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終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門釋智儼集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卷第三

終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門釋智儼集

 第六會十地品初明十地章 本分中六決定章 加分中意加內明四法章 六正見章 請分中轉依章 請分未證教二大章 說分初料簡諸宗義章 安住地分初五怖畏章 校量勝分初十願章 三種菩提章 行校量中信等十行章 行校量慈悲內緣起章 彼果分中調柔等四果章 第二地初三聚戒章 十惡業道章 七種邪見章 十善業道章 攝生戒中明四倒章 第三地厭分中四靜慮八禪章 三苦八苦章 四無量章 六神通章 第四地三十二相章 八十種好章 第五地中七淨章 十諦章 第六地緣生章 三空門章(亦言三三昧) 重空三昧章 人法二空章 第七地中四家義章 第八地四種無生忍章 三世間章 十自在章 十怖畏章 第九地十稠林義章 八萬四千法門章 煩惱行使行稠林章 根行稠林章 生行稠林章 習氣稠林章 三聚行稠林成就章 二十種法師章 四十無礙辯才章 第十地受職章 阿耨達池義

初明十地品十地章

十地者。一歡喜地。二離垢地。三明焰地。四燒然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生成佛智住持故名地。地者位也。今十地者。攝佛因位一乘三乘聲聞人天等。竝在其中。為五乘人所觀。普賢證位。佛果攝用。無礙自在。一切皆盡。何以故。十地之法。攝眾生中最初門故。地法甚深最難了別。略約五乘分別分齊。言五乘者。人天等為一。謂人天乘。聲聞緣覺共為一。謂為小乘。漸教所為為一。謂漸悟乘頓教所為為一。謂頓悟乘。一乘為一。謂究竟乘。就初人天。有三種成佛。一佛為救三惡道。現身異彼。三惡道外。即成佛身。如佛現黑象腳等。二為引人趣。現在佛身。如佛為提謂長者現樹神身等。三為引人天。為現其聖身。如人天等知佛是聖。而興供養成世間福者是。二就二乘中有其七義。一約地。謂三界九地十地十一地等外。即成其佛。二約位。見修已外。即成其佛。三者約行。離學已外無學身中。即現成佛。四約菩薩行。三十三心外。即成其佛。五者約時。小乘六十劫成三僧祇外。即成其佛。六者約生死。最後分段身上。即成其佛。七者依小乘十二住。第十二最上阿羅漢住則同是佛。三者約初迴心教門。有其八義。一約地位。謂乾慧地等十地。第十地中即成佛。所以同十地成佛者。為佛下同因位故作此說。二約三界九地。十一地等已外即成其佛。三約位。見修已外即成其佛。四約行。學位已外同無學羅漢位。即成其佛。五約時。依大乘三僧祇外即成其佛。六約菩薩行。三十三心外即成其佛。七約無分別。空理一念即成其佛。八約生死。最後分段身上即成其佛。此約化身。若約報。分段身後即成其佛。又約初教直進位。有其七門。一約位。從十信位等。乃至從歡喜地等滿足十地已外。即成其佛。此由佛境界分段身。非同菩薩地分段身故。二復約位。從歡喜地盡第九地。於第十地。即不退成其佛。此亦為對聲聞下位。於下身中成佛故。故作此說。三約理。謂真如無分別空一念即成其佛。四約十地後一念證果即成其佛。五約時。大乘三僧祇後即成其佛。六約行。究竟無學即成其佛。七約大乘十二住。於第十二最上菩薩住後。即成其佛。又約大乘終教。有其十門。一者約位。從十信行。乃至歡喜等十地滿後。即成其佛。二者從歡喜等初地。至盡第九地。於第十地中。即成其佛。如梵網經所說者是。此為對聲聞。現凡身上得於果證故作此說。此當變化成。非當實成。三者約位。從初歡喜地至第三地。是世間法相同三界。第四地已去至第七地。相同無流。於世間身中。得彼三乘無流德。名為出世。第八地已去至第十地。名出出世。即得成佛。第八地成法身。第九地成應身。第十地成化身。此為於十地中別地相故作是說。四者一念成佛。約無分別真如故作此說。第五約證以明一念成佛。於初地中一念證故。六於十地後一念證果。名一念成佛。上諸一念者。所謂無念也。七約時者。謂大乘三僧祇後即是佛。八約行。金剛心後。得一切智智即是佛。九約生死。滅七種生死後即是其佛。十者依大乘同性經。有三種十地。聲聞十地。緣覺十地。佛十地。為招引小乘。同於大乘終教之義故作此說。其十地名等。具如疏說。又有差別十地相。廣如梁本攝論修時章釋。第四約頓教明者。唯有一門。所謂無相。何以故。由成一行三昧故。乘彼一味真如所成故。不可說有諸異相門。成佛亦如此。一切俱離。是名佛也。第五約一乘義者。十信終心。乃至十解位十行十迴向十地佛地。一切皆成佛。又在第十地。亦別成佛。如法寶周羅善知識中說。何以故。一乘之義。為引三乘及小乘等。同於下位及下身中。得成佛故。又於八地已上。即成其佛。如於此位成無礙佛。一切身故。此據別教言。若據同教說。即攝前四乘所明道理。一切皆是一乘之義。文雖是同。而義皆別。如此等法差別相者。為護十地故。隨方便門作種種說。令諸眾生於十地中離增上慢。又依六相。總別義即是一乘。隨相別布義即是三乘。此約教分說。其實一乘十地之法。盡其三世已通究竟。此據證說。餘義如別章。

