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能堪忍者來世怨敵少

智圓法師  2014/08/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能堪忍者來世怨敵少

修忍的利益,如《菩薩地》所說:菩薩首先觀察安忍有種種勝利,即能堪忍者來世怨敵少、乖離少、喜樂多,臨終時心無憂悔,死後轉生善趣、天界。

觀察到安忍的利益之後,自己就能堪忍,能勸別人行持安忍,能讚美安忍的功德,見到行持安忍的人也能生起慶慰、歡喜之心。

菩薩事先以智慧觀察為何要安忍、安忍有何利益,以此思惟而在行為上獲得決定。

比如觀察:當別人損害自己時,如果加以反抗,彼此就成了怨家,今生是怨家,來世還是怨家,一見面就看不順眼。倘若換一種方式,容忍別人、呵責自己,甚至對損害者發悲憫心,這樣轉變當下的意樂,等流果也會轉為善妙,將來便少了一個怨敵。如此不斷串修,心中不以任何有情為敵,來世自然沒有怨敵。

而且,與人結怨,對方也會敵視自己,這樣不忍之處越多,感得的乖離也越多,人際關係就不融洽。相反,若能安忍而不去傷人,來世感得的乖離就少,不論身處何種人群、成辦何等事業,都會得到眾人的支持。智者見到安忍的緣起規律,自然會選擇有利的緣起。

此外,修習安忍,心便能安定不動;心若不動,身心便時時吉祥,心情愉快。臨終時心無悔恨,命終後將轉生善趣或天界。因為,以安忍心不動氣,心境平和,即是上升之相。

智者菩薩首先通過觀察,見到安忍有大利益,便由衷地發起修忍的意願,嚮往修忍、歡喜修忍、自覺修忍。因為事先已如是思惟過,所以受到傷害時,菩薩會立即想起安忍的利益而不動心。

菩薩不但自己堪忍,也會勸人行忍,並常常讚歎安忍的功德,見到能修安忍的人也會歡喜地祝賀他。

總之,這一段講了「一因四果」。一因是「見忍勝利」,四果即「自能堪忍」、「勸他行忍」、「讚忍功德」、「見能行忍慰意慶喜」。因此,以「思惟利益」為前方便,自然能趣入後面一連串的善行。此一竅訣是非常適合初學者的方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迴向給其他人的冤親債主,是否會替他背業障

問: 請問法師,念經後迴向給其他人的冤親債主,是否替...

人的冤親債主是怎麼來的

問: 請問,人的冤親債主是怎麼來的? 大安法師答:...

上善若水,至慈低眉

一日,女兒要畫畫,問我畫什麼。其時正在看書的我抬頭...

昌臻法師《學佛必須忍辱》

忍辱,從世間法來說,這是一個做人處世、待人接物的修...

面上無嗔供養具,口裡無嗔吐妙香

無著文喜禪師是唐代著名禪師,他七歲出家,參訪善知識...

忍辱要從這兩個重點入手

又見佛子 住忍辱力 增上慢人 惡罵捶打 皆悉能忍 以求佛...

怨怨不休息,無怨能勝怨

世尊有天對比丘們開示: 過去久遠前,在此舍衛城有位國...

忍還不夠,要吞下去消化掉

修行,不離一個「忍」字;待人處事如果忍不下一口氣,...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心靈在佛法的世界自由飛翔

我出生於一個比較優越的幹部家庭,從小就受到父母的百...

大小乘有什麼區別

問: 請問師父大乘具體有哪些經典,小乘具體有哪些經...

加拿大女主播晚期癌症放生獲愈

二十年前,加拿大一位有名的服裝顧問兼電視節目主持人...

生西勸持觀音聖號

生西勸持觀音聖號, 為什麼《印光法師文鈔》當中有這麼...

大安法師:念佛要念六字還是四字

問: 法師,您講《淨土資糧》時,總是提到六字洪名,...

香菇的營養成份

香菇是一種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是四季可食的美味佳餚...

大安法師:淨業行人的行持方法

如何行持,單刀直入就是信願持名,你每天能念三萬聲佛...

苦難到來時,這時候該怎麼辦

無論什麼人,只要造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惡報就是...

什麼是十信位

接著我們來看看菩薩的果位。這個菩薩的果位是根據《菩...

見性是離一切相的,沒有寂靜相,也沒有擾動相

我們看第一個,開合寶掌來證明客人跟主人的道理。看經...

預知時至是可遇不可求的

在古德的往生實例中,有許多人是預知時至而往生的,那...

把「牛」釋放,幸福才有可能出現

問: 佛教常說放下?什麼是放下?怎麼才放下? 一行禪...

第一個禮拜佛陀的人

在佛的弟子裡面,須菩提是獲得無諍三昧最優秀的人,名...

為什麼你活著的時候要作惡

清代著名學者紀曉嵐,在他的《閱微草堂筆記(卷十四)...

慧律法師《佛陀的格言3》

今天是2010年9月25日,我們水陸前一個月義工大會。每...

施食能為我們帶來五種功德

因為因果,生活中不論我們讓其他的生命得到一個什麼樣...

【佛教詞典】五年大會

梵語 paca-vārsikamaha。音譯作般闍於瑟、般遮於瑟、...

【佛教詞典】志公碑

(雜名)梁釋寶誌之碑也。在鄒平醴泉寺。行書。碑陰有...

【視頻】淨耀法師《突破困境的自信力人際關係》

淨耀法師《突破困境的自信力人際關係》

【視頻】慈航大師尋根之旅

慈航大師尋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