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慧律法師:欲令正法重現,當推楞嚴大經

慧律法師  2011/03/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楞嚴經》本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經典,佛滅度後,弟子們結集成經,弘傳於印度,後因年久失傳,唯獨龍宮藏有此經。佛陀涅槃七百年以後,印度的大乘論師龍樹菩薩出世弘法。因其行解證悟的殊勝,受到龍王的禮請,他在龍宮中見到《龍藏》,其中有一部《大佛頂首楞嚴經》,披閱之後,感到非常的希有難得。於是龍樹菩薩以他超凡的記憶力將他背下來,回來後默寫出來,呈獻給他的國家。國王見了之後非常重視,將《楞嚴經》奉為國寶,藏在國庫裡,禁止外傳。

中國隋朝天台宗智者大師,研究《法華經》,發明三止三觀。有一位梵僧對他說,其理論與《楞嚴經》頗相似。大師聞說,深深嚮往此經,特別在天台山建築一座拜經台,天天向西方禮拜,求此經早日傳譯中國,整整拜了十八年,可惜直至圓寂仍然無法得償所願。

後來有一位印度高僧,名般刺密帝,聽說‘東土小釋迦’智者大師求楞嚴之事,深受感動,發願要將此經傳來中國。不幸被邊防官員查獲,竟被拘禁,不許出境。般剌密帝恢復自由後,採用了常人難以想像的方法,用白絹書寫此經,割開手臂肌肉,將絹藏於其中,待傷口痊癒後出國,才終於將其帶到中國。當時是中國唐朝神龍元年,般刺密帝法師航海到達廣州。此時宰相房融正在廣州,即禮請於光孝寺。

誰知剖臂取出的經絹,卻血肉擬成一團,無法辨認字跡。房融宰相苦思無策,竟夕失眠。不想旁邊有一位啞女忽然會說話了,她說用人奶清洗白布上的血肉,字跡就會顯現。大家試了之後,果然現出了經文,真是皆大歡喜。

在譯此經的過程中,房融親自為譯文潤筆,故而《楞嚴經》文字之典雅優美,在漢文佛經中可以算的上首屈一指。此經被獻於武則天,但因為當時有《大雲經》偽造的風波,武則天沒有及時流通,而是將他存在宮中。後來神秀禪師為國師,將《楞嚴經》抄錄了出來,又得到了房融宰相的家藏原本,《楞嚴經》才開始流通。

由以上記載可知,古人為法忘軀,歷經九死一生,才將此經傳譯中國。此經之珍貴無比,難得難求,可見一斑!

本經內容之殊勝

1、文字優美,義理深奧,內容全面

本經歷來被公認為是諸佛心宗、群經秘藏。其體用雙彰,性相並談,不僅為學人揭示宇宙原理,人生真相,說明世界、眾生、業果相續的原因,展示菩提道上的修學層次,因果分明,邪正有別;同時又顯示眾生本具如來藏性,無法不備,並教人以反妄歸真、覺悟成佛的實證方法。

由於以上特點,使得本經涵蓋了禪、淨、律、密諸多法門,歷來性、相各宗各門均將其奉為最上寶典。可以說,本經乃如來一代時教的教、理、行、果之精髓所在。實是菩薩修行的要門,轉凡成聖的階梯,成佛的真因。

因此我們欲想了解佛法,明白真理,固然要研究此經;欲想真修實證,圓成佛道,也必須學習此經。明朝憨山大師曾經說過:「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可見《楞嚴經》確實是無法不備,無機不攝,乃是法門精髓,成佛正印。

2、論證超絕,說理詳盡。

本經的邏輯分析,論理辯駁,可謂精妙無比,超凡絕倫!本經通過七處徵心和十番顯見的層層論證、剖析,將凡、外、權、小之邪見愚見一一破除。凡讀懂楞嚴之人,無不被其周密斟細的思辯,和深奧幽微的哲理所傾倒,而拍案叫絕。歷史上,有無數曾經誤以為佛法為愚學的人,讀了楞嚴後即誠心折服。因此,本經歷來又是接引知識分子的利器、降服外道的金剛杵。慧律法師在講經中曾笑言:「你去看看楞嚴經,佛的那個智慧,嚇死人!」

3. 破魔顯正,代法住世

《楞嚴經》不僅是一部佛學大全,亦是菩提路上的明燈,修行過程中的照妖鏡。本經關於五十陰魔的開示,講述了妖魔鬼怪、旁門左道的種種情形,使得一切外道原形畢露,妖魔無處藏身。因此,《楞嚴經》是如來正智的代表,人間有《楞嚴經》住世,即代表佛陀正法常住人間。本經被稱為佛的真身、佛的舍利、佛的塔廟,實不為過。

本經成就之殊勝

楞嚴咒又稱佛頂光明咒,微妙不可思議,能破除一切黑暗,能成就一切功德,究竟成等正覺。楞嚴經內容豐富,但以此咒為核心,故楞嚴咒所在之處,即為正法所在,因而漢地各宗寺院都以楞嚴咒為定課。

本經中,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是人罪障,應念銷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若有眾生,能誦此經,能持此咒。如我廣說,窮劫不盡,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無復魔業。」

