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生觀和價值觀

索達吉堪布  2012/11/08  簡體字  大字體  護眼色

一、正確人生觀的因

一個人對人生目的、意義的看法,叫人生觀;他在這個世界上的價值取向,就是他的價值觀。

比如說,有人以為錢很重要,只要有錢,他夢寐以求的快樂,就會滾滾而來;也有人相信,感情是人生中最珍貴的;還有人認為,地位高於一切。

各位所學專業各不相同。有人選擇某一專業是為了謀生;有人是出於愛好;有的是為了緊緊趕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在你選擇所學的專業時,事實上,已對你心目中的價值,做出了選擇。

在座的學者和智者,都有一定專業領域的知識,應該思考過這個問題:人生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是什麼?如果沒有真正具有意義的人生觀,就和動物沒有差別。

去年,我看到這樣一條新聞:一些新聞媒體在採訪一位暢銷書作家,記者問作家:「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什麼?」作家卻一臉茫然,不知如何作答。

我想,他創作過數量不菲的暢銷書,人們都認為他思想深邃、境界高超,但如果連作者本人都對人生意義茫然無知,這個社會的價值潮流,究竟會變成什麼樣?

當今社會,大多數人對自己的人生深感迷惘,由此,他們的價值取向,也一定沒有方向。社會上流行的一些偶像和理念也是以盲導盲,人們的精神處於一種焦慮、無目的的狀態。

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西方多元化文化充斥人們的心,在他們本來貧瘠的心靈中,不僅沒有吸取到更充實、更有意義的人生觀,反而更加迷惑和混亂。

昨天,有位博士論述了佛教經濟學觀點。他說:「社會口口聲聲說,要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可是,人的貪慾永無止境,何時,才能滿足人類的物質追求?如果試圖以物質來滿足我們的慾望,那是慾壑難填。」

人們常說:「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但是,現在社會上許多人都是享樂主義者、拜金主義者、自私自利主義者。他們認為,只有在「人人為我」的前提下,我才能偶爾為「人人」。

現在世間上的很多人,真的很可憐!他們殫精極慮追求的目標:外在的物質、名聲、內心虛無飄渺的情感,連芝麻許的利益都沒有。但是,我們的感官,已經被迷幻藥麻痹了,陶醉在虛假的快樂中,迷失了真正的方向。就這樣不由自主地追逐,活了一輩子。

我翻過一本小說,叫《活著》。據說,張藝謀把它改編成一部電影。但是,我沒有從中找到「活著」的意義。也許在座的有些專業人士的看法和我不同。

簡而言之,如果我們目光短淺,就會無惡不作。大多數人在唯物論、進化論的教育下長大,信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死如燈滅」。如果是這樣,那麼,「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也就天經地義,「為自己而奮鬥」就成為合情合理。

這樣,每個人、每個團體,在為自己利益奮鬥的過程中,就會不擇手段。昧著良心、損害眾生的各種不道德行為,就會大量湧現。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應該怎樣定位自己的人生呢?

我認為,第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是:人生,真的只有短短的幾十年嗎?如果人真的沒有後世,那麼,為了短暫的今世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奮鬥,終其一生也是值得的、無可厚非的。

假如真的有後世,而且是無比漫長、久遠的來世,今生所作的一切,都會對未來的快樂和痛苦,產生決定的作用。就像我們年輕時辛勤工作,積累資財,就會有一個安定的晚年一樣。而我們卻對此茫然無知、置之不理,這樣的行為,是否合理呢?

人類自稱是智商最高的動物,具有高度辨析的智慧;有能力創造自然、改造自然。然而,這種智慧,卻連自己有後世都不知道,所謂的萬物之靈,究竟是聰明,還是愚蠢?

因此,要建立一個正確的、符合自然規律的人生觀,就必須思考這個最關鍵的問題:人是否存在前後世?如果存在的話,快樂的因是什麼?這樣,我們就不會鼠目寸光,而會以對今生來世有利的方式,來確立此生的意義和價值。

社會上層出不窮的各類問題,歸根結底,就是人生在世,應該以什麼樣的價值理念,來主導人生方向的問題。

二、正確人生觀的果

人生觀有世間、出世間之分;世間有東、西方之分;西方也有個人與社會群體、乃至專業領域之分。對個人來說,年輕與年老時也迥然不同。

一個人年輕時,往往追求感情、財富、事業和地位,幻想精彩的人生。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漸漸了解,所謂的感情、金錢都不能帶來幸福。在一個人的人生中,只要有維持生存的基本條件就已經足夠了,即使再多,也不能帶來心靈的快樂。

當然,如果沒有一點生活資具和條件,一個人無法生存在這個世界上。但人對自己的慾望,應該有所節制。按照佛教的觀點,人應該知足少欲。如果知足,即使沒有豐裕的財富,也一樣快樂地生活。

從前,有一個乞丐對一位禪師說:

