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簡朴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2016/01/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簡朴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自己多年來一直關注和參與環保的活動,參加過撿垃圾、垃圾分類活動,也組織過植樹、一米菜園活動,還到單位、社區或學校做過講座,教大家做環保酵素、環保肥皂等。但多次活動後,總結下來總感到後續效果不大。我明白,環保的問題,根本還在人的心上。看到導師的書,我的內心一下子就變得更敞亮和清晰了!導師言簡意賅的闡述,不但指出導致環境災難的原因,還分析並提出了根本解決的方法。

首先,世界上一切的生態問題都是由人類的貪婪和慾望所致。這種盲目的物慾是人類的永動機,許多人被它控制,不能自已!

從基本溫飽到小康生活,小房子到大房子、別墅,自行車到汽車到房車、遊艇,個人慾望隨經濟發展急劇膨脹。在這個凡事皆以數字來總結、衡量的時代,和這急劇膨脹的慾望所對應的是地球日益貧乏的資源,是已經失去平衡的生態環境。

我想起多年前看到的一個師兄家鄉的照片。在甘肅定西縣一個農家裡,早晨,孩子們起床後,在院子裡站成一排。媽媽嘴裡含了一口水對著孩子們的臉噴過去,從最大的到最小的,孩子們用手就著媽媽剛噴到臉上的水在臉上抹了抹就算洗臉了!他們能有一點剛裝到盆底的水洗臉都是很奢侈的,一家人輪流洗完臉的水還要經過幾次使用,最後再拌到飼料裡餵雞餵豬。

我想,對於他們來說,每天能喝到一口乾淨的水,能把一家人的臉洗得乾乾淨淨,不用跑到多少裡以外去打水用,不算是過分的慾望吧!想想我們在城市里,卻是每天隨隨便便地大開著水龍頭洗手、洗臉、洗衣服。等到未來某一天,我們所有人為一杯健康的水花大價錢去買,甚至為之爭奪戰鬥時,真是悔之晚矣!

我們越來越清楚,工業文明越發展,我們生活的地球資源將更加貧乏。大自然的寶藏不是無限的,它不僅屬於我們也屬於我們的子孫後代。今天我們任意而為,將來的人類,我們的子孫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命運了!我們似乎覺得自己沒能力也沒必要去關心森林的減少,水土的流失,但是河流的污染,空氣的污染和日益增多的霧霾天,已經讓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受到影響了!

其次,我們對於幸福的觀念需要糾正。

過去,我們中國人生活雖然窮卻沒有失去心理平衡。現在,物慾被極大地刺激,為了發展經濟,森林大批被砍伐,中國成了沒有多少大樹的國家。礦產過度開發,連野生動物也在劫難逃。把資源都轉化成為財富後,自然因此更加貧瘠。錢很快就會用完,大樹多久才能成林,生態多久才能恢復?錢解決了基本溫飽之後,再多也只是個數字,許多人變成「窮得只剩下錢了」!

財富不該也不能是生活的唯一目標,更不是幸福的唯一保障。從佛法來看,幸福感來自於良好的心態、健康的身體、和睦的家庭、和諧的人際關係等等;從整個社會來說,它又是建立在地區和國家之間的世界和平基礎上的;從生存環境來說,人類命運又與自然息息相關,我們的幸福來自於自然的哺育,保護自然也是獲得幸福的必要前提。

第三,導師講到觀念決定我們的價值取向,也直接影響我們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這些年來,因為物質的發展,商業的繁榮,我們的生活習慣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幾千年來倡導的節儉美德也被丟棄。我們習慣一次性消費,衣服一年一換,生活用品也是怎麼方便怎麼使用,一次性水杯,一次性盤子,一次性賓館洗浴用品。在稍有方便的同時,製造的垃圾卻成為地球載不動的愁!

因為多關注了一些,我看到許多資料觸目驚心,想想自己也曾經那樣的無知虛榮和不負責任,生活中不知不覺地就為地球製造垃圾。幾年前,我邀請了台灣的區紀復老師來到南京,在大學和寺院為學生和義工分享他的簡朴生活理念。

區老師在1983年即辭去台塑集團令人艷羨的高薪工作,用五年時間雲遊世界,參訪世界各地環保團體,而後在花蓮過起簡朴生活。他用撿來的材料簡單地蓋了幾間房子居住,他的簡朴滲透到生活每一處細節,餐桌環保,不掉一粒飯,不費一滴水,物盡其用,變費為寶。至今,他還常常穿著過世多年的父親遺留的衣服,他說:「爸爸去世後把好的新的衣服送給親戚朋友穿,普通不太好的自己留下,有不合適的改一改,只要整潔合身就很舒服,何況穿著爸爸留下的衣服還能時時感受到爸爸的愛和溫暖。」

跟區老師學習生活的一週使我受益匪淺。之後,我開始和同伴們決心減少衣服的購買,把家裡囤積的衣服送給合適的人或捐贈出去,我們相互流通衣服穿;我們減少生活垃圾,盡量不使用、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出門住賓館自帶洗漱用品,自帶碗筷,買菜也用布包,少用塑料袋等等。三年實踐下來,慾望越來越少,人也感到越來越輕鬆、越來越自由!

