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容言、容事、容人

2013/04/03  大字體  護眼色

容言、容事、容人

容言:

好話、壞話、刺耳話,啥話都能聽得進。虛心聽取意見和建議,是風度,是胸懷坦蕩。

讓人把話講完,是大度是謙恭,是強而不銳,也是有力量的體現。容言要有勇氣,沒有勇氣則聽不得諍言;容言要有耐心。

沒有耐心則聽不到真言。容言不是是非不辨,良莠不分,容言要有智慧,分得清哪是良言哪是諂言;還要有氣量,聽得進甜言蜜語,也容得下直言不諱,「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容言,才能廣開言路,集思廣益。

容事:

易事、苦事、難事、好事、窩囊事,凡事皆能裝心中,一絲不苟地去辦。易事認真辦,苦事用力辦,難事用心辦,好事朝更好的方向去辦,窩囊事要理智地去辦。

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做好每一件事,不因其易而輕視,不因其苦而放棄,不因其難而退縮,不因有功而自傲,也不因無過而自喜。

容人:

常人、能人、有功過之人,均應一視同仁,以誠相待。無論是常人、能人,還是有功之人,只是相互的能力有大小,職務有高低,功過有區別,彼此的人格是平等的。

平等待之,禮貌待之,以誠待之,這是為人的準則。以貌取人者,是俗人;以衣取人者,是庸人;以官取人者,是小人。

無論地位尊卑、年齡大小,有功還是有過,均能以誠待之,方為容人。容人才能得人得心,容人者方能為他人所容。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責人之心責己

如何對治瞋恚、怒氣?有的人就說,去買東西,大買特買...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

明朝奇書《菜根譚》誕生於明朝萬曆年間,此書將儒家的...

鞋底的味道

老方丈要派一個優秀的徒弟,去佛教聖地取經,他在覺醒...

自己父母都容不得,何以容天下

父母生養了我們,含辛茹苦地撫育我們長大成人,雖然每...

玫瑰與刺

在為玫瑰剪枝的時候,不小心被刺刺到,一滴血珠滲出拇...

善解與包容之心

有一則簡單的故事:在某鄉村,有一戶老人家的隔壁有一...

老做小

有一位信徒,到寺院裡拜訪住持。這位年輕的住持對身旁...

不只關懷,更要包容

「關懷」與「包容」很類似,但兩者之間仍有很大的不同...

極樂世界解脫的功德

佛陀在《阿彌陀經》裡面明顯提出來:我們怎麼去觀察極...

淨土者的「夾雜」

有自以為學淨土者,每作如此之言,謂淨土之讀經只能讀...

腳底養生功效多

人的腳底有70多個穴位,6條經絡起止於腳上,與人體各髒...

慈悲語二十條

1.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2.福莫大於心善。 3.一點慈愛...

用數息觀來念佛

佛開示我們一種方便,叫出入息觀。出入息觀就是觀出入...

善巧方便化婆媳間的矛盾

話說興化縣商人馬文安,品學兼優,且喜研究佛理,他娶...

慧命的報應

剛創業那會兒,很喜歡算命,隔三差五地見見高人算一算...

貪色者之死,皆非其命

天下有極慘極烈,至大至深之禍,動輒喪身殞命,而人多...

念佛不僅僅是「持名」這麼簡單

這句名號是要用信願來莊嚴的,念佛不僅僅是持名這麼簡...

佛教不同於天神地祗

社會人士對佛教誤解最深的,莫過於迷信二字。大多數受...

地藏菩薩誓願宏深,常居幽冥界救拔地獄眾生

原文: 地藏菩薩,誓願宏深。雖則久已證窮法性,而復不...

彭鑫博士:傷精的藥方

中醫看病講究辨證論治,同樣是傷精,每個人類型也不完...

居士如何在生活中落實和傳播佛法呢

隨著現代弘法方式的改善和弘法途徑的增多,當今社會,...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靈美

美貌也是一種福報。任何福報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財...

【佛教詞典】草堂寺

(堂塔)姚興於長安寺建四個大寺,第一大寺名草堂寺。...

【佛教詞典】識主

(術語)為識心中之主者,即第八識也。...

【視頻】阿彌陀佛(如觀法師地鐘快板)

阿彌陀佛(如觀法師地鐘快板)

【視頻】因果卡通:神理分明

因果卡通:神理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