本分中決定章

六決定者。一觀相善決定。真如觀一味相故。如經無雜故。二真實善決定。非一切世間境界出世間故。如經不可見故。三勝善決定。此有六義。一大法界故勝。二一切佛根本故勝。三法相差別法爾故勝。四真如觀。勝凡夫二乘智故勝。五順大教故勝。六是無漏故勝。故地論雲。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法相義故。真如觀勝諸凡夫二乘智故。說大乘法法爾故。白法界故。四因善決定。因有二種。一成無常愛果。因善決定。是因如虛空。依見生諸色。色不盡故。二常果因善決定。得涅槃道。如經盡未來際故。五大善決定。隨順作利益他行。如經覆護一切眾生界故。次前善決定。此願世間涅槃中非一向住故。六不怯弱善決定。入一切諸佛智地不怯弱故。如經佛子是諸菩薩。乃至入現在諸佛智地故。此六決定。是十地體。通十地故。亦通十住已來。故經云。十住中有五決定。十行亦同。除大善。十迴向有三決定。謂觀相及大善不怯弱。此之廢興。顯位高下增微故。通義可知。此義通彼修生及本有。非彼三乘及小乘所知。普賢性起在此位中。何以故。同是證故。餘義如別章。

加分中意加內明四法章

四法章者。即四堪智。一者緣二者法三者作四者成。此之四智。與六相智類亦相似。但門有別。一緣者。即成法之緣。二法者。相應成法。三作者。謂緣能成也。四成者。謂了別成就。知法之智明瞭。緣起自在故云堪。此義亦得通一乘及三乘。何以故。由此四堪智。於三乘中。順離四謗。及契中道故。此義如別章。

六正見章

六正見者。金剛仙論。一真實智正見。能知理法。二行正見。能知行法。此二是教旨。三教正見。能知教法故。四離二邊正見。知前理法不同情取。五不思議正見。知前行法。成德出情。六根欲性正見。知前教法說隨物心。此之正見。知法分齊也。此順三乘。若依一乘。即十種明瞭法。如離世間品說。所謂隨順世間明瞭法。為欲長養一切世間凡夫善根故。無礙不壞信明瞭法。解法真性信行人故。安住法界明瞭法。解法行人故。遠離八邪向八正道明瞭法。解八人故。除滅眾結斷生死漏見真實諦明瞭法。解須陀洹故。觀味是幻還來受生明瞭法。解斯陀含故。乃至須臾。不樂三界不著受生專求盡漏明瞭法。解阿那含故。六通自在由八解脫隨意正受九次第定諸辯明瞭法。解阿羅漢故。常樂寂靜因外緣解知足少事不由他悟成就智慧明瞭法。解緣覺故。成就勝智諸根明利心常解脫長養無量功德智慧滿足諸佛十力四無所畏一切佛法明瞭法。解菩薩故。問何故引彼下法釋明瞭義。一乘甚深。舉下為況。令人易解故。小乘即無此事。因映成大解故。餘義如別章。

請分中轉依章

轉依者。五門分別。一明轉依所依體。二明能轉智。三明所轉障。四明轉所感果。五明位地。所依者。謂常身由自性身。如來藏先為生死依。後轉為法身為究竟依。能轉智者。謂無分別智。所轉障者。謂八妄想等。所感果者。謂涅槃寂滅果。所依位者。如梁本論雲。略有六位。一益力損能轉。由隨信樂位住聞熏習力故。世間修慧損益義成。二通達轉。謂已登地諸菩薩。由真實虛妄顯現為能故。虛妄者。謂觀俗智。真俗二智竝得現故。此轉從初地至六地。有出入觀異。三修習轉。由未離障人是一切相不顯現真實顯現依故。謂三相不顯現。三無相顯現故。此轉從七地至十地。謂此中同修無相行故。以四地為其位。四果圓滿轉。由已離障人一切相不顯現。清淨真如顯現至得一切相自在依故。謂智斷恩三德具足也。五下劣轉。由聲聞通達人無我故。六廣大轉。由菩薩通達法無我故。謂人境功能三義勝故。人是菩薩。境是法無我。功能即自利利他功能也。此約直進教釋。若約小乘。即見修等轉。若約初迴心教。亦同見修轉。若約熟教。地前隨伏。初地頓斷。二地已去斷其習氣。頓教不說斷。圓教一斷一切斷。亦如前說。斷皆非初。非中後斷也。普賢解行位中漸差等伏。餘義如別章。

