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居士的正淫範圍及其意義

智圓法師  2013/10/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男者俱通自他。非支分者,謂除產門所有餘分,馬鳴阿闍黎云:「云何名非支?口便道嬰童,腿逼及手動。」大依怙云:「言非支者,謂口穢道及童男女前後孔戶,並其自手。」此說亦同。

非支分,即除產門之外的其餘部位,馬鳴阿闍黎說:「哪些叫非支呢?就是口、肛門、兒童、腿逼和手動。」阿底峽尊者說:「所謂非支,就是口、肛門、童男肛門、童女大小便道,以及自己的手。」此處說法相同。

非處所者,謂諸尊重所集會處,若塔廟處,若大眾前,若於其境有妨害處,謂地高下及堅硬等。馬鳴阿闍黎云:「此中處境者,在法塔像等,菩薩居處等,親教及軌範,並在父母前,非境不應行。」大依怙師亦如是說。

非處有四種,即:①上師們集會之處;②佛塔、寺院中或者旁邊;③大眾前;④處所中有妨害,指地面高低不平或堅硬等。馬鳴阿闍黎說:「此處的境,即在經書、佛塔、佛像等前,在菩薩住處等,在親教師、軌範師前,在父母面前,不應行淫。」阿底峽尊者也作此說。

在家居士應當注意,夫妻臥室中,不應陳設三寶所依——佛像、佛經、佛塔、上師像等,因為三寶所依是供養的對境,在皈依境前作不淨行,很不合理。

非其時者,謂穢下降,胎滿孕婦,若飲兒乳,若受齋戒,若有疾病,匪宜習故,若過量行,量謂極至經於五返。

非時,就是:①出月經;②懷胎滿月的孕婦,男胎懷九月,女胎懷九月零十天,在臨產期間;③正給孩子餵奶時;④正受齋戒時;⑤身體患病,房事不宜;⑥過量行,「量」指最多到五次。

馬鳴阿闍黎云:「此中非時者,穢下及孕婦,有兒非欲解,及其苦憂等,住八支非時。」大依怙尊亦復同此,稍差別者,謂晝日時,亦名非時。

馬鳴阿闍黎說:「此處‘非時’,是指出月經,婦女懷孕,胎兒在身,對方沒有行淫興趣,身心苦憂等,或者持八關齋戒時。」大依怙與此相同,略有差別之處,即白天也叫非時。

非支等三,雖於自妻,尚成邪行,況於他所。

非支、非處、非時三者,即使對自妻也成為邪行,何況對他妻,更是邪行。

……

有些人以「食色性也」作為淫慾濫行的理論依據,但我們要用智慧抉擇,淫慾真正的本質是什麼,「食色性也」的「性」,是指人類的俱生煩惱,既然其本質只是一種煩惱,有什麼必要對這種煩惱自性安上「美好,快樂,清淨,永恆」等等的概念呢?這是不合理的,因為它的本質就是煩惱,它的果就是生死。許多持邪見者認為,離欲節欲是壓抑人心,是禁錮人心的安樂,是刻意地折磨自己。

對此以比喻來破斥,譬如染上吸毒惡習,如不對治,就會導致嚴重的迷亂,而墮入無法自拔的地步,所以面對毒癮,理智的方法是應當克制,才有希望擺脫。同樣淫慾是由無始以來的習氣力所形成的,具有強大的勢力,面對它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隨欲放縱,另一種是以理智對治,最終從根斷除。採取前一種方式,只會像飲鹽水越飲越渴一樣,結果是越陷越深,而採取後一種方式,雖然暫時要與自己的習氣作鬥爭,要有一種克制、轉化,但最終會使自己超越淫慾而達到真正的解放。所以,節欲離欲才是理智之道。針對於善根深厚的修行人,為了了脫生死,要求是絕對斷淫,對於在家男女,不得已緩而求其次,暫時將淫慾規範在正淫的範圍之中,以求能逐步過渡到離欲,最終還是以離欲才能出生死的。

有些所謂的性學專家認為:性是推動全人類發展的源動力,我們要問:這個源動力是從哪個層面說的?如果以它會把人類推向於災難,是否需要這種源動力呢?以流轉的角度看,性不僅僅是整個人類流轉的源動力,而且是整個三有輪迴的源動力,因為一切凡夫都是以淫慾而生死的,這沒有不成立之處。可是從解脫的方面看,如果不遮止這種迷亂的話,凡夫的生死何時才有機會解脫?生死的源動力是愛慾無明,而不是智慧,以無明力只會引起業和痛苦,所以這種迷亂力不是要讓它發展,而是要根除。人類所具有的善心與智慧,才是引導人類向上的動力之源,這才是真正需要發展提升的。

也有人說,性愛是人生最大的意義,我們要知道所謂婚姻的意義在哪裡,對在家人來說,婚姻是要負責人類的延續,這是一個很重大的問題,因為每個人類生命只有依托父母,才能來到人間,因此在家男女結婚成家,是應負起孕育新生命的責任,這是為人父母的責任,新生命獲得了寶貴人身,要使這個生命健康地成長,除此之外,縱欲並不是人生真正的意義。人身的寶貴品質,只在人具有突出的意志力、智慧力、善心的力量,如果能夠將它開發,就會以這種品質產生出偉大的事業、道德與成就,也就是善用人身寶筏,能度過惡趣苦海,獲得增上生善趣,最終從生死苦海抵達出世間三乘菩提的彼岸。

