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怨怨不休息,無怨能勝怨

2015/11/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怨怨不休息,無怨能勝怨

世尊有天對比丘們開示:

過去久遠前,在此舍衛城有位國王,名長壽王。他聰明睿智,無事不知。不過,雖然長壽王善於刀劍之法,國中庫藏卻缺乏寶藏與財貨,四部兵眾也不充足,能堪當輔佐的臣子亦為數不多。當時,波羅國的君主名梵摩達王,勇猛健壯、戰無不勝,國中庫藏滿是錢財、七寶,不僅四部兵眾充足,而且輔臣眾多。有一天,梵摩達王想著:「這個長壽王沒有什麼大臣輔佐,加以國庫空虛,缺乏珍寶,現在正是攻佔其國的好時機。」於是,梵摩達王率領大軍,前往攻伐。

當長壽王得知鄰國興兵的消息後,自忖:「我雖然沒有七寶、財貨、輔臣,四部兵眾也比不上梵摩達王的兵眾,然而只憑我一己之力,其實就足以擊潰敵方眾軍。但如此一來,所殺害的眾生,也將不計其數。我不能為了一世的榮耀而成為永世的罪人。如果我今天離開舍衛城,便能消弭這場戰爭。」於是,他在沒知會任何佐臣的情況下,帶著第一夫人及一位侍從離開舍衛城,遁入深山。次日,當舍衛城的大臣、人民不見長壽王時,便派遣使者到梵摩達王所在之處,對大王說:「請大王治理此地,長壽王現已不知去向。」梵摩達王於是入城統理迦尸國。

長壽王的夫人懷了身孕,產期在即。有一天,夫人夢見自己在城中生產,於黎明時,四週圍繞著手拿五尺長刀的四部軍隊,她在無人輔助下獨自分娩。夫人從夢中驚醒後,將夢境告訴長壽王,大王對夫人說:「我們身處深山之中,如何能在舍衛城內的都市中生產呢?你只能像野鹿般,在這森林中產子。」夫人回答:「我知道,但假如我不能依著夢境生產,就會死去。」長壽王聞言,只好在夜裡,換衣喬裝,潛入舍衛城。

長壽王有一位大臣,名善華,對大王極為忠誠,有小事出城,因而見到長壽王進城。善華大臣久視王后,嘆息流淚,便自離去,沿著樓閣間的道路而走。長壽王便跟隨那位大臣,在屏處對他說:「不要出聲!」大臣回答:「是!不知大王有何指示呢?」長壽王說:「我第一夫人昨夜夢見她於都市中生產。在四週圍繞著四部兵眾之中,產下極為莊嚴的男嬰。假若不能依著夢中情境分娩,七天之內,夫人將會死亡。」大臣回答:「我能如大王的教敕籌辦此事。」說完,二人便分頭離去。

之後,大臣便進宮覲見梵摩達王。抵達王宮後,對王說:「七日之中,臣想檢閱大王的軍眾──象兵、馬兵、車兵、步兵,計算共有多少兵眾。」於是梵摩達王敕令左右:「就依善華所說,盡快集合兵眾。」善華大臣於是在七天之中,聚集兵眾,進駐舍衛城。第一夫人在七日內,來到市中心。善華大臣從遠處見夫人到來,說道:「太好了,夫人,現在正是您生產的時候。」第一夫人看到四部兵眾後,心裡非常歡喜,立刻令左右侍從張開大帷幔,於日出時,便產下了一個端正無雙,世所希有的男嬰。夫人抱著嬰孩回到山林中,長壽王遙見夫人抱著兒子回來,便說道:「希望我兒能得長壽,受命無極。」夫人對王說:「請大王為小兒取名。」長壽王便為太子命名為長生。

長生太子年至八歲時,長壽王因小事進舍衛城,昔日臣子劫比看見王入城,從頭到腳仔細地打量他後,便往至梵摩達王宮中,對王說:「大王!這實在太放肆了!長壽王現在竟然在此城中。」王聽後怒不可遏,隨即下令左右,前往搜捕長壽王。左右大臣便帶著劫比四處搜尋。這時,劫比在遠處認出了長壽王,以眼神暗示大臣說:「此人就是長壽王。」大臣便向前捉拿他,並押送到梵摩達王面前,對王說:「大王,這人就是長壽王。」此時,舉國人民都知道長壽王被捉的消息。