「我一無所有,內心非常痛苦。」

禪師說:「把你的雙目給我,我給你一百兩金子。」

乞丐說:「我的雙目遠遠不止一百兩黃金!我決不會給你。」

「把你的雙臂給我,我給你一百兩金子。」

「不!」乞丐說,「沒有雙臂,我怎麼生活?即使你給我一千兩黃金,我也不會給你。」

「那,把你的雙腿給我吧,我給你一百兩金子。」

「不論你給我多少金子,我也不會把雙腿給你!」

禪師說:「想一想,其實,你並不窮。」

乞丐想了想:「確實是這樣,我不是世界上最窮的人。至少,我有三百兩黃金。」

後來,乞丐反省自己,對人生的價值重新定位,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美麗人生。

在座的諸位,不知是否看過《假設給我三天的光明》?海倫凱勒在自傳中說,人的價值觀大不相同。作為一個盲人,她一生中,如果有三天光明,此生就已經足夠了。可是,對雙目俱全之人,每天的光明,卻毫不足惜!

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希求幸福。但是,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它就是心靈的快樂。一個人可以一無所有,乃至雙目失明,但只要能明瞭人生的真諦,那麼,無論是什麼人,都可以感受到內心的那一分歡樂。它充溢我們身心,令我們有限、短暫的生命,煥發出智慧和慈愛的光芒。

這裡所說的快樂,不是指空性、勝義諦的境界,而是指世俗的現象。所謂現象,是耳聞目睹之法,是物理學家研究的對像;而事物的本質,則非眼耳鼻舌身之對境,需要用另一種方式去衡量。

在這個世界上,有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層次也各不相同。就像皈依,同是皈依佛門,目的卻各不相同。有人是為了從輪迴中解脫;有人是為了無量眾生的安樂。如果你的人生價值,只是為了一己的快樂,是很低很低的層次;假如不論是何等眾生,你都希望能利益他,則尚屬中等;如果沒有絲毫的自利之心,完全是「人不為他,天誅地滅」,這樣的理念是最崇高的。

各位學者,你們的人生才剛剛起步。也許你關心的只是自己的家庭、職業和愛好。對此,佛教也不會一概否認。無論你持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如何提陞它、令它對你及你周邊的人有利?這是問題的關鍵。但要做到這點,歸根結底,就要了解前生後世是存在的、因果真實不虛。這是我今天想說的第一點。

第二點,有人以為佛說四大皆空,就不敢接觸、深入佛法的精髓,怕影響、破壞了他的快樂人生。其實,佛教的人生觀,會讓你更寬容,生活得更快樂,並從內心深處生起智慧和悲心。

在所有的價值觀中,最高、最有意義的價值觀,就是利益眾生。這不僅是佛教的觀點,也是整個宇宙間,最至高無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是最高的真理,沒有一種意義和價值,能超過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索達吉堪布文章列表

人生的四盡與四不可盡

一、人生需謹記的四盡 一盡:盡孝 對父母要盡孝;人無...

人身到底「難得」到什麼程度呢

佛教裡有一句大家都聽慣了的話:人身難得。到底難得到...

無盡大悲 矜哀三界——宏海法師浴佛節開示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是農曆的四月初八,是我們大...

笑看得失,淡觀榮辱

一個人活在世上,目的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到底什麼才是...

受持五戒的意義與功德

佛教的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

愛我所擁有的

有三個年輕人在旅途中相遇了,於是結伴而行。他們探討...

人生的禍福來自於因果

人在一生中往往有各種不同的遭遇,是禍是福、是苦或是...

人生實相與彌陀的救度

《佛說譬喻經》中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一名行人被餓虎追...

十大防癌的食物

飲食不當可以致癌,但吃對食物也可以防癌。不久前,湖...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會離你而去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會漸漸離你而去。你能看見全身...

弘一大師法語擇要

目中有人助緣多,心中有德福報多, 耳中清靜和諧多,心...

四大類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Junk Food),是指僅僅提供一些熱量,別無其...

律宗大德廣化法師

在台灣的佛教中,專弘律學的比丘,除了濟濤律師外,再...

星雲大師《佛教對時空的看法》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感謝佛陀的指引,讓我們有...

為提婆達多申訴的比丘

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時,五百位大比丘跟隨...

鐵窗下的懺悔

再度入獄,雖近不惑之年,卻開始對自己生命產生疑問:...

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

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這是經常聽到一般人慨嘆的話...

佛教如何看待婦女

問: 佛教如何看待婦女? 濟群法師答: 佛教覺得,婦女...

【推薦】欲明心見性,先改個性

★欲明心見性,先改個性。個性那麼暴躁,那就不要講見...

修佈施就要這樣子來修

佛教不但在理論上博大精深,而且具體表現在實踐上,是...

【推薦】慧律法師《死亡的藝術》

前言 好生惡死乃人之常情。多數的人忌諱談死,殊不知...

為什麼很努力卻掙錢不多

佛法中講:財佈施得福報,有福報才有財富。我們要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