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像為何還要開光

正如法師  2012/08/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問:佛像為何還要開光?

正如法師答:改革開放後,國運昌盛,佛法昌隆,佛像開光法會很多,隨之而來的就是許多人提這個問題。我們佛教徒應該明白:佛是不用開光的,開光的是佛像,為佛像開光。佛哪要我們凡人開光?佛開我們凡人俗子光,這還差不多。這個首先要知曉。所以,正確的說法就是,佛像開光。

開光,也稱作開明、開光明、開眼、開眼供養。新佛像、佛畫完成後,我們將其供奉在佛殿或佛堂中,我們要舉行一種對外開放的儀式,告知天下佛像已塑造,大家可以來瞻仰膜拜了。這種儀式,稱為開光。依《禪林象器箋•垂說門》中說道:「凡新造佛祖神大像者,請宗師家,立地數語,作筆點勢,直點開他金剛正眼,此為開眼佛事,又名開光明。」經過這個開光儀式後,佛像便成了佛的本尊,而不是原來的木雕泥塑了,不能看作是木雕泥塑。

開光儀式,在漢地已形成一套規範的儀式,但是,由於地域及側重點不同,還是有些微小的差別。現在,漢傳地區一般都是先將佛像安放好,法師們為「木雕泥塑」聖像,念誦「去濁成淨」經文咒語,術稱「淨壇」。「腥膻垢穢盡蠲除」後,主法高僧會拿起一條新毛巾在佛像前做一個擦拭佛像的動作,說上一首偈頌,讚揚佛之功德;其次,用鏡子向佛像正面以及左右照一照,也說上一首偈頌;最後主法者拿起硃砂筆,為佛像開「六通」,即眼通、耳通、鼻通、舌通、身通、意通。每點一通,說上一相關語。主法者再將硃砂筆向佛眼的方向作一個「點」的動作,奉上一偈頌,大喊一聲「開」,這六種神通具備,這佛像就是真佛了,這時開光儀式就完成了。迎請本尊法駕常住在此像上,因此,佛像開光也叫做「聖住」。現在,這尊木雕泥塑的佛像便具備了佛之一切功德,如真佛無二。

在佛教中,任何一種儀式,還有另外一層意義,那就是表法,就是所謂的象徵意義,都有其非常深刻的教育意義。開光儀式也是一種表法。佛教認為,我們眾生因為從無始以來,真如妙心被無明塵垢覆蓋,於是不能顯現,所以成了眾生,非常煩惱痛苦。現在,我們想要證得與諸佛一樣的智慧光明,那就必須擦去這些「無明塵垢」。擦掉無明塵垢,我們的真如佛性才能顯露出來。通過「開光儀式」用毛巾向佛像作拂塵的動作,這就是象徵拂去眾生心地的塵垢;用鏡子一照,這表示眾生光明顯現,真如妙心顯現;用硃砂筆向佛眼一點,表示眾生的般若智慧開啟了。「眼目代表智慧」,眼睛是智慧的窗口,智慧能破煩惱。眼目開啟,法身慧命活了。般若智慧,是佛的特質。

佛像開光,至北宋年間已經形成一套儀規,這主要是由於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北印度烏填曩國傳法大師施護譯出《佛說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該經詳細談到,有關佛像雕造完成後的安像慶讚方法。據經中所說,「安像慶讚」儀軌,首先應該選擇一個吉日良辰,在一個清淨處所結為安放的勝界,陳設傘蓋、幢幡、香花、燈果,請阿闍梨一心奉請如來及菩薩眷屬等,一心觀想如來一切圓滿之相,以清淨香花香水燈果奉獻於台前,專心致意,離諸妄念,誦「三摩野薩怛鑁」真言三遍,請佛慈悲常住於此。之後,用黃布蓋覆佛像。阿闍梨作觀想,觀想佛如一聚火,誦真言七遍,再觀想如來如真實身諸相圓滿。然後,以「唵阿吽」三字安在像身上三處,「唵」字安在像首頂上,「阿」字安在像的口上,「吽」字安在像的心上。

如果,是金、銅、石等製造成的佛像,則需要塗上香油,用草刷子洗刷清淨,用歌舞妓樂歌讚,阿闍梨復誦香油真言,用銅器盛五穀五種淨水洗浴佛像,再令弟子眾等,念誦偈讚及諸歌樂,奏吉祥之音。誦「佛眼菩薩真言」除一切垢,復誦灌頂真言。如果,是畫像,則以鏡子照之,用前述五種淨水塗在鏡上,洗浴鏡中影像。