在與區老師的接觸中,還深刻感受到他對自然萬物的珍惜和感恩之心。在他眼裡,世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就連垃圾都是美好的,隨手撿到的廢電線,他看似隨意地拿在手上,一會功夫就折出來美麗的繁體字「愛、自由、平安」等等。垃圾箱裡的廢紙盒,他也拿來寫美好的文字和好看的毛筆字,卷紙芯變成可愛的工藝品,塑料袋子折成跳舞娃娃。一片樹葉一朵花,甚至窗戶上的灰塵在他看來都是美好的。人和世界可以這樣地和諧美好,這不就是我們最好的生活方式嗎?

人類一切所需都是大自然的無私賜予,我們不能沒有大自然給予的的一切。我們只有懷著深深的愛和感恩,保護她和盡可能地不傷害她,才能走向人間淨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錢不要來得太快,也不要來得太多

世人苦,就苦在要追求一個好上。就想著,生意一直都很...

讓勤儉節約成為自己的道德標準

《中華美德故事儉朴篇》裡有一個春秋時魯國宰相季文子...

十點生活的原則

托馬斯傑斐遜是美國第三任總統,在他給孫子的忠告裡,...

學佛是否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

問: 在家學佛是否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如何使學佛與...

追求心靈的富足

生命最大的滿足就是心靈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應該以...

不從小事來學忍辱,沒法來成就大事的

忍耐是說忍辱和耐力,也可以說成安忍。我們在生活當中...

素食是冷卻地球的最佳選擇

科學界現已形成共識:全球暖化有可能毀滅人類,而人類...

愛惜常住物,如護眼中珠

修福不修慧,象身披纓絡;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 從前...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我今懇切念佛,佛必轉更念我矣

【原文】 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於念念中憶念攝化於我,...

人生短暫須自警,放逸懈怠生死徑

我年青的時候接觸過一些老和尚,一說到修行他們常常會...

修行人要放得下丟的開

不管他人說長說短,說是說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

在動中修行更為重要

用功的人,似乎靜中用功好用,坐下來用,工夫就現前。...

佛腳被刺的宿世因緣

釋迦牟尼佛住止在王舍城的竹園精舍時,有一天早晨,世...

吃肉,不只是跟眾生結惡緣

這個不殺生我們再談一下。《楞嚴經》不殺生的定義更廣...

淨土念佛什麼時候成就呢

問: 淨土是念佛往生成佛,密宗是現今成佛。請問淨土...

一日無常到,唯有業隨身

我們眾生現在夢中,在這裡造業,在這裡壽命短暫,在這...

藥師佛十二大願變相圖

藥師佛,又作藥師如來,被稱作大醫王佛、醫王善逝或消...

不是你想修行,就可以修行的

《陰騭文》,印光大師非常重視這篇文章,它講到文昌帝...

對治眾生的「十惡輪」

《地藏經》裡,佛跟地藏菩薩互相酬唱的目的,主要是破...

免受外力奪走精氣、被外力所害,要用這個方法

彼藥師琉璃光如來得菩提時,由本願力,觀諸有情,遇眾...

為何至心念佛能消多劫生死之罪

諸經典中都說念佛有無量的功德。為什麼會有無量的功德...

古人最看重的四種品格

中國傳統哲學中,最講究順應,天、地、商、業,則代表...

念佛有兩個重點

我們這次淨土宗的修學,有三種憶念,就是你必須要去觀...

患難不必求鬼神

邪魔外道有一種非常蠱惑人的方法,就是他給你消災,給...

【佛教詞典】隨戒釋相總論四戒

子題:戒法、戒體、戒行、戒相、法相、體相、行相 行事...

【佛教詞典】領解

理解他人所教,如所教而開悟,稱為領解。又作領悟、解...

【視頻】珍愛生命 從小做起

珍愛生命 從小做起

【視頻】《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淨土院水陸空大齋勝會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淨土院水陸空大齋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