參透未生以前; 一日凡軀脫落,靈光...

從三個方面談佛教徒的環保觀念

佛教不僅主張對人要慈悲,對生命要尊重,對自然要愛護...

與佛相應的心沒有了

有一位朱慈目居士是對淨土法門非常有修持的信徒,一天...

閑置的佛經該如何處理

問: 請來的經書該如何擺放?暫時不用的話又該怎麼處理...

不可四盡(法演四戒)

宋朝有一位禪師,名克勤,就是佛果圜悟禪師。他當年在...

午睡的學問

英國《每日郵報》的一篇文章指出,每天中午打個貓盹,...

星雲大師《如何懺除罪業》

我常常聽到軍政各界人士,因回顧他們已往的罪業而慨嘆...

中國老秤上的十六顆星

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下,是因為那時候是農業社會,有些...

聖嚴法師:許一個不會落空的願

人人都有願望,但不一定所有的願望都能實現。願望會落...

佛給在家人提出的五條基本規範

在佛教裡面,釋迦牟尼佛給在家人提出五條基本的規範,...

五德品格缺失,身體就會產生疾病

五德養性,是指根據仁、義、禮、智、信來養自己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