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的四依法

本源法師  2013/05/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教的四依法

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義不依語。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四、依智不依識。

什麼叫「依法不依人」呢?不是說這個人名氣有多大,「因為他是大和尚,我才信他」,不是的,要看他講的話是不是佛經祖師的傳承,這樣叫「依法」。如果他講的不符合經典,那就不能依從;如果有人雖然是個惡人,他說「念佛往生」,你就要依他,因為他講的是佛法。

當初釋迦牟尼佛求法就是這樣子的,向羅剎鬼求法,求半句偈子,佛都獻身讓他吃掉。這叫「依法不依人」,不依這個人的名望、學問、資格、地位。但是,我看現在「依法不依人」的人,一萬個裡面難得幾個,講實在的,都是「依人不依法」,「因為他是我的師父,因為他名望高……」如何如何,「哎,你講的怎麼跟大法師講的不一樣?」這就不是「依法不依人」了,你講這句話,是在挑撥人際關係,是不是?我在這裡,隆道法師在那裡,「哎,你怎麼講的跟他不一樣?」如果我們兩個搞得有矛盾,那怪誰?怪你。

他講的是禪宗,我講淨土宗,當然不一樣!佛法八萬四千門,釋迦牟尼佛講的這部經和那部經就不一樣,那怎麼辦?「師父,你講的淨土宗,經典依據在哪裡?你這麼講有什麼根據?」好,師父就交底出來,哪部經、哪部疏論,釋迦牟尼佛怎麼講,祖師怎麼講……如果聽過之後,「依法不依人」,雖然他沒有名氣、沒有修行、沒有道德,但是講的是佛法,就要依從。

什麼叫「依義不依語」呢?佛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一個意思,如果死在語言文字上了,不能懂得佛法的意趣、指向的話,那是不行的。比如說,經中講「乃至一念」、「乃至十念」往生,如果你誤解說「我只念一聲佛號就能往生,再不用念了」,那就是沒有懂得《無量壽經》的意思;如果「依義」,如祖師講的,祖師講「乃至一念」、「乃至十念」是多到一輩子念佛,如果沒有這麼長的時間,臨終才遇到佛法,一聲、十聲也往生,這個叫「依義不依語」。你光依表面語言,就可能出問題。

什麼叫「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就是透徹的、真實的:「不了義」就是方便的、權假的。比如說,《觀經》講到三福九品迴向也可以往生,這是「不了義」,是方便;《阿彌陀經》就講了: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往生,念彌陀名號能往生,這個是「了義」。《阿彌陀經》是《觀經》的延續,《觀經》把定散二善講完後,歸到《阿彌陀經》,歸到最後一句話,說:「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我講那麼多,你就念這句佛號。」這是比較法,意思是說三福九品也可以迴向往生,要念佛就更好。

什麼叫「依智不依識」呢?「智」就是心智、智慧:「識」就是第六意識的分別見解。當然,我們沒有智,那我們依祖師。比如講「一心不亂」,你看到「一心不亂」四個字,如果用意識分別,「要這樣子、那樣子……」,那就違背了佛理。《阿彌陀經》也好,不管講怎樣念佛,不能違背彌陀本願,如果和阿彌陀佛所發誓願不相脗合,那一定是教化的方便,一定要歸到佛的本願,所以,善導大師把「一心不亂」解釋為「專復專」。

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他有智,那就依他的。從聖道門來講,如果悟得自性了,能悟得一切佛法真理了,當然「智」就開發出來了。禪宗尤其有這個特點,禪宗的公案講出來,我們都雲裡邊、霧裡邊,為什麼?凡夫都是第六意識的分別,這些公案是破除執著的,沒有智慧就不能了解,那只有聽祖師的。如果你不懂,看了很多公案,就會罵祖師了,「講什麼話?糊里糊塗、顛三倒四的!」那你不懂得佛法。

