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針

淨慧長老  2013/10/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針

做人的八字方針:信心、因果、良心、道德

今天講的題目是《做人與做事》。首先說怎樣做人。

在漢字裡除了「一」字最簡單,再就是「人」字,一撇一捺就是一個「人」字。一畫的「一」有無窮的奧妙,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它代表了宇宙萬事萬物的起源與歸宿。所以孔夫子說:「吾道一以貫之。」

「人」字兩畫,也很簡單。但是人有精神,有思想,有發明,有創造,這些從哪裡來呢?我們仔細地來思考一下人字的結構,如果說只有一撇,不成字;只有一捺也不成字。這一撇一捺如果不擺在適當的位置,就不是一個「人」字,或者是「八」,或者是「入」;必須按照約定俗成的結構來安排這一字二畫,才是一個「人」字。不能多了,不能少了,不能上了,不能下了。不能是孤立,也不能完全沒有規律地擺放這兩畫。由此我們可以想像,人生在世不容易,你要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環境中擺准自己的位置,把握機遇,否則,人的一生會稀裡糊塗地過去了。

人生的一切活動,都是在不同的時空中進行的。時間的度把握不好,對事業的成就會有影響,對人生的成就會有影響;同樣,空間的位置把握不好,也會對事業的成就、人生的成就產生莫大的影響。在把握機遇、找準位置的前提下,發揮自己的潛能和智慧,人生和事業的成就就在其中。

佛教中有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佛——阿彌陀佛,幾乎我們每個人都會念這一句佛號,可能在座99%的人都曾經以不同的心態念過這四個字。阿彌陀佛是梵語,翻譯成中文主要有兩個意義。一個是無量光,一個是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就是阿彌陀佛四個字的本義,表示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無量。壽命表現為時間,光明表現為空間。覺悟成佛的人,突破了時間的局限,所以壽命無量;突破了空間的局限,所以光明無量。人生的不自由、不自在,往往具體地表現為能力或者財富的不夠;但是最使人不能

自由、不能自在的,是由於時空的局限。我們突不破時空的局限,所以不自由不自在。人生的修養,特別是佛教的修養,就是要打破時空的局限,獲得徹底的覺悟和自由。能夠突破時空的局限,我們短暫的生命和有限的能量,就能無限地擴充。

我想,不管是信仰佛教的人,還是不信仰佛教的人,都想獲得時空的自由自在。此情此理,應該是共同的。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通過一定的修養功夫、道德約束、信仰規範和良心養成。所以在做人這件事上,我想向各位提供八個字: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人如果能夠把握這八個字,能夠從這四個方面淨化生命、提升生命,我們就有了逐步獲得時空無量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一、信仰

人生不能沒有信仰。人生沒有信仰了,就好像一個人沒有靈魂一樣,做一切事情都沒有定盤星,沒有內在的符合善法的標準、符合自他利益的標準。一個人只有選擇了正確健康的信仰,人生的道路和方向才能夠真正定位。如果人生的方向不能定位,我們做人做事的目標就不會很清晰,就是盲目的。

信仰可以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興趣和需求自由選擇。佛教說一個人選擇何種信仰,與他過去的善根、慧根有直接關係。慧根深厚的人,他會選擇一個非常究竟的信仰,非常正確健康的信仰,使我們不至於走到信仰的誤區,不至於在信仰問題上、在人生的目標上產生偏差。

二、因果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有因有果的。種什麼因結什麼果,就像春天播什

麼種子,秋天就有什麼樣的收穫一樣。所謂:如是因,如是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人生做一切事情,一個最根本的出發點,就是要明白因果道理。我們有了正確、健康、究竟的信仰,我們做人做事就一定有非常具體的善惡標準。有了善惡的標準,我們在舉心動念、所作所為當中,就會種善因得善果,盡量避免種惡因。能夠不種惡因,就不會得惡果。

人生的際遇多種多樣,有的人做事情一帆風順,心想事成;有的人做事情,種種障礙,種種不順心。人生的種種際遇,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因果規律在起作用。

