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長者子制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長者子制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五百沙門俱,皆阿羅漢,平旦皆被袈裟持缽入城匃食。

時城中有四姓豪貴家,國中第一,所居高燥,舍宅樓觀甚好,垣牆周匝七重門。四姓豪家字檀尼迦柰,有一子字制。年十六,父檀尼迦柰歿,故制獨與母居。

佛時到其家匃食,時制在內第三門住,遙見佛來,制即念言:「是人何壹端正絕好乃爾!好如明月珠,光明如日月,其色如黃金,如月十五日盛滿。」

時佛住於門外,制便走入語母言:「我見一人來,大端正絕妙天下無有輩,我生以來未曾見人如是,今在門住欲乞匃。」

制語母:「當匃之。」

其母大慳貪不肯匃與,制言:「母當哀用我故,匃與是人;與是人者,如病者得良醫。」制復言:「與是人者,名字達於天上天下,是人今續在外住。」

其母復不肯匃,制數數語母不止。母便恚,語制言:「汝嬈我不止者,汝令我煩亂。」母言:「是人不用是乞匃故來,但欲欺調汝耳。今汝小癡兒,當何等知?汝所索不止者,會得我捶杖乃止耳。」

佛預知其母慳貪,佛便放威神徹照七重門內。制見佛光明心大歡喜,制即復到母所,啟語言:「愚人不知佈施,譬如盲人墮火中,其人但坐無目故。世間人但坐慳貪,不信佈施,後當得其禍。人心念惡、口言惡、身行惡,愚癡不信佛、不信經、不信比丘僧,死後皆墮地獄中餓鬼畜生中。人不慳貪,信佈施,後得其福,身行善、口言善、心念善,自得其福其人家常當與,智者相隨令人有智。」

