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為何你要甘受輪迴

大安法師  2019/01/21  大字體  護眼色

為何你要甘受輪迴

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者,以諸眾生沉迷自性,甘受輪迴。曠劫至今,曾無省勵。故示苦樂兩土,爰開折攝二門。激之揚之,俾欣俾厭。勝心既發,淨業斯成。——《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這段一方面指出了阿彌陀佛的悲心,同時也揭示了淨土法門這種方便教法的依據。  「激」就是激勵,「揚」就是鼓揚,激勵、鼓揚在生死裡面輪轉的凡夫,讓他們生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

這種「欣厭」就是淨土法門的「願」,是「信、願、行」中「願」的核心內容啊!

這個「願」怎麼發得起來呢?這是一樁很難的事情。難在什麼地方呢?

這裡揭示一個原因——「以諸眾生沉迷自性,甘受輪迴」。

「諸眾生」就是指二十五有的眾生,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道的眾生,無量劫以來,都是沉迷的狀態。「沉迷自性」,我們本覺的佛性昏迷了,「沉」是修飾語,就是迷到了極點。

就好像在酣睡中,一個夢接一個夢,夢裡面你扮演了一個角色,就高度認同自己是那個角色,而忘了躺在床上的自己了。所以在這個沉迷的過程當中,眾生就「甘受輪迴」,在三界裡面不斷地輪迴。

這個「甘」就很麻煩了,心甘情願,認為就是這個樣子。他不知道輪迴是虛妄的業心所變現的境界,而認為是真實的,在這裡受苦受難,以為這就是應該的。

他甚至在妄心變現的境界中還在尋找一種樂趣、幸福,在這裡待久了還不願出去。就好像關到牢裡面,已經失去了自由,但關久了,還覺得很好。把他釋放出來,給他自由,他還不要,他害怕。他很樂意關在裡面!

這就很麻煩,麻煩就麻煩在這個「甘受輪迴」,沒有出離之心。

所以「曠劫至今」哪,就是曠劫以來,一直到今天這一期的輪迴中,沒有這樣地反省自己的生命:這種生命形式是不是我們應該有的?他沒有這種內省能力,他不明白這個真相。

沒有這種內省、不了解真相,當然他就不會振奮起來——想要離開這個地方。這就是我們這些業力凡夫在輪迴裡面的基本相狀。

法藏菩薩(阿彌陀佛因地)觀察我們這些輪迴的、沉迷的眾生已經很清楚了,就要找一種度我們這種根機的方法,於是就施設了淨土法門。

為什麼我們甘受輪迴?就是還不了解我們在輪迴的生命狀態的苦難、無常。

那麼,怎樣才能讓我們明白這個事情?法藏菩薩就要建立一個真實的、快樂的、本來的、清淨的世界,來跟我們這個世間產生一種對比。

用那個世界沒有眾苦、純一快樂的極樂狀態,來跟我們這個世間種種的苦——八苦、一百零八苦,產生一種比較。

這就必須要施設一個參照,沒有參照我們是不會醒過來的啊!於是就開出「折攝二門」。

「折」就是折伏,要跟我們講述這個娑婆世界的種種殘缺、不如意、災難、無常——就是五惡、五痛、五燒,來折伏我們這顆沉迷的心。

那「折」了之後,我們就會想:哎,這個世界是不好玩啊,是很苦啊。生出了苦的感覺,也許就會反省:我為什麼會這麼苦?這個苦能不能解脫?