有時候,我們會把因果的作用看成是固定不變的。當然,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確實有一定的規律性。但是,只要我們有一個健康的信仰,在結果上盡管我們不可選擇,但是在種因上我們有主動權。我們不能選擇什麼果報,但是可以選擇種什麼因。我們盡量不做損人利己、傷天害理的事,經過不斷地積累,就能夠改變人生的際遇。我們無法改變結果,但是我們可以創造一切善因善緣,使惡的結果推遲,使好的結果提前。這也不是不可能的,這也是我們人生的主動權。

人生在因果規律面前看起來好像是被動的,實際上作善作惡,仍然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既然自己能選擇,過去的事情我們無法挽回,但是可以多作善事,多種善因,多創造善因善緣,對過去的缺陷、過去的遺憾,還是可以彌補。

佛教告訴我們,時間分為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我們的生命就在時間中存在,所以我們的生命也分為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的生活狀況

和生存際遇如何,就構成了三世因果。三世可以在一念間,因為每一念都可以從時間上界定過去、現在和未來;同樣,也可以把過去、現在和未來延展到生命很遙遠很遙遠的過去以及很遙遠很遙遠的未來。這就是佛教對生命的基本看法。

我們個人的生命絕對不是在幾十年前偶然發生的現象。佛教認為生命前前無始、後後無終。既然生命是這樣一種現象,那麼我們每個人如何在生命的無盡長河中修養自己和提升自己,就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我們現在的人,一般只承認當生當世的生命現象,所有的宗教都認為這種觀點和生命的現實不符合。因為生命是一種很複雜的精神狀態和物質狀態的複合體,生命不僅僅是物質的現象,也不僅僅是純精神的現象,它是精神與物質的綜合體。

在世間最為珍貴的莫過於生命,最具開發價值的莫過於生命。一切的財寶沒有生命珍貴,一切的權利沒有生命重大。面對這一最可珍貴之物,今天我們有幸獲此人身,千萬不要等閑空過,應該好好地來修養我們的生命,使我們的生命不斷淨化、不斷昇華,直至獲得無量光明和無量壽命。

三、良心

如何保證因果的規律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得到落實?良心是保證。有良心的人,他一定會時時刻刻想到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是一致的,一定會時時刻刻想到損害他人的同時就是損害自己。

所謂良心是什麼呢?良心是非常奧妙的。只要我們有一念惻隱之心、一念向善之心、一念慈悲之心,一念愛心,就說明是良心在發揮作用。良心在儒家的思想裡說是「天理良心」,它和上天所規定的根本道理是一致的。

上有天理,下有良心。天理就是宇宙萬物的自然法則,良心就是我們人的良知良能。人有良知良能,所以從古至今,善事的積累、好事的積累、功德的積累,總是佔主要的位置,這就是良心的落實。如果良心偏離了,良知良能沒有得到發揮,那就是人類的劣根性在起作用。所以在我們人類歷史上,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總有許多陰暗面,總有許多丑惡面,這是我們人類從古到今時時必須面對的事實。

怎樣使人類光明的一面佔上風,使丑惡陰暗的一面盡量縮小,這就要靠人類良知良能的養成、要靠良心的落實。從普通老百姓來講,不知道什麼是因果,也不知道什麼是信仰,只知道這個人有沒有良心。普通老百姓就是用有沒有良心來衡量一個人的是非善惡。由此可見,養成和發揚人性善良的一面,抑制消除人性丑惡陰暗的一面,就是不斷培養人類良知良能的過程。

四、道德

良心的落實,是在家庭、社會、個人的道德修養中來體現。道德不是空洞的概念,道德是一種倫理關係、社會關係。兩個人以上,才有所謂的倫理,才有所謂道德。由此可見,人生在世,沒有一時一刻是孤立的,每時每刻都在與不同的社會成員發生各種各樣的關係,如何正確處理好這些關係,那就要用道德的觀念來指導我們每時每刻的言行。