本經為歷代高僧大德所重

過去的大德高僧無不讚嘆楞嚴經。近代禪宗泰斗虛雲老和尚對此經特別重視,他曾開示道:「現正是末法時代,你到那裡參訪善知識呢?不如熟讀一部《楞嚴經》,修行就有把握,就能消除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此成就,不遭歧路!」他活了一百二十歲,一生就只批註過這部《楞嚴經》。他主張:身為一個出家人,都應該把《楞嚴經》讀得能背得出來。

近代高僧圓瑛法師初聽楞嚴,即深感此經是「末世津梁,禪門關鑰」 ,其後他把《楞嚴經》看做是禪法的根本經典,四十餘年精研不輟。雖然法務繁忙,仍時時參究,反覆琢磨,期間因用功過度,三次吐血,仍精進不止。他一生專弘楞嚴,被尊為「楞嚴座主」。他所創辦的楞嚴專宗學院,即以楞嚴為正課。可以說,圓瑛法師將畢生精力都付與了《楞嚴經》。

現今弘傳此經的特別意義

《楞嚴經》是正法的代表,一旦消失,就意謂著佛教徒混淆是非,真假不分,魔教自然得勢,正法便難以住世。因此在《法滅盡經》上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經典,逐漸而滅。」因此在佛教裡,雖然所有的經典都很重要,但唯獨《楞嚴經》更為重要。凡有《楞嚴經》所在的地方,就是正法住世。《楞嚴經》沒有了,就是末法現前。

身為佛子還應當清楚:所謂‘法滅’,不是書本滅,而是學這個法的人沒有了(或者學如無學)!因為法為人說,法由人傳。如果沒有人能傳承法的思想、實踐法的功用,那麼即使滿街都是經書也毫無意義,這就是法滅。

佛說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正是因為末法眾生根性漏劣,認少為多,識淺為深,以乏為足,不肯深入經藏,不思續佛慧命,反侮學子為「雜學不專」,漸令無上大法束之高閣。——所謂滅法者,非由外而滅,皆是自滅。所謂魔教,也非外來,皆是自心魔。

因此,欲令正法重現,必首推楞嚴大經!欲令佛法久住,必首推楞嚴大經!值此時代,邪說流行,禍患頻生,更需要弘傳流通此經,以正人心、僻邪說,導人於正信。弘傳楞嚴大經,實為教內最要之務,一切法事,莫過於此!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慧律法師文章列表

遇善知識難

過去,有一個小孩在路上看到了一隻大烏龜,把它抓來玩...

修學楞嚴咒有十妙

(一)妙清淨:至心持咒,身口意三業就能清淨,誠意誦...

【推薦】《楞嚴經》是末法破邪顯正的斬妖劍

關於《楞嚴經》,來之不易,是一位叫般剌密諦的法師,...

文珠法師《學佛必修的課程:四清淨明誨》

我們學佛,無論目的是想獨善其身,作個自了漢;抑或是...

末法時代是怎麼回事

問: 末法年代是怎麼回事? 成剛法師答: 佛說正法五...

泄佛密因,輕言未學

【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泄佛密因,輕言未學。...

修學首楞嚴王三昧時要注意的兩個重點

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基本上要注意兩個重...

善擇正法

當摩竭提國的頻婆娑羅王得知佛陀來到善住天寺祠祀林中...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

【大藏經】【註音版】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慧律法師:念佛不求往生,只求家庭平安?

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求平安,能平安過日子就...

一定要在事相上磨練,這種才是真功夫

過去有一個人他很會駛船,他研究很多,是航海的專家,...

出家人在生活中如何運用善巧方便

問: 出家人 在現實生活中如何運用善巧方便? 慧律法...

妄識心本來就是空

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了解這個妄識心本來就是空的,知...

觀海聽濤,返聞聞自性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一早上呢,我們來到了這個,...

因果不是宿命

佛門常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人便以為這是宿命論...

佛雖廣受一切供養,但心中無增減

馬鳴菩薩提到,過去曾聽聞:在竺叉尸羅國的博羅吁羅村...

怎樣觀察念佛有沒有進步

今天是佛七第五天了,假如根機好而又真誠心念佛的人,...

在這個禪堂中坐一坐就有好大的功德

佛法傳到中國來,唐、宋大興的時期,多少文人、偉人在...

此日不復,寸陰尺寶

有一個日本大官問澤安禪師如何處理時間:唉,我這個官...

諸佛為何選擇在人間而非天界成佛

《增一阿含經》中,記載過一則公案帝釋天供養釋尊時,...

怎樣改掉愛計較的毛病

問: 師父,我特別愛計較,這個毛病怎麼改啊? 慧廣法...

宗舜法師:正信佛教應具備的三個條件

宗舜法師答: 我覺得這個它應該是從兩面去理解,首先...

清明節佛弟子怎樣做才對已故親人最有利

清明,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

轉彎的人生

夜晚,列車奔馳,兩節車廂的交接處,轉彎時出現了一個...

遇到冤家對頭千萬不要生氣

我們每個人都有冤家對頭,但碰到冤家對頭我們千萬不要...

【佛教詞典】懺制教識罪發露

亦名:識罪發露 行事鈔·懺六聚法篇:「識罪發露。至一...

【佛教詞典】法智

(一)梵語 dharma-jāna。俱舍論卷二十六所列舉十智之一...

【視頻】佛教動畫:佛說十善業道經

佛教動畫:佛說十善業道經

【視頻】學佛不是迷信

學佛不是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