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的四依法

本源法師  2013/05/09  大字體  護眼色

佛教的四依法

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義不依語。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四、依智不依識。

什麼叫「依法不依人」呢?不是說這個人名氣有多大,「因為他是大和尚,我才信他」,不是的,要看他講的話是不是佛經祖師的傳承,這樣叫「依法」。如果他講的不符合經典,那就不能依從;如果有人雖然是個惡人,他說「念佛往生」,你就要依他,因為他講的是佛法。

當初釋迦牟尼佛求法就是這樣子的,向羅剎鬼求法,求半句偈子,佛都獻身讓他吃掉。這叫「依法不依人」,不依這個人的名望、學問、資格、地位。但是,我看現在「依法不依人」的人,一萬個裡面難得幾個,講實在的,都是「依人不依法」,「因為他是我的師父,因為他名望高……」如何如何,「哎,你講的怎麼跟大法師講的不一樣?」這就不是「依法不依人」了,你講這句話,是在挑撥人際關係,是不是?我在這裡,隆道法師在那裡,「哎,你怎麼講的跟他不一樣?」如果我們兩個搞得有矛盾,那怪誰?怪你。

他講的是禪宗,我講淨土宗,當然不一樣!佛法八萬四千門,釋迦牟尼佛講的這部經和那部經就不一樣,那怎麼辦?「師父,你講的淨土宗,經典依據在哪裡?你這麼講有什麼根據?」好,師父就交底出來,哪部經、哪部疏論,釋迦牟尼佛怎麼講,祖師怎麼講……如果聽過之後,「依法不依人」,雖然他沒有名氣、沒有修行、沒有道德,但是講的是佛法,就要依從。

什麼叫「依義不依語」呢?佛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一個意思,如果死在語言文字上了,不能懂得佛法的意趣、指向的話,那是不行的。比如說,經中講「乃至一念」、「乃至十念」往生,如果你誤解說「我只念一聲佛號就能往生,再不用念了」,那就是沒有懂得《無量壽經》的意思;如果「依義」,如祖師講的,祖師講「乃至一念」、「乃至十念」是多到一輩子念佛,如果沒有這麼長的時間,臨終才遇到佛法,一聲、十聲也往生,這個叫「依義不依語」。你光依表面語言,就可能出問題。

什麼叫「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就是透徹的、真實的:「不了義」就是方便的、權假的。比如說,《觀經》講到三福九品迴向也可以往生,這是「不了義」,是方便;《阿彌陀經》就講了: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往生,念彌陀名號能往生,這個是「了義」。《阿彌陀經》是《觀經》的延續,《觀經》把定散二善講完後,歸到《阿彌陀經》,歸到最後一句話,說:「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我講那麼多,你就念這句佛號。」這是比較法,意思是說三福九品也可以迴向往生,要念佛就更好。

什麼叫「依智不依識」呢?「智」就是心智、智慧:「識」就是第六意識的分別見解。當然,我們沒有智,那我們依祖師。比如講「一心不亂」,你看到「一心不亂」四個字,如果用意識分別,「要這樣子、那樣子……」,那就違背了佛理。《阿彌陀經》也好,不管講怎樣念佛,不能違背彌陀本願,如果和阿彌陀佛所發誓願不相脗合,那一定是教化的方便,一定要歸到佛的本願,所以,善導大師把「一心不亂」解釋為「專復專」。

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他有智,那就依他的。從聖道門來講,如果悟得自性了,能悟得一切佛法真理了,當然「智」就開發出來了。禪宗尤其有這個特點,禪宗的公案講出來,我們都雲裡邊、霧裡邊,為什麼?凡夫都是第六意識的分別,這些公案是破除執著的,沒有智慧就不能了解,那只有聽祖師的。如果你不懂,看了很多公案,就會罵祖師了,「講什麼話?糊里糊塗、顛三倒四的!」那你不懂得佛法。

