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有文化知識的人特別要做鈍功夫

大安法師  2015/12/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有文化知識的人特別要做鈍功夫

印祖教我們修學念佛法門的一個方法,就是一門深入。

有很多人,特別是有文化知識的人,一入佛門,本能地就想博覽眾經,什麼經都想讀,宗門、教下、密宗,他都想要了解。

固然這種求法的心、好學的精神是很可貴的,但是這裡卻蘊含著很大的風險,因為淨土一法是特別法門,如果一開始就對宗門教下進行了解,就會先入為主,然後就容易樹立通途教理的參照系,去評判、分析法義。

這個參照系一旦建立之後,往往對淨土這不可思議的特別法門,難以產生信心。

所以印祖常常講,「通宗通教者不信淨土」,這句話是說到了要害。那個時代確實有通宗通教而不信淨土者,更何況那些半吊子水,就更是胡言亂語了。

如果我們真的要學淨土一法,就先不要去讀得太多,在解門當中一定要一門深入,要對《淨土五經一論》的聖言量,反覆地熟讀,熟到甚至能背的程度。」

怎麼能達到這種程度呢?做鈍功夫!通過讀誦、抄寫、禮拜、一字一拜淨土經典,把它輸入到我們的阿賴耶識裡面,不斷地在那醞釀、發酵、領會,把它變成我們自己的東西。

這樣的過程就是淪肌浹髓,不僅深入到肌肉裡面,而且深入到我們的骨髓裡面,要把《淨土五經》的理念、境界、事理、因果融入我們的骨髓裡面,這樣才有一個轉化。

如果淺淺地去讀一下,還是很難入到心裡去的。因為這些從佛清淨心中流現出來的智慧靈文,這種般若智慧,它本能的和我們凡夫的生滅心有一個很大的隔離層。

這個隔離層一定要通過我們鈍功夫慢慢地滲透,才能淪肌浹髓,才能深入到骨髓裡面。

並且,我們要對淨土宗祖師的思想反覆研讀,《蓮池大師全集》、《善導大師全集》、《蕅益大師全集》、《印光法師文鈔》、《淨土十要》、《龍舒淨土文》這些書要反覆讀。

本人對這些話常常在不同的場合講,但我發現,真正按這個做的人太少,真是業障深重!大多數人還是喜歡聽聽這個、看看那個,那就沒有辦法了,這樣就很難有成就了。

如果把宗門教下、通途教理先學到了,好啊,這對淨土一法的建立,有一點好處,但是它負面的東西也存在。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印祖教給了我們方法:把宗門教下暫時先放下來,先看淨土宗的東西。

通過看淨土宗的經論,建立起確然不拔的信願之後,你再去看一下宗門教下。這時候就有一個主次,能得到宗門教下的一些共通法的利益,但不會受它的一些其他知見的先入為主的負面影響。

我們修淨土法門的人,要知道通途教理,知道了通途教理的修行之難,才能反襯出我們念佛往生淨土、快速成佛之易的這種大殊勝,才會感戴佛的大恩德。它是為建立這樣的對比而施設的。

但不能把宗門教下的通途教理一下子全部接納,作為一個主要參照系,那就麻煩了。我們看到很多人,甚至是出家人,天資也很好,宗門教下的教理能夠一套一套地說出來,但是你注意他一講淨土宗,一看,他完全沒有力量感。

為什麼?他的信力沒有上來。他對淨土法門的一往情深的宗教情懷出不來,於是這句佛號念得不得力。雖然他口頭上也說,「淨土法門好,你們要念佛。」但是他心裡想,「念佛,你們去念,我要修我高妙的法。」

我講的這段話,所提到的修學淨土法門的方法,實際上也是從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印光大師們的著述中,抽衍出來的,你真要把對宗門教下的好奇心放下。

