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面對疾病

2012/09/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法是積極入世的,對於痛苦的態度是「速當遠離」。

當年佛陀出家就是有感於人生老病死的痛苦,為尋求一種離苦解脫之道,主動放棄了奢華的家庭生活,苦行六年,最終發現奢華的放縱與自虐式的苦行,並不能達到離苦的目的,而清淨的禪定智慧才是快樂的根本。於是盡其一生,說法四十九年,一直都在傳授「什麼是苦,如何離苦;什麼是快樂,如何達到清淨之快樂」的道理。

積極脫離痛苦,追求清淨之樂,是佛陀立教的用心,是我們佛教徒信仰的總旨。

疾病,這是人世間最為顯著的痛苦,當然更是速當遠離的主要目標之一。

了解因果,我們知道疾病的生成有一定的原因。但人的知識是有限的,不可能對各種疾病的來龍去脈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即使有相應的知識,也不可能使自己時刻處於理智與冷靜之中來預先防範。有句老話叫「醫不自醫」,說的是即使是最了不起的醫生,也有醫不了的病,也不能保證自己不會生病。中國古代的名醫,有「藥王」之稱的孫思邈也兔不了病死,就是這樣的例子。

了解因果,我們知道我們的身體與精神,不可能永遠調適得很好,我們的身體總會有冷熱酸疼的感覺,我們的精神也受喜怒哀樂等情緒所左右。由各種不適的情況,疾病的產生是一種自然現象,我們自己沒有相應的能力來避免和解決病痛,現在的醫學也沒能發展到治癒不治之症的地步。

如是真實地了解我們的處境,我們就會以一種坦然的勇敢和正確的態度來面對那些無常而至的疾病。

看了許多佛傳故事,我們知道世尊釋迦牟尼佛本人在世的時候,也常有當時著名的醫師蓍婆為他作治療和常規護理。

佛陀也常說「八福田中,看病第一」。這是說不僅自己有病要看醫生,他人生病也要積極看護,幫助求愈。探病看護最好的例子就是佛陀與阿難尊者,他們經過一處僧舍,見到一位老病比丘無人護理。佛陀吩咐阿難取水,親自為老比丘擦洗身體,打掃房間,捧湯餵食,看護養病。

再就其他佛國世界而言,東方的琉璃光如來,號稱藥師;西方的阿彌陀如來,尊為無上醫王。雖然,這些如來的尊號含有一種比喻意味,但其中「有病求醫」的道理是顯露無遺的。

不怕得病,這是一種坦然與勇敢;有病求醫,就是離苦的積極行為。

「坦然面對,積極離苦」是我們佛教徒對待疾病這一人世間共同難題的積極態度;不以南轅北轍的愚昧來徒增自己的痛苦;不給世人以「迷信」、「消極」之口實;也不會給那些外道邪徒藉以作蠱惑害人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患癌或重病,該何去何從

患癌、或重病,何去何從? 假如您是一個信佛念佛已經很...

探病時應注意的事項

《梵網經》云:「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

身體查不出病因,能否如願往生

問: 我生病十多年,發病時情緒不受控制,醫院查不出...

人體最容易生病的器官

人體最容易生病的器官是什麼?不是心臟,也不是肝腎,...

癌症的三大原因:撐的、氣的、累的

第三個就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乳腺疾病,現在很多年...

造什麼因果會導致疾病纏身

身體健康是很多人十分嚮往的。有不少人都是花錢買藥、...

慈心不殺有好報,腎臟破裂能復原

大約是一九九三年,也就是我三十九歲那一年的某一天,...

雲居善悟禪師《勸安老病僧文》

高庵善悟禪師住持雲居山時,曾譔寫了一篇勸說各大叢林...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大藏經】【註音版】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第一念是哪裡來的?如何讓它不起

問: 當自己遇到人或事兒,剎那間就會一絲貪嗔閃過心頭...

道證法師:臨時助念也可往生

還有人有疑問,說如果這個臨終的人他一生都不信佛也不...

修學楞嚴咒有十妙

(一)妙清淨:至心持咒,身口意三業就能清淨,誠意誦...

國際十大流行的健康行為

少食肉 俄羅斯眼下流行素食風。他們認為大量食用各類...

宏海法師:淨土三資糧

(第一講) 好,各位蓮友大家上午吉祥,阿彌陀佛。 今...

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一個修行人有八種思考模式,我們首先先了解的,我們要...

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輪迴頓息

我們看《唯識學》是怎麼去解釋十二因緣? 第一個無明,...

聖嚴法師《盡心盡力第一》

人的身材有高有矮;人的力量有大有小;人的智慧有深有...

修學佛法必具的三項要求

知道人生是苦,知道生命短暫,知道國土危脆,卻不知道...

阿育王弟的果報因緣

古印度時代的阿育王,有弟名毗多輸柯,相信苦行外道的...

剛開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靜下來

我們佛七的前面三天,所強調的是禪定心;剛開始念佛,...

「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為何還要願往生

問曰:大乘經論中,處處說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云何天...

用錢修佛像還是用錢來幫助窮人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有人用比較大的錢做佛像建寺院,很...

供養佛陀十字繡頭像是否不恭敬,應該如何處理

問: 信女早年未學佛前喜佛,敬佛,並在集市上見一佛陀...

救人就是救己

一天深夜,我沿著一條燈光昏暗的小徑走回家。經過一片...

印光大師《普勸愛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減殺業說》

甚矣近世天災人禍之頻數,而人民死亡之多且慘也。豈天...

【佛教詞典】諸法得捨差別

【諸法得捨差別】 p1352 瑜伽一百卷十八頁云:又於此中...

【佛教詞典】燈明佛

(佛名)具名日月燈明佛。於過去出世,如今之釋迦佛,...

【視頻】淨旭法師《佛學問答》

淨旭法師《佛學問答》

【視頻】惠空法師《誦經做佛事的態度》

惠空法師《誦經做佛事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