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殺生的十大利益

2014/03/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釋迦牟尼佛於《十善業道經》中說:「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慾、瞋恚、邪見。」

在這‘十善業道’中,佛把不殺生列為首位,是有深意的。佛又進一步說明不殺生有十種利益:「是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恆為非人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

身常無病

佛陀在2600多年前的定論——素食者‘身常無病’和‘壽命長遠’已被當代科學反覆證明。幾乎成為現代人的共識。

美國醫藥學會會刊報導稱:「素食至少可以預防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七的心臟病。」哈佛的科學家們還發現,素食者的血壓一般都要比非素食者低。有越來越多的醫生(如美國心臟學會)嚴格限制他們的病人攝取肉類,甚至要求病人完全不吃肉。

與非素食者相比,素食者因2型糖尿病致死的概率要低得多。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學者檢視從1980年以後發表的200篇研究後發現,食用大量的新鮮蔬菜水果,可以降低肝癌、結腸癌、胰髒癌、胃癌、膀胱癌、子宮頸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等癌症的危險。大量食用蔬果的人罹患癌症的危險,只有不常食用的人的一半。台灣研究也發現:每週吃蔬菜14次以上者,比起每週吃兩次以下的人,肺癌發生率少了75%、肝癌少了60%、結腸、直腸癌少了40%。研究還發現:即使在身患癌症以後才改吃素,也能有更長的成活期,甚至有可能痊癒。

壽命長遠

國外一項健康研究發現,素食飲食可以延長壽命。素食的男性平均壽命為83.3歲,而非素食的男性平均壽命為73.8歲。素食的女性平均壽命為85.7歲,比非素食的女性高出6.1歲。

常有非人守護和命終生天

沒有開天眼的素食者對‘非人守護’和‘命終升天’是看不到的。但深信佛陀所說必然是真。

永斷一切瞋恚習氣

瞋恚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有瞋恚習氣的人一天到晚氣鼓鼓地,總覺得別人待虧了他。他常為小事與人爭鬥,‘絲縷必爭’是他的處世哲學;他對什麼事情都斤斤計較、耿耿於懷,報復心重。瞋恚習氣看起來屬於個人的品行,但實質上是內在的本性決定的。瞋恚習氣是愛心、包容心和忍耐力的對立面。素食滋養愛心、包容心,長久素食會使人變得溫和、大度和寬容,從根本上改變了人的性格。所以能‘永斷一切瞋恚習氣’。‘永斷’的要點是素食後要長期堅持。

常無惡夢

很多人對素食後‘常無惡夢’也有切身體會。印光大師說:「心跳惡夢,乃宿世惡業所現之兆。然現境雖有善惡,轉變在乎自己。」 今世開始不殺生,乃是最大的善業。說明今世有了根本的轉變。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但日有所增。長久素食,善業積累,噩夢自會消失。

滅除怨結,眾怨自解

食肉者的怨結主要來自被食用的動物。《願雲禪師戒殺詩》云:「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動物也是生命。動物們投生到這個世界,在正當盛年時被無端殺害,死後甚至生前像被處磔刑那樣刀割碎尸、絞成肉醬。還要經受深凍、蒸煮、炮烙、油炸等所謂‘烹調’,最後被人吞食,死無葬身之地。動物們並沒有任何過錯,所受的痛苦卻比壞人下地獄所受的刑罰更甚,豈能不冤?

以前供食用的動物都是在自然環境中散養的,生活還不至於惡劣。工業化飼養使得這一切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利潤最大化的驅動下,飼養場中動物的處境完全是一場苦難。動物們擠在一起,活動空間還不如關在監牢裡犯人。它們畢生都被關在室內圈欄裡或者鐵籠中,臭氣瀰漫,從未有到達室外的自由,更不要說動物們本性喜好的陽光和新鮮空氣了。長期的鬱悶使動物們難免爭鬥,憤怒的豬兒會咬對方的尾巴,為此豬的尾巴都被剪短。

同樣道理,雞的啄子也被剪去。而這種種「手術」都是在無麻醉的情況下粗暴地進行的,給動物留下永久的傷疤,而雞兒從此畢生進食困難。養雞的籠子層層堆積,上層中雞的大小便都落在下面籠中。擁擠、大小便混雜使得傳染病流行和極易傳播,飼養者只得在飼料中長期大劑量地添加抗生素來預防。不僅是雞,對其它動物也是如此,動物們可以說是天天吃著抗生素長大的。

雞的天性喜歡刨地覓食,現在它們不僅無法接觸大地,反之因為長期生活在鐵絲籠中,雞的腳爪因為嵌入到鐵絲中而糜爛流血。在現代工業化飼養場中的動物不僅要面臨悲慘死亡而恐懼,還要忍受生時的痛苦和煎熬。既感到生不如死,但又怕不得善死。就這樣地度過短促苦難的一生。

滅除怨結和無惡道怖是有關聯的

肉食者一生平均會吃掉3隻羊、11頭牛、43頭豬、1,100隻雞和千萬隻魚蝦,被人吃掉的動物的靈魂怨憤不平,必然尋到吃肉人身上,這是無法化解的冤孽。特別是當吃肉人臨終時,冤魂集中出現索命,臨死者哪能不恐怖?第九點‘無惡道怖’說明素食者不傷害動物,對動物只有愛心。生前、死時於心坦然,徹底斷絕了恐怖的根源。而‘命終升天’是素食者愛護動物、不傷害動物而得到的福報,是應得的獎勵。