按照「四依法」學佛,確實能得利益。在淨土宗裡邊,我們曾介紹過,要門、弘願門,要門就是「不了義」,弘願門就是「了義」,弘願是阿彌陀佛真實本願;要門是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請求講的,隨順眾生的根機,是調化的方便。所以,《觀經疏》講:「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請求,講淨土要門;阿彌陀佛顯彰祂的本心,即「別意弘願」,特別的意思,韋提希夫人想不到的。這才是真實、了義。

那麼,了義和不了義之間的關係怎樣呢?從不了義,進入了義,這叫「由方便進入真實」。

我們去勸化人家,有時講了義,有時講不了義。「念佛往生」是了義,「念佛保平安」是不了義,但是你不能說不對,確實有這個效果,但是,如果你先跟他講了義,他不能接受,所以,一開始先說「念佛病就能好,就能消災免難」,先要講不了義,隨他的根機;他進來之後,慢慢根機成熟了,就要講了義了,「念佛不能老求這個,求往生!」各位也在作這些事情。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本源法師文章列表

學佛之前誹謗過淨土法門該怎麼辦

問: 若在學佛之前因不相信有這麼一個容易法門,而說了...

如何判斷這個人是否合乎善知識的標準

當然我們沒有生長在正法時代,我們生長在末法時代,就...

為什麼供養佛菩薩,不能有慳吝之心

問: 供佛時為什麼要選擇最好的供具和供品呢?為什麼供...

虛雲老和尚論《西遊記》

世上流傳的《西遊記》、《目蓮傳》,都是清濁不分,是...

為什麼和尚也需要和時代同步

問: 和尚到底是什麼身份?為什麼和尚也需要和時代同...

【推薦】如何修持地藏法門

地藏法門的經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簡稱...

星雲大師《說夢的神奇》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今天的佛學講座,我要和各...

佛教四聖諦的內容

苦諦的內容 無常變壞的依正二報,使眾生造業受苦。世間...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地藏十輪經...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修學佛法的人,解要圓,行要方

何謂圓呢?就是圓融無礙。因為佛法豎窮三界,橫遍十方...

末法時代菩薩示現主要有兩種

『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白話解釋

蓮池大師所作《戒殺放生文》,精闢圓頓,事理兼備,悲...

打坐時如何解決腿痛腰酸

初學盤坐時,腿腳會出現麻木酸痛,必須忍耐。練習久後...

地藏菩薩之聖德及其法門

每年農曆七月間,中國佛教界,盛行超度救濟的法會。一...

聖嚴法師:如何做到「境隨心轉」

問: 社會環境意見紛亂,我們常常「心隨境轉」,局勢...

失去自我立場與觀點這樣可取嗎

問: 我是一位忠實的佛教信仰者,自認為能想開、放下...

法清法師:佛教為什麼要叫人修忍辱

問: 俗話說,士可殺不可辱!可佛家卻叫人修忍辱,為...

如何理解因果的道理

這個地方我們講到業果的輕重,最後我們把業果的道理作...

忘記是風度,捨得是智慧

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的人,才能獲得人生最大的收穫快樂...

換取一時的榮華富貴,你認為值得嗎

歌壇常青樹蔡琴在查出自己患有腫瘤後,列出家中所有的...

人得好意,其福難量

不殺生是佛法中的大戒,殺罪有大有小,是不一樣的。而...

皈依三寶是離開生死苦海最好的道路

我們能夠知道理體三寶裡面的清淨本性,那麼我們生命,...

虛雲老和尚禪語三十句

1、人命無常,朝存夕亡,如石火電光。 2、善用心者,心...

大安法師:如何把佛法介紹給家人

問: 弟子一接觸到淨土法門,就歡喜信受,並想方設法...

十件事會嚇跑快樂之神

快樂之神為什麼總是擦身而過?因為有十件事會嚇跑它。...

【佛教詞典】佛種族

其義有二,即:(一)指釋迦族。即與佛陀同種族之人。(二...

【佛教詞典】智現觀

【智現觀】 p1151 瑜伽六十八卷五頁云:智現觀者:謂隨...

【視頻】慧律法師《因果如鏡》

慧律法師《因果如鏡》

【視頻】三皈五戒

三皈五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