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到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若遇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如果船上的人能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觀世音菩薩可以即時救拔,使其安全。
黑風是什麼呢?就是內心的煩惱。羅剎鬼國在哪裡呢?煩惱起時那種不安定、怒火焚燒的狀況,就是羅剎鬼國。
昔有一官人,問一位長老 :如何是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禪師突然對官人說 :你小子問這個問題做什麼?那位官人頓時之間面色就有怒氣。禪師說 :你已經掉入羅剎鬼國了,你這一怒,羅剎鬼國就現前了。那位官人聽了禪師的話馬上面有愧色。
原來佛法就是這樣靈驗,涅槃的境界和羅剎鬼國就在一念之間的把握,修行人就要在這個地方用功夫。這個地方把握不住,一念失去覺照,就墮到羅剎鬼國。佛法都是用來對治人的煩惱的。煩惱多種多樣,表現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但是它的性質、它對修行人心態的影響則是一個樣的。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種種法包括煩惱與菩提、清淨與雜染、善與惡、世間與出世間。一切法不離自心,關鍵在於如何使自心不沿著染污的方向跑,而是沿著清淨的方向,不生煩惱,菩提現前。這就是要做功夫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在平常,我們觀察自己的心念,往往比較粗,容易忽略心地上比較微細的煩惱雜念,只有靜下來迴光返照,才能把心地上微細的塵垢,用智慧的光明來觀照,才能夠發現自己內心充滿著塵垢。塵垢不除,本有的光明難以顯現。即使在某一片刻露出一線光明,由於我們的心地積累的塵垢太深重,那一線光明很快就被塵垢埋沒了。
神秀大師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時時勤拂拭」是什麼呢?就是覺照的功夫,就是時時刻刻提起正念。塵埃是什麼呢?煩惱、妄想、雜念。提起了覺照,就能使煩惱、妄想、雜念停止活動。覺照的力量強一點,煩惱、妄想停止的時間會多一點 ;覺照的力量不強,煩惱妄想停止不了。這一正一負,總在內心打仗。知道做功夫的人是在打仗,不知道做功夫的人就隨著煩惱妄想在轉。整天是妄想,整天是分別,整天是各種各樣無謂的追求。追求達不到目的,苦啊!身心交瘁,坐臥不安,失眠,各種各樣的毛病都出來了。
一切都是有因有緣,有因有果。不種發財的因,就結不了發財的果 ;不種善因,就不會有善報。平常一毛不拔,又想獲得很多回報,那怎麼可能呢?平常懶惰,寸草不拈,就想坐享現成,那也是不實際的。如果自己不能警惕,坐享現成就是坐消福報。一個人福報有限,培植的善因善緣有限,坐享其成就是在消耗。消耗過分了,苦就在後邊。有許多人年輕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也有許多人年輕時消耗過量,年老的時候衣食無著 ;也有的人平常不知道種善因、結善緣,到了老來孤苦零丁,沒有人緣。像這樣一些事情,在我們身邊普遍存在。
修行人既要知道參禪、打坐、念佛、修智慧,更要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做諸善事,培植福報,福慧雙修。在因地中福慧雙修,在果位上才能福慧莊嚴。所以修行一定是兩方面——修福和修慧,在內心也是兩方面——一要有大智慧,二要有大慈悲。大智慧從哪裡來?從修慧中來 ;大慈悲從哪裡來?從修福中來。所以一個人是不是有大慈悲大智慧,就看他知不知道努力修福修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