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地藏菩薩最初的發心

夢參老和尚  2020/04/28  大字體  護眼色

地藏菩薩最初的發心

【時長者子見佛相好。千福莊嚴。因問彼佛。作何行願。而得此相。時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告長者子。欲證此身。當須久遠度脫一切受苦眾生。】

這是地藏菩薩最初發心的動機。他見了佛,看見佛的相好。像我們在座的諸位,過去有沒有見過佛?都見過,不曉得哪尊佛,太久了!怎麼知道呢?《金剛經》上說,你聽見《金剛經》這個名字,乃至於你能夠見到這部經,都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的善根,都是千百億佛所種的善根。

你在很多佛的面前種過善根了,今天才能聞到《金剛經》或者聞到般若部經典的名字。像《法華經》、《華嚴經》、《楞嚴經》等等,大乘經典的名字大家差不多都聞到了,而且每一部經的功德都是非常地殊勝。

同樣的,你聽見地藏王菩薩一個名號,這個功德都不是一生、兩生種的善根。沒有這個緣,聽不到這個名字。大家往往不注意這個殊勝因緣。現在佛經印很多,不過,地球上現在有五六十億人,真正能夠看到《地藏經》、看見佛經的,我看數字還是很少,連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也沒有。整個世界信佛的人有多少呢?不到五億。因此要相信這個殊勝的因。

不可說不可說的時間,在諸佛看來也就是一念之間。「時無定體」,時間沒有一定的,是依照我們心力而定的。當你看連續劇看到高興的時候,瞪著眼睛看,兩個鐘頭過去了,不會感覺疲勞,還希望它能夠演長一點;當你看一部小說看到高興的時候,兩三個鐘頭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反過來說,當你不高興的時候,僅僅是一刻鐘卻感覺相當長,等飛機或者接人,或在馬路邊上站著等誰出來,你來回走,很著急:「怎麼還不出來?」本來時間不長,卻感覺到時間很長。

時間是依你的心而定的,當你成了道、悟得心體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時沒有體,就隨你的心。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朝生暮死」。看水上的蜉蝣,早晨生,到了上午太陽一大就死了。天人看我們人的壽命就跟那個蜉蝣一樣的。其實一個人只要心正、只要做好事,時間長短都沒有關係。不可說不可說劫,乃至無量數劫才成佛,大家以為很長,你到成佛的時候回頭一看,很短,好像昨天的事一樣了。

我現在回想起六十年前的事就如同眼前。年輕的小孩子盼著過年,老年人感覺一晃就過年了。小孩子的一年可長了,他一天天盼著怎麼還不過年?我們北方要是過年,會穿新衣服,吃得也好、玩得也好,也不用上學,因此小孩想過年,老人就不是這樣子。

所以不要把時間的長短看得很畏懼,最好是沒有畏懼的心理,你修就好了。不要去計較,不在那個境界上,用心去轉變,你的心才能堅定。這句話的意思是證明了你的發心並不堅定,時間長了就畏懼了。最初我坐監獄,要判我三十年,嚇都嚇死我了!那時候沒有判期限,等到過去了,三十年,五十年也沒有關係了。人生就是這麼回事,所以什麼事情要是看破了,放開一下,什麼事都沒有了。

這是講地藏王菩薩的發心。現在是我們的發心,我們要學地藏王菩薩發心,我們也發心。發心不一定,有的是看到佛的相好,有的看見無常。就像我剛才講的那位弟子,一個鐘頭前他還好好的,汽車一撞當場就死亡了;過兩天再一燒,燒完了,就沒有了。大家要觀無常,他年紀輕,身體蠻強壯的,才三十七歲。

有無常的心理,你就不要等待,聽了就去做。這部經是讓我們去修行的,每一品都有修行的方法,有很多人都念《地藏經》,但是你知道它每品的修行方法嗎?每一品都有。第一品讓你學習地藏王菩薩的發心,讓你們見到佛的相好,見到地藏王菩薩的實相,還可以看到眾生苦,看到無常。你說:「我想厭離無常,想得常。」不生你就不死了,生了必死。出生了就注定你死亡,但是怎麼死卻不一定。怕死就不要生,只要不生就沒有死了。