制言:「母不肯匃與者,自持我今日飯分來,我寧一日不食。哀我疾持來,我欲與是人,恐是人棄我去。是人棄我去,是人難值。」

其母復不肯與,制便自往取飯分,復取所著好衣,持去至佛所,前以頭面著佛足,卻住叉手,白佛言:「持我所有衣被、飯,願上佛。」佛默然不應。

制復白言:「今佛是天上、天下人師,當哀度脫我曹,願為我受之,當令我得福。」如是者三,佛便受之,制即大歡喜。

佛語制言:「今諸慳貪者汝皆伏之,今日汝施與佛衣被、飯食,使汝心中諸欲願者,亦皆得之。」

制大歡喜,復白佛言:「我所可願者,亦不求作第二忉利天王釋,亦不求作第七天王梵,亦不求世世豪貴,願使我智慧光明如佛。」

佛言:「大善!諸所願者皆令得之。」

第二天王釋聞制語,即在佛後叉手住,天王釋便於佛前,語謂制言:「汝今日持小飯食、衣被與佛,便欲求作佛者不能得也,十劫、百劫、千劫、萬劫、億劫,汝尚未能得作佛。」

制報天王釋言:「我亦不用一飯食故欲得作佛,我常當持善心精進不懈,求佛不止,會當作佛。」

天王釋報制言:「汝持四寶須彌山,汝慈心念天下人民,千萬劫億萬劫,汝尚未能得佛也。」

制復報天王釋言:「譬如匠師持斧入山索樹木,會當擇取好直者,會當可意乃取耳。我不用一飯食、衣被故求作佛也。」

天王釋復語制言:「汝欲求佛者劇苦,汝不如求作第七梵,若第二忉利天王釋,汝欲求作佛,難得也。」

制復報天王釋言:「汝寧見閻浮利內不?」

天王釋言:「見之。」

制言:「滿其中大火上至天,持身投其中,我會當求作佛終不止。」

天王釋言:「汝滿閻浮利地內其中火,是中有人民畜生及蠕動之類,汝不當殺之,汝口言惡、心念惡,死當入地獄中,汝當那得作佛?」

制報天王釋:「世間人民及蠕動,我持慈心皆付彌勒佛,彌勒佛自當度脫之,我求佛道會不止。」

制復報天王釋言:「第七梵眾、第二天王釋,所居止處會當衰敗,皆當歸死,無有脫不死者。」

天王釋便叉手報制言:「卿持心堅乃如是,念欲求佛不止者,卿會得作佛。」

制復報天王釋言:「汝莫持汝天上意,自貢高也,復有勝汝者,我持善心精進不懈,求佛不止,會當得作佛。」天王釋便默然無所復語。

佛便語制:「汝前後所承事凡六萬佛,汝常當願求作佛,汝常持心精進承事諸佛,卻後二百億萬劫,汝不復更地獄餓鬼畜生中,卻後二百億萬劫竟,汝當作遮迦越王,當有十億小國皆屬汝,汝當領四天下當飛行。汝所行當正,壽盡當上生第七梵天、第四兜術天,天上壽盡,當復下生作遮迦越王,壽盡當復上生第七梵天。如是上下百億萬劫竟,汝當作佛字須彌迦羅,當度脫天上、天下人民,汝生下地當照萬二千億天地,上至二十八天上,天地皆為大動,夜明如日出,人民皆壽七千億歲。汝身當長二百丈,當有萬一千城,城皆四百八十里,城皆板著之,皆刻鏤金銀、琉璃、水精、珊瑚、車璩、馬瑙七寶。

「汝作佛時,當再會說經,一會時有六千億沙門皆得阿羅漢;第二會說經時,有四千億沙門皆得阿羅漢。當爾時,人民無有偷盜者,男子、女人皆同一心無有惡者,亦無山林谿谷,地皆平正,人民無有疾病憂苦,皆安樂,所居皆自守。天日三雨裁淹塵土,人欲議語皆大聚會,夏月則不暑,冬月則不寒皆得中適。

「汝教授精舍名為難提陀,若有男子、女人,持戒佈施與佛辟支佛阿羅漢,求作佛者皆可得佛。道不可不求,八方上下無有能窮極者,佛智慧如是,天下人不知生所從來,亦不知死趣何道。」

佛說經已,制及諸比丘僧,皆前以頭面著佛足,作禮而去。

佛說長者子制經


上篇:佛說長者子懊惱三處經

下篇:佛說逝童子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註音版】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佛說維摩詰經

佛說維摩詰經卷上(維摩詰所說不思議法門之稱一名佛法...

佛說無希望經

佛說無希望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卷上 康僧會序 夫安般者,諸佛之大乘...

佛說報恩奉盆經

佛說報恩奉盆經(亦云報像功德經) 闕譯附東晉錄 聞如是...

佛說慧印三昧經

佛說慧印三昧經一卷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

【註音版】佛說甘露經陀羅尼

佛說甘露經陀羅尼...

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緣生初勝分法本經

緣生初勝分法本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多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舊雜譬喻經

舊雜譬喻經卷上 吳天竺三藏康僧會譯 (一) 昔無數世...

大乘四法經

大乘四法經 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奉 制譯  歸命大...

【佛教詞典】無畏

梵語 vai?āradya,巴利語 vesārajja;或梵語 abhaya...

【佛教詞典】忍波羅蜜菩薩

忍波羅蜜,梵名 ārya-Ksānti-Pāramitā。為十波羅...

怎樣的狀態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問: 法師您好!印祖一再強調我們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慧律法師《2004年新春專訪》

世間人在過農曆年的時候,都會說一些吉祥的話,比如新...

衍慈法師:從商的智慧

你看過「當和尚遇到鑽石」一書嗎?此書帶給人們智慧的...

面對死亡而改變人生的觀念

因為身語行為受心支配,由內心執著不同,將導致行為傾...

五臟排毒的時間表

睡眠時是人體進行自我調節的重要時刻,人體就像一個天...

延長蔬菜保存時間的方法

先把綠葉菜表面的水滴風乾掉,然後放入袋子,一定記得...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開心嗎

問: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開心嗎?我覺得人生百味,無須...

女眾進入寺院應遵守的禮儀

我們每次過堂都做一點學習,今天學習關於女眾入寺的內...

身體的細胞是不是也會被教育

問: 身體的細胞是不是也會被教育? 大安法師答: 你這...

你只能求盡心盡力,不能求它的結果

菩薩道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所謂的菩薩戒體,總而言之有...

大安法師:帶業往生的本質特點

你說一個凡夫念佛人一點錯誤都不犯,這也是不可能的,...

欲修三昧,何不於此等語句中全身靠倒

欲證三昧,自有佛祖所示三世不易之法。何得問我所證,...

【視頻】《佛說吉祥經》演甫居士唱誦

《佛說吉祥經》演甫居士唱誦

【視頻】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