我本人在淨土法門還是有點信心,早年我也是很想讀很多書,就是看《印祖文鈔》,印光大師這樣不斷地講,我就忍著性子,就暫時不看很多書,就在淨土經論中反覆地做鈍功夫。

現在我的水平就很低了,但如果早年我也多看很多書的話,就是這樣很低的水平都不能達到。為什麼現在弘揚淨土的法師這麼少?就是他不聽祖師的話,不肯把宗門教下的這些功夫放下。

想什麼都涉獵,於是搞得相互衝突,知見上的衝突。就很難對淨土這不可思議的法門產生信心,信心過不去,一切免談。

有時候你產生一點信心,要馬上落實在念佛上,念佛開顯我們的智慧,又增強我們的信心,形成一種良性循環,這樣就走在一條正確的解脫道上。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如何判斷修行有沒有進步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上說: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

到了極樂你可以選擇留在那裡,也可以回入娑婆度有情

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

藐視淨土臨終多苦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視淨土若穢物,恐其污己者,臨...

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一位年輕人向清淨苦述,由於自己性格耿直,心直口快,...

今生忍耐,報盡即生西方

那些在修行路上曾有過的障礙,其實沒什麼大不了,我發...

學要謙虛,修要虔誠

我們佛教徒,這個也是基本功啊!我們有沒有,會不會向...

星雲大師《聰明的爭議》

聰明好不好?聰明人人希望,人人所求,怎可以說聰明不...

當前教界興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

問: 當前佛教界興起的般舟念佛是否如法?請慈悲開示。...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註音版】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

【大藏經】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安樂...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藥師寶懺

慈悲藥師寶懺...

四十八大願——(第34願)皆得法忍總持

我成佛時,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各別種類的眾生...

大安法師:發菩提心過程當中八個「勿」

【惟願大眾,愍我愚誠,憐我苦志。同立此願,同發是心...

大安法師:至誠到了極點之人,就可以感物

如果真的有至誠心的話,那各種不可思議的神妙都會出來...

心性寂淨到極點,光就出來了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明...

心外有法,生死輪迴;心外無法,生死永棄

夫不體道本。沒溺生死。處胎卵濕化橫豎飛沈之類。於中...

居士楷模彭際清

彭際清(1740~1796),名紹升,字允初,號尺木,又號...

訥堂道人尺香齋的啟示

訥堂是淨土宗十二祖徹悟大師的字,古者名以正體,字以...

晝夜念佛四十年,八十八歲留偈往生

道乾。字世禪,嘉禾(浙江)雙溪陳姓人家的女兒。年十...

畜生道之苦

第三個是畜生的苦。繫縛打殺,互相吞噉之苦。畜生有兩...

暫執聖號已勝百年之福,一發大心已越歷劫善根

佛在《阿彌陀經》中講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

淨土法門為什麼殊勝

問: 淨土法門為什麼殊勝? 大安法師答: 要了脫分段...

末法最後住世一百年的佛經

佛教的法運分三期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

出家人轉世後能否記得前世的事情

問: 如果一個師父能轉世的話那麼這個師父轉世後小的時...

為什麼佛要示現涅槃

《法華經》講,為什麼佛要示現涅槃?佛可以長久住世,...

大安法師:現代人心裡空虛迷茫的原因

問: 現在社會上大多數人心裡都很空虛,這是什麼原因...

為什麼業障重的人口味比較重

人很多時候,會受到業障牽引,而做出錯誤的判斷。比如...

【佛教詞典】轉化

(術語)與遷化同。轉教化於他土之義。又為遷轉變化之...

【佛教詞典】法雲

(雜語)喻佛法之涵蓋一切也。華嚴經曰:不壞法雲,遍...

【視頻】聖嚴法師《智慧100有聲書》MP3

聖嚴法師《智慧100有聲書》MP3

【視頻】以戒為師--雪竇山資聖禪寺己亥年傳授三壇大戒

以戒為師--雪竇山資聖禪寺己亥年傳授三壇大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