請分未證教二大章

證教者。即約因果二分說二大也。因分者是教大。果分者是義大。所以約果說義大。為果是所剋之位。義大是所證之法義。位相似故約之以顯。所以約因明教大者。因是能生之位。教是能目方便義。位相似故約顯之。教證二分德量非小故名為大。證分絕言。是發趣者究竟所歸。故名為義。教大者有其三種。一因成就大。二因漸成就大。三教說修成就大。因成就大者。地論偈言。慈悲及願力。因此剋證故名為因大。位在地前。因漸成就大者。偈言漸次故。漸者說聞思慧等次第。乃至能生出世間智因故。何者教說修成就大。有二種。一滿足修。二觀修。滿足修者。偈言。非心境故。非心境者。此句示現聞思慧等雜境界處。唯是智因。能生出世間智。而此不能滿彼出世間智地。偈言。智滿如淨心故。如出世間清淨心。能滿彼智地故。觀修者。偈言。是境界難見難說。自心知我承佛力說。咸共恭敬聽。此偈顯何義。是境界難見。自心清淨可見。此境界不可說。如是教說修成就已。餘偈義可知。此義通三乘。小乘中則無。何以故。小乘義中。但說教故。一乘圓教。若約見聞。則不得分教義二大。若約普賢解行證義。即說有其教義二大。若將見聞對普賢證。亦得可言見聞是教大。普賢證義是義大。可准知之。

說分初料簡諸宗義章

今論一乘三乘小乘。皆有宗趣。若隨機感藥病別說。則有無量。今依龍樹菩薩釋般若義立四悉檀。其宗通言一切皆得成宗。即是龍樹菩薩大善巧也。四悉檀者。四者數。悉檀者宗也。一世界悉檀。世者時。界者分齊也。在一時中設教當理名世界也。二各各為人悉檀。機宜各別。各取當聖所為故名為人悉檀。三對治悉檀者。明其聖教。擬所當機。伏滅煩惱。名對治悉檀。四第一義悉檀者。無聞教義理事。應得伏滅煩惱生漏無漏智。即是第一義悉檀。第一義者。義中第一也。此四悉檀。猶如圓珠隨方皆應。悉檀之義。亦復如是。又有四悉檀印。一苦二無常三無我四寂靜。前四據益。後四據道理。是名悉檀多。隨大小乘。因果漏無漏。若理若事。一切皆應。宜可知之。餘義如別章。

安住地分初五怖畏章

五怖畏者。所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初地之中。離如是等一切諸畏。何以故。初地離我相故。尚不貪身。何況所用事。故無不活畏。心不希望供養恭敬。我應供養一切眾生故。無惡名畏。遠離我見。無有死畏。菩薩死已。不離佛菩薩。無惡道畏。菩薩在世一切無有等者。何況有勝。無有大眾威德畏。第一第二第五依身口意。第三第四唯依身怖畏。因者略有二種。一邪智妄取想見愛著。二善根微少。是五怖畏。若約小乘。即實有是法。若約初教。其事即空。是五怖畏。若約終教。怖畏即如是。怖畏義。若約頓教。一切不可說。若約圓教。如前事成。何以故。隨處示現。皆成菩薩道事故。餘義如別章。

校量勝分初十願章

十願者。一供養願。謂無餘一切諸佛。一切供養。一切恭敬故。一切種具足上。深信清淨。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此中供養有六種大。一者福田大。謂一切佛。二供事大。謂一切具足故。三心大。深信清淨故。四攝功德大。廣大如法界故。五者因大。究竟如虛空故。六者時大。盡未來際故。二者受持願。受持三義成就。一者於諸佛所說修多羅教。次第令法輪不斷成就。二者證三種正覺得證成就。三者修行於三正覺因處。各令修行成就三佛。正覺者。聲聞辟支佛。亦名為佛故。三攝法上首願。於諸佛成佛處。為攝法上首身。四知眾生心行願。教化一切。令心增長菩薩所行故。五教化眾生願。隨彼眾生麁細差別名色所攝。令信入諸佛所說法中。已入法者。令入二乘菩提故。已入二乘菩提者。令入無上菩提故。六知世界願。謂知一切相乃至正住等及倒住等。乃至如帝網差別真實義相故。如業幻作故。真實義相者。唯智能知。餘相者。可現見故。七知淨土願。有其七種。一者同體淨。如經一切佛土一佛土。一佛土一切佛土。二者自在淨。如經一切佛土平等清淨。三者莊嚴淨。如經一切佛土神通莊嚴。光相具足光明莊嚴。眾寶等莊嚴故。四者受用淨。如經離一切煩惱成就清淨道。五者住處眾生淨。如經有無量智慧眾生悉滿其中。六者因淨。如經入佛上妙平等境界故。七者果淨。如經隨諸眾生心之所樂而為示現故。顯智神力等故。八同心同行願。有其十種。一者共集善根無怨親故。二者一切菩薩平等一觀故。三者常親近諸佛菩薩不捨離故。四者隨意能現佛身故。五者自於心中。悉能解知諸佛神力智力故。六者得不退隨意神通故。七者悉能遊行一切世界故。八者一切佛會皆現身相故。九者一切生處普生其中故。十者成就不可思議大乘故。具足行菩薩行故。九三業不空願。於中不空有二種。一作業必定不空。身口意業所作不空故。二作利益不空。如藥樹王身故。得如如意寶身故。十成菩提願。如經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作業有七種。一示正覺業。二說寶諦業。三證教化業。四種種說法業。五不斷佛種業。六法輪復住業。七自在業。如是十願。初地已上成。地前隨力隨分。此約三乘說。若約一乘教。則十信終心具足一切願。餘義可知。