第一夫人聽見長壽王已被梵摩達王所捉的消息後,便想著:「我現在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寧與大王一同赴死!」夫人於是帶著太子來到舍衛城,對他說:「從今以後,你要自求活路!」長生太子聽了之後,沉默不語。夫人直接前往梵摩達王處所,王遠見夫人前來,極為歡喜,立即命令大臣:「將夫人和長壽王,遊街示眾後,斬成四段!」大臣們奉王之命,將長壽王及夫人五花大綁,繞行舍衛城,使數萬人民見之。城民見到此景,莫不感到悲傷心痛。

長生太子藏身於大眾中,見到父母被牽往至街道即將被斬殺時,臉上亦不敢顯露任何表情。長壽王回頭向長生所在的位置說:「長生啊!你要知道:莫見他人長,莫見他人短。並以偈語勸誡:‘怨怨不休息,自古有此法,無怨能勝怨,此法終不朽。’」

聽到長壽王所說,幾位大臣相互說道:「這長壽王真是愚昧,竟在我們面前說這偈語?長生又是誰?」

長壽王對諸臣說:「我並不愚惑,只有智者才能明瞭我所說的話。諸位賢者當知,以我一人之力,就足以殺死百萬人,但我想到如此一來,必會造成不計其數的傷亡,我不能為了今世之生而造業,讓自己在歷世中受罪,怨怨相報無有止息。自古以來,唯有無怨才能戰勝怨仇,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諸臣將長壽王和夫人送到街道斬作四段之後,便行離去,回到各自的住所。長生太子等到日落黃昏時,將父母遺體火化之後才離去。當時,梵摩達王在高樓上遠遠看見一個孩子火化長壽王和夫人的遺體,敕令左右:「那個孩童必定是長壽王的親眷,你們快去將他逮捕回來!」眾臣民隨即前往捉拿。還沒抵達之時,長生太子早已離去。

頓失雙親的長生太子當時心想:「梵摩達王殺我父母,又侵佔我國土,我一定要為父母報仇雪恨!」於是,他到琴師住所,表明想拜師學琴。琴師問他:「你姓什麼?父母住在哪裡?」長生回答:「我沒有父母,一直住在舍衛城中,父母早亡。」琴師說:「你想學琴的話,我就教你吧!」便收他為弟子。

長生太子天資聰穎,才學幾天就能夠彈琴歌唱、通曉音律。於是,他抱著琴來到梵達摩王皇宮飼養大象的廄捨中,在無人出入時獨自彈琴,並清唱高歌。有一天,梵摩達王在高樓上聽到琴音及歌聲,便問左右侍臣:「是誰在象廄中獨自彈琴歌唱?」侍臣回報:「是舍衛城的一個小兒在那裡自彈自唱。」大王告訴侍臣:「你明天將他帶來這裡彈唱,我想見見他。」隔日,長生被帶到梵摩達王的面前,大王問他:「昨夜是你在象廄中彈琴嗎?」長生回答:「是的,大王!」梵摩達王說:「你今後可以陪在我的身邊,為我彈琴歌舞,我會供給你衣食。」

長生太子於是在大王前,為王彈琴歌舞。由於其技藝極為精妙,梵摩達王聽此琴音,心大歡喜,便告訴長生太子:「以後就由你來為我掌管收藏的珍寶。」長生太子接下這個任務後未曾有任何失誤。他凡事順從大王的心意,與王說話時,先笑而後說話,深得梵摩達王的信任。不久,梵摩達王又告訴他:「你這個人極為聰明,從今日起,讓你來管理皇宮內務。」長生太子便在內宮中,教授後宮藝妓彈琴,也教她們騎乘象馬的技術,對宮內的事務無事不知。

有一天,梵摩達王想出城外娛樂,便指示長生調遣莊飾著寶羽的車輦。長生太子安排好寶羽車,並為大象配上由金銀打造的鞍轡之後,回來對王說:「馬車已備妥,請王上御輦。」梵摩達王乘坐寶羽之車,由長生駕車,在四部軍隊的護衛下離開舍衛城。

