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從六度看人生

2013/03/20  大字體  護眼色

從六度看人生

佛法的修學不是孤立的,俗話說「佛法不離世間法」,這也充分說明了,佛法的修學不是消極厭世的,那麼佛弟子的人生觀及生活態度該如何呢?我想還是應該以佛教的思想來指引人生。大乘菩薩道的修行,應以六度四攝為綱,那麼作為一名真正的佛弟子,理應以六度來攝受自己的人生,包括行事準則及處事心態。

六度就是六波羅蜜,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每個人的人生如果以這六種心態來行事,我想一定會是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充滿灑脫的人生。

佈施,包括錢財的佈施、佛法的佈施,其實我們對處於茫然當中的人們的每一個微笑,對於那些正處在人生低谷和失敗當中的人們,施予一句慰藉的話語,又何嘗不是佈施呢。如此一來,我們佈施了我們的仁愛,別人也從中得到了快樂,這樣做,我們自己快樂,別人也快樂。記得孟子就是提倡仁愛的一位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對佈施的修學不太了解的人們可能只認為佈施就是用物質上的,其實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們,往往是精神上存在巨大的痛苦,例如我們每一位凡夫輪迴中人,最大的痛苦就是精神上不能解脫、思想上認識不了真實的道理,從而才導致今天肉體在痛苦中淪落。

我始終喜歡一句話「生活的意義在於給予」,人活著就是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無非是自己所貢獻的領域不同。停止了對外界的給予,人便沒有了真實的價值,那樣的人生是空洞而無色的。慳貪的人內心難得快樂,真正的灑脫在於奉獻自己的所作所能。

持戒,主要是指依照戒律的要求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達到止息惡業、生髮善業。聯繫到生活當中,無非就是自己的行為及思想,要按照高尚的道德標準去約束自己的言行。佛教對於甚麼是真正的道德,有著非常豐富和詳細的標準可依,其實戒律就是最好的行為軌範。依止戒律攝受身心,將會是一個至善的人。戒律可以始終讓身心處於一種良好的狀態當中,生活的規律化、思想的健康化、行為的高尚化,都是美好幸福人生的基石。人是有邏輯性的,是生活在大的群體當中的,不可能隨心所欲,否則便與低級動物沒甚麼兩樣了。想要造就氣質非凡,並且行為得體的形象,非戒律莫屬。

忍辱,就是可以忍受別人無理的行為、言語等。俗話說,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方能成人所不能成之事。在生活中也需要時時用忍辱去觀照每一個細節,在與人交往過程中,存在著諸多誤會及矛盾,仔細想想,佛法是破除對輪迴的執著的,甚麼都可以放得下,為甚麼還會為了甚麼事情都與人爭執不休呢?都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實踐起來何嘗不是如此啊!忍耐就是可以包容人們的行為,也是高素質有涵養的體現,只有那些粗暴的人才會因為一點小事情而大吵大鬧甚至於大動干戈。小時候,長輩經常告誡我,吃虧是福,後來慢慢接觸佛法我才更加明白,其實在傷害我們的那些人,也同樣在受著煩惱的推動不能自拔,我們更應該生起憐愍之心來幫助那些人們,不應該反生嗔恨,怒罵相加。

精進,是指為了佛道的修行而努力勤快地廣學博聞佛陀教法,不放逸自己的行為,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修學佛法上。精進運用到生活中可以理解為對事物有著不屈不撓的追求和執著精神。世間上沒有哪一件事是輕而易舉可以辦到的。佛也曾經說過「多聞工藝精」,無論是學習、經商、做官,都要在自己所從事的領域有所導向的去刻苦鑽研,才能有一天成為那個領域的大家名家。細數古今中外,凡是在各自的領域得大成就的人們,無不都經過一番刻骨銘心的努力才達到巔峰。精進鑽研的前提,也一定要在身體狀況及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量力而行,通過健全而科學的方法作指導,掌握良好的用功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禪定,指自己的心安住在一個善的所緣上,達到一種很穩定的狀態。我認為最值得信任類型的人就是性格穩定和做事專一的,那種整天心思漂泊不定的行事風格,必定會一事無成。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專一,只要所選擇的行業或者領域,不違反國家法律不違背道德倫理,那都是對社會和大眾有用的,或許說都是不可缺少的崗位與職業。有很多人都心裡浮躁,希望自己找到高薪的工作或者想一夜暴富,其實這都是不現實的,無論甚麼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造就的,最好而且最快的成就方式,莫過於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份內事,這樣才能在那個事物上積累經驗,最終得到實益。還有句話是說,熟能生巧,經常與一個固定的事物打交道,必然會對它瞭如指掌,工作也不過如此。

