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的價值觀

惟賢長老  2013/04/2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教的價值觀

尊重生命的價值觀

佛教認為每一個生命都有神聖的使命,在六道輪迴中,生命的表演最為精彩,但它會為這些行為付出代價的,就是所謂的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自然規律已經為生命的每一次行動客觀地打上了標籤,盡管這在現象世間來看,可能會出現為富不仁而享樂不盡的事來,但我們不知道它的前生後世的因果報應鏈,就不好為它做最終的裁判。但我們知道,所有的生命都有成長的過程,從低等的無知的到較高的生命形態,甚至是完成生命體驗的全過程,最終成佛的使命。這種成佛的可能性使我們尊重每一個生命,並將尊重轉化為戒律,這就是佛教徒的不殺生戒。不殺生戒,即尊重任何一個生命,因為它們有生存的權利,我們任何人不能以任何藉口隨意作出剝奪一個生命的決定。

尊重生命,佛教徒認為會引發自尊,並認識到我們自身生命的可貴性。這種可貴,關鍵在於它本來具有佛性,即每一個生命都有成佛作祖的潛在力量。佛性是平等的,人人本具,這就引發了佛教徒自由平等的理念,及世界和平與宇宙和諧的強烈願望。於是,佛教成為世界上真正使世界走向和平的宗教,它沒有聖戰的血腥染污,它沒有蔑視人生的粗暴極權,在相互尊重、相互依賴相互促進中,不斷完善自我,成就無私而偉岸的生命尊嚴。這一切,都是因為佛教徒尊重生命的原故。

以人為本的價值觀

在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六道中,人道,佛教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只要你成為了人,那就有了希望的光芒。佛經裡有六難之說,也就是遇佛世難、聞正法難、生善心難、生中國難、得人身難、具諸根六種稀有難得之事:

遇佛世難。值遇佛陀出世,聽聞佛陀的教法,是非常難的。諸經論中開示說佛之出世,數十億年才有一次。即賢劫中人壽二萬歲時,有迦葉佛出世;人壽百歲時,有釋迦牟尼佛出世;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才有彌勒佛出世。如此,佛陀的出世,頗為稀有難得,而我們的人生也非常難得,所以遇佛出世的事是很難得的。

聞正法難。上面說遇佛世難,而聽聞正法同樣的困難。就算佛出世時,能生在這個世界上,仍有八難處不得見聞佛法。這八難處是地獄、畜生、餓鬼、長壽天、邊地、盲聾瘖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即生在佛世的眾生中,這八處眾生還是聽不到佛法的。據《大智度論》卷九載,佛度化舍衛城時,此城曾有九億民眾,仍有三億人全然不知佛法。所以,在缺少善根因緣的時候,雖值佛出世,也不能蒙其利益。

生善心難。《三藏法數》中說:「善心難生,謂人生世間,宿習垢重,惡緣易染,而況邪惑蔽心,生諸貪著。若不遇善知識勸教,則終不能發心,修習善行。故云善心難生。」人生在五濁的世間,從內因來說,我們不明瞭真理,誤解佛法,被邪知邪見所惑;從外因上說,我們會常常受到種種惡緣的染污,所謂近墨者黑,可以說想不學壞都比較難。如果不是遇到大善知識,我們是很難生起善心的。什麼是善心呢,善心就是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大家可以捫心自問,我們在一天的時間裡,有幾個時候生起了這十一種善心法。如果你生起善心多,那說明你學習佛法就有了收穫。

生中國難。這個中國,是指佛法興盛的地方,所以大家不要感到驕傲。生在一個佛法興盛的地方,人民安居樂業,幸福美滿,福德資糧具足,常常聽聞善知識講解佛法,並以佛法為準繩,實踐佛教的積極人生觀。但這不是很容易的事,這要大福報和歷劫修行因緣的。

得人身難。經上有一個龜值浮木的故事,在大海中生活了壽命很長的一隻盲龜,它隨波逐浪,每隔幾分鐘就浮出水面來呼吸新鮮空氣。在海中的波濤上,有一塊破木板隨著海水起浮蕩漾,在木板的中間,有一個很小的洞,大概烏龜的頭能伸進去。諸位想一下,在諾大的海洋上,這只龜什麼時候才能與這塊破木板相遇,何況相遇時,烏龜的頭剛好從破木板的洞中伸出來。這個比喻說,我們得人身與盲龜值浮木一樣地難。