素食滋養慈悲心

對於修行人說來,素食的好處不僅是滅除怨結和無惡道怖,更重要的是幫助愛心和求道心的提升。大愛無疆就是慈悲。正如佛陀在不殺生十大利益中的第二點提到:‘常於眾生,起大慈心’。因為看到眾生在苦難中,修行人心生慈悲。不僅看到被吃的動物的種種痛苦,還看到吃肉的人由於無明,吃動物肉,陷入因果報應而不能解脫,也值得憐憫。

修行者慈悲心的提升就是修行最大的進步,因為大慈心就是菩薩心腸。正如觀音菩薩在得道時所說:「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尋根覓源,只有斷絕世界上的肉食,才是對眾生最大的慈悲。因為無論被食的動物也好,食肉的人也好,他們的苦難都與肉食息息相關。雖說我等一般修行人的慈力不能與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等菩薩相比,但眾多修行人的願力聚沙成塔也能彙集成為改變世界的巨大力量。

對修行人來說素食是戒律,但更是築基,也是精進的養料。在素食的基礎上通過修行,慈悲心會得到提升。反之,不斷肉而修行決難有成就,甚至可能墜入魔道。正如《梵網經》云:「若佛子一切肉不得食,食肉斷大慈悲佛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

人類對戰爭和災難的恐懼也要靠素食來化解

世人害怕戰爭發生,貧窮國家人民害怕饑荒、水荒,地球人都在擔憂天氣暖化、空氣和水質污染,擔憂灰霾,擔憂這個星球正在愈來愈不適合生存,而肉食正是這一切的禍根。刀兵劫是由於大量屠宰動物造成的共業所致,缺糧、缺水是大規模飼養經濟動物奪取了幾倍於饑饉者所需的自然資源而造成的,而環境惡化更是肉食的惡果。‘普施無畏’是指拔濟一切眾生種種怖畏、免除眾生之恐懼感。斷絕肉食可以從根本上解除人類對戰爭和災難的恐懼。修行人不僅自己不吃肉,還把素食利益的信息傳播開來,影響愈來愈多的人成為素食者。肉類消費減少一分,對動物的殺戮就減少一成,世界和平和繁榮就會愈來愈接近我們。

通過素食來化解人類對戰爭和災難的恐懼是‘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不食肉永離殺戮是對動物的‘普施無畏’。成功地影響肉食者走上素食道路,使其來生免遭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之苦同樣是‘普施無畏’。

永離殺生是‘十善業道’之首善,‘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如果我們把修十善的功德迴向到佛果上,那成佛時所招感的果報是‘得佛隨心自在壽命’,就是想活多長時間,就能夠活多長時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慈心不殺 世世無患

過去,在羅閱只國外五百里處有一座山,山中住著一戶人...

素食不會營養不良的道理與正確吃法

葷素之爭已經不知進行了多少年代。並且,越來越激烈。...

一碗清湯素面

題記: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這一天,寒梅落盡把冬...

念佛消業的故事

當我們的心靈不斷的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憶念我們未來...

真能念佛,自得世間福報

【印光大師云: 須知真能念佛, 不求世間福報,而自得...

到極樂世界能得壽命無量,修行永不退轉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佛陀又...

宣化上人:楞嚴咒的功德利益

楞嚴咒分五部,表示五方: (1)東方金剛部,金剛王咒...

殺生業報因果實錄

序 「因果報應」是中國社會裡所熟悉的觀念,每遇善人...

【大藏經】【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藏經】【註音版】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對別人產生反感厭惡,是我們過去的惡業所感召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們內心的一種折射。佛教中說,依報隨...

父母未生之前你是誰

障礙我們見到本有佛性的就是我們的分別心。其實分別心...

布施滿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

《經》云:有善男女,布施滿四天下眾生四事供養,盡於...

勿以嗜欲殺身,勿以財貨殺子孫

有些父母、長者非常想不開,就想著要給孩子多留一些錢...

般若和願力要怎樣去實踐

問: 師父,在修行的過程中,般若和願力這兩個方法要...

極樂世界的蓮花為何有的茂盛有的枯萎

《阿彌陀經》講三種莊嚴:池水、宮殿、蓮華,它的重點...

用反作用力來改造相貌

人人都想擁有美麗的相貌,但是有時事與願違,為什麼?...

當別人遭受痛苦時不要幸災樂禍

佛陀在《諸法集要經》中說:若見造非法,生劣心隨喜,...

情慾越淡層次越高

佛經告訴你,有時候不一定看到男女性-愛才入胎。他說我...

我執和法執帶來的障礙

【法界中有十,不染污無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

守此四法,結局通達

陳永壽問結局。菩薩示偈曰:節欲戒瞋,是保身法。收斂...

所言黑影, 非佛菩薩之影

接手書,知日誦精勤,欣慰無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薩之...

財神之王藥師佛

一、前言 一般介紹藥師法門時,或多或少都會提到修持藥...

【推薦】道證法師:六度總修?六度總休?

上廣下欽老和尚有一句開示,很耐得我們去體會。他說:...

倓虛大師記憶中的弘一律師

記得弘老來時,是在舊曆的四月十一那天,北方天氣尤其...

本煥長老的禪思語錄

◎ 未成佛時,要先結人緣,廣結善緣,隨眾隨緣,為教...

【佛教詞典】心路

(雜語)心為到佛地之道路,故曰心路。南山戒疏一上曰...

【佛教詞典】木食

(術語)山中之苦行者,絕五穀但食果實也。宋高僧傳(...

【視頻】懺雲法師《佛前擺正,依體起用》

懺雲法師《佛前擺正,依體起用》

【視頻】受持五戒,被閻王遣返還陽(慧天長老)

受持五戒,被閻王遣返還陽(慧天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