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降伏自心的秘決

如瑞法師  2015/02/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降伏自心的秘決

當今時代,無論是居士還是出家人,都能方便、及時地接觸到佛法。但為什麼在我們的生活、修行當中,還會煩煩惱惱,不能夠降伏自心呢?其中的原因,我覺得不是我們沒有學到,而是沒有做到。

我們誦過很多的經,要問佛法是什麼,都知道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千經萬論都是這首偈的展開說明。釋迦牟尼佛的略教誡也告訴了我們同樣的意思:

善護於口言,自淨其志意,身莫作諸惡,

此三業道淨,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

這就是修行的方法。我們學了很多,不能從佛法當中得到受用,不能對佛法生起無比的好樂信心,就是我們沒有去修的。

一切經論所說,無非都是告訴我們怎麼樣來轉化我們的身口意,讓我們止惡向善,淨化內心的。佛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為了對治我們眾生的貪瞋癡煩惱。眾生有多少的心,佛就有多少的法,來教我們怎麼樣能夠返妄歸真。所以學佛法的目的一定是要依之而行才能得到利益。

就我本人來說,凡接觸到一本經,或者善知識所講的論,乃至於普通的開示,如果覺得當中哪些對治我的缺點毛病很有益處,我一定要把它記下來的。

昨天,我隨手翻開索達吉堪布講的《修心八法》,裡面講到,噶當派確卡哇格西,一個偶然的機會見到修心八法第五首偈的後面兩句:虧損自受,利益奉他。這與現在的翻譯不一樣。變成七言就是:虧損失敗自己受,利益勝利奉獻他。他當時只看到了這兩句,心裡就生起了無比的信心,於是發願一定要求得此法。費了很多艱辛,乃至於當他見到霞日瓦格西的時候,當時霞日瓦格西尊者正在繞塔,他虔誠地上去請問道:您聽說過朗日唐巴尊者的修心八頌沒有?格西回答說:「我一生都是在修持修心八頌。不想成佛也就罷了,如果你要成佛,就是這個。」他馬上跪下請求說:您能不能傳授與我?夏日哇格西說: 「你得一輩子跟上我,我才能傳授。」

我們想想:一個修心八法只不過很簡單的八首偈,為什麼要他一輩子學?實際的情況,他學了六年。六年啊!什麼都沒學,就修這個修心八法。索達吉堪布說:「現在的人不要說六年,就是六天,他都會問,六天就這個?」

從中就可以知道,我們在修學當中的缺點毛病在哪?正如藕益大師說:末法時代的眾生,什麼都要最高的、最廣的、最好的。但到實際用功上就不談了。佛法需要老老實實地去學、去思維、去實行。因為修行,一定是腳踏實地的自家事,別人只能說啟發你的信心種種,沒有辦法代替你。

不管學什麼,一定要通過聞思修加以消化。比如說《無常經》裡佛告訴我們:「世間有三種法,實不可愛,實不光澤,實不可念,實不稱意。何者為三,謂老、病、死。」我們通過思維以後,就能把它歸到三主要道裡面,無非是要讓我們生起來出離心,而訓練菩提心的方便。一定要有大悲心——慈心具足向人,悲願無窮度生。也就是修心八頌裡面要說的。

至於我們平時說參訪善知識,弘老和尚曾經說過:你走到這個寺廟,請求善知識開示,這位善知識就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你歡喜頂戴。再去一個地方參學,那這位善知識還是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當你親近每一個善知識,說的同樣的話,但你心裡都一次一次生起不同的覺受,那你是在真參學,在真修行。

我們每天重複地誦經做功課,如果天天的覺受不同,你是在修行了。如果今天上殿,明天上殿,都是在那不是昏沉就是掉舉,那你沒有在修行。

我們對吉祥經非常熟悉,經裡說到: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這是佛給我們的教授,但是你修了嗎?什麼叫做恭敬?什麼叫做謙下?什麼叫做知足?什麼叫做感恩?如果你真實地修過,對你的身心一定有所改變。你給人講,給人感覺也會不同。反之,如果不是你真實的感受,那就只是一句話而已了。所以任何的佛法,都是讓我們去修的,都是度我們過生死大河的船。

大家有緣來到五台山,能夠離開名利的誘惑,相信我們都能真心實意、老老實實地修一回。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如何證得念佛三昧

【原文】 攝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對治昏散之法,數息...

改造貧窮為富貴的方法

1、懺悔自己過去身體、語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盜的罪業。...

如何策發自己不生退心

問: 學佛三年佛在天邊,這誠然是古德對後世學者之警語...

為什麼修道人會著魔

為什麼修道人會著魔? 「貪求冥感」。 在修行當中的時...

發心應學二事

發心應學二事, 一智慧,二慈悲方便。 欲學智慧,莫若...

貪圖享樂為障道根本

一日,目連尊者因弟子生病,於是上忉利天詢問神醫耆婆...

修苦行是從苦中越修越不覺得苦

我們要在一切的煩惱中好好調理自己,這是別人無法代替...

聖嚴法師《競爭與較量大不同》

一般人所了解的競爭,就是要把別人擁有而自己沒有的東...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擺渡自己的心靈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長途擺渡。在生命的河流中,我們只...

讓你少走彎路少碰壁的智慧法語

(一) 1.不要在流淚的時候做任何決定,情緒負面的時...

你念什麼就往那個法界走

問: 法師您講到說十法界形成的原理和念佛的原理是一樣...

【推薦】素食的營養搭配知識

素食風潮在世界上越刮越盛,各國營養學家也聲明說,搭...

【推薦】解脫的四要

前言 我們學習佛法,目的在解脫煩惱的束縛,覺悟宇宙人...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我們每天在晚間所念的 警眾偈,是普賢菩薩所說的。在中...

《佛說孝子經》讓你成為真正的孝子

導讀:《佛說孝子經》,這一部經只有一卷,收錄於《大...

法門沒有高下,成敗只看你的發心

在佛門當中,蕅益大師提出了三個修學法門,你是持戒,...

隨處皆妙藥

當今社會風氣浮動不安,問題皆出在「人心」,「身病好...

耀一法師:初學佛應讀的幾部經

一、 《地藏經》 《地藏經》專門講因果,然後再講到百...

五欲不能給人真正的快樂

五欲就是前面講的財、色、名、食、睡,或者是色、聲、...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

第一章、人氣決定財氣,會做人才能賺錢 1.吃虧是福,...

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

在過去迦葉佛時,有兩兄弟一起出家求道。兄長誦經、持...

淨土法門,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

念佛求生淨土法門,乃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普被...

淺談淨業三福

一般人都畏苦求樂,希望改變不好的際遇。釋迦牟尼佛則...

習氣不除無出生死分

習氣不除,無出生死分。然習氣熏染,非一朝一夕之故,...

【佛教詞典】不善識食

【不善識食】 p0327 集異門論一卷五頁云:云何不善識食...

【佛教詞典】大悲經

(經名)五卷,高齊那連提耶舍譯。有十三品。佛臨涅槃...

【視頻】百字明咒(印良法師)

百字明咒(印良法師)

【視頻】大安法師《家庭教育之道德教育》

大安法師《家庭教育之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