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門禮儀簡要問答

雲鄉法師  2012/07/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問:天還沒亮,寺院就打板了,必須這麼早起床嗎?

雲鄉法師答:是的。早起床,這是佛陀的教導。佛陀在《遺教經》上說過:「汝等比丘,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所以,我們應該早起,勤奮修行。

問:皈依共修和聽佛學講座時,中途有事能不能退出?

雲鄉法師答:聽法或共修的時候,最好先把要緊的事情提前處理好,這樣也才能心無罣礙地聞法或修行。如果中途實在有事,可以靜靜地從後面退出,盡量不要妨礙與驚擾他人。

問:每次上殿禮佛之前,是否應該先燒香?

雲鄉法師答:這倒是不一定的,一般的居士進到大殿,不一定要先行燒香,在偏位上恭恭敬敬地禮佛三拜即可。

問:進入大雄寶殿,應該走正門還是走偏門?

雲鄉法師答:進大雄寶殿時一般情況下都是走正門的,不過有一個規定動作,即是要從門的一邊進入,從左邊門邊進門就先邁左腿進去,從右邊門邊進門就先邁右腿進去。出來時也是一樣的邁腿法。

問:聽說在寺院裡邁門檻應該「男左女右」,男眾先邁左腿,女眾先邁右腿,是嗎?

雲鄉法師答:這個也不一定。就像剛才說的,看你是要走哪一邊,若是走左邊就從左門邊邁左腿進去;若是去右邊就從右門邊邁右腿進去。

問:可否將出家人一概稱呼為「法師」或「師父」?

雲鄉法師答:是的,見到出家者無論是認識不認識,在稱呼時,都要恭敬地稱呼為「某某法師」或「某某師父」。

問:可以當面請問出家師父的法名嗎?

雲鄉法師答:出家人的法名可以當面請問,但不可以直接問法名,而要恭敬地問:「請問法師,您的上下如何稱呼?」

問:是否應該跟每位路遇的出家人打招呼,可否跟不認識的師父擦肩而過?

雲鄉法師答:作為一個居士,見到任何出家人都要恭敬合掌以表示問候,打不打招呼倒不是很重要,跟不認識的法師僅僅合掌表示問候即可。

問:向出家人請教問題時,是不是應該跟他們保持適當的距離?

雲鄉法師答:這是必要的常識,居士向出家者請教佛法,最好保持適度的距離,不可太近,但也不可太遠。

問:在什麼情況下不可以頂禮出家人?

雲鄉法師答:出家人也在禮佛時,或誦經時,或禪坐時,或經行時,或睡眠時,或說法時,或飯食時,或沐浴時,或勞作時,這些時候都不宜禮拜。

問:過堂時,是否完全不允許說話,小聲說可以嗎?

雲鄉法師答:過堂吃飯的時候是完全不許出聲說話的,小聲說也不可以。要說到飯廳外面去說。

問:對一些經文和偈頌不熟悉,念誦的時候跟不上怎麼辦?

雲鄉法師答:這也沒有什麼,多念,慢慢就會熟悉起來。

問:禪修時,不適應打坐姿勢,腿疼得厲害,能不能因此中途放棄?

雲鄉法師答:腿疼就盡量忍耐,實在忍不了就換一換腿。人身難得,修行不易,有機會修行就要好好地用功努力,不要輕易放棄!

問:沒有皈依,能否先受菩提心戒?

雲鄉法師答:這是不可以的,受持菩提心戒一定要先皈依才好。

問:參加法會是否應該先穿上海青,為了趕時間,可否在殿堂裡穿、脫海青?

雲鄉法師答:如果已經置備了海青,最好參加法會之前就穿好再進殿堂。在殿堂裡是不可以穿或者脫海青的,這是不禮貌的一種表現,是極不如法的,應該盡量避免。

問:法會未開始之前,可否用這段空閑與周圍的同修聊天?

雲鄉法師答:法會未開始之前,我們應該保持絕對安靜,這時可以先靜心地念佛持咒或者思維法義,法會休息時聊天說話是一種極不禮貌的表現。

問:傳燈法會上,不小心把別人的燈弄滅了,是否有罪過?