當眾生有一念想要解脫的心的時候,攝受法門就派上用場了。你想離開這地方?好,我有一個好的地方給你安立。所以折伏用一種威的力量,攝受用一種慈悲的力量,這兩者要同時來施設。

光有「折」沒有「攝」的話是不行的。如果只是調動了他的厭離心,他覺得好苦好苦,但沒有給他一個安立的地方,一個安心的方法,他可能就要跳樓去了。所以一定要有個「攝」。

這樣,通過「折攝二門」就能夠激勵出眾生的厭離之心,透過極樂世界這個參照系的建立,揚起他的欣慕之心。這就有了「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之願心。

這種願心是要靠這個法門、靠彌陀願力來把它激活的。這樣的「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就是「勝心」——殊勝的解脫心。

這樣就從輪迴的、五欲六塵的泥坑裡,綻放了一朵蓮華,綻放到虛空裡面來了。

這就超越凡夫的心。原來我們的心是名利的心、慾望的心、瞋恨的心、愚癡的心,現在忽然生起了求往生淨土的心、出輪迴的心、得解脫的心、成佛的心、度眾生的心。這樣的心一旦發出來之後,它的力量很大。

這種心也是我們自性本具的,但由於我們的無明,被嚴嚴密密地遮蓋在潛意識裡面了。

透過 「折攝二門」的施設,欣厭心發出來之後,就「若決江河,沛然莫御」,要趕緊把這個願心落實在持名念佛的行持當中,這樣你往生極樂世界的淨業就可以成就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是什麼樣的因緣而墮畜生道

己三、示畜生趣 畜生是什麼意思呢?他內心愚癡,而不能...

蓮宗故事

(一) 這次我要講的專題是《蓮宗故事》。首先講清朝...

念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就有我們一朵蓮花嗎

問: 我聽說念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就有一朵蓮花,...

五種因緣加持往生者不退轉

有人就問,我們都是業力凡夫,具足見惑思惑了,常常起...

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習禪宗求得明心見性嗎

問: 是不是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習禪宗求得明心見性?...

83歲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幫她進入信願念佛的正軌

問: 我母親八十三歲了,精神不是很好,時而抑鬱,時而...

八萬四千法門,哪個法門最適合我

雖然同樣是學佛,但是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種種宗派,...

橫截諸惡趣

帶業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橫截諸惡趣。這個橫,注...

普賢菩薩十大行願

普賢十大行願是修學大乘佛法的基本準則。普賢十大行願...

太善良會被欺負,該怎麼辦

問: 在這個斗諍的世界裡,如果太善良是會被欺負的。...

極樂世界的水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水功德: 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 微風動華葉,交錯...

勸人往生西方也等於成就自己

勸進行者,念佛消災。一個淨業行人,當自己走向信願持...

生氣真傻

頭頂天,腳踏地, 人生全在一口氣; 切記氣上有三記:...

法供養的內涵意義

在諸種供養當中,法供養最為第一。那什麼叫法供養呢?...

《金剛經》的宗旨

金剛般若波羅蜜就是我們了生死的要道。那麼《金剛經》...

阿彌陀佛名具萬德,名召萬德

阿彌陀佛的名號具足萬德,佛的果地上的功德都在名號當...

人生如苦海,學佛到彼岸

人生如苦海,每個人自呱呱墜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著與痛...

馬祖大師答老友問

馬祖大師未出家前有幾位老朋友。聽到馬祖開了大悟,到...

善用其心怎麼個「善用」法

在善惡關頭,你怎麼善用其心? 依著事、依著境,境就是...

【推薦】財富無常,終會用盡;地位無常,終會衰敗

財富無常,終會用盡,應當捨棄吝慳,廣結善緣;地位無...

福報的陷阱--用攀緣心

我們一般人在造善的時候,內心隱藏了惡法在裡面活動,...

勇敢面對人生,無論到遭遇什麼困難

落榜、失戀、失業現實中,你是否四處碰壁、傷痕累累?...

【佛教詞典】貪味靜慮見為功德戒

【貪味靜慮見為功德戒】 p0979 瑜伽四十一卷十二頁云:...

【佛教詞典】小本

(經名)淨土三部經中,天台謂無量壽經為大本,阿彌陀...

【視頻】崇慈法師《慧可大師》

崇慈法師《慧可大師》

【視頻】口業果報數則

口業果報數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