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面對疾病

2012/09/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法是積極入世的,對於痛苦的態度是「速當遠離」。

當年佛陀出家就是有感於人生老病死的痛苦,為尋求一種離苦解脫之道,主動放棄了奢華的家庭生活,苦行六年,最終發現奢華的放縱與自虐式的苦行,並不能達到離苦的目的,而清淨的禪定智慧才是快樂的根本。於是盡其一生,說法四十九年,一直都在傳授「什麼是苦,如何離苦;什麼是快樂,如何達到清淨之快樂」的道理。

積極脫離痛苦,追求清淨之樂,是佛陀立教的用心,是我們佛教徒信仰的總旨。

疾病,這是人世間最為顯著的痛苦,當然更是速當遠離的主要目標之一。

了解因果,我們知道疾病的生成有一定的原因。但人的知識是有限的,不可能對各種疾病的來龍去脈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即使有相應的知識,也不可能使自己時刻處於理智與冷靜之中來預先防範。有句老話叫「醫不自醫」,說的是即使是最了不起的醫生,也有醫不了的病,也不能保證自己不會生病。中國古代的名醫,有「藥王」之稱的孫思邈也兔不了病死,就是這樣的例子。

了解因果,我們知道我們的身體與精神,不可能永遠調適得很好,我們的身體總會有冷熱酸疼的感覺,我們的精神也受喜怒哀樂等情緒所左右。由各種不適的情況,疾病的產生是一種自然現象,我們自己沒有相應的能力來避免和解決病痛,現在的醫學也沒能發展到治癒不治之症的地步。

如是真實地了解我們的處境,我們就會以一種坦然的勇敢和正確的態度來面對那些無常而至的疾病。

看了許多佛傳故事,我們知道世尊釋迦牟尼佛本人在世的時候,也常有當時著名的醫師蓍婆為他作治療和常規護理。

佛陀也常說「八福田中,看病第一」。這是說不僅自己有病要看醫生,他人生病也要積極看護,幫助求愈。探病看護最好的例子就是佛陀與阿難尊者,他們經過一處僧舍,見到一位老病比丘無人護理。佛陀吩咐阿難取水,親自為老比丘擦洗身體,打掃房間,捧湯餵食,看護養病。

再就其他佛國世界而言,東方的琉璃光如來,號稱藥師;西方的阿彌陀如來,尊為無上醫王。雖然,這些如來的尊號含有一種比喻意味,但其中「有病求醫」的道理是顯露無遺的。

不怕得病,這是一種坦然與勇敢;有病求醫,就是離苦的積極行為。

「坦然面對,積極離苦」是我們佛教徒對待疾病這一人世間共同難題的積極態度;不以南轅北轍的愚昧來徒增自己的痛苦;不給世人以「迷信」、「消極」之口實;也不會給那些外道邪徒藉以作蠱惑害人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三壇大戒的病中懺悔:親受三寶最真切的「顯靈加持」

晚鐘敲過,閉目臥在床鋪上,這一天又要過去了。 在太白...

病痛是否都是冤家債主所致

問: 是否身體上任何不適宜、病痛,如感冒、著涼等一...

蓮池大師是如何面對湯厄(燙災)的

【原文】 辛丑孟春十日,予隨例入浴①,失足沸湯中,從...

此陀羅尼,能大利益三界眾生

佛告阿難。汝當深心清淨。受持此陀羅尼。廣宣流佈於閻...

人生的老苦與病苦

在這個世間,衰老是一個苦。我們的念頭,念念的遷移生...

警惕無常,歡喜消業--佛陀生病的時候

人生病有時候是對人類的一種警惕,讓我們知道人生的無...

五德品格缺失,身體就會產生疾病

五德養性,是指根據仁、義、禮、智、信來養自己的性。...

忙到沒有辦法休息

由於工作忙碌,現代人常會因過度勞累身體而生病,像我...

【大藏經】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良的人心胸坦蕩,沒有私心雜念,不會欺天瞞地,也不...

修行人不與俗人混

佛在法句經裡面說,不與俗人混,不與僧相雜。出家無慾...

開始似乎是吃虧,後來還是會得大便宜的

天道是什麼呢?《易經》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個陰...

國務院參事室:建議恢復我國傳統飲食習慣

我們痛定思痛,常常在尋找造成災難的原因,尋找解決災...

怎樣才能讓自己不受傷害

一位剛從領導崗位退下的老居士來看望清淨,訴說自己近...

每個人的成就都是學習而來的

現代社會是地球村,和過去的時代不一樣了,時間、空間...

出家的要求:十三重難與十六輕遮

有些人以為出家做和尚,乃是最容易的事,只要頭髮一剃...

行願法師《虛擬犯罪不可為 自淨其意利社會》

近來,網上流行殺人、偷菜的遊戲,人們就虛擬網絡遊戲...

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此語誰不知之?知之而漫不加意,...

當代佛教徒要具備這3種意識

憂患意識 在佛教的經典中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末法時代。...

佛說八種大悚懼的事情

這八種大悚懼的事情就是要經常思維八種使我們感到害怕...

煩惱與道用,全在一念之間

《淨土》2019年第1期 文/明光 人到中年,身體上的各種...

各種葬禮的方式

鳥葬 葬禮依各地習俗、信仰各有不同,約而言之有四,即...

略說四諦--苦集滅道

苦諦 即三界六道之苦報。此苦報包括有情及有情所依處,...

是非只因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常人往往視逆境為外來因緣,總不知究竟的緣由為何?往...

聖嚴法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一、心中無事,不受干擾 默,是不要將一切現象,當成...

【佛教詞典】寶積寺

位於江西宜黃縣北之曹山(舊名梅山,亦稱荷玉山)側。...

【佛教詞典】犍度

(術語)Skandha,巴Khandha,又作幹度。譯曰聚,蘊,...

【視頻】淨界法師《弘川禪師題字》

淨界法師《弘川禪師題字》

【視頻】佛門禪修調五事——吃飯、睡覺、身、心、息

佛門禪修調五事——吃飯、睡覺、身、心、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