雲鄉法師答:傳燈法會時不小心熄滅了別人的燈,可以馬上幫忙再點燃,並無罪過。

問:晚上休息時,躺下後可否跟同修交談?

雲鄉法師答:晚上已經熄燈休息,就應該安靜,盡量不要說話,以免影響他人。

問:半夜睡不著,可否從寮房裡出來,在寺院中散步?

雲鄉法師答:深夜在外行走多有不便,最好不要出來!如果睡不著,可以心中默念佛號或者持咒,或者修數息觀。

問:在寺院裡睡眠都要用「吉祥臥」的姿勢嗎?可否翻身?

雲鄉法師答:睡覺時最好是吉祥臥而睡眠。若是覺得不舒服,翻翻身也沒有什麼關係,但應該練習著用吉祥臥的姿勢。《瑜伽師地論》第二十四卷上說:「如是臥時,身無掉亂,念無忘失,睡不極重,不見惡夢。」可見,右脅吉祥臥對於我們修行者而言是有極大好處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密雙修這樣是否如法

問: 末法時期淨土法門是非常殊勝的法門,但有些居士...

證嚴法師對病苦的問答

問: 醫生說,從超音波中看到我的肝膽有層陰影,想到...

一生的罪業和臨終時幾句佛號,誰輕誰重

問: 《安士全書》中有一個故事,說唐代的張善和一生...

怎樣念佛才能都攝六根

問: 怎樣念佛才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

「十念法」到底怎麼念

問: 印光法師十念法,是十口氣念佛還是念十聲?臨終十...

做這麼多功課,為什麼沒有感應呢

問: 師父,我做這麼多功課,為什麼佛菩薩沒有感應呢?...

自信是由實力而來,而不是整容

問: 醫學發達,整形變得很普遍。有人覺得,整形像化...

什麼是真正的福德功德

問: 什麼叫福德?什麼叫功德? 慧律法師答: 從粗淺...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藥師寶懺

慈悲藥師寶懺...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面對很多的眾生,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

身為一個菩薩,我們要處理兩件事情:第一個處理自己內...

淨界法師:靈峰宗論

《靈峰宗論》是蕅益大師一生當中在佛法的修學心得。在...

持身不可太皎潔,處世不可太分明

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 處世不可太分...

逆境中的從容

生活中我們誰都會遭遇逆境和挫折,經歷各種不順和困苦...

放棄工作在寺院長期做義工可以嗎

問: 弟子的獨子三十多歲,他不想成家,嚮往出家,停...

學佛虔誠為何多病

問: 學佛虔誠何以多病? 知義法師答: 所謂病,可分...

一切向上看,切莫學下流

多年前,某晚報曾出了一個題目,公開徵求答案,題目是...

修淨土的人是專修好,還是圓修好

問: 有法師說,淨密雙修的功德最大,單修淨土念佛法門...

感動打獵者的狼

一輩子靠打獵為生的祖父突然決定封槍,再不打獵,原因...

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佛法對人生的解釋,是從因緣的角度來解讀人生的,說諸...

學佛必讀的經典

人們往往用浩如煙海或汗牛充棟等詞彙來形容佛經數量之...

禪的妙用

仙崖禪師外出弘法,路上,遇到一對夫婦吵架。 妻子:...

供僧後又受八關齋戒,得到這樣的現報

我講一個故事聽聽。這個人,他是一個很貧苦的人,夫婦...

萬事有因,強求不得

梁武帝在還沒有顯貴時,曾認識了一位很貧困的人。梁武...

菩薩如何成就利他菩提心

由施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正攝受。 由戒波羅蜜多故,...

四十八願中的天人、聲聞、菩薩有什麼區別

問: 《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中,有國中天人...

【佛教詞典】正念

云何正念?謂聖弟子。於苦思惟苦。乃至於道思惟道。無...

【佛教詞典】沙彌行事法用同僧

子題:別界、別施、沙彌自恣大小相對、沙彌非時入聚通...

【視頻】妙境法師《觀音送兒,一牛橫隔》

妙境法師《觀音送兒,一牛橫隔》

【視頻】天因法師《口出妙香的比丘》

天因法師《口出妙香的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