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要把希望都寄託在錢上

索達吉堪布  2015/05/04  簡體字  大字體  護眼色

不要把希望都寄託在錢上

快樂家園

在這個中國經濟增長的初步階段,人們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錢上。20年前我去美國時,他們的狀況與現在的中國類似,也是拚命賺錢,以為有錢就能解決一切。但等到了某個頂點,回頭一看時,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錢並沒有帶來一切。於是,人們開始回歸,尋找真正的快樂家園。

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提前找到這個家園呢?

生長在偏僻地方的人嚮往城市,覺得在這裡生活是天大的快樂,而城里人喜歡藏地,認為那才是一片樂土。說起來都是快樂,但哪裡更快樂呢?可能這跟經歷有關。

沒經歷過的,比如久居北京的人,他對郊外的寂靜生活滿懷憧憬,一旦拋下城裡的嘈雜來到高原,便彷彿進入了天堂,奔跑、呼喊,充滿喜悅。而在寂靜地方長大的人,又感覺生活太平淡,他們喜歡城市,「北京人多、車多、樓多,能在那裡過一輩子,肯定勝過天人。」當然,這在北京人看來可能是相反的,「北京有什麼好,人雜、車堵、房價又高,空氣不好、壓力這麼大……」早就感到厭倦了。

可見,人們對快樂的理解是不同的。

我想你們也一樣,沒上大學之前,可能覺得到這裡讀書是多麼榮耀、快樂,可是來了以後,兩三天還可以,但日子一久,嚴格的管理和競爭的壓力就把快樂沖淡了。對於將來,可能你們會想像各種美好,然而經驗又告訴我們:人的一生苦和樂是交替的,不是只有樂。佛教甚至說:人生是苦。

佛教並非不承認快樂。唱歌跳舞,這在當下是一種快樂,但快樂會逝去的,變成痛苦,這才是佛教要提醒的無常之苦。

了解無常不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情。當你透過無常,看清世人所追求的快樂是那麼短暫,甚至在享樂的同時還會造下罪業,導致將來的痛苦,你就會信賴佛陀所教導的真理,從而投入善的事業,追求永恆的、生生世世的快樂。

這種對於真理的認識和信仰一旦形成,將會帶給我們隨時可以回歸的寧靜,這才是快樂家園——在心裡。

不要太依賴外在

想進入這個家園,就需要引導。現在有些老師是有信仰的,他以研究和開放的心態,幫助學生們打開了許多窗口,讓他們了解世間和出世間、今世和來世的道理。

這是一種廣聞博學。過去因為教育、環境等原因,我們在這方面比較欠缺,但現在隨著東西方文化融合,人們思想開放了,對心靈問題有興趣,因而在很多學校和知識分子群體中,大家都開始研究起藏傳佛教。

我希望你們也研究一下,尤其是它的竅訣,竅訣是最有力量的,可以直接撬動你的心,讓你對人生豁然有悟。而多年的研究和修行也讓我相信,它對今天的人們最為適合,因為它簡單、深刻而且實用。這不就是自己需要的嗎?

所以,不論是誰,只要去了解、學習和使用,你的人生必定會發生巨大轉變,得到最真實的利益。

人生是坎坷不平的,會遇到許許多多的痛苦、違緣和挫折,有時候根本面對不了。尤其是年輕人,獨生子女,從小像公主和王子一樣被寵愛著,長大了一面對社會,不管在感情上還是工作上,很多時候經不起挫折、受不得批評,這是你們的脆弱之處。

但不管怎樣,社會越複雜,人越痛苦、越脆弱,就越需要這種竅訣,因為這才是調治心靈的真正妙藥。

你們的文憑都不錯,某某大學畢業,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後,看了讓人眼前一亮,可是一到社會上,有很多事情不會做。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你並沒有和文憑相當的知識,也沒有從長期的教育中培養出一種過硬的人品和能力。所以,在這些方面,現在就需要多訓練。

其實對你們而言,生存本身就是一項很大的挑戰,你的肩上有很多重擔,要贍養父母,要撫養孩子……在今天這種環境裡,如果你不懂得忍耐和寬容,不說別的,就是在家庭生活裡,是快樂多還是痛苦多,都是不好說的。

你們的電腦水平也不錯。過去好多知識分子是不會用電腦的,現在都會,而且把知識都存到筆記本上。這當然有好處,但也有壞處,如果只存在電腦裡,沒存到心裡,一旦離了電腦,怎麼辦?以前的人用手寫信、用腦記事,心裡有東西,現在你把課程都交給電腦,心裡卻沒東西了。

所以,不要太依賴外在。我們在看到科技進步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要看到它的弊端,並思考:一旦離開這些東西,怎樣面對生活?換言之,當真正要面對內心問題,而這些又都用不上的時候,怎麼辦?