三種菩提章

三種菩提者。一聲聞菩提。二緣覺菩提。三佛菩提。依其教分。自位究竟。虛通曰道。問聲聞緣覺既非究竟因。何共佛得菩提名。答聲聞緣覺。若對於佛。即非究竟。若就當位依教分齊。不別作佛。成自羅漢即為究竟故。別得菩提名。若為一乘所目。即屬一乘。餘義如別章。

行校量中信等十行章

十行者。一信.二悲.三慈.四捨.五不疲倦.六知諸經論善解世法.七慚愧.八堅固力.九供養諸佛.十如說修行。此義在一乘見聞。在三乘及聲聞人天等。前信等三十句。是清淨地法。今此十句信等。是彰地淨法。餘義如別章。

行校量慈悲內緣起章

緣起者。大聖攝生。欲令契理捨事。凡夫見事。即迷於理。聖人得理。即無於事故。今舉實理。以會迷情。令諸有情知事即無即事會理故興此教。故地論雲。自相者有三種。一者報相名色共阿梨耶識生。如經於三界地復有芽生。所謂名色共生故名色。共生者。名色共彼生故。二者彼因相是名色。不離彼依。彼共生故。如經不離故。三者彼果次第相。從六入乃至於有。如經此名色增長已成六入聚。成六入已內外相對生觸。觸因緣故生受。深樂受故生渴愛。渴愛增長故生取。取增長故復起後有。有因緣故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眾生。生長苦聚。是中離我我所者。此二示現空無知無覺者。自體無我故。當知。十二因緣等。即體自性空。依彼阿賴耶識生。梨耶微細自體無我。生十二因緣。十二因緣。亦皆無我故。緣生等無有別法。佛舉緣起觀門。以會諸法。一切無分別。即成實性故。地論雲。隨順觀世諦。即入第一義諦。是其事也。緣起觀門。有如是益。此義在三乘。亦通一乘說。何以故。為是所目故。若據勝劣緣起。是勝觀。亦即是一乘小乘之中。雖有名字。而不違其義。何以故。不斷法我故。餘義如別章。

彼果分中調柔等四果章

四果者。一調柔果利益勝。二發趣果利益勝。三攝報果利益勝。四願智果利益勝。言調柔者。即行為體。發趣者。即解智為體。即聞思慧智也。攝報者。即果報五陰為體。願智者。取成用為其體也。調柔攝報願智三果。諸地各局不相通也。發趣一果。義通諸地。餘義如別章。

第二地初三聚戒章

三聚戒者。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其戒種類略有四種。一依瑜伽四波羅夷等。二依瓔珞梵網經十無盡戒。三依方等經二十四戒。謂有二種。第一明菩薩所受二十四戒。一者飢餓眾生。求飲食臥具。不與者犯重。二者淫欲無度。不擇禽獸者犯重。三者見有比丘畜於妻子。隨意說過者犯重。四者見人憂愁欲自喪身。以己意增他嗔。敗他命根者犯重。五者取曠路中財寶者犯重。六者見他欲害命。以美言讚。令他瞋恚者犯重。七者見他欲燒僧房。不盡心諫者犯重。八者若見若聞他犯重罪。若不作三到喚教懺悔者犯重。九者見有作五逆罪。不呵勸捨者犯重。十者見聞他欲興大善事。更起瞋恚壞他者犯重。十一者見他耽食耆酒。當以己情往呵。除自因緣犯重。十二者見人淫他婦女。語他夫者犯重。十三者視他怨家。作怨家想者犯重。十四者見他視怨家如赤子。語何能視此人如赤子犯重。十五者見他聚鬪。助力檛打者犯重。十六者見他伏匿事。向他說令他大瞋恚犯重。十七者見聞他善事。雲都不作者犯重。十八者行於曠路。見人營塔廟營精舍。而不助者犯重。十九者見聞有人離善知識親近惡友。讚好不勸捨者犯重。二十者於栴陀羅家惡人處惡狗家聲聞二乘人處。除己事急往者犯重。二十一者見聞疑殺作不見聞疑想。食此肉者犯重。二十二者見聞疑殺作不見聞疑殺。若不食此肉者犯重。二十三者解於方便知眾生根。若謂不說者犯重。二十四者或見諸菩薩。及餘諸見悉不得向人說。現身得障道法得白癩病。或時愚癡。或時眚盲。或時目眩妄想分別諸法。要得愚癡。第二明護戒境界者。廣如大方等經第四卷說。四依十地論十善法戒。問此戒何別。答准依戒相。亦有差別。二十四戒為初學者受。亦寄在俗人。十無盡戒在得位前。通其道俗。四波羅夷戒。在於直進。為出家人。略寄相別。據其根行。利益亦得說通。十善法戒。寄在十地。見聞及修行。其義亦通。又此十善戒。是性戒無別受法。據此其義在高亦可。攝從輪王化俗。此亦通下。雖名下通。而義是別。謂通性起戒。此義不通愚法小乘。若迴心聲聞受者。其戒相差別同異共不共學。廣如梁本攝論戒學中說。