從一個國家來說,她用法律的力量來約束我們老百姓的言行,使每一個老百姓的言行能夠服從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人民利益。國家法律以什麼為基礎呢?以道德為基礎。道德的內容體現在法制建設上,體現在法律條文上。法治的目的就是要落實人類的道德,法治完善了,德治就在其中。

作為一個社會團體,一個企業、一個工廠、一個寺院,都會根據國家的法律和該團體自身的要求,製定諸多具體的規章制度,那也是道德建設的組成部分。

具體講到佛教的道德,就體現為佛教的清規和戒律。清規戒律縮到最小的範圍,就是五戒。五戒的內容很具體: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一個人對於自身和他人所做的種種好事壞事,無非是這五個方面的延伸。

所謂殺生,包括對人的傷害,以及對一切動物的無辜傷害,反此就是不殺生。不殺生體現為對生命的珍重。彼此都是生命,只是人類暫時處於主動地位;其它動物,飛禽走獸也具有生命,不過它是處於被動地位。動物對自我的保護是本能的,只有人類對自身的保護才是一種自覺行為。所以人類要學會尊重自己,我們在自覺保護自己的同時,應該想到其它生命很可憐,只能依靠本能來保護自身的安全,我們人類有責任協助其它生命都能獲得安全。這就是對生命的尊重。

生命的形態對於每個個體生命來說都不是固定不變的,都是在輪迴之中。我們這輩子是人的生命形態,那是因為我們在過去生中做了許多好事,做了符合人類生命要求的善事,所以才暫時感得人類的生命。如果這一輩子不懂得珍惜,經常對其它生命造成傷害,下一輩子也許我們這個人的生命形態就失去了,以其它的生命形態出現在這個世間,原來自己加於其它生命的傷害屆時體現為人類對您的不尊重,使您遭到人類的種種迫害。就這樣,生命輪迴在無始無終的彼此互相殘害的悲劇中。我們今天知道了這個道理,能夠有所覺悟,就要非常自覺地尊重其它生命的安全和自由,就

像人類尊重自身的安全與自由一樣。

佛教所說的五戒,都是從生命的互相尊重、互相愛護出發而製定,都是從為了彼此的生命安全與自由提供方便和條件為出發點而製定的。

比如說不偷盜,是指對他人的財物不要竊取,不要不與而取。生命的安全、生命的延續靠什麼呢?靠物質財富。有物質財富,才有生命的安全和生命的延續。既然每個人都有改善生存條件的權利和需求,那就必須相互尊重,別為了自己的生命需求,就不顧他人的生命需求,而將其物質財富據為己有。那就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比如說不邪淫。不邪淫就是指除了正當夫妻生活和夫妻關係以外,不要有婚外關係。遵守不邪淫戒也是對他人的尊重,是對他人的人格尊嚴、家庭幸福、子女正常成長的一種尊重。如果有了不正當的婚外關係,雖然也會有一時的某種滿足,實際上在自己那種剎那間的滿足中,不知道包括著多少人的痛苦在內。最直接地,就是彼此的家庭關係受到損害、受到破壞。由此可見,佛教的這些戒律很實在、很實際、很實用。

第四條是不妄語。包括不罵人(惡口),不挑撥是非(兩舌),不低級下流的話(綺語),不說無中生有的話(妄言)。不妄語戒是和諧的、良好的人際關係的保證。人際關係好與不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取決於我們的言語。佛教把言語稱為口業。由於口德不好,口業不清淨,就會有意無意造成人際關係的不和諧與惡化。不妄語這一條戒,對於搞好人際關係,促進企業和諧、社會和諧至關重要。

