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降伏自心的秘決

如瑞法師  2015/02/03  大字體  護眼色

降伏自心的秘決

當今時代,無論是居士還是出家人,都能方便、及時地接觸到佛法。但為什麼在我們的生活、修行當中,還會煩煩惱惱,不能夠降伏自心呢?其中的原因,我覺得不是我們沒有學到,而是沒有做到。

我們誦過很多的經,要問佛法是什麼,都知道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千經萬論都是這首偈的展開說明。釋迦牟尼佛的略教誡也告訴了我們同樣的意思:

善護於口言,自淨其志意,身莫作諸惡,

此三業道淨,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

這就是修行的方法。我們學了很多,不能從佛法當中得到受用,不能對佛法生起無比的好樂信心,就是我們沒有去修的。

一切經論所說,無非都是告訴我們怎麼樣來轉化我們的身口意,讓我們止惡向善,淨化內心的。佛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為了對治我們眾生的貪瞋癡煩惱。眾生有多少的心,佛就有多少的法,來教我們怎麼樣能夠返妄歸真。所以學佛法的目的一定是要依之而行才能得到利益。

就我本人來說,凡接觸到一本經,或者善知識所講的論,乃至於普通的開示,如果覺得當中哪些對治我的缺點毛病很有益處,我一定要把它記下來的。

昨天,我隨手翻開索達吉堪布講的《修心八法》,裡面講到,噶當派確卡哇格西,一個偶然的機會見到修心八法第五首偈的後面兩句:虧損自受,利益奉他。這與現在的翻譯不一樣。變成七言就是:虧損失敗自己受,利益勝利奉獻他。他當時只看到了這兩句,心裡就生起了無比的信心,於是發願一定要求得此法。費了很多艱辛,乃至於當他見到霞日瓦格西的時候,當時霞日瓦格西尊者正在繞塔,他虔誠地上去請問道:您聽說過朗日唐巴尊者的修心八頌沒有?格西回答說:「我一生都是在修持修心八頌。不想成佛也就罷了,如果你要成佛,就是這個。」他馬上跪下請求說:您能不能傳授與我?夏日哇格西說: 「你得一輩子跟上我,我才能傳授。」

我們想想:一個修心八法只不過很簡單的八首偈,為什麼要他一輩子學?實際的情況,他學了六年。六年啊!什麼都沒學,就修這個修心八法。索達吉堪布說:「現在的人不要說六年,就是六天,他都會問,六天就這個?」

從中就可以知道,我們在修學當中的缺點毛病在哪?正如藕益大師說:末法時代的眾生,什麼都要最高的、最廣的、最好的。但到實際用功上就不談了。佛法需要老老實實地去學、去思維、去實行。因為修行,一定是腳踏實地的自家事,別人只能說啟發你的信心種種,沒有辦法代替你。

不管學什麼,一定要通過聞思修加以消化。比如說《無常經》裡佛告訴我們:「世間有三種法,實不可愛,實不光澤,實不可念,實不稱意。何者為三,謂老、病、死。」我們通過思維以後,就能把它歸到三主要道裡面,無非是要讓我們生起來出離心,而訓練菩提心的方便。一定要有大悲心——慈心具足向人,悲願無窮度生。也就是修心八頌裡面要說的。

至於我們平時說參訪善知識,弘老和尚曾經說過:你走到這個寺廟,請求善知識開示,這位善知識就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你歡喜頂戴。再去一個地方參學,那這位善知識還是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當你親近每一個善知識,說的同樣的話,但你心裡都一次一次生起不同的覺受,那你是在真參學,在真修行。

我們每天重複地誦經做功課,如果天天的覺受不同,你是在修行了。如果今天上殿,明天上殿,都是在那不是昏沉就是掉舉,那你沒有在修行。

我們對吉祥經非常熟悉,經裡說到: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這是佛給我們的教授,但是你修了嗎?什麼叫做恭敬?什麼叫做謙下?什麼叫做知足?什麼叫做感恩?如果你真實地修過,對你的身心一定有所改變。你給人講,給人感覺也會不同。反之,如果不是你真實的感受,那就只是一句話而已了。所以任何的佛法,都是讓我們去修的,都是度我們過生死大河的船。

大家有緣來到五台山,能夠離開名利的誘惑,相信我們都能真心實意、老老實實地修一回。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水滴式的修行方法

這個拜懺,你最好有一個相續的時間。你不要說拜一天,...

文殊菩薩的141願,教我們在生活中善用其心

文殊菩薩一百四十一願,出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

念佛是最好的改命方法

一般人不論富貴貧賤,有沒有權勢地位,個個都有不稱心...

修福要怎麼去修

首先來看修福。一個修行人要修福,怎麼去修?從哪裡下...

對於初學佛者,應該怎麼安排較好

問: 請法師開示:對於初學佛者,應該怎麼安排較好?...

慧律法師《觀照無常、放下執著、感悟佛性》

初學佛的人,觀照的力量不夠,自己的悟性也不足,自然...

【推薦】虛雲老和尚《用功的入門方法》

1. 深信因果 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的人,先要深...

修福與修慧

佛教是一切人類的宗教,不論什麼種族,什麼階級的人,...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弘一大師:青年佛徒應該注意四項事情

今天所要和諸位談的,共有四項:一是惜福,二是習勞,...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據《中阿含 箭喻經》第十所載: 一時,佛游舍衛國,在...

不喜不憂,善調自心至清涼

也許我是那種不是閑人閑不得的人。七月是最忙的時候,...

業障清除的表現

修行兩件事情不能等,一是清淨業障,二是廣結善緣。我...

學佛的三種目的

學佛的目的總結起來有三種: 一是追求今生的福報。 健...

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

汝聞微塵佛,一切秘密門,欲漏不先除,蓄聞成過誤。將...

修持大悲咒的感應和心得報告

特別提示:大悲咒的感應真是太多了,但這篇小文章的修...

具足信願一定往生

往生淨土的三資糧就是信、願、行。 首先,這個願就含攝...

這才是真正的苦行

戰勝煩惱困苦最勝行。我們修忍辱度又是能夠戰勝我們煩...

不要再「傻傻」地求了

很多人剛開始接觸佛教的時候,都是帶著一種有求的心態...

「精進」有十種利益

精進十種利益,謂修菩薩行者,於諸梵行,念念進修,精...

吸煙是如何引起致命疾病的

按:新加坡政府在2002年5月31日世界無煙日發表文章指...

為什麼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佛第一呢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

慚愧心與七聖財

一、慚愧的意義 慚愧,是慚與愧的併稱,即對已犯的錯誤...

佛教徒的名利觀

《論語》中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意思是說:君...

人為何受輪迴?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

人為何受輪迴?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

【佛教詞典】葉衣菩薩

葉衣,梵名 Parna?avarī,乃披葉衣之意。又稱葉衣觀自...

【佛教詞典】佛眼佛母

(菩薩)佛眼尊為釋迦之佛母,故云佛母。...

【視頻】慧律法師《一葉知秋,一塵知如》

慧律法師《一葉知秋,一塵知如》

【視頻】2000年華夏清淨之旅

2000年華夏清淨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