十惡業道章

十惡業者。一殺.二盜.三邪淫.四妄語.五惡口.六兩舌.七綺語.八貪.九瞋.十癡.此業有二種。一性不善業性違理故。二發惡律儀皆通其三業。其性十惡。亦有作無作。作有三種。自作.教化作.見聞隨喜作。無作有一種。謂作俱無作。問惡律儀何故不同戒中形俱無作。答惡律儀業亦有生在惡律儀家。識知已去。執持殺具即得惡律儀。不專由期心長時分限發惡律儀。有此別義故。不同善戒形俱。亦有誓得惡律儀者。非一切也。又有秘密翻依十惡之善。如梁論雲。論曰。復有經言。云何菩薩行殺生。若菩薩有命眾生。斷其相續。釋曰。若有命則知有業。若有業則知有惑。由具此三。六道四生相續不斷。若菩薩隨其根性。為說三乘聖道。令彼修行斷此三法得無餘涅槃果。不相續眾生。即是斷命故名殺生。論曰。云何菩薩奪非他所與。若菩薩自奪非他所與。釋曰。菩薩以大悲攝一切眾生。為自眷屬。令離生死嶮難。奪非他所與眾生。非彼父母及人主等所與故。名奪非他所與。論曰。云何菩薩行邪淫。若菩薩於欲塵起邪意等。釋曰。菩薩三業。與淫欲相反。意知其虛妄不實為眾惡本。口亦作如此說。身不行其事。亦是相反。即是於欲塵起邪意等故。名行邪姪。論曰。云何菩薩能說妄語。若菩薩是妄能說為妄。釋曰。一切法皆是虛妄。菩薩如虛妄而說故名能說。故名能說妄語。論曰。云何菩薩行兩舌。若菩薩恆住最極空寂處。釋曰。兩舌令彼此不和。菩薩思空說空。令自他不見此彼。何況和合。故名行兩舌。論曰。云何菩薩能住波留師。若菩薩住所知彼岸。釋曰。若依直語。波留師名目惡口。住惡口人。不為他所親近。菩薩住所知彼岸。即三無性理。亦不為眾生所親近。以此理非凡夫二乘所行處故。故名能住惡口。又若依密語。波留師名目彼岸住。即以密語顯於直語。論曰。云何菩薩能說不相應語。若菩薩能分破諸法。隨類解。釋曰。菩薩能分破諸法。謂根塵識皆無所有。此無所有非定是無。亦非定有。有無悉不可得故。名能說不相應語。論曰。云何菩薩行阿毘持呵樓若菩薩數數令自身得無上諸定。釋曰。若依直語。阿毘持訶樓名目貪慾。行貪慾者。必愛樂外塵。菩薩恆樂令自身得最勝定。故名行貪慾。又若依密語。阿毘持訶樓名目數數得定。即以密語顯於直語。論曰。云何菩薩起憎害心。若菩薩於自他心地能害諸惑。釋曰。瞋恚以憎害為相。菩薩作意。欲斷自他一切煩惱故。名起憎害心。論曰。云何菩薩起邪見。若菩薩一切處遍行邪性如理觀察。釋曰。大乘以有分別為邪性。分別性遍行。於依他性即是邪性。若離分別。名人法空真性。小乘以身見為邪性。因此身見生諸惑故。若離身見。一切邪執皆不得起。得人空真性。菩薩能如理。觀察此邪性。見其是邪故。名起邪見。餘義如別章。

七種邪見章

邪見者。有其七種。一異乘邪見。隨順正道。而別取無餘涅槃。即愚法聲聞人。二虛妄分別見。三戒取淨見。謂種種佔相吉凶。是虛妄見惡戒見等是。戒取淨見。惡戒見者。自取所見故。四自謂正見。將自妄見。謂為是見即心煩惱等諸見是也。五覆藏見。六詐現不實見。覆藏者。用隱覆內為是。詐現不實者。用顯外相為是。七非清淨見。將世間為涅槃等者是。此等諸見。並不許佛見為是故名邪見。此義在三乘小乘中。分有為彼一乘目。即屬於一乘。餘義如別章。

十善業道章

十善者。翻前十惡成十善也。善義不同。有其五種。一人天十善。二聲聞十善。三緣覺十善。四菩薩十善。五佛十善。問既十善五重。十惡亦應同其十善。答由善義順理。理法甚深故有五重。不等惡業。不善從麁相別諸思生故。但有一種。無五重別。此十善業。由附觀智。智既漸深。福亦漸細。故不同也。餘義如別章。

攝生戒中明四倒章

四倒者。一常二樂三我四淨。二倒名為惡意。專念行故。二倒名為恶心。非專念行。謂我淨思故。二倒惡意專念行者。伺緣名意。常樂二倒。緣中現起故名意也。違理名惡。是起煩惱。作意而生名專念行。二倒恶心非專念者。根本集起是其心義。我淨二倒。望前常樂。根本集起故說為心。我是常本。淨是樂原。此二性成。非作意生。名非專念也。倒者變翻常樂我淨無常無我無樂無淨。是名八倒。聲聞滅四倒。菩薩滅八倒。此據上心正便說。若據殘習。四倒八倒。竝菩薩除。若依初教。第十地斷不分習氣。若據終教。地前伏上心。初地滅種子。第十地已還。漸滅習氣。佛地永斷。若分惑體。常等四倒。是見道惑。無常等四。是心煩惱。若據一乘。其惑廣大無盡。為能證普賢門。一切俱斷。餘義如別章。

