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妄談自己證果及神通感應的嚴重過失

淨界法師  2015/08/03  大字體  護眼色

妄談自己證果及神通感應的嚴重過失

妄語戒有大妄語跟小妄語,我們先看大妄語,第一個。

【向人說證果乃至羅剎來到我所,彼領解——上品不可悔罪。】

這個上品不可悔,叫做破戒了。也就是說,你殺盜淫妄一旦破戒,你就有墮三惡道的可能性了。任何一個業力,只要臨終被刺激出來,都會到三惡道,只要是上品不可悔罪。

這個大妄語的過失有兩個:

第一個,是說自己證果,就是妄談自己的果證;

第二個,就是「羅剎來到我所」,這是妄談感應神通,這兩個是很嚴重的過失。

在《楞嚴經》講到這兩種過失,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麼大妄語的嚴重性,它不輕於前面的殺盜淫。佛陀說,殺盜淫這三種過失,會讓你未成不成。你沒有成就功德,你要成就的功德,因為你犯殺盜淫,你就沒辦法成就了;但是大妄語戒會讓你「既成必失」,你本來念佛念得非常好,乃至於成就念佛三昧,你因為大妄語,你的功德一定會失掉,大妄語會讓你功德成就了也會失掉。

為什麼它的過失這麼嚴重呢?《楞嚴經》提出兩點:第一個,你講你自己的果證,擾亂眾生學佛的因緣。我們尋求佛法有兩種情況: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滅度以後,以法為師。佛陀在世時以人為主,因為佛是圓滿的,佛陀怎麼說,我們依教奉行,沒有第二句話。

但是,一個圓滿的佛陀滅度以後,就不能以人為師,要以法為師。也就是說,在末法時代的修學,法重於人。當然我們歸依法,也得順便歸依人,因為法跟人分不開,佛法是賴人來弘傳,但是它的重點還在法。

你今天說,你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很容易造成一種個人崇拜。本來這個人要依止海公師父修學成就,另外一個人依止懺公師父的法而成就,結果你說你是初地菩薩,這些人就全部來歸依你了。每一個人過去生結的法緣不同,他跟你可能是沒有法緣,但是因為你自己說的,你是一個聖人,造成一種盲目的崇拜,他本來應該法得度的,結果他失去了一個得度的機會。因為你破壞整個佛教的因緣,你把人放在法的上面。

所以佛陀在《楞嚴經》上說,即便你是聖人,你沒有打妄語,你是聖人,你也不可以宣說,因為佛陀的意思是不能強調人,每一個人都是凡夫,眾生的因緣,讓它自己去運作。

在禪宗裡面就特別有這種情況:這個人跟臨濟宗有緣,他一聽就開悟;這個人在臨濟宗裡面,參了三個月沒有開悟,到了曹洞宗馬上開悟。同樣一個道,但是善知識表達的法不同,他契他的機,過去生跟他結緣,結法緣。所以你今天宣說你個人的果證,就打亂眾生一種正常的緣起,每一個人都來親近你,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跟你有法緣,你耽誤了他學佛的因緣時間。

所以佛陀規定,所有的人一旦來到末法時代,要把你的本地風光收起來。你過去生是怎麼回事,通通不能講,每個人都扮演一個正常的凡夫,靠這個法的因緣,各有各的定位。

這個地方,不能打大妄語的意思就是說,必須把法放在最高,人是在法的下面。你打大妄語,你就錯亂了,你這個人崇拜多於法,這個時候佛教就亂了。這是第一個,你擾亂了眾生學佛的因緣。

第二個,感應神通。這個過失更嚴重,你破壞眾生緣起的正見。我們的離苦得樂來自於皈依法,內調妄想,外斷罪業,那都是依法修學。你今天講感應神通,讓眾生追求一個相,一個不可思議的相狀,這個相狀救不了你。我們承認你好好地修學,整個過程會出現一些不可思議的相狀,但這個相狀只是一個過程,它是一個副產品。

佛教也承認感應神通,但是重點不在這個地方,因為你有法,你才有這個功德相。你現在是捨本逐末,講感應神通,大家打佛七時,就不專心聽佛號了,就是在看,欸,佛什麼時候出現?就很容易著魔。

諸位!你有法你才有相。因為他如法地去安住佛號,所以才去感應佛陀,這根本在法。你現在追求相而輕法,你這個叫做捨本逐末。所以你這個破壞整個眾生的緣起正見,因為有法才有相,不是先有相再有法。

你先談感應神通,刺激大家向外攀緣,糟了!大家不再注意自己的五戒十善四諦十二因緣的法,大家已經不管自己的法,就追求那個相,這個就是破壞眾生緣起的正見,你把他的善根破壞了。

