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過多的慾望使我們離快樂越來越遠

2013/02/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過多的慾望使我們離快樂越來越遠

世間的人或者為物所累,追求物質,追求事業的廣大;或者為情所困,忙忙碌碌,但是卻不知道我們活著的終極目標是為了什麼。我們往往以為,擁有自己想要的就會快樂。但是沒有想到,正是這些過多的慾望,使我們離快樂越來越遠了。生產力巨大的發展,更加催生了人類更巨大的貪婪,人類的慾望更加地膨脹起來,好像打開了所羅門王的瓶子一樣,內心之中慾望的魔鬼跑出來了,其實我們離快樂是越來越遠了。

有些人以結婚成家為幸福,而不知道這正是束縛的開始;我們以生兒育女為幸福,而不知道這正是牽掛的開始;我們以事業成就為幸福,而不知道這正是爭鬥的開始。所以,佛說:凡夫眾生都是遍計所執性,遇到什麼就執著什麼,因此在煩惱苦海之中不能出離。前面他認為,我得到這個目標,我就會快樂起來,但是等待他的是更大的煩惱。

第一項智慧法則:世間萬物為我所用,非我所有。

那麼,禪的智慧就開示我們:世間萬物為我所用,非我所有。這是指導我們物質生活的第一個智慧的原則。為我所用,非我所有。清風明月都能夠為我所用,大地山河都能夠為我所用,為什麼要執著它呢?非我所有。不要執著,要隨緣利物,能夠為我所用,所以資源無限。非我所有,所以沒有執著心,那麼就能夠從自私的佔有到無私的奉獻,就能夠少欲知足。

我們看歷代的禪師,他們是何等地瀟灑自在。唐朝時候有位龍牙禪師,他就有一個偈子描述他的生活:

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無念復無涯,

時人若問居何處?青山綠水是我家。

這是非常瀟灑自在的,不像一般世俗的凡夫,蝸牛角上去爭奪蠅頭微利,整個世界青山綠水都是我的家。

第二項智慧法則,就是我們要從心外的空間到心內的空間。要從前進的空間到回頭的空間,從有相的空間到無住的空間。

安徽的桐城市,有一個地方叫做六尺巷,與佛教的一位居士相關的。清朝時候有一位大學士叫張英,他是桐城人,在京師裡面做宰相。有一年他老家的鄰居重建房子,就佔了他家一點地盤,這個管家很生氣了,「我家老爺在京師做官,你還敢佔我們的地方。」馬上寫封信告訴張英,張英回了一封信說:「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意思就是說,我們不要去跟人家爭奪地盤,鄰里之間嘛,讓他三尺又何妨。這個管家看到以後,馬上就醒悟過來,心量啊!我們不要去爭奪外在的空間,而是要拓寬我們內心的空間。你看看,萬里長城現在還在,但是當年建造長城的秦始皇到哪裡去了?所以,你這麼千里地寫一封家書過來,只是為了鄰居佔了我們一點地方,那你何必呢?值得嗎?這個管家看了以後很慚愧,馬上就不跟他爭了,就讓他了。那麼,鄰居也知道了,看到張家願意把地方讓出來,讓他三尺,他也把自己這個圍牆退後三尺,剛好就有六尺了,形成一個巷子,就叫做六尺巷。

所以我們要能夠拓寬心內的空間,不要片面地爭奪外在的空間,要從前進的空間到回頭的空間。

禪門下有一個偈子說: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用插秧來作比方,其實這也就是告訴我們,要從只顧往前進的這個空間回頭來看一看,就能夠深深體會到榮華富貴的虛幻不實,而從吃喝玩樂的聲色犬馬之中回過頭來,從追逐慾望滿足的貪慾之中回過頭來。

《菩提道次第廣論》上說:我們隨逐慾望,希望得到滿足。但是,隨逐慾望只會導致不滿足,使我們一直遭受六道輪迴之苦。所以不隨逐慾望,就是修行;隨逐慾望呢,哪怕你天天誦經、念佛,那也只是世俗法。

所以,宋朝時候有一位慈受懷深禪師就有一個偈子說:

萬事無如退步休,本來無證亦無修。

明窗高掛菩提月,淨蓮深栽濁世中。

要能夠由前進的空間到回頭的空間,要從有相的空間到無住的空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果我們執著於相,執著於這些虛幻不實的、緣生緣滅的相,就會讓我們一直輪迴不息,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實也就是說,應當無所執著於世間生滅的假相而生清淨心,這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能夠放下,回歸當下本自具足的智慧,這就是佛陀、聖者的解脫境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輪迴的世界真的美好嗎

當我談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少數年輕氣盛、富足高貴的人...

防護六根,斷除淫慾

當年佛陀住世的時候,要求出家人防護六根,並示言若縱...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

一個月色朦朧的深夜,在一個靠海的山洞裡,一個老和尚...

對病者開示

佛陀成道後,在鹿野苑,初轉法輪,為五比丘,說四聖諦...

慾望來了怎麼辦?你需要這十五個退欲靈丹

對治手淫最重要是防患於未然,在你被淫慾控制將要手淫...

濟群法師:如何才能對治慾望

如何才能對治慾望?佛陀告訴我們:若欲脫諸苦惱,當觀...

恩愛別離怨憎合會,此皆為苦無有歡樂

往昔,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城裡有一位長...

扮新娘

三十多年前,在我辦的佛學院裡,有一個比丘尼,四方臉...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欠錢不還會遭什麼報應

願意將錢借與我們,這說明對方對我們很好,也很信任。...

如何判斷「所知障」和「煩惱障」

問: 佛家講,修行有所知障。我等即要靠已知、所知才...

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

四煩惱六者: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善...

百丈禪師示大乘頓悟法要

問:如何是大乘頓悟法要? 師曰:汝等先歇諸緣,休息萬...

婚外戀產生的究其根源

受西方性自由思潮的影響,包二奶、養情人、納妾等有損...

往生淨土的三部曲

一、信資糧 首先,我們來聽聽三部曲之一,也就是三資糧...

不生氣,你就贏了

不生氣,就贏了。這是金庸先生的至理名言,也是金庸先...

用感恩的心對待當下的生活

《菜根譚》有這樣一段話:釋氏隨緣,吾儒素位,四字是...

【推薦】夢參老和尚:修行的方法

1、如何拜佛? 禮拜時要注意,如果禮拜時很輕慢,懷著...

貪念惡念感召生死輪迴苦

佛住在波羅奈國鹿野苑時,一日早晨到城裡托缽,看見一...

如何應對念佛時的妄想雜念

問: 如何應對念佛時的妄想雜念? 大安法師答: 當你...

眼明心卻盲

數年前,我在為佛學班上課時,學生中有一位弱視青年。...

地獄苦果深重,當精勤修行善業

(上)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天,世...

略說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為主,菩提者:即是利益眾生之心,故信...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

在此世間,每一個眾生都在追求著安樂,為什麼會不期而...

損人利己是表面現象,其實真相是什麼

如果我們就未來的因果報應而言,會把自己的快樂凌駕在...

【佛教詞典】憩伽

(物名)又作朅伽。譯曰劍。或名大慧刀。見慧琳音義三...

【佛教詞典】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

(經名)一卷,唐寶思惟譯。大梵天王請佛乞說咒。佛為...

【視頻】界詮法師《三世不妄語,舌能至鼻》

界詮法師《三世不妄語,舌能至鼻》

【視頻】大安法師《臨終助念的利益》

大安法師《臨終助念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