第五條是不飲酒。本來飲酒這件事國家的法律並未禁止,佛教考慮到酒能亂性,所以製定了不飲酒戒。因為飲酒過量,就很可能把上面四條戒

都毀犯了。由於酒後神志不清,容易造成對他人生命的傷害,容易導致與他人的妻子或丈夫發生越軌的行為,或者說一些影響他人關係和諧的話。所以,不飲酒這條戒,是為了保證殺、盜、淫、妄這四條戒能夠守持清淨而製定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這四條叫做性戒,意思是它本身的性質不但佛法認為是不道德的行為,在國法來說也認為是不道德的行為。

盡管國家的法律很多,真正歸結到幾點上,不會超過佛教五戒所指的這些內容。所以佛教的五戒,是社會道德的根本原則,也是我們人生修養身心,落實信仰、因果和良心的基本準則。

我們在做人當中,能夠按照「信仰、因果、良心、道德」這八個字要求自己,我們就會有一個幸福、圓滿、尊貴的人生;反之,我們人生的種種缺陷、種種煩惱和痛苦,都是由於沒有很好地落實這八個字而造成的。

做事的八字方針:感恩、包容、分享、結緣

剛才我們講了做人的八字方針:信心、因果、良心、道德,下面我想講一講做事的八字方針:感恩、包容、分享、結緣。

做人與做事,應該是一體的,不可截然分開。做人就是做事,做事就是做人,這樣我們的人格才是完整的人格,才不是分裂的人格。我們有許多的問題,有許多的社會缺陷,那就是由於我們在做事的時候沒有做人,沒有做好人;或者做人的時候沒能用心做事,不能將諸多好的理念落實在生活、工作和事業當中,造成單位、團體或者企業的種種缺陷。

把做人和做事緊密聯繫起來,在做人中做事,在做事中做人,人做好了,事也在其中。由此看來,做人是第一位的。所講的做事的八字方針,實際上還是講的做人,是人格在做事當中的不斷昇華與圓滿。無論是感恩、

包容、分享還是結緣,都是要人去落實。人在做事中以何種理念、何種心態從事每項具體工作,至關重要。

做事的八字方針是做人的八字方針,做人的八字方針也是做事的八字方針,雖然側重各有不同,本質都是要求人格修養的完善與圓滿。人格圓滿的極致,用儒家的話來說,是成聖成賢。所謂聖賢,無非是人格修養達到了純善無惡的境界。用佛家的觀點來說,人格修養圓滿了,那就是成佛作祖。佛祖無非是人格最超越、最圓滿的覺悟者。

一、感恩

人生在世,接受了來自國家、來自社會、來自師長、來自父母的種種恩惠,如果我們把生命存在的各種關係都排除掉,我們的個體生命在哪裡呢?我們的個體生命能否存在呢?可以說,離開種種因緣條件,我們個體的生命連一秒鐘都不能存在。人與人之間相互感恩,就是我們時時刻刻要對自身以外的種種社會關係、家庭關係、人際關係抱有一種良好的心態,感激的心態。因為人們彼此為對方的存在提供了條件,提供了服務,提供了生存的環境。每個人都有感恩對方、感激對方的心態和行為,我們的家庭就能夠和睦,我們的社會就能夠團結,我們的企業就能夠和諧、能夠興旺發達,我們的國家就能夠長治久安。

社會有種種不圓滿,有種種缺陷,這些缺陷來自何處呢?就其根本原因,都是在不斷突出自我意識,不斷擴大自我權威,企圖使個體生命意識成為生活的主導、社會的主導、人際關係的主導,不顧他人的利益,不顧他人的尊嚴,不顧他人的存在,造成種種矛盾。盲目擴大自我意識是一切關係惡化、社會不穩定、國家不祥和、世界不和平的根本原因。

擴大自我意識的行為有的是本能的,有的是自覺的。有些人並不曉得什麼叫擴大自我意識,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如果用一個學術化的名詞來定位,那也是由自我意識不斷擴張而產生不和諧的言論和行為。在有些社會團體和社會成員裡面,擴張自我意識是一種自覺的行為,不是自發性的,他的一切言行,都是為了擴張自我意識。在其擴張自我意識的背後,有一個個體利益高於整體利益、個人利益高於集體利益、自我利益高於他人利益的思想觀念作為出發點。一個思想、一個主義,都是以某種利益為出發點的。

