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王日休居士  2020/08/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原文】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制之若無,斯為聖人。節而不縱,可為賢人。縱而不節,是為下愚。蓋此二者,皆造業之所。殺生以資口腹,非造罪而何。淫慾以喪天真,非造罪而何。況二者更相助發。因美飲食則血氣盛,血氣盛則淫慾多。淫慾多則反損血氣,血氣損則又賴飲食以滋補。是二者更相造罪也。

若欲省口腹,必先節淫慾。若能節淫慾,即可省口腹。此乃安生延年之道。若能節而絕之,則粗糲亦自美矣。若縱之,則人生受用之數有限,限盡則早終也。慈覺禪師云:飲食於人日月長,精粗隨分塞饑瘡。才過三寸成何物,不用將心細較量。若能如是思省,自可省口腹矣。

務實野夫云:皮包骨肉並尿糞,強作嬌嬈誑惑人。千古英雄皆坐此,百年同作一坑塵。若能如是思省,自可省淫慾矣。果了得此二者,在生何由有疾病夭折,身後何由有地獄畜生。雖不免此,而修淨土,亦脫去輪迴。然修上品者,不可不戒此。

【演蓮法師譯文】

飲食以及男女之間的事,這是人們存於心中的兩種最大的慾望。此兩種慾望如能制伏到沒有,便是聖人的修養境界。能有所節制而不縱欲,還可以成為賢人。盡情縱欲而不加節制,是為下愚凡夫。因為這二種欲都是最容易使人造業的所在。

譬如殺生以恣口腹,這難道不是在造罪業嗎?行淫慾以喪天真,還不是一樣在造罪業嗎?何況這二種又互相助發。因所食美味就會促使血氣旺盛,血氣旺盛就會促使淫慾頻繁。淫慾頻繁必然導致血氣虧損,血氣虧損又必須賴飲食以滋補。可見這二種是在互相促成造罪的因緣。

所以,若要省口腹,必先節制淫慾;如能節制淫慾,即可省口腹。這是養生延壽之道。若能把恣口腹的慾望節制到沒有了,則任何粗疏淡飯吃起來都會覺得味道鮮美。若縱口腹之慾,則人生受用之數有限,數盡則必然早亡。

慈覺禪師有一首詩說:「飲食於人日月長,精粗隨分塞饑瘡。才過三寸成何物?不用將心細校量。」若能把這首詩的意思好好地想一想,便可以省口腹了。

務實野夫有一首詩說:「皮包骨肉並尿糞,強作嬌嬈誑惑人。千古英雄皆坐此,百年同作一坑塵。」若能把這首詩的意思仔細想一想,便可以節制淫慾了。果然能把這二種慾望看破放下了,在生怎麼會有疾病夭折?身後如何會隨落地獄畜生?

或許平常的人總不能免此,但能修淨土,也可以脫去輪迴。然則,希望修上品往生的人,卻不能不戒此。

《龍舒淨土文》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淫根在於心意識,非指身體器官

有人問:最近科學生理學講,男女的精到了一個時間,也...

【推薦】省庵法師《不淨觀頌》

佛為貪慾眾生說不淨觀,觀之既久,貪慾即除,可以越愛...

宣化上人:【無漏】的智慧光明

諸佛菩薩、賢聖僧,皆有無上的大智光明,無漏無盡的智...

戒淫詩(圖)

...

這個就是斷除淫機的方法

妄心它沒有自體,那怎麼攝呢?妄本無體,云何可攝?他...

聖嚴法師《追求快樂是起點,不是目的》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生有苦,包括:生、老、病、死...

淫心不除,不可能出離生死塵勞

身有三種過惡。殺生、偷盜、淫慾這三種過惡。我們身要...

【推薦】邪淫極大損害人的福報

很多戒色文章都會講到邪淫會影響一個人的運氣,手淫也...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推薦】為何越修行習氣卻越嚴重

我們的習氣應該怎麼對治呢? 有修行愈力,習氣愈發者,...

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後,是不是隨時可以往生

問: 一些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之後,是不是隨時可以...

對別人最深的傷害是語言

在一個村子裡有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極其優秀,可是...

出入息的修法和注意事項

佛門中關於修止的方法有很多,而觀呼吸就是其中的一種...

修淨業當知的八件事

淨土念佛法門,雖說是上中下三根普被,什麼人都能修,...

佛現前先不要太高興,你繼續念佛

這個祖師有講過,魔王可以模仿阿彌陀佛,有可能。但是...

你的遭遇就是你的思想行為的結果

斷天人貧,這個斷天人貧呢,你做種種的惡事,做這五逆...

蓮宗十祖截流大師畫傳

一、父夢憨山,友成兒郎 截流大師(公元16261680年),...

難以老實念佛的症結在哪裡

問: 怎樣才叫老實念佛?人們為什麼難以老實念佛,其...

為官無功便有過,為僧無德便有罪

清朝才子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古時有一官...

聖嚴法師《以四種環保提升人的質量》

要提升人的質量,首先要從心理的環保、心理的建設,以...

三個方面檢驗是否已離開妄想

每一個因緣都可以修功德,不一定是在順境才修學。逆境...

工窮力極本來面目現

看那無思無為前,如何是本來面目?四威儀皆可參,要以...

聖嚴法師:重罪輕受與定業難轉

從佛教的立場看,「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是正確的因果...

臨終時靠音聲特別穩當

淨土宗它強調臨終的正念,整個成敗就在臨終的時候,所...

千萬莫回憶過去

我們要想對治煩惱,以我個人的體會,最好的方法就是把...

【佛教詞典】孟八郎

(雜語)孟者孟浪之義,八郎者生子之行次,如李四張六...

【佛教詞典】五日十座

日本佛教用語。又稱法華十講。唐代慧明將法華經八卷分...

【視頻】2019年東林寺春季剃度法會

2019年東林寺春季剃度法會

【視頻】大悲咒(傳喜法師念誦)

大悲咒(傳喜法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