具諸根難。搞藝術的人總喜歡說,殘缺就是美,但我認為這種美只能是一齣悲劇。人生也一樣,幾乎不可能完美無瑕,其他的不說,單說我們的身體,生理上的九大系統,什麼運動系統、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幾乎每一個人或這或那都有毛病。有的是天生的毛病,有的是後天所致的毛病,有的是業障病,有的是遺傳病等等,反正我們總會有一大堆的毛病纏身。若是小點的病也罷了,如果是什麼眼耳鼻舌身意方面的毛病,那這一輩子就真的很艱難了,不但自己生活難以料理,還會連累自己的親人朋友。這就是諸根難具呀。

上面講了六難,說明能生為人就是大福報,人,是六道的中心點,人可以上為天,也可以下墮於地獄,人可以成佛,人也可以成魔。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非常特殊,是六道眾生的樞紐。大家得人生,生於中國,能聽聞佛法,諸根具足,得遇善知識,非常難得。就更要珍惜人生,努力修行。

成佛是佛教的終極價值觀

佛教認為我們的目的是要成佛的,成佛是我們的必然趨勢,是宇宙人生的客觀規律。當然需要我們自己的進一步努力。

成佛是我們刻苦修行的自然結果,是我們人生福德資糧完全具足的狀態,也是人生完全放棄自我,融入到宇宙大我中的實在。成佛不再有煩惱,是瀟灑而自在,永恆而幸福快樂,自主而純潔的生命狀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珍惜這一生,讓善根在這裡增

大磬響起,開悟在即。看我們當下能不能息滅妄想分別之...

緣分,離不開珍惜二字

所謂緣分,就是遇見了該遇見的人;所謂福分,就是能和...

佛經不可不讀

原文: 予少時見前賢闢佛,主先入之言,作矮人之視,罔...

香港理工大學前校長:我為什麼信仰佛教

潘宗光,金紫荊星章獲得者、太平紳士,1940年出生於香...

人生哪有來日方長,時時刻刻是無常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現在年輕力壯,身體健康,人生一...

學佛後為什麼更倒霉了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五 是人今世惡業成就,或因貪慾瞋恚...

一滴水的思考

一滴水,單純而透明,在陽光下卻能折射出五彩繽紛的光...

磨練自己內心的光明

修佛的人,我們磨練自己內心的光明,不是和別人斗的,...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藏經】【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臨終是超凡入聖,還是繼續輪迴

民國十二年陰曆五月廿八日,大師收到會稽道尹黃涵之居...

初學佛應克服的哪些誤區

現在人一般誤以為佛教是消極的出世的,甚至有一些初學...

吃素改變對生命和世界的態度

什麼才是人?人的心裡是仁義禮智信,那是人。人的心裡...

勤修戒定慧 息滅貪瞋癡

勤修戒定慧。要斷這個貪心,如果你想修行,如果你貪著...

真正的敵人

印度的琉璃王率領著一百萬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唱著勝利...

淨土法門,超勝一切法門者

自力何可與佛力並論乎?當今之人,欲於現生了生死大事...

印光大師:殺生吃肉的開示--殺業最礙往生

殺業最礙往生。即不往生,更須不食肉。庶免未來償身命...

做事前先做好遭受挫折的心理準備

做事的時候,一定會有阻撓或遭遇困難和挫折。因為每個...

五戒與十善的關係

十善含攝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併稱。修五戒十善...

惑業未盡的高僧也難出輪迴

歷代開悟而沒有了生死的,他就必然要輪轉。有可靠的資...

菩薩的五十二個階位

十信位 所謂十信,又叫做十信心,就是:(一)信心,(...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楞嚴經》中念佛圓通章中說:若諸眾生,憶佛念佛,現...

佛以慈心降毒龍入缽

佛初成道於鹿野苑度五比丘,又度化了耶舍等五十位年輕...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

宋代的很多禪師,比如五祖師戒禪師一轉世成為大文宗,...

淨慧法師《覺悟人生,奉獻人生》

各位居士:下午好!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個老題目:覺悟人...

世間榮華富貴,哪比得上菩提大道

原文: 昔人有言。雖有駟馬以先拱璧。不如坐進此道。予...

【佛教詞典】越度一切希望

【越度一切希望】 p1186 雜集論九卷四頁云:越度一切希...

【佛教詞典】無為泥洹

(術語)泥洹為涅槃之變音,涅槃離一切之有為造作,故...

【視頻】慧律法師《無生法忍的含義》

慧律法師《無生法忍的含義》

【視頻】大安法師《傳承初祖精神血脈》

大安法師《傳承初祖精神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