按照「四依法」學佛,確實能得利益。在淨土宗裡邊,我們曾介紹過,要門、弘願門,要門就是「不了義」,弘願門就是「了義」,弘願是阿彌陀佛真實本願;要門是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請求講的,隨順眾生的根機,是調化的方便。所以,《觀經疏》講:「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請求,講淨土要門;阿彌陀佛顯彰祂的本心,即「別意弘願」,特別的意思,韋提希夫人想不到的。這才是真實、了義。

那麼,了義和不了義之間的關係怎樣呢?從不了義,進入了義,這叫「由方便進入真實」。

我們去勸化人家,有時講了義,有時講不了義。「念佛往生」是了義,「念佛保平安」是不了義,但是你不能說不對,確實有這個效果,但是,如果你先跟他講了義,他不能接受,所以,一開始先說「念佛病就能好,就能消災免難」,先要講不了義,隨他的根機;他進來之後,慢慢根機成熟了,就要講了義了,「念佛不能老求這個,求往生!」各位也在作這些事情。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本源法師文章列表

聖嚴法師《多聞與所知障》

凡人多半眼高手低,能說不能做。聰明人和知識分子尤其...

為什麼有些學佛人越學越不順

問: 為什麼同樣都是在學佛,有的人越學越不順心,有...

何事最快樂

有四位新出家的比丘,相偕到一棵柰樹下坐禪修定,這棵...

怎樣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

一、學佛首先要念苦 你們今天能夠皈依三寶,走向學佛之...

【推薦】如何修持地藏法門

地藏法門的經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簡稱...

怎樣看待去寺院花錢消災

問: 師父,某寺院的護法居士給我打電話說:你得來我們...

修行人一定要閉關嗎

閉關,又稱掩關,這名詞和風氣,在印度並沒有,在中國...

佛學常見辭彙(九畫)

【皈依】 皈向、依靠、救度之義。皈依佛、皈依法、皈...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心無分別時,敬僧功德就圓滿了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我們這會兒呢,從山下爬到佛頂山...

佛經中有關職業與財富問題的開示

佛陀認為,一個人要想獲得財富,應當學會一門技藝,作...

如何解決往生的最大障礙

從淨土宗的觀點來看,對我們往生最大的障礙是什麼?貪...

沒有跟三寶結緣,你就失去了被救拔的機會

禮敬諸佛,廣修供養修學皈依。 在菩薩戒,佛陀提醒所有...

念佛決定往生的依據

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間家業兒女,決定可以...

到了極樂世界後,絕不可能再墮三惡道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

此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今人研究佛法,多多皆欲作一通家。擬於一切大眾前,清...

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聰明。

善意的微笑是禪,熱情的幫助是禪,無私的奉獻是禪,誠...

半碗稀飯的故事

出坡,你不要走,你要參加這個勞動,這叫普請,掛了牌...

妄想造就了我們的業力

我們因為不悟到自心,所以我們的妄想就造成了我們的業...

凡有願者,終必能滿

淨土法門,是以信願行三資糧作為往生的條件。這三者是...

【推薦】男女間交往須知

現代男女在交往異性朋友,乃至於隨著感情的加深而相互...

白色的蟑螂

打開孩子的餅乾盒子,在角落的地方看到一隻蟑螂。 那...

見為善而得禍,便謂善不可為

世間愚人,不知因果。見為善而得禍,便謂善不可為。見...

遇到逆境就退失菩提心該怎麼辦

問: 弟子發的心總是在遇到逆境的時候,退消菩提心怎...

在凡夫層面上,有病還是要到醫院看

問: 有重病不吃藥,不看醫生,僅專注在阿彌陀佛佛號就...

【佛教詞典】海幢寺

為廣東羊城(廣州)八景之一。相傳其地為漢朝千秋寺之...

【佛教詞典】建立支緣

建立支緣者,謂習氣故、引發故、思惟故、俱有故。建立...

【視頻】彌勒菩薩成佛因緣記

彌勒菩薩成佛因緣記

【視頻】歡喜念佛(演甫居士)

歡喜念佛(演甫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