利他,要有心

今天講的是「佛教的經濟觀」,就一個人的生活來看,以中道的方式,不特別奢侈,也不特別落魄,過中等日子,算是比較符合這種理念。當然,在此基礎上,也不要忘記利他,而且在利他的時候,要有心。

俄羅斯文豪屠格涅夫遇到一個乞丐,他從口袋裡掏錢,結果沒帶,於是失望地握著乞丐的手說:「對不起,我忘了帶錢。」乞丐很感動:「不,我寧願接受您的握手。」讓乞丐感動的是他的好心,一貫被人歧視,有句安慰話,已心滿意足。

在一本書裡,有這樣一個笑話:又到學雷鋒的時候了,有個老人想過馬路,但被那些做好事的人從這邊攙到那邊,又從那邊攙到這邊,走了好幾回,一直回不了家。無奈之下,老人只好裝著倒在地上,結果沒人敢扶。終於回家了。

這個笑話很有趣,也很深刻,它溫情地提示大家:其實我們考慮的還是自己,做好人好事也是表面形象太多。

什麼時候,如果能發自內心地幫助別人,像對待家人一樣,就有了真正的利他心,由此可以發展出佛教的菩提心。什麼是菩提心?我們小時候常說「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西方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精神與菩提心有些類似,不過菩提心還要寬廣,境界也高得多。

如果上上下下的人都為自我發展而活,整個社會將變成什麼樣子?所以,盡量弱化自我、擴大利他的心態很重要。如果是發自內心地想做好事,那麼每天做一件,甚至一個月或者一年中做一件,也都是真正的好事。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且不說做不做好事,你們在賺錢的時候,如果能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就非常好了。佛教不反對財富,你以合理手段賺多少錢,佛教都認可,因為這是你的福報。

但是,你有沒有這個福報?

前世行善積德的人,今生的財富不勤而至,好像也沒怎麼努力,錢就滾滾而來。相反,如果前世沒有做過任何善事,那今生再怎麼努力、勤奮,也很困難。

前世後世是存在的,你們不相信,只是受了環境和教育影響,沒有真正的理由。其實不說佛教,對這件事,科學也已經通過很多案例論證過了,很多科學家都相信。

相信前世後世,會讓你看清一個問題:今生是樂是苦、是富是貧,都是前世的善業和惡業導致的;而今生是修福還是造惡,又會決定來世的窮通榮辱。在這麼明明白白的因果面前,希望同學們今後都能夠取財有道。

蘇格拉底臨終時對弟子說,「我們曾向克雷皮烏斯借過一隻公雞,請你不要忘記付錢給他。」有人分析,這就是蘇格拉底的人生,他在精神上富裕,但一輩子很窮,連隻雞都還不上。可能這也說明安貧才能樂道,財富多了,就沒時間追求學問,而生活一般,反而對知識的興趣越來越大。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看,擁有太多財富對我們不見得是個好事。許多人喜歡聽「恭喜發財」,但發了財,障礙了人格發展或是真正的前途,就不值了。

最好能隨緣。我經常強調這一點,如果有福報有因緣,你稍加努力,任何事都是水到渠成,而如果沒福報沒因緣,再怎麼強求也是得不到的。所以,生活上滿足於溫飽就可以了,其他精力,還是要多積累些精神財富。當你有了精神財富,是貧是富,都沒關係了,內心的幸福無法言喻。

我認識一個藏族人,他非常快樂,因為他唯一追求的就是真理,其他全都隨緣。如果你們也能多多少少做到一些,世界將會變得非常美好。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索達吉堪布文章列表

1元錢面前的人生態度

一天,在書上看到一道選擇題,覺得很有意思,便把它帶...

一生中不必計較的20件事

1、吃虧:吃虧是福。 並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慶幸,並非...

人生實相與彌陀的救度

《佛說譬喻經》中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一名行人被餓虎追...

相信自己的明天會有所作為的

美國有個名叫亨利的身世不詳的青年,他已經三十多歲了...

星雲大師《佛教的財富觀》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們: 記得不久前,在南部的高...

人生似乎到處都是無奈

我們確實生活得艱難,不僅要承受種種外部的壓力,更要...

做財富真正的主人

這是一個以商業為主流的時代,物質文明高度發達,財富...

念佛不要求大富貴

另外,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咱們大家修行,一定要生正信...

本煥老和尚:父母恩德難報一定要報

日前,筆者就佛教在線《願天下兒女髮起孝心》一書的倡...

斷除邪婬惡業,論夫妻的相處之道

邪婬,是針對在家人所要禁止的行為。往昔藏王松贊干布...

【推薦】誦經的竅訣有六步驟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誦經,大部分的佛教徒都會誦一些經典...

人生,該怎麼詮釋

我們時常會感覺到心累,只是自己想得太多。我們總說生...

是珍珠終歸會發光

有一個自認為在學修方面都是全才的小和尚,到各地寺院...

眾生和佛的因緣深到什麼地步呢

今天我們的內容是講到了緣起門的第二個理念,就叫做宿...

佛教的四依法

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義不依語。三、...

想要貴人相助,先學做別人的貴人

現在,大家都想要得到貴人相助。但是我們應該學會做別...

遇到不如意的境界,起煩惱也沒用

我們今天身為一個菩薩,我們內心要面對很多的境緣,你...

殺生果報事例

眾生最愛惜的是自己的寶貴生命。不論是以強、中、弱哪...

四種毫無意義的修行

岡波巴大師在《勝道寶鬘論》中用十四個比喻來說明什麼...

把一切事物看成假的,你就得到真實了

我們若學菩薩,想離苦得樂,在你供養三寶的時候,下施...

十四種不用花錢的放生法

一、吃素並勸人吃素是不用花錢的放生 你能發心吃長素...

淨土難乎?易乎?

寒暑假中,陸陸續續有居士來找我聊聊。除了接觸他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