此時,長生太子駕著車,遠離扈從的衛兵。不久,梵摩達王問長生太子:「隨行的士兵到哪去了呢?」長生回答:「臣也不知道他們在哪裡。」王說:「在這裡停一會,我有點疲倦,想休息一下。」長生太子依言停車,讓王休息。在此時,軍眾尚未到來,梵摩達王枕著太子長生的膝蓋入眠。長生太子看見王睡著,心想:「此王是我最大的仇人,他殺我父母,更侵佔我的國家,現在不報仇,要等到什麼時候呢?我現在就要斷他的命根!」長生太子右手拔劍,左手摸著大王的頭髮,頓時,他想起父王臨命終時曾告訴他:「長生啊!你要知道:莫見他人長,莫見他人短。並以偈語勸誡:‘怨怨不休息,自古有此法,無怨能勝怨,此法終不朽。’」心想:「我還是放下仇恨吧!」便將劍收起。

但是接著又想:「這王是我最大的仇人,他殺我父母,又侵佔我的國家,今日不報仇,何日才能報?我現在必須斷了王的命根,才能報仇!」但隨即又想起父王的叮嚀:「長生啊!你要知道:莫見他人長,莫見他人短。並以偈語勸誡:‘怨怨不休息,自古有此法,無怨能勝怨,此法終不朽。’」自思:「我還於放下仇恨吧!」再度將劍收起。

就在此時,梵摩達王夢見長壽王之子長生太子,要殺害他,便從夢中驚醒。長生太子問道:「大王怎麼會如此驚恐?」大王回答:「我剛才睡覺時,夢到長壽王的兒子長生太子拔劍要殺我,所以驚醒。」長生太子思忖:「大王已經知道我是長生太子了。」立即右手拔劍,左手捉住他的頭髮,對王說道:「我正是長壽王的兒子長生太子。你是我最大的怨敵,殺我父母,奪我國家,現在不報仇,更待何時?」

梵摩達王馬上向太子求饒:「我的命在你手上,希望你能放下仇恨,放我一條生路!」太子說道:「我可饒你一死,但王必然不會留我性命。」大王回答:「只要你手下留情,我一定不會殺害你的!」於是,長生太子和大王一同作誓:「相互救濟,絕不加害對方。」長生太子因此饒大王一命。梵摩達王於是對長生太子說:「請太子還是為我駕寶羽之車,回到國內。」太子即駕著寶車,與王二人,回到舍衛國。

梵摩達王召集群臣,問道:「假使眾卿見到長壽王的太子,會如何對待他呢?」其中有大臣說:「應當斬斷其手腳!」或有人說:「把他的身體截成三段!」或有人說:「把他抓來殺死!」那時,長生太子正意端坐在大王身邊,思惟這些話。這時梵摩達王以手握著長生太子,告訴大眾:「此人就是長壽王的兒子長生太子,你們不要再說那些話了。長生太子饒我一條活命,所以我也會保全他的性命。」殿內眾臣聽到大王這番話,無不驚嘆:「大王和太子真是太奇特了!竟然能夠放下心中的怨恨而不報仇!」

梵摩達王這時問長生:「你原本可以殺死我,為何願意放過我,又決定不殺我?這其中是否有什麼因緣,我想聽聽看。」太子回答:「大王!您仔細聽著。我的父王臨終前曾囑咐我:「長生啊!你要知道:莫見他人長,莫見他人短。並以偈語勸誡:‘怨怨不休息,自古有此法,無怨能勝怨,此法終不朽。’」

當時眾臣聽我父王這麼說,相互說道:‘實在是狂惑,講出這些話。長生究竟是誰?’我父長壽王回答:‘你們要知道,有智慧的人才能明白這些話。’我那時回想起父王所說的話,所以才留大王的性命。」梵摩達王聽到太子所說,對於太子能夠奉持亡父的教敕,無有違背,甚感驚奇與讚歎。

梵摩達王對太子說:「你方才所說的話,我還不是很了解,可否再進一步解說,讓我心開意解?」長生太子回答:「大王!您仔細聽!您殺了長壽王,那麼長壽王極為親信的眾臣,也必定會取大王的性命。如此一來,大王所有的臣佐也會設法殺害長壽王的親信,怨怨相報,永無斷絕。想要中止怨結,唯有停止報復。我因為觀察其中義理,所以我才沒有殺害大王。」梵摩達王聽到這些話,極為歡喜,也了解長生太子極為聰明,才能廣為解說其義。