當然,人生不能沒有利益。應該怎麼來定位利益,怎麼取得和保護利益?應該是在合情合理的環境中,使自他利益都受到尊重和保護。這樣,人類才有和諧的生存環境。如果每一個人都只是不斷擴充自我利益,必然會產生利益衝突。如果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知道感恩,團體中的每一個人都知道感恩,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知道感恩,在相互感恩中,彼此的利益就能夠得到合理合法的保護。

感恩的思想,既是社會責任的落實和體現,也是人生在世的應有之義。為什麼呢?不管是窮人還富人,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高官權貴,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是在眾人的相互作用、相互成就下,才有個人的地位、個人的財富、個人的官位。當官的沒有群眾,他就是光杆司令,管誰呢?他的權威在何處發揮呢?當老闆的沒有群眾,老闆從哪裡來,財富從哪裡來?財富是你和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對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老百姓不能沒有當官的。當官的必然是少數人,要具備當官的能力才幹、道德文章,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可能。我們員工不能沒有老闆,沒有老闆企業做不起來,

沒有老闆運用他的智慧發展生產、出謀劃策、佔領市場、利用資源,我們一般人沒有這個條件,沒有這個能力。所以老百姓、普通的人,要感恩為我們服務的長官,要感恩為我們提供工作環境、生活環境的老闆。彼此相互感恩,知道員工沒有老闆不行,老百姓沒有當官的不行;老闆知道沒有員工企業發展不起來,當官的知道沒有老百姓的積極支持,施政方針無法落實,一切工作無人配合。只有相互感恩,一切事情才能順理成章,和諧發展。

有感恩的思想,才會知道我們有社會責任。因為感恩的面很寬廣,除了自己以外,所有的生命存在,所有的事情都是我們感恩的對像。我們要永遠的感恩、無盡的感恩;我們要積極工作,努力創造財富,為自身生活條件的改善、為所有人的生活環境的改善,做出自己的貢獻。這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生命的意義在於感恩,生命的意義在於社會責任、社會義務的落實。

佛教認為感恩最主要的內容包括四個方面:感恩父母、感恩所有的人、感恩國家、感恩三寶。

感恩所有的人,佛教是說感恩眾生,感恩所有的生命個體。沒有所有的生命個體,也就沒有我們自己。一隻螞蟻、一隻蚊蟲、一隻蟑螂、一隻老鼠,看起來這些生命的存在,對於我們人的個體生命的存在無關重要,而實際上,生命是縱橫交錯的鎖鏈,生命的鏈條無論缺少哪一個環節,整個鏈條都受到破壞。一隻螞蟻沒有了似乎可以忽略不計,所有的螞蟻沒有了就不行;一隻老鼠沒有了可以,所有的老鼠都沒有了不可以。生命需要平衡,需要和諧,對於所有的生命,我們都應該承認它存在的價值,承認

它對我們人類乃至個人所做出的重大貢獻。所以我們要感恩一切眾生。

感恩國家。沒有國家的強大,沒有包括法院、軍隊、警察、政府等在內的國家機器對我們的保護,我們就沒有安全的工作、生活環境。我們之所以還能夠平安地生活與工作,就是由於國家機器時時刻刻在起作用,時時刻刻在保護著我們生命財產的安全。所以我們老百姓,時時刻刻要對國家抱有一種感恩之心。

最後我們還要感恩三寶。三寶就是佛寶、法寶、僧寶。感恩三寶的意思什麼呢?佛陀是一位覺者,他為我們人類做出了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榜樣,成為我們人類最崇高、最偉大的表率,使我們人類的生存有了真實的目標,所以我們要感恩佛陀。我們要感恩法。法就是真理,人類沒有真理,就等於沒有光明。真理就是智慧,人類沒有智慧,就會迷失方向。我們要感恩僧寶。僧寶是包括我們所說的菩薩、羅漢在內的佛教僧團。我們要感恩所有稱為僧寶的菩薩、羅漢,他們為我們人類的究竟覺悟做出了榜樣,同時也能夠幫助我們達成究竟的覺悟。