第三地厭分中四靜慮八禪章

世間道禪者。謂世間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如是靜慮無色。由四種相應廣分別。謂雜染故。清白故。建立故。清淨故。雜染者。謂四無記根。一愛二見三慢四無明。由此四惑染污其心。於諸染污靜慮定門。令色無色界一切有覆無記煩惱隨煩惱。生長不絕。所以者何。由有愛故。味上靜慮雜染所染。貪味淨定樂故。由有見故。見上靜慮雜染所染。依止靜慮。發起計度先際等見故。由有慢故。慢上靜慮雜染所染。依證勝定。起高慢故。由無明故。疑上靜慮雜染所染。求解脫者。由未通達真實道。於勝品所證。常生疑惑。為解脫也不解脫也。如是煩惱。恆染其心。令色無色大小二惑。相續流轉。清白者。謂清淨靜慮無色。由性善故。說名清白。雖是世間。離纏垢故。亦名為淨。建立者。有四種建立。謂支分建立等至建立品類建立名相建立。於諸靜慮。具四建立。諸無色中。唯有三種除支分。支分建立者。謂初靜慮有五支。何等為五。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心一境性。第二靜慮有四支。何等為四。一內等淨二喜三樂四心一境性。第三靜慮有五支。何等為五。一捨二念三正知四樂五心一境性。第四靜慮有四支。何等為四。一捨清淨。二念清淨。三不苦不樂受。四心一境性。問法有無量。何故唯立尋等為支。答對治支故。利益支故。彼二所依自性支故。由此三種支分滿足不待餘故。初靜慮中。尋伺二種是對治支。能斷欲界欲恚害等尋伺。喜樂二種是利益支。由尋伺支。治所治已。得離生喜樂故。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止自性支。依止定力尋等轉故。第二靜慮中內等淨。是對治支。由此能治尋思故。喜樂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義如前說。第三靜慮中捨念正知。是對治支。由此三能對喜樂故。樂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義。如前說。第四靜慮中捨清淨念清淨。是對治支。由此二能治樂故。不苦不樂受。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諸無色中。不立支分。以奢摩他一味性故。等至建立者。謂由此七種作意。證入初靜慮。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何等名為七種作意。謂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方便究竟作意。方便究竟果作意。此廣分別。如聲聞地後瑜伽處。云何證入初靜慮時。由七作意。謂由定地作意。見欲界中過患等故。了達麁相。初靜慮中。此相無故。名為靜相。是名了相作意。如是作意。為聞思之所間雜。從此已上。超越聞思。一向修相緣麁靜相。以為境界。修奢摩他毘缽舍那。數數思惟如所尋思麁靜性相。是名勝解作意。由修習此故。最初斷道。生彼俱行作意。名遠離作意。由此能斷上品煩惱故。及能遠離彼品麁重故。此觀行者。復欣樂上樂見上斷功德已。觸少分。遠離喜樂。為欲除去惛沉睡眠時。修習淨妙作意以悅其心。是名攝樂作意。如是正修行者。方便善品。所資持故。令欲果系煩惱纏垢不復現行。因此為欲審察煩惱斷與未斷。復更作意觀察彼生隨順淨相。是名觀察作意。如是行者。數數觀察進修對治。為令欲界一切煩惱。於暫時間得離系故。此對治道相應作意。是初靜慮最後方便故。名方便究竟作意。從此無間證得根本。最初靜慮俱時作意。是名方便究竟果作意。又由了相作意。發悕願心。為正了知所應斷所應得。為斷故為得故。由勝解作意。為所求義。發正方便。由遠離作意。捨上品惑。由攝樂作意。捨中品惑。由觀察作意。安心於所證。遠離增上慢。由方便究竟作意。舍下品惑。由方便究竟果作意。領彼所修作意修果。如為證入初靜慮定修七作意。如是乃至為證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如應當知。又麁相者。謂於一切下地。從欲界乃至無所有處。如是麁相。略有二種。一住於重苦不寂靜故。二命行微少壽命短促故。靜相者。謂於一切上地。從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與麁相相違故。品類建立者。於初靜慮定。具三品熏修。謂軟中上如初靜慮。餘靜慮及無色三品熏習亦爾。由軟中上品熏修初靜慮故。於初靜慮中。還生三異熟。如初靜慮。於餘靜慮中。若熏修若生果。各三品亦爾。諸靜慮中三品熏修生三果者。謂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如是等廣說如前。於無色界中。無別處所故。不立生果差別所以者何。於無色界。無有安堵宮殿等處故。不建立生果差別。然由三品熏修無色定故。彼異熟生時。有高有下。有劣有勝。彼異熟生時。有高下者。由壽命等有差別故。有勝劣者。染污不染污。多分少分。有差別故。名相建立者。謂於四靜慮中。三摩地差別無量名字。不可算數。不可思議。何以故。於初靜慮所攝定中。諸佛世尊及得究竟大威德菩薩摩訶薩所入三摩地。彼三摩地。一切聲聞及獨覺等。尚不了其名。豈能知數。況復證入。如般若波羅蜜多經中說三摩地。其數過百。如是於餘大乘經中。說三摩地。其數無量。如於初靜慮所攝定。於餘靜慮無色所攝定亦爾。如是所說。皆依靜慮波羅蜜多。清淨者。謂初靜慮中邊際定。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邊際定。是名清淨。靜慮無色邊際定者。為欲別發勝品功德得自在。等修堪任定到究竟處故。問所以不說出世定者。答由今舉世間定證三地。同世間故。又問依瓔珞經。初禪五支別立第六默然心為定體。何故不同。答雜集論等所明。是初教義。同彼小乘。因定本因定數出體。今瓔珞經。同終教義。具足依數修明。據定位成處說故。兩數不同。此數通三乘及小乘色天等。若為一乘教所目。即屬於一乘。又外凡夫得定。我慢等所染。聲聞定。我習法執等所染。初教出世心。煩惱等所染。終教三煩惱等習氣所染頓教方便乘及究竟一乘。清淨無染。應可准知。餘義如別章。