此時,梵摩達王向長生太子懺悔:「是我的罪過,殺害了長壽王!」他取下皇冠為太子戴上,並把女兒嫁給長生太子,歸還舍衛國土、人民,由長生太子統領國城,梵摩達王則回到波羅國。

佛陀開示:「比丘們!你們應當知道,過去諸王間有著共同的常法,雖然相互競爭,還是會彼此容忍,不會相互殺害。更何況諸位比丘,以堅固信心,出家學道,捨離貪慾、瞋恚、愚癡心,何能諍競而不和合,不互相忍讓而不知懺悔、改過?諸位比丘!你們應當以此因緣,知道爭鬥是不合宜的行為。你們有共同的導師、同參,如水與乳般交融,切勿相互鬥爭、責備。」

最後,世尊宣說法偈:「無斗無有諍,慈心愍一切,無患於一切,諸佛所嘆譽。」

所以,比丘們!應當修忍辱行,要這麼去習學。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十六(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三)》

省思:

《六祖壇經》云:「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一念執著是輪迴的苦因,一念慈忍便是解脫的開始。以怨報怨,輪迴無有止息;以寬容之心放下怨仇,便能中止惡業的循環。倘能進一步了達緣起性空、怨親平等,契悟本具的清淨自性,便能於一切無患,為諸佛所稱譽。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息諍論

過去,佛陀於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一天,目連尊者...

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這是自己的錯

作為具有正見的修行人,凡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這是...

順其自然是最好的處事方式

從前,有一位很有修為的居士。有一次,他到一所有名的...

忍力不堅固,而欲度眾生的尷尬下場

為什麼要往生西方?因為從佛教的根本情懷來講,是為了...

要獲取人心和敬仰需遵循以下法則

人要獲取人心,博得別人的敬仰,就要學會給予別人口德...

菩薩遇到怨家該怎麼做

現前難行,怨有情所現作一切饒益事故。 什麼叫現前難行...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百丈懷海是福州籍的著名高僧,長樂龍泉寺為其剃度出家...

你不想對立,那就用「自他交換」

前面的七重因果,是偏重在事相。從因緣上觀察,我們跟...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 慈悲道場懺法...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佛學漫畫】一心三藏

雖言有「三」,實則也是直指「一實相」,就是指萬法都...

三季人的故事

曾經以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說得清清楚楚,這樣才能稱得...

【推薦】一位煤老闆的因果報應

我們有一期《淨土》雜誌刊登了一則因果故事,是真人真...

婆羅門向佛索債的因緣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一日,帶領比丘們進城化...

感化的教育

有一位安養比丘尼,住在一座寺院,平常待人慈悲,對人...

華嚴大士讚歎淨土法門

宋代長蘆宗賾禪師,他是禪宗的大德,這個長蘆宗賾禪師...

因果重重迭迭沒有窮盡

關於因果,疑惑的人還真不少,周頌堯居士請教大師說:...

佛陀遭誹謗的因果故事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一天正坐在法座上給弟子們說法,...

太虛大師《佛七開示錄》

第一日、大師開示云:念佛七以彌陀經中有:聞說阿彌陀...

三界無安,以苦為樂

【原文】 廁蟲之在廁也,自犬羊視之不勝其苦,而廁蟲不...

但念無常,活在當下

在這娑婆世界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那只能是在童話故事...

積累功德福報的十件善事

一、戒殺放生: 皈依佛法的人,要有慈悲之心。不能戒...

子女夭折該如何對待

少子夭折,人情於此種境界,每起怨尤,生懈怠。須知人...

【推薦】這個法門是滅罪解脫最好的法門

得疾解脫者,《智論》云: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

不服氣的修行者

有一位修行者與當時一位禪師修行的法門不同,他看到禪...

臨終能否捐贈器官

所謂菩薩一切悉捨,吾人臨終是否可將色身各器官,捐贈...

【佛教詞典】三慧

聞慧、思慧、修慧。聞慧是聽聞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

【佛教詞典】四種觀行

觀因緣、觀果報、觀自身、觀如來身。這是修行懺悔的人...

【視頻】淨界法師《常說大佛小佛男佛女佛,魅鬼惑亂》

淨界法師《常說大佛小佛男佛女佛,魅鬼惑亂》

【視頻】崇慈法師《道宣大師》

崇慈法師《道宣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