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極樂世界

慧律法師  2012/07/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問:念什麼佛、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極樂世界?

慧律法師答:念什麼都一樣,問題是要見性,見性的話,不念它也是佛。佛不念佛、佛不繞佛、佛不禮佛。佛不念佛:自性就是佛,念念般若,涅槃妙心就是佛;佛不繞佛:諸法本空,沒有能繞所繞,諸法寂滅;佛不禮佛:拜來拜去,本身來講,還是自己的清淨自性。今天來講,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這是不對的,阿彌陀佛從來沒有來跟去,諸佛的本體並沒有來去。我們一般以為是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不是這個道理,是我們的心清淨,顯現了阿彌陀佛。就眾生的角度來講,阿彌陀佛臨命終顯現,來接引眾生到極樂世界去,其實佛並沒有來去、生滅、增減。佛如果有來去、生滅、增減,那就不叫佛。所以要了解,所謂接引,是站在眾生的角度講的,是因為我們至誠懇切,感召了佛的清淨的國土,所以我們臨命終看到了阿彌陀佛來接引的像,像是表法的。

但是,真正的究竟義,佛、阿彌陀佛、證得本體的諸佛,並沒有來去、生滅、增減的,因為眾生對這一層道理不知道,所以一直求佛來接引。當然,這個是好事,但是,最重要的東西他沒有掌握,就是心沒有清淨,念了一輩子的佛,不受用。

就像一個人,他的心裡貪、嗔、癡很重,一邊念佛,一邊跟別人吵架,看到什麼都貪,看到珠寶也貪,看到衣服也貪,雖然每天也在用功、做功課、念佛,但他這個心不夠清淨,臨命終很危險的。可是,如果有禪宗的心性的功夫的人,他就了解這一層道理,我們靠著自力,還有靠著他力的淨土法門,最重要的,是要從自己下功夫。這一層道理,很多念佛的人都不懂,以為念佛就什麼都依靠阿彌陀佛,卻忘了要降服自我的貪、嗔、癡,要降服自我的無明,要開佛的大智慧,都不願意聽經,都不願意聞法,內心夾雜著無明,無明夾雜著傲慢,人家的意見稍微和他不一樣,他就跟人家吵成一團,說別人是業障,說別人不了解,說別人不能往生,每天都只有責備別人,這個是很悲哀的。心都不清淨,如何往生淨土?

所以這種念佛的觀念完全是錯誤的,他一直想要靠他力,而忘記了他力是增上緣,要靠自力才是親因緣。如果我們把心比喻作一面鏡子,當我們把這面鏡子擦乾淨了,這面鏡子自然就會反光。我們的心如果一邊念佛一邊卡住無明,臨命終阿彌陀佛怎麼來接引呢?平常看他很好,可是小事情就跟人家計較,放不開,看不破,為了一點點小錢就跟人家過意不去。跟他意見不一樣,就說人家著魔了,是邪魔外道,走錯路了,每次都讚歎自己,卻摸不清楚自己的門路是什麼。所以修淨土法門,念佛的人,要了解,諸佛菩薩本來就沒有來去,講接引往生,是因為我們的心清淨,還有,是我們的至誠懇切感動了佛。

所以兩種力量一定會往生,第一用清淨心念佛:時時刻刻降服自我,破除無明,用這種心來念佛。念佛絕對不起貪、嗔、癡,絕對不跟眾生百般的計較,眾生得罪我,我一樣寬恕他,內心一直保持這種清淨的念頭,臨命終,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一定會現前的。如果不懂得降服自我,邊念佛,邊吵架,跟自己過意不去,跟別人過意不去,那這個念佛的力道就會非常的小,而且臨命終會處於危險的境界。第二要至誠懇切的念佛。所以,念佛的人這兩點一定要守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慧律法師文章列表

法佈施以勸修淨土為最勝

有些做弘法利生、勸進行者工作的人,他常有個觀念:一...

如何轉變負面的人生態度

問: 常有人自覺能力差、力量小,對社會、家庭沒有影...

在家居士如何做到淨念相繼

問: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淨念相繼這句話,我們在家居...

聖嚴法師:關於自殺的問答

問:自殺到底算不算殺生? 答:算。用自己的意志、自...

欲生淨土不得怕死

千萬不可怕死,怕死則仍不能不死,反致了無生西之分矣...

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當知此人唯得大利

往生者頓然跟佛的境界相同。這個淨土法門它很強調一念...

阿彌陀佛的慈愛超過世間父母

我們都要去理解阿彌陀佛的心,彌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心。...

迴向和不迴向有什麼差別

問: 迴向和不迴向有什麼差別? 大安法師答: 迴向和...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覺得環境不好,為何不把你的心換一換呢

九種無為法:九無為說,窮生死蘊,就是深入地研究第八...

慧律法師《道,就在你心中》

有一天,我心裡感到非常煩悶,就去見廣欽老和尚。頂禮...

萬法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再來看附表,事相上是造作、有相...

【推薦】欲明心見性,先改個性

★欲明心見性,先改個性。個性那麼暴躁,那就不要講見...

如何運用「一心真如」這個觀法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須菩提尊者在觀空的時候,是以...

生漏梵志皈依佛本緣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位名...

把QQ頭像換成佛菩薩的頭像

近來看到很多佛友的QQ頭像,各種各樣的都有。有男人的...

聖嚴法師《懂得放下,才能自在》

問:法師常勸人遇到困境時,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

「無聲」也是一個聲音

我們現在再做一個實驗:心在哪裡。現在大家把眼睛閉起...

坦蕩面對挫折,從容迎接失敗

從記事開始。我們便在得意與失意之間生活。 求學時,...

人生相報十大恩

1、父母養育之恩。十月懷胎,冒險分娩,精心餵養,嘔心...

為了臨終的正念,你必須做這兩件事

帶業往生它是有條件的:這個業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續,它...

提前面對現實,為來生積集資糧

死亡好像還很遙遠!這是無始劫來的習氣很堅固,這個是...

達摩大師:禪觀七門

問曰:何名禪定? 答曰:禪為亂心不起,無動無念為禪定...

春節,請把「五孝」帶回家

一年又過去了,我們與父母的年齡都在增長。人到晚年易...

人生就是要有個好心情

人生的話就是要有個好心情。你有個好的心情,一切負面...

【佛教詞典】忍不墮惡趣

(雜語)至於忍位,則不再墮於惡趣也。...

【佛教詞典】律藏結集最先

亦名:結集三藏律藏最先、三藏結集律藏最先 子題:毗尼...

【視頻】懺雲法師《如何突破意識進入禪定》

懺雲法師《如何突破意識進入禪定》

【視頻】《大悲懺法》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

《大悲懺法》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