所謂感恩三寶,就是要從人類最高的表率出發,從人類最高的智慧出發,從人類最友好、最靠得住的朋友出發,常懷感恩之心。

感恩三寶屬於信仰的範疇;感恩國家是每位公民應盡的義務;感恩眾生是對生命相依共存關係的認同與尊重;感恩父母就是要感恩父母的辛勤養育與呵護。這四個方面的感恩,包括了我們個體生命對所有生命環境所抱有的友好、尊重和包容的態度。能夠做到這樣,就是我們人生道德的落實,社會責任的落實。

二、包容

我們做人最朴實、最起碼的道德要求,就是包容。

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事業當中,經常會出現不同的意見、不同的聲音、不同的利益要求。我們採取什麼態度?是包容還是排斥?要求得各種意見的完全統一,不但是在家庭不中桶,在社會不可能,在企業不可能,在國家也不可能。只要這些意見、想法、做法不致於影響一個團體的相對穩定,並且保持向前發展的趨勢,這些不同的意見,只有相互地尊重和包容,才是最好的處理辦法。求其在同,存其小異,就能夠和諧和平地共處。

對於各種不同的意見,都要想到,任何一個團體,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生存發展的,每個人都要自覺地約束自己,不要使自己的行為和主張損害了團體、家庭或者企業的發展。每個人都自覺地約束自己,就會為企業的和諧發展、社會的和諧穩定、家庭的和睦共處,創造最好有利的條件。

所謂包容,一方面是指我們以什麼心態對待不同的意見和利益;一方面是指我們如何使自己的心態、思想、主張、利益與生存的具體環境保持大體上的一致,不要使我們所處團體的發展和前進受到妨礙。能夠這樣,變能夠真正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使我們包容的理念,在相互地體諒與尊重下得到落實。

三、分享

我們有了成就,是獨享還是分享?我們有了榮譽,是獨享還是分享?一切的成就,都是都大眾的成就。我有四句話:「大眾認同,大眾參與,大眾成就,大眾分享。」我提出的這「四大方針」,被海南航空公司借用,成為他們企業文化的理念。這四句話,我本來是把它作為寺院管理的運作理念而提出的。作為一個寺院,應該怎樣對待來到寺院的每一個人、怎樣對待

住在寺院的每一個人、怎樣對待我們在工作上暫時取得的一點點成就?有感於此,我提出此「四大方針」。

大眾認同,大眾參與,大眾成就,大眾分享。一切都是大眾的作用、大眾的努力,有了大眾的辛勤參與,才能獲得一定的財富、一定的榮譽、一定的成就。一定要把這些成就和榮譽從精神到物質都歸功於大眾,與大眾分享,這才是一個做大事業的人,應有的心態。這才是我們從事管理工作的人應有的心態。

如果把所有的成就和榮譽都歸為自己,把挫折和失誤都歸咎於大眾,這個企業就會失去凝聚力,就會失去清和力。一個企業是這樣,一個寺院同樣如此,小到一個家庭還是這樣。所以要有分享的心態。

四、結緣

結緣就有緣。我們今天此一會,就是結緣而來。先是與德隆集團的老總結了緣,今天又與七八十位德隆的中層骨乾結緣,這個因緣不可思議。

所謂結緣,就要是排除可能造成失誤的因素,培養調動有利於事業發展的積極因素。總而言之,結緣就是不斷地創造有利條件,不斷排除不利條件。

從我們佛教徒的角度來說,我常說結四緣:結人緣、結善緣、結法緣、結佛緣。對於我們普通人士來說,結人緣、結善緣非常重要。有人緣有善緣,我們事業的成就就有條件。如果再加上法緣,就是與智慧結緣;佛緣就是覺者、聖者結緣。那不但事業會成就,我們的人格也會圓滿。結緣有緣,不結緣就缺緣。一切萬法因緣所生,緣聚則生,聚散則滅。結緣非常重要。