三苦八苦章

三苦者。苦苦壞苦行苦。苦者苦受體。苦者外苦具壞者苦緣。壞苦者苦受體。行者無常遷變不住名行。亦是苦受緣。問無常行但是無常義。何得名苦。答無常有二義。一自體無常。二無常切己名苦。苦義雖同。望事麁細有別。亦可不別。何以故。以無常切己。附在觀中。少觸大苦。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盛陰苦。五盛陰苦有二義。一攝前七苦。總為五盛陰。二諸苦麁重名五盛陰。八苦約事不同。苦體不異三苦。其二苦教興本。為初入法人。生厭離相。即苦類攝。未有道理。若入四諦。即苦諦攝。何以故。為聖教興令得諦故。乃至苦聖諦義。亦準可知。所以知之。為大乘義含始終故。此苦在凡夫是苦類。在聲聞入苦諦。若菩薩位。初教即空名苦聖諦。故維摩經云。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若約終教。苦即真如一切法亦如也故。若約一乘。前義為一乘所目。名為一乘。亦苦類等四義。入因陀羅微細等。成無盡故。餘義如別章。

四無量章

四無量者。一慈二悲三喜四捨。無量緣三義。一眾生緣。二法緣。三無緣。眾生緣者。緣眾生起慈故。法緣者。緣薀等法起慈故。無緣者。緣法無我起慈故。喜捨亦然。此義在三乘小乘中即無但有眾生緣。一乘義具足。何以故。緣生無盡故。若出體小乘等智性。初教用後得智為體。終教用如理如量智為體。何以故。無分別智。為菩薩體故。一乘義無盡故。所知無邊故。曰無量。餘義如別章。

六神通章

六神通者。一神足.二天眼.三天耳.四他心.五宿命.六漏盡。神足天眼天耳宿命。此四等智性。亦云生得。他心智通。用法智比智道智等智他心智為性。漏盡通。若漏盡人所得。用十智為性。若知他漏盡。六智為性。謂法智.比智.盡智.無生智.滅智.等智。無擁故曰通。宿命天眼。是明非示現。神足他心。是示現非明。漏盡通亦明亦示現。天耳通非明非示現。問何故地果中辨五通不明六通。答為禪定在世間成通。非無漏。若凡夫成五通。小乘聖人得六通。初教出體同聲聞。仍[利-禾+垂]如實智。其體即空。終教即如。頓教亦同。如上來諸義。為一乘目。即是一乘。若據別教。即有十通。如離世間品說。餘義如別章。

第四地三十二相章

三十二大人相者。一足下安平。二足下千輻輪。三佣足跟。四踝骨不現。五佣[跳-兆+專]膓如伊尼延鹿王。六陰藏如馬王。七纖長指。八平立手摩膝。九臂肘佣圓。十手足網縵。十一手足柔軟。十二兩手兩足兩肩頸七處滿。十三身圓滿如尼拘律樹。十四依大論。菩薩身齊為中四邊量等身佣直上身如師子。十五身金色。十六缺骨滿。十七皮膚細軟。十八塵垢不著。十九身毛上靡。二十一一毛右旋。二十一圓光一尋。二十二咽已上有十一相。一四十齒。二齒齊密。三齒白淨。四廣長舌。五次第得上味。六梵音聲。七頰車方如師子。八目紺色。九眼上下瞬如牛王。十眉間白毫。十一肉髻。三十二相無差別因。皆是持戒得。何以故。若犯戒者。不得下賤人身。況大人相。又由別因。如瞿夷問經說。三十二相。通凡夫小乘三乘一乘。但深淺異。凡夫有人。小乘無人。初教即空。終教即如。一乘無盡。具因陀羅及微細等。依別教。其相如十蓮華藏莊嚴世界海塵數等相。餘義如別章。

