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佛說入無分別法門經

佛說入無分別法門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

徹悟禪師語錄

徹悟禪師語錄卷上 嗣法門人 了亮等 集 示眾 普說 一...

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

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序 終南山釋氏道宣撰 惟夫幔幢...

菩薩戒本經箋要

菩薩戒本經箋要 慈氏菩薩說 北涼天竺三藏 曇無讖第二...

三論玄義

三論玄義 慧日道場沙門吉藏奉命撰 總序宗要。開為二門...

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

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 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弟子死復生經

弟子死復生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祇...

菩薩訶色慾法經

菩薩訶色慾法經 後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女色者,世間之枷...

佛說方等般泥洹經

佛說方等般泥洹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哀泣品第...

念佛人也吃肉,應如何解決

問: 請問有的人也念佛,可是他照樣吃雞鴨魚肉,應怎...

「十念皆生我國願」該如何理解

阿彌陀佛所發的第十八願就是十念皆生我國願。有時候會...

夢參老和尚《用普賢十大願念阿彌陀佛》

和尚慈悲,諸位執事慈悲,大眾師父慈悲,請坐下。今天...

【推薦】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

(1)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這...

【佛教詞典】勝歸趣

【勝歸趣】 p1101 雜集論八卷十六頁云:何故此滅名勝歸...

【佛教詞典】天學初征

全一卷。智旭述。明末,天主教傳入我國,萬曆十年(15...

懺雲老法師:如何對治煩惱習氣

在煩惱習氣中,要是一時念不下佛呀,就轉個環境,掃掃...

將惡習變成自己的助力

又是一年春好處,待到回望弱冠時。轉眼間,我離畢業又...

有求皆是苦

有求皆苦,在這個充滿競爭與追求的社會裡,人們總是認...

發心念佛求生西方,七寶池中即生一朵蓮花

原文: 夫眾生之心,與阿彌陀佛之心,覿體相同,若以信...

珍惜每一秒,精進學佛法

生命活著是以付出生命為代價。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或...

思慧很重要,沒有人可以取代

從我們學習的角度,聽聞佛法很重要,思慧也是很重要!...

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我想,我們讀《阿彌陀經》,有兩句話是非常重要的,是...

佛門裡為何把酒列為重戒

酒類的香味引起了人的煩惱和壞的毛病,甚至更壞事情都...

五台山故事:掉隊的羅漢哪去了

明朝,五台山萬壽寺方丈志誠法師與三寶弟子經過千辛萬...

花飾比丘的因緣

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帶領弟子去應供,齋畢,大眾正靜默...

佛為病比丘灌頂獲安記

過去,世尊住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時,有一位比丘全身上下...

末法最後住世一百年的佛經

佛教的法運分三期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

【視頻】《佛說決定毗尼經》聆志居士讀誦

《佛說決定毗尼經》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佛說無垢賢女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無垢賢女經》風柯月渚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