智慧,是指對佛法的深入了解,從中獲得的對宇宙人生的真實看法,對人生的透視,對善惡因果的深信等等。美好幸福的人生,離不開智慧。智慧的作用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為人處事需要善巧智慧,一個不分好壞、善惡不知的人,沒有人喜歡與他交往。智慧不是狡詐,真正的智慧可以化解很多事業及生活中的衝突和誤會,我們學習佛陀的智慧也在於解決修行當中遇到的問題,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那是一個多麼脆弱無助的人啊。

佛法的圓融在於不死板,佛法之所以廣大,在於它的無所不包,無所不容,上聖下凡的一切,都在佛法裡面,只要我們用智慧去分辨,加以運用,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心為了一切苦難的眾生得以解脫,都可以是在弘揚佛法。佛在《金剛經》中教導我們:「一切法,皆是佛法。」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來源於佛法,讓我們思維並運用佛法來造就我們的未來吧!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曾國藩是如何成就的

湖南有個人叫做唐浩明,唐浩明研究曾國藩。他就寫了一...

慧律法師《佛教與人生》

【我(們)擁有什麼?】 今天,來到新加坡這個地方,看...

九大古語人生智慧,受益匪淺

01 宵行者能無為奸,而不能令狗無吠也。《戰國策韓策》...

宣化上人:人生的百苦交煎

釋迦牟尼佛修道時,父系親屬有三人跟著他出家,母系親...

始於立心,得於人和,順於天道,成於勤懇

一、始於立心 立心就是立志,立下志向,心也就有了方向...

三種人生比喻

有一位老師有一天帶學生坐船,當船行到湖中央時,他問...

我們的生命大都是歷史不斷的重演

佛陀說我們的生命就像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它不是一個...

【推薦】星雲大師《現代青年應有的人生觀》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今天,我所要講的是現代青年應...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不要把事物看成你可以永遠擁有的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

戒殺為救災之本

諸位法師、諸位居士:今天是本寺地藏法會的第三天,我...

拜懺時怎麼做才能感應到三寶的加持

問: 拜懺時怎麼做才能感應到三寶的加持,才可以滅罪呢...

如何分辨虛妄與真實

虛妄的東西是變化的。你看到這個東西,看起來非常莊嚴...

修行想快速、超近、想超過別人,這一念魔障就來了

一個人從幼兒園小班大班、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

心是如何「作繭自縛」的

作繭自縛這個成語,借用蠶吐絲作繭把自己包在裡面,來...

怒宜努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怒宜努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這一條同樣是告訴我們:...

吃肉的人是勇敢的人

我雖然對佛教充滿了恭敬,但是,開始吃素的時候,卻不...

如何讓心養成專注的習慣

問: 在企業工作結果是導向的,需要高效率,而且很多...

用微笑將世界傳染

一個人的情緒,不僅會影響自己,還會影響到身邊的人,...

不發願不迴向不誦經咒,只念六字洪名可以嗎

問: 每天一不發願,二不迴向,三不誦經咒,不上早、晚...

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讀誦大乘。 對淨業行人來說,主要是讀誦淨土五經。此外...

略論「一心不亂」

淨土法門是一代時教之特別法門。千經萬論皆讚淨土,獨...

便當裡的頭髮

在那個貧困的年代裡,很多同學往往連帶個像樣的便當到...

佛號入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我們修行,大家肯定都有感覺,一修行,感覺最重的就是...

墮胎後的身心狀態、補救與預防

隨著西方的種種價值觀漸漸被許多人接受。有許多人竟然...

【佛教詞典】道一(709—788)

道一,是中國唐代著名的禪師,漢州什邡(今四川什邡縣)...

【佛教詞典】雙神變

同一器具或建築物,由中央劃一界限,使其左右兩方全然...

【視頻】善導大師念佛偈語

善導大師念佛偈語

【視頻】淨界法師《維摩詰居士與八萬天女的故事》

淨界法師《維摩詰居士與八萬天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