所以這兩個過失很重。第一個,擾亂眾生的學佛因緣;第二個,破壞眾生內心的善根。為什麼你要付出代價?你這個宣說大妄語人,你的戒定慧功德必定失掉,因為你過失太重了,就是這樣一個情況,叫上品不可悔罪。

我們再往下看,中品罪跟下品罪,請合掌。

【向天龍鬼神說證果等,彼領解;向人說證果等,而言不了了,前人未解;向聾癡不解語者說——中品可悔罪。向不解語畜生說,發心欲言而未言——下品可悔罪。】

我們先看中品的可悔罪,這個過失比較輕。就是說,它不會馬上去破壞你的善根,但是如果你不懺悔,那長時間的累積,也可能會破壞善根,這是中品。就是說,你不是針對人,你向天龍鬼神說證果等,對方理解。

為什麼向天龍說的是同樣的話,不是針對人,他的過失比較輕呢?因為這些人不是法器,他根本就很難修行,所以你這樣講,他聽懂以後,反正他也不能修行,所以你也就沒有所謂擾亂他的學佛因緣,也就沒有所謂破壞他的正見的問題。因為他根本就沒辦法修行,他聽你發心欲言而未言,對他有聽沒有聽的影響不大,所以中品。

向人說證果等,但是對方沒有聽得很清楚,沒有真實地理解,沒有對他構成一種實質的傷害,這個中品;向聾癡不解語者說,他是個聾子或者是一個愚癡的眾生,你講什麼他聽不懂,當然這個對他的傷害就輕了,這是中品可悔罪。

我們看下品。

向畜生說那更輕了,或者你發心欲言而未言,這個就是下品可悔罪。這個責心懺就可以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一念至誠,必有所感

一念而飛一光,這是善導大師他所示現的,無論是中土還...

虔誠讀誦《法華經》的不可思議感應

《法華經》全稱《妙法蓮華經》,因經中宣講法義至高無...

佛,是有靈的

豐子愷先生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佛無靈》,曾載在1938...

若是真修人,不見世間過

若是真修人,不見世間過。學佛的人,不要去好奇這個那...

一念的差遲,變成失明的乞丐

簡單地說,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三種。前面的...

食肉十過

法苑珠林卷九十二中,記載食肉有十種過失: 一、眾生...

印光大師顯神通感化黑老大

顧竹軒,名如茂,生於1886 年,因在家中排行第四,鄉人...

能夠容人,對自己是有好處的

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靜坐但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儒...

世界上最好的運動——走路

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是什麼?走路!世衛組織認定,走路是...

只要發堅固心和長遠心,就可成功

修行一法,易則容易,難則實難。易者,只要你放得下,...

必須要在墮落三惡道前就趕快跳脫三界

在三界的修習叫做分秒必爭,你必須想辦法在墮落三惡道...

在臨終之前如何讓罪業沉澱下來

假設我們不幸,我們今生已經把某一種罪業,不管是殺生...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畫傳

一、幼而穎異,發出世志 徹悟大師(公元1741-1810年)...

對面不識佛菩薩

以前中國有個杜順和尚,他收了一個徒弟,這個徒弟跟著...

禍福吉凶,汝自作怪

【示沈元輝曰:深潛不露,是名持戒,若浮而外,未久必...

如何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

我們怎麼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 其實唯識學跟淨土宗...

脾胃虛應多吃9種食物

有脾胃虛弱一定要注意調養,調養好了身體才好。一般脾...

不能只欣求極樂,還要能厭離娑婆

念佛人不是只有念佛,你要培養信願,所以它是三資糧。...

邪淫在《俱舍論》四種更廣的定義

問: 如何理解邪淫者,俱捨有四,一他妻,二自妻非道,...

【推薦】對阿彌陀佛的力量有懷疑

我們念佛法門,往生最重要的是建立信心。往生最大的障...

印光大師的十念計數法

印光大師的十念計數法是把慈雲尊者的十聲念佛,就是呼...

星雲大師《有道者的心態》

道德,像一件華麗的衣服,可以莊嚴一個人的儀表;一個...

【佛教詞典】器界說

華嚴經中五類說法之一。器界,指有情所依處之山河、大...

【佛教詞典】何耶揭唎婆像法

全一卷。譯者佚名。為密教有關馬頭觀音之儀軌。又稱賀...

【視頻】觀音心咒(菩提心咒)

觀音心咒(菩提心咒)

【視頻】李麗淑老師《中華花藝-佛心花海》2014

李麗淑老師《中華花藝-佛心花海》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