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受持菩薩戒之功德利益

2014/11/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受持菩薩戒之功德利益

通常菩薩戒有:在家優婆塞菩薩戒,有名出發心菩薩戒(俗稱六重二十八輕戒)。以及梵網菩薩戒,即究竟菩薩戒(俗稱十重四十八輕戒)。《菩薩瓔珞經》中云:佛子受十無盡戒已(十重戒),其受者,過度四魔(即不受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天魔四魔的障礙)。從生至生不失(菩薩戒體),因此,常隨行人乃至成佛。

《菩薩瓔珞經》中云:受持菩薩戒者「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是說有人受了菩薩戒之後,就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即使犯戒也原聲本人未受菩薩戒的情況,更勝外道。

(1)菩薩戒是三皈、五戒、十善之展開和提升。同時三皈、五戒、十善是一切大乘戒律的基礎。使我們必須應該受持的。受菩薩戒是現在始,至盡未來劫,生生世世皈依三寶。與盡形壽(今生今世)的三皈五戒、皈依三寶不同。且菩薩戒以三聚淨戒為中心,即:攝律儀戒(持一切淨戒)。攝善法戒(修一切善)。饒益有情戒(度一切眾生)。度一切眾生往生佛國淨土圓成佛果。

(2)受戒持戒是為法界一切眾生而持,在一切眾生上得分,而犯戒是針對少數眾生而犯,犯戒是行菩薩道過程中而犯,股經云:「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因受戒者自然契入同體大悲。例如: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願法界一切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圓成佛果。念一聲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受戒者念佛的力量極大,引誘菩薩戒體故。受戒後或念佛、持咒、為眾生迴向,或印經書、放生、財法佈施,或請法師講經。或精進修行,修六度萬行等等,種種方便度化。

(3)受戒者諸佛護念,如藥師佛十二大願,受戒破戒者藥師佛加持護念,使戒體清淨。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亦加持護念菩薩,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亦加持提攜受菩薩戒者。《佛說延命地張菩薩經》亦云:地藏王菩薩亦護持菩薩戒者,不僅讓其世間吉祥如意,且加持速證涅槃。

(4) 受戒持戒者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易上品往生,據《觀無量壽經》九品往生,上三品為大乘菩薩根性者往生。

(5)受持梵網戒者《梵網經》云:能持如是法,未成佛道間,安獲五種利。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護。二者命終時,正見心歡喜,(往生淨土或投生善處)。三者生生處,為諸菩薩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後世,性戒福慧滿。

(6)受持菩薩戒是重在積極的行善,而不僅僅是消極的止惡。進而願一切眾生,皈依三寶,發菩提心,自利利他,的究竟解脫,圓成佛果。

(7)菩薩戒是有犯不失的,受戒者命終不失戒。犯重戒、重罪,戒體自性光明暫時被遮蓋,但由於懺悔、誦經、念佛等修持力,不捨菩提心。而且有緣仍可於今世或後世重新增受戒,有種種因緣仍可恢復戒體(菩薩戒亦可多次受,使戒體堅固)。況且每半月半月誦戒,以利自觀受持。

(8)《梵網經》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菩提心是我們本性具足的,通過受戒只是恢復自性本有的功德。就是看我們有沒有勇氣敢於承擔荷擔。受持菩薩戒,遵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之德,願一切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9)《菩薩瓔珞經》中云:「法師能於一切國土中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薩戒者,是法師其福勝造八萬四千塔」。「其受戒者入諸佛界菩薩數中,超過三劫生死之苦。」

(10)在我們的娑婆世界,菩薩戒的得戒師是釋迦牟佛,羯磨師為文殊菩薩,教授師為彌勒菩薩,一切如來為尊證,一切菩薩摩訶薩為同學。經佛菩薩次第相傳,由羅什大師傳到我們的出家法師。