我也曾經用四句話來總結感恩、包容、分享、結緣的理念。就是: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諧自他;以分享的心回報社會;以結緣的心成就事業。

面對世界,就是要面對天地萬物。怎麼樣來面對天地萬物?以感恩的心,不要以索取的心。以感恩的心來面對,一切都在其中。以索取的心來面對,得到那一點點之後,什麼也就沒有了。你想僅僅只是索取,僅此一次而已。

事業是怎麼成就起來的?就是在不斷地結人緣、結善緣當中成就的。就是在不斷創造有利因素,不斷排除消極因素當中成就的。

今天能夠有此機會與德隆集團的各位結緣,我感到很高興。上面講到的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針,希望提供給各位一個參考。謝謝!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慧法師文章列表

人類普遍的一種的悲哀

我們一般人的生活情態,從早上睜開眼睛離開床鋪,到晚...

12個最內涵的漢字,道盡人生真諦

漢字除了是語言外,還蘊含著我們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

人生的選擇

有一位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他成了一名...

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敗

我於一九三五年到惠安淨峰寺去住。到十一月,忽然生了...

堅定的信念值得終身攜帶

古時候,有一個農夫要到另外一個村莊辦事,可是當時交...

星雲法師《圓滿我們的人生》

每逢過年期間,最常見到一般人家門口貼著一副春聯天增...

生命從哪裡而來

這種妄動跟業力的流轉大致上分成兩種:一種是眾生的別...

【推薦】與這件事相比,其他都只是「雞毛蒜皮」

拿破侖在一場戰鬥中與部下失散,生命遭遇危險之際,一...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 慈悲道場懺法...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

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

觀音菩薩如何救苦救難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到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若遇黑...

修一切法門都離不開觀心

說到開示,講來講去,都是剩語,因為講不出什麼新鮮的...

代眾生受苦的精神

有人經常問我這個問題,我佈施了之後有這麼多倒霉的事...

把困難都糅合在一起

有個姑娘向她的母親大倒苦水,說最近老闆扣了她的獎金...

學習《十善業道經》有五方面的意義

十善業道就好比大地一樣,能夠出生一切,沒有大地能有...

師父您出家時家人反對嗎

問: 師父您出家的時候家人反對嗎? 慧律法師答: 反...

快樂之道

某日,無德禪師正在院子裡鋤草,迎面走過來三位信徒,...

人生的目標該如何設定

設定目標當中有二個內容:第一個是自利的功德,第二個...

佛門禮儀簡要問答

問:天還沒亮,寺院就打板了,必須這麼早起床嗎? 雲...

受果報的時候,會因造業的人多而減輕嗎

問:在琉璃王滅釋迦族的時候,世尊的頭痛了三天。這是...

把地藏聖號念好了,這些法就都會了

我們中國漢地修的禪定,都是修的祖師禪,問念佛是誰,...

貢高我慢之心,易招來宿世怨家對頭

原文: 喻如一人,小有才,亦小有修持,心中便覺得我很...

修行為什麼要不間斷呢

正精進。正精進不要雜亂,不雜為精,不間斷叫進。這個...

要獲取人心和敬仰需遵循以下法則

人要獲取人心,博得別人的敬仰,就要學會給予別人口德...

讀誦《法華經》的24個理由

1. 看看《妙法蓮華經》到底妙在哪裡?智者大師光講這個...

【佛教詞典】六境

又名六塵,即色、聲、香、味、觸、法。因此六法是眼、...

【佛教詞典】大善利

(術語)大善大利也。善必具利。法華經信解品曰:深自...

【視頻】大安法師《徹悟禪師語錄》MP3

大安法師《徹悟禪師語錄》MP3

【視頻】大安法師《如果助念得力,能100%往生嗎》

大安法師《如果助念得力,能100%往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