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行前應當先修懺悔之法

夢參老和尚  2016/11/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修行前應當先修懺悔之法

《占察善惡業報經》云:

善男子·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欲求度脫生老病死·始學發心·修習禪定·無相智慧者·應當先觀宿世所作惡業多少·及以輕重·若惡業多厚者·不得即學禪定智慧·應當先修懺悔之法·

地藏菩薩說,末法的眾生要想超脫生老病死,學習戒定慧,修習禪定,或者學空觀,應當先用占察輪觀一下過去所作惡業是多是重,是輕是少,若惡業很重的人,要學禪定智慧,容易入魔。有一種是坐下來習定,是要你一天在動中能定下來,這種定才是真定。坐下來容易入定。在動中就比較難,一動起來就忘了,定也沒有了。要想在動中不動心,對著境界時也不起心動念,就要常觀想佛菩薩,使念頭注意在一個聖號上,只要你的意識從來不動念,外面什麼境界相都不被它轉,這就是定。這種定能發出智慧來,世出世間的定有多種,習定的方法也很多,不論你學那種定,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心念,不被外境所轉。怎樣能降伏其心呢?就要達到無相,無相智慧就是空慧。又怎樣悟無相境界?就是要不住六塵境界。根境俱寂,就達到無生無相。即《金剛經》上佛陀教導我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由於惡業又多又厚,習定、修慧都不得利,所以地藏菩薩告訴我們應當先修懺悔法,多拜懺,《地藏懺》不是地藏菩薩說的,《大悲懺》也不是觀世音菩薩說的,《三昧水懺》同樣樣不是佛說的,都是祖師編輯的,唯有《占察懺》是地藏菩薩親自對堅淨信菩薩說的。拜占察懺悔法,可使我們在用占察輪時很快相應,速獲清淨,這時你一修就能成就。

所以者何·此人宿習恶心猛利故·於今現在必多造惡·毀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懺悔令其清淨·而修禪定智慧者·則多有障礙·不能克獲·或失心錯亂·或外邪所惱·或納受邪法·增長惡見·是故應先修懺悔法·若戒根清淨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則離諸障·

為什麼先不修定慧?是因為此人宿世的習氣很重,恶心相當的猛利,今生又造了很多新業,若修善法會出現許多障緣。如果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或者是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受了戒不持戒,甚至三皈都犯。三皈本身就是戒。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眾。這就是三皈戒。犯了三皈,就非佛弟子。如果犯了重罪根本戒,不懺悔清淨,修禪定智慧是不可能的。不但你修不成,恐怕還要把你摒除僧團之外。

佛經常這樣比喻,大海不容死尸,死人漂到海里,海浪一定把他打到岸上去,或者被魚吃了。佛法如大海,若你不守戒律,不好好的修行,同樣會被摒除大海之外,摒除僧團,棄於佛法之外,就不能聞法修行,本來為克服煩惱,反而被外道邪見入侵,喪失你的心志,增長邪知邪見。佛說破戒通過懺侮能救,破見是不可救的。所以我們必須先修懺悔法,懺除犯戒之過,及宿世的重罪,使戒體清淨,重罪減輕,無諸魔障。

因此,罪性是虛幻的,沒有真實,『罪性本空唯心造』,所以懺罪的時候一定要到達空寂。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假的,空的,沒有真實可得。罪性也看成是空的,降伏住自己的顛倒妄心。眾生與佛就在一念之間,要轉變眾生心,需發菩提心與佛相應。修普賢十大願,念地藏菩薩聖號,文殊、普賢、觀音,念三寶念念不離三寶聖號,常發諸佛菩薩之願。我們發願,念三寶,為度眾生;求懺悔,為度眾生;想成佛,為度眾生;想離苦得樂,為度眾生,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度眾生,心往聖境上想與諸佛菩薩和在一起,這樣凡夫心就轉變成佛心。如果不這樣,那就隨著業力跑,我們現在發心出家,很難啊!這是多生種的善根,要常常懺悔,消除業障,使過去的宿業不現前,善根增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面對今生的果報,我們只能懺悔認命

所以我們今天承受果報的時候,我們只有一件事情,懺悔...

《地藏經》傳授給我們的修行方法

《地藏經》上所傳授給我們的修行的法門:當我們出生了...

如何調伏對三界的愛取

佛法的修學啊,當我們開始從教理的學習而生起一種智慧...

轉粗重為輕安

三善十一者:言輕安者,遠離粗重,調暢身心,堪任為性...

念地藏王菩薩,為什麼也要感激觀音菩薩

為什麼我們念觀世音菩薩,一念觀世音菩薩就靈了?因為...

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去,總有一天會到達目的地

經云:過去有人,癡無智慧,極渴須水,見熱時焰,謂為...

我們如何消滅心中的顛倒

前文我們講到智慧的觀照。生命本身並沒有什麼錯誤,生...

學佛要實修實證

《大莊嚴經》裡有這麼一段記載:從前有兄弟二人同時出...

【大藏經】【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地藏十輪經...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為何說地藏菩薩早已成佛

大家經常念的《覺林菩薩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推薦】信佛後沒感應?其實這些都是三寶的威力

我們一般人做任何事情,都講求效果。像我們做生意講,...

念完《地藏經》,要給一切眾生迴向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能作如...

你跟哪部經有緣,對你機就是好的

我們好多過去的父母等我們救度。一子得道,九族升天。...

御馬三法

佛陀教化眾生的方法,總是應病與藥,觀機逗教。是什麼...

人為物役,就是物的奴隸

物常是指與人相對的他物,也可以是指外境。人為物役的...

動機決定施捨

問: 曾經在路上遇到過一母女,向我討要飯錢,我當時...

心忙則忙,心閑則閑

你請某人幫一下手,也許,他會回答你:你沒看見,我正...

《觀無量壽佛經》第四觀:寶樹觀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觀...

為什麼不應該買珍珠

珍珠、海珍珠事實上是一塊從蠔肉潰瘍而成!當一些寄生...

慧律法師:摧毀「自我意識」的空間

如果每個人都能體會到:「世間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我們...

不失信於人

唐朝陸元方,曾為武則天時的大臣,為官清廉誠信。他在...

【推薦】念念不忘往生西方的大事

古人云,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聞,生死難了。我...

禪師們的膽量

天下有大勇者,卒(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衣食之中無道心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

佛陀最後的教誨

昔日佛陀在古印度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弘法,當時,舍利...

【佛教詞典】難陀

梵名 Nanda,巴利名同。意譯作歡喜、嘉樂。(一)釋尊之...

【佛教詞典】正法

(一)梵語 sad-dharma,巴利語 saddhamma。指真正之法。...

【視頻】大安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MP3

大安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MP3

【視頻】慧律法師《你想問的問題》

慧律法師《你想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