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怎麼樣才算老實念佛

大安法師  2017/06/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問:末法濁世的眾生,能聞到淨土法門,已經是稀有難得。那作為現代人,應當怎麼樣才算老實念佛,如何保持長時修行?請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答:末法就是五濁惡世的時代,這個環境濁惡,我們正報的眾生也濁惡。我們每個人都要界定為是五濁惡世的惡人。

這樣的惡人,如果沒有多生多劫的淨土善根,確實他是很難遇到淨土法門,也很難產生信心。能夠聽聞到淨土法門,並能夠產生相當的信心,足以證明大家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善根了,乃是在無量佛所種過善根才有這樣的現象。

那我們既然僥倖得人身,又能聞到淨土法門,就一定要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在信願念佛上下工夫,真正以至誠心來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執持彌陀名號。每天至誠發願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今生就是我們的最後生,不要再輪迴了。

念佛,你一定要有功課,要有定課,要念足一定數量的佛號,一萬、兩萬、三萬。要把念佛作為最重大的一件事情。

慢慢地把世間的這些五欲六塵放下,對財富對什麼五欲六塵的追求越淡越好,使我們原來很熟悉的,對世間法的追求變得生疏,使對念佛變得很熟悉,盡形壽憶佛念佛。

每天沐浴在阿彌陀佛慈悲的光明裡面,法喜充滿。越念越想念,欲罷不能,身心踴躍。對往生不再有任何的懷疑,作得生想、得大安心、得大安樂。

這些心態都要從我們通過真修實幹,真實地生起來,有這樣的心態和行為才能說你是一個合格的淨土行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深信切願即無上菩提

菩提,是覺、佛果的意思,即無上正等正覺或阿耨多羅三...

依因性來顯現功德

我們現在講這個淨土緣起門呢,今天的內容講到這個依因...

受五戒後飲酒需要重新受戒嗎

問: 弟子已受過五戒,但在年終的年會上不得已喝了酒...

西方淨土的欣慕行

釋尊對西方淨土依正莊嚴的描述,為我們建構起一個至極...

一生行善但不知道阿彌陀佛,最後會往生嗎

問: 如果一個人從不知道佛教,也不知道阿彌陀佛,卻...

修空觀的人要空掉什麼

問: 師父講到我們要修空觀,不要住在外來的空上,在具...

怎樣辨別真偽善知識

問: 初發心學佛,需要善知識引導,善知識的標準是什...

善導大師的弘願門是怎麼回事

問: 善導大師的弘願門是怎麼回事? 大安法師答: 善...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大藏經】佛說月光菩薩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苾芻眾,而...

【大藏經】佛說法滅盡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

【大藏經】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

把淨業三福作為日常行為的指導

問: 法師開示的淨業三福很好,但是做起來就好難,對現...

沒有「願」來作導引,念佛也是往生不了

眾生在三界六道的因果法則當中輪迴,是業力所感,是不...

極樂世界的菩薩,在這個世間的示現

極樂世界的菩薩們,來我們這個世間示現的,自古及今應...

淨土法門能解釋通途法門嗎

問: 淨土法門是特別法門,不能以通途法門的法理解釋,...

弘一大師禪修的故事

1942年的10月13日,農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南山律宗...

玄奘大師與心經的故事

玄奘去印度的路上,依靠《心經》的威力遣除了一切違緣...

一切依正莊嚴都是一切眾生自性本具的

明上住處、生處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

如何切除內心深處無明與煩惱的腫瘤

問: 如何切除內心深處無明與煩惱的腫瘤? 慧律法師答...

家中有惡病口舌,當誦大悲神咒

【經文】:又若家內遇大惡病百怪競起。鬼神邪魔耗亂其...

高僧大德對夫妻情愛的開示

一般守五戒的佛教徒,尤其是淨宗的同修們,一定會深自...

【推薦】《楞嚴經》是末法破邪顯正的斬妖劍

關於《楞嚴經》,來之不易,是一位叫般剌密諦的法師,...

度四流者為作橋樑,趣彼岸者為作船筏

【度四流者為作橋樑。趣彼岸者為作船筏。是三善根殊勝...

七爐煮水的故事

蘇東坡除了原配妻子以外,還有幾個妾。究竟是幾個呢?...

用八正道來引導你的思想

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為母親打掃心房

母親因為愛懷舊,晚年生活並不快樂。她常常念及年輕時...

世界上最不值的交易

給你一元錢,然後你給我一百元可否?我相信古今恐怕無...

【佛教詞典】三會說法

彌勒菩薩將來在龍華樹下成佛時,初會說法,度九十六億...

【佛教詞典】椽儀

(行事)大法要時於本堂周圍之椽側行道之儀式也。蓋通...

【視頻】《佛說十二頭陀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十二頭陀經》風柯月渚讀誦

【視頻】淨界法師《五戒之不偷盜戒》

淨界法師《五戒之不偷盜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