不過沒有辦法不生啊!你就學佛,像佛涅槃了就不生不滅了,你自然就不會死了。你觀空,一切諸法不存在,本來沒有生滅、沒有生死。

這位長者子就是地藏王菩薩。最初發菩提心的動機,因為看見佛的相好就發心了,發心想得到。我們人人都有這個願心,看見一點好事都想得到,想得到你就努力去做,一定可以得到的。

他對著佛這個相,心裡說:「為什麼他的相是這樣,為什麼我的相是這樣,為什麼他的相比任何人都不同?」就起了疑心,就問他說:「佛的相是怎麼得的,要怎麼樣做才能得到?」要是指印度釋迦牟尼的報身說,佛的相是千福莊嚴,因為他有百劫修相好;要是照盧舍那的法身說,八萬四千好,乃至於無量好。

他說:「你做了什麼事?發了什麼願?得到這樣的相?」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就告訴他:「你想證得這個身是可以的,你去度脫一切受苦的眾生,先把眾生度了,就可以增加相好。」

前面講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的苦處太多了,比如害病的病苦、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每個人都有別離的痛苦,也有其它的苦,要把這些受苦的眾生都度了,你才能得到這個相好。

夢參老和尚《地藏菩薩本願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通過報身佛的無量相好,能否見到法身如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

造佛像的功德有多大

造像的功德,有一個《造像功德經》,只說是一般的世間...

地藏菩薩能滅眾生一切重罪

【能滅眾生一切重罪。除諸障礙。現得安隱。】 地藏菩薩...

夢參老和尚:地藏三經的修行法門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最初是講十惡,用十善法對治十...

泰國「四面佛」其實不是「佛」

四面佛並非佛教的佛 泰國是個佛教國家,從古至今泰國人...

什麼是十齋日?要注意些什麼呢

問: 什麼是十齋日?在十齋日要注意什麼? 大安法師答...

宣化上人:傚法地藏菩薩的精神

何謂地藏菩薩?這位菩薩,猶如大地,含藏萬物。一切萬...

做了這個功德,命終之後即生人天

【復次觀世音。若未來現在諸世界中。六道眾生臨命終時...

修行必須要清淨你的心

你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苦難嗎?沒有不高興的事嗎?你...

地藏菩薩的化身無處不在

【文殊師利。時長者子因發願言。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

求「地藏水」有沒有效果呢

我是求過地藏水的,有沒有效果呢?效果是有,怎麼樣開...

地藏菩薩有這麼多的功德,為何自己做起來卻沒效果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身心憂苦。眾病所惱。有能至心...

佛教中的財神是誰

在佛教中,雖然沒有專門稱呼財神的說法的。但是佛和大...

聖嚴法師《心無罣礙》

菩薩因為已到無所求無所得的程度,那是依靠般若波羅蜜...

淫詞小說毒人,烈於蜜餞砒霜

三代而下,世多邪說。而邪說之最足以害人心世道者,莫...

我們都在寫歷史

佛光山開山以來,許多年輕人跟隨我奉獻青春歲月,日夜...

惟賢長老讀誦《大般若經》的感應事蹟

我二十三歲的時候,在開縣大覺佛學院教書,那時,剛從...

汪汪叫的禪悅日子

有一個青年剛剛結婚,小夫妻新婚燕爾,濃情蜜意,日子...

富有哲理的五個不能

世間的事,有能做的,有不能做的。舉手之勞,給人一點...

宣化上人:為什麼叫地藏

為什麼叫地藏呢? 因為地能生長萬物。藏是寶藏,一切...

如是因如是果,還要去問誰啊

佛法中關於宿命通的一些看法,應該說,這是所有佛教徒...

調心之道,離不了心學

目前,整個社會最大問題就是人的心態失衡,並且到了危...

【佛教詞典】八智

(名數)觀欲界及上二界之四諦之真智也。觀欲界之四諦...

【佛教詞典】無上菩提

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種菩提只有佛能證得。...

【視頻】釋迦牟尼佛的一生--在藍毗尼園誕生的情況

釋迦牟尼佛的一生--在藍毗尼園誕生的情況

【視頻】《禪秘要法經》聆志居士念誦

《禪秘要法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