所以,憑藉人身可以引發出一切人類美好的德行,一切戒定慧的成就,現前真正大自在、大安樂的境界,這才是人身大義。行淫不是人身大義,反而與這些寶貴品質相違。以邪淫黑業的力量,人的心力無法集中,在邪思妄想當中,不必說偉大的成就,就連一件小事也不能專心把它處理得圓滿,這不是和意志相違嗎?受淫慾蒙蔽,人會沒有智慧,也就是邪淫與智慧相違,被淫慾牽引蒙蔽,人的心量變得如針眼般小,在這種狀態中,人的智慧是無法開展的。人類的智慧境界,只有在寧靜的狀態中才會出現,絕不可能以縱欲而現前,不必說出世間的聖果,連天人境界、世間高超的技藝也無法現前。所以淫業的作用,是障礙而不是增上人類的智慧。

淫慾衝動時,也和善心的狀態相違,因為它是強烈自私的狀態,淫慾增上時,人會產生強烈的佔有欲,這種心態和捨己為人的善心狀態相違。為了滿足佔有欲,甚至可以摧殘、損害他人,可以不惜一切手段。邪淫也使人產生種種負面心理,譬如虛誑心、嫉妒心、謀害心、玩弄心。人執著在色慾上,會泯滅兄弟友情、兒女親情、敦倫孝道,賢善之心都將被障蔽。

以上講了邪淫的過患,就是以邪淫會導致事業、家庭、身心的敗壞,障礙智慧與善心,消減意志力,障礙功名富貴、長壽健康,所以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個比邪淫更嚴重的災禍了。面對這強大的俱生煩惱,在家居士應當以理智把它限制在正淫的範圍之中,為了解脫,進一步就要斷淫。

觸犯邪淫的同修一定要認真懺悔,並且發誓永遠斷除邪淫;每天拜佛、念佛,末學建議各位多持誦藥師佛聖號及藥師佛灌頂真言,藥師經,藥師佛慈悲無比,行菩薩道時曾發過12大願,幫眾末法眾生度過一切苦厄,所求皆得,加持力不可思議;同時放生施食,廣造眾善,我們的命運一定會得到神奇的改變!

需要提醒的是,要消除邪淫果報及業障的前提必須下大決心徹底斷除邪淫,否則就好比一個底下有洞的木桶,不徹底堵上這個缺口,縱使我們念再多的佛號,做再多的善事也無濟於事,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們的功德桶永遠不可能有裝滿的一天,改造命運就更是空中樓閣,同修們不可不重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別被淫慾騙了

淫慾是一切罪惡、恥辱、災禍、疾病、痛苦、煩惱、失敗...

皮克的99塊金幣

皮克很快樂,皮克是地球上最快樂的叫花子。 我為什麼...

藏六如龜

在佛陀的弟子當中,根機有利有鈍,有的人一點即通,有...

恭敬稱念觀音聖號即能遠離淫嗔癡

【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飲食要適時、適量、適度

佛教有「日中一食」,伊斯蘭教也有「齋戒月」;兩者都...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心靜欲自消

四十二章經的三十一章,心寂欲除,這個心寂滅了,自然...

世俗的欲樂

佛陀的僧團中,有一群剛出家的年輕比丘,他們原本是僑...

印光大師在家往生弟子——丁大定居士

丁大定居士,紹興上虞人。寓杭州湖墅。家貧而寡,生二...

【大藏經】佛說月光菩薩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苾芻眾,而...

【大藏經】佛說法滅盡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閻老子鐵棒未放汝在

原文: 經言:萬法唯心。錯會者,謂無心則無因無果,故...

把了生脫死當作頭等大事

有兩種世間法,有兩種出世間法。一種出世間法是為了利...

一定要正見,不要讓人騙

底下講智慧成滿。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智慧究竟圓...

三衣一缽不離身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唯...

盂蘭盆會的由來

佛教盂蘭盆節起源於目犍連救母的故事,出自《佛說盂蘭...

不廢世間法而成就佛法

問: 師父好,我的困惑是,都說只要一心不亂專念阿彌陀...

每個遇到的人都是你的啟示

愛與你相遇的每個人。每一個相遇的人都是你的啟示。你...

坐禪的三個階段

第一步:姿勢的放鬆 首先,放鬆是第一步功夫。如果連放...

為病人助念,會承擔病人的業力嗎

問: 有人說,為病人助念,病人的業力就會轉移到助念...

要遠離這五種相,才是「無分別智」

丁二、廣釋 分六:戊一、釋名無分別智;戊二、釋成立相...

汝宜自造安全洲,不復重來生與老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為智者。 拂除塵垢無煩惱,不...

【推薦】念佛還要持戒

一、念佛,體會佛的心願,就會照戒律去做 (一)以為受持...

法無自性,隨心所現;所現之法,全是自心

問: 般若無相,不受一塵,云何廣辯四緣及諸因果? 答...

阿彌陀佛為什麼能夠隨機應現

盡虛空界元同體,極一微塵總是真 阿彌陀佛為什麼能夠隨...

印光大師談女性的做人與修行

一、篤盡己分 1.女人本分在於孝親相夫教子 所言盡職分...

如何用佛法解讀企業管理

企業,毋庸置疑首先應是一個盈利單位,所以大家都說企...

【佛教詞典】八種修業

【八種修業】 p0077 瑜伽三十四卷二十二頁云:當知修業...

【佛教詞典】假有

虛假的有,指因緣和合而有的一切事物。因這些由因緣假...

【視頻】慧律法師《大乘起信論》

慧律法師《大乘起信論》

【視頻】文殊菩薩心咒(108遍)

文殊菩薩心咒(108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