沐浴完畢,即誦著衣真言,接著誦安耳真言、安髮髻真言、安指甲真言、安髭鬚真言、獻塗香真言、安莊嚴真言。再依灌頂儀軌請佛像安立在曼荼羅內,誦本尊三昧真言,再誦獻花真言、獻香真言、塗香真言、燈真言、食真言。一邊誦真言,一邊依次供養花、香、塗、燈、食。供養周備,才為佛像開眼,點眼即誦「開眼光真言」。真言畢,請施主弟子入曼荼羅內瞻仰頂禮。至此,佛像才算開光。

最後,為施主弟子灌頂,誦護摩真言、增壽真言、息災增益真言、作歌舞、發文告,為阿闍梨等一切弟子祈福,同獲吉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其財物飲食隨力供養法會,令福圓滿。所有供養剩餘的食物,有人食者皆能滅罪。各人隨力布施,志心為上。還有曼荼羅內的所有供養,應該奉獻給阿闍梨。儀軌圓滿,收壇結束。這是密教的作法。密教十分重視佛像開光,以及聖僧加持力。通過一定證量的法師的加持力,這尊佛像也就極具加持力。以上所述的真言,儀規經中都有明文。

佛的法身遍一切處,佛的光明遍一切處,無所不在,無處不有。又汝心中有佛,則處處是佛陀。如果,您府上的佛像還不方便「開光」,那也是同真佛無異,具足佛之一切功德,可以供奉膜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何理解「以攝心專注而念」

問: 如何理解徹悟大師以攝心專注而念,為下手方便一...

什麼是皈依

問: 什麼叫做皈依? 慧律法師答: 皈依分兩個角度:...

虛雲老和尚《佛教律學入門》

甲、敘言 戒的意義,就是止惡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惡五...

吃素和吃齋有什麼不同呢

問: 師父,吃素和吃齋有什麼不同呢? 慧廣法師答:...

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極樂世界

問: 念什麼佛、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極樂世界? 慧律法師...

人的貧富貴賤,到底是由誰來主宰

問: 同樣是人,為什麼有的人天生聰明,家世顯赫,富...

念佛起止儀

一、禮佛三拜 二、念讚佛偈一遍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

佛歡喜日的由來

農曆七月十五,俗稱鬼節,是民間祭祀祖先的日子。而這...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大藏經】【註音版】供燈儀軌

供燈儀軌...

憂患可以使人拚搏生存

《孟子》裡說:舜帝原來在歷山耕田,30歲時被堯起用,...

美好人生,從心做起

心,在佛教中有著最為豐富的詮釋。認識自己的心,把握...

功德最大的就是救命

阿彌陀佛。諸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這個機緣呢是剛剛...

買枸杞子別貪「色」

很多人覺得這個枸杞子顏色暗紅不鮮亮,沒賣相。其實不...

生命的「倉庫」---第八識

第八識等於是我們的一個倉庫。當我們生命結束的時候,...

先修善良,再修空法

現在我有一個習慣,每次有人來要皈依三寶,特別是那些...

念佛為何還要修觀

問: 我們一路念佛就好,為什麼要修觀? 淨界法師答:...

念佛得速疾解脫

得疾解脫者,《智論》云,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

丈夫喜歡打麻將怎麼辦

問: 丈夫特別喜歡麻將,可我卻是最討厭的,所以經常...

我們的生命大都是歷史不斷的重演

佛陀說我們的生命就像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它不是一個...

圓因法師:為什麼不要吃肉

1、戒殺吃素得福報 佛陀在楞伽經開示我們:食肉與殺同...

怎樣對待別人的過失

凡夫之人,那能無過。除非入正定聚的聖人,就不會有過...

讀楞嚴經看什麼

大家都是佛弟子,我們在佛門裡面常會感慨,或者聽聞到...

戒法是否允許重受

關於重受的問題: ▲《業疏》云:若准《多論》,不得重...

近香則香,近臭則臭

佛陀在世時,得知七十位婆羅門群聚修行,佛陀覺得這群...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本頌是印度的大論師天親菩薩所作,雖然只有三十個偈頌...

【佛教詞典】三衣遇緣失受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善見雲,若施人、賊奪、若失、...

【佛教詞典】逆流行補特伽羅

【逆流行補特伽羅】 p0928   集異門論九卷六頁云:雲...

【視頻】南無觀世音菩薩(覺慧兒童合唱團)

南無觀世音菩薩(覺慧兒童合唱團)

【視頻】慧律法師《金剛經》

慧律法師《金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