(11)受菩薩戒條件有二:其一.感戒之善,須真心發菩提心,切實行菩薩道。發菩薩願。其二.無障戒之惡,無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極逆等罪。

(12)優婆塞戒也稱在家菩薩戒或初發心菩薩戒,是漸戒(包括瑜伽菩薩戒),必須先三皈五戒後方能受戒。而梵網菩薩戒是頓戒,不受五戒限制。但是要發大菩提心,發菩薩願,行菩薩道。無種種極惡逆之罪,即可受之。而且也可面向非人、神、鬼、畜生等受之。條件是但解法師語。梵網菩薩戒對出家及在家均可受之。只是具體戒條解釋不同。(如:出家完全斷淫。在家齋月齋日不淫等)。優婆塞戒可進一步受梵網菩薩戒。

《梵網經菩薩戒》中稱讚受持菩薩戒者,即於一念之中,具足八種殊勝功德。

一者,去道場殊勝,譬如大鵬一飛過十萬里,菩薩戒心亦復如是,受此大戒越六趣三乘直至菩提。

二者,發心殊勝,若人一念,發起大悲大智受菩薩戒即超二乘,如昔有一沙彌侍一羅漢而行,發菩提心求受菩薩戒,此阿羅漢返身恭敬,為擔衣缽,讓路而行,可見小聖不及大凡也。

三者,福田殊勝,假使有人供養滿閻浮提大阿羅漢不如供一受菩薩戒者,以彼運心廣大敵。四者,功德殊勝,受小乘戒,譬如之螢火光,但能自照,受菩薩戒譬如日光一切普照故。

五者,滅罪殊勝,受戒破犯猶聖外道,以戒的威力設墮惡道受罪輕微故。

六者,受胎殊勝,受菩薩戒者,若在胞胎常為天龍善神共守攜故。

七者,神通殊勝,受菩薩戒者,能攪長江為酥*變大地作黃金,一念中超越千生,一日內廣度群品故。

八者,果報殊勝,受菩薩戒者,當生蓮花藏海受法性身,一得真常,永不退轉故,諸佛子等,如今既受菩薩戒已,既獲如是殊勝功德,各個善守護持,於行住坐臥讀誦是戒猶如金剛,如常持浮囊欲度大海,如如草系比丘,長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以成之佛,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心起一念二乘者非菩薩,即是故應當珍敬,慎勿懈退。

走出誤區,求戒受戒,穩步邁向極樂世界!大眾對受持菩薩戒有兩個誤區:第一個是:誤認為菩薩戒高不可攀,與凡夫無緣。由上可知,一切眾生乃至包括畜生等三惡道眾生皆可受持。《菩薩瓔珞經》云:「眾生不受持菩薩戒,木頭無益,畜生無益」。畜生雖不了解法師語,但一經入耳,永為道根。為將來種下菩提成佛之因。

第二個誤區是:誤認為受戒犯戒罪加一等。此乃是套用了世間法「知法犯法罪加一等。」這本是歪曲了佛法。佛在三藏十二經中說:「一切無非因果」。但沖沒有說過罪加一等!佛、菩薩慈悲處處呵護眾生,從不加罪於眾生。而還在許多經典中告訴我們犯戒懺悔的方法,我們依教奉行,不要聽從了解佛法不了解戒律的人把世間法隨便套用於佛法之上。

《梵網菩薩戒經》是大乘經律。是特別法門。踏同於般若、華嚴、淨土、唯識等大乘了義法門。它即不是單一的佛力,也不是單一的自力,它是將自力與佛力融為一體的合力法門。

受大乘菩薩戒,既得如是廣大功德,因此奉勸諸善男信女,凡是信仰佛法皆應求受大乘菩薩戒。既有百益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為呢!

本文節選《梵網經》《優婆塞戒經》《菩薩瓔珞經》等經典,以及藕益大師,聖一法師,聖嚴法師,親證法師等高僧大德聖言錄。歡迎翻印流通,功德無量。如有紕漏,敬請指正,不足之誤,敬請諒解。

菩薩戒弟子每半月半月誦戒儀軌:

一、禮佛

南無常住十方佛(三乘 禮佛)

南無常住十方法(三乘 禮佛)

南無常住十方僧(三乘 禮佛)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三乘 禮佛)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三乘 禮佛)

南無彌勒菩薩(三乘 禮佛)

二、誓願:

我(稱法名)從現在起至未來劫,皈依佛、法、僧三寶。

我(稱法名)從現在起至未來劫受持菩薩三聚淨戒。

我(稱法名)從現在起至未來劫受持梵網(或優婆塞或瑜伽)菩薩戒。

三、誦持菩薩戒本

四、拜懺(對首懺悔或八十八佛懺等等)

五、迴向:

誦戒之功德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把你未來的功德跟佛號連結在一起

你必須把你淨土的功德跟佛號連結在一起!諸位知道這是...

供養出家人洗浴的功德

《賢愚經》記載著有關洗浴供養的因緣故事。 有一位天人...

讚佛及說法的十種功德果報

一、讚歎佛的功德,使一切眾生都能聽聞(因心及願力)...

「輾轉施」的功德更大

往往有這樣的弟子、這樣的道友,若他給我一件東西,他...

法施比財施的功德還大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為了求解脫,求解脫是為了自...

喝了水果酵素算犯酒戒嗎

問: 現在流行一種水果酵素,是用水果發酵而成的液體...

戒律與生活

一、在家戒以五戒為根本 說到佛教戒律,主要有兩種:...

真佈施才有真功德

好殊勝哦!人家竟然捐了那麼多來蓋廟,我一定要捐得比...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為官無功便有過,為僧無德便有罪

清朝才子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古時有一官...

仁炟法師推薦的治風濕秘方

藥方: 防風:20g 附子:10g 牛夕:5g 萆薢:5g 茯苓:...

承事善知識應發的二十一種心

復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識, 應發如大地心,荷負重...

《黃帝內經》養生精華50句

▍餘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

每日的功課都應迴向法界眾生

【原文】 每日功課迴向,一一當與法界眾生。若此功課為...

妄想不管煩惱不停,你修行什麼呢

學佛的主要任務是戒定慧三無漏學,你仔細觀察一下,晝...

想度一切苦厄,就要五蘊皆空

想要來生得聰明智慧,就要多看經、多拜佛、多打坐,沒...

心中若存這三種念頭,將會招感三惡道的苦報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為比丘們開示:世間...

不淨羹

從前,有人種了很多的棉花,如果過時不採的話,就會成...

大安法師:怎樣才能生生世世都不墮落

問: 今生有幸聞到佛正法,遇到善知識,發大菩提心,...

生死大事辦好後再作福事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修福不修慧,...

妙蓮老和尚《持戒念佛》

今天是農曆二月十五日,是佛陀涅槃之日,佛陀入涅槃,...

這才是有大善根的畜生

墮畜生道,你也聞不到佛法。除非有大善根的墮到畜生道...

護法神對犯邪淫者狠記一筆

中國人有句話: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每個人頭頂上都有...

助念不學佛的人,他能往生嗎

問: 助念不學佛的人,他能往生麼? 大安法師答: 在...

【佛學漫畫】緣起性空·從一支筆說起

緣起性空·從一支筆說起...

【佛教詞典】生即無生

生即無生,無生即生,是諸部般若經所說的道理。俗諦叫...

【佛教詞典】感覺

感覺器官由於內外之刺激而產生之意識作用。相應於眼、...

【視頻】妙境法師《解毒咒:三缽囉佉哆》

妙境法師《解毒咒:三缽囉佉哆》

【視頻】妙境法師《龍軍比丘與難陀王的智慧答問》

妙境法師《龍軍比丘與難陀王的智慧答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