八十種好章

八十隨形好者。手足二十爪指。手足八處表裡平滿。兩踝兩[跳-兆+專]兩膝兩髀兩股臀皮藏相兩圓兩脇兩腋兩乳兩肩兩肘兩腕腰背心臍咽腹。悉皆妙好。是名咽已下有六十種好。言髀股者。即外曰髀。內曰股。上下牙齒兩斷兩脣兩頰兩鬢兩眼兩耳兩眉鼻兩孔額兩角。是名咽已上有二十種好。一切眾生。福德積聚等一毛相一切毛相。福德積聚等一隨形好一切隨形好。福德積聚增至百倍。乃至一相除。白毫肉髻餘一切相增至千倍。乃得白毫相。即二十九相。名一切相。白毫相功德增至百千倍。乃至肉髻無見頂相白毫相功德增至億百千倍。乃得如來法蠡音相。如來隨意發聲清淨梵音。乃至十方無量世界種性地菩薩。成相好種子。解行地菩薩。修集方便。淨心地菩薩證得。餘地菩薩。漸勝清淨。如來畢竟快淨。無上人中不具。諸天分有。小乘實具。初教即空終教即如。一乘無量。具因陀羅微細等故。餘義如別章。

第五地中七淨章

七淨者。一戒淨.二定淨.三見淨.四度疑淨.五道非道淨。此五大小乘名同。後二名異小乘。後二者。一行淨二行斷淨。以彼宗趣滅故。後說行斷淨。大乘名者。一名行斷。二名思量菩提分法上上淨。以此宗依其行斷起上勝求。所依位者。若約小乘。戒及定見道前。次三見道。次一修道。次一無學道。大乘三位論之。行斷及行在修道。餘悉同前。淨者分勝離垢故名淨。此義通三乘及小乘。若為一乘目。即屬於一乘。一乘清淨有十種。如離世間品說。所以說十者。欲顯無量故。餘義如別章。

十諦章

十諦者。是菩薩如實知是苦聖諦是苦集諦是苦滅諦。如實知是至滅苦道聖諦。是菩薩善知世諦。善知第一義諦。善知相諦善知差別諦。善知說成諦。善知事諦。善知生諦善知盡無生智諦。善知令入道智諦。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及善知集如來智諦。是菩薩隨眾生意。令歡喜故。善知世諦。通達一切法一相故。善知第一義諦。覺法自相同相故。善知相諦。覺法差別故。善知差別諦。覺分別陰界入故。善知說成諦。覺身心苦惱故。善知事諦。覺諸道生相續故。善知生諦。畢竟滅一切熱惱故。善知盡無生智諦起不二行故。善知令入道智諦。正覺一切法相故。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及善知集如來智諦。以信解力故知。非得一切究竟智知。問此之十諦通三乘不。答華嚴十諦。即是一乘瓔珞十諦。即是三乘。何以故。為隨教定故。餘義如疏論廣釋。

第六地緣生章

緣生者。略說十門。所謂因緣有分次第故。一心所攝故。自業成故。不相捨離故。三道不斷故。觀先後際故。三苦集故。因緣生故。因緣生滅縛故。隨順有盡觀故。如是十番十二因緣。一乘義攝。瓔珞十番因緣。三乘義攝。何以故。隨教差別不同故。餘義如疏論及別章釋。

三空門章(亦名三三昧)

三空門者。一空二無相三無願。據境為門。據能觀智。即為三三昧。此義通三乘及小乘。若為一乘教所目。即入於一乘。餘義如別章。

重空三昧章(附現)

重空三昧者。謂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願無願三昧。以有漏空行。觀無漏空行名為空空。以有漏無相行。觀無漏無相行。名無相無相。以有漏無願行。觀無漏無願行。名無願無願。此義屬小乘。若為一乘目。即屬於一乘。若為三乘目。即屬於三乘。餘如別章。

人法二空章

人法二空者。謂人空法空。人我執無處所顯真如名人空。法我執無所顯真如名法空。人空通小乘。而未清淨。至三乘方清淨。法空在三乘。而未清淨。至一乘究竟淨。餘義如別章。

第七地中四家義章

四家者。一般若家。二諦家。三捨煩惱家。四苦清淨家。住處所攝。稱之為家。家者家宅也。於七地中。成就長時道品。諸障清淨。最後究竟有功用無相。復能當成無功用無相義。故名家也。此義在三乘。若為一乘目。即屬於一乘。般若家者。實性般若也。諦家者。性實故名諦。捨煩惱家者。自性清淨。無煩惱也。苦清淨家者。苦性即空。是名苦清淨。餘義如別章。

等八地四種無生忍章

四無生者。一事無生。二自性無生。三數差別無生。四作業差別無生。此四無生。廣如論釋。事無生者。於三乘處加行道中。解法如實故。自性無生者。於三乘中。正體智觀不二。平等平等成就。數差別者。義當三乘中分別法相分齊。即空無分別。作業差別無生者。當三乘中作佛成就。猶如天鼓無思成事。究竟無分別寄在八地成。若一乘義。十信地見聞終心成解行。十信終心勝進向十解。得究竟證。餘義如別章。

三世間章

三世間者。於淨佛國土中。有三種自在行。一器世間自在行。二眾生世間自在行。三智正覺世間自在行。器世間自在行者。有五種自在。一隨心所欲。彼能現及不現。二隨何欲彼能現。三隨時欲彼即時現。四隨闊狹欲彼能現。五隨心幾許欲彼能現。名器世間自在。云何眾生世間自在行。是菩薩隨眾生差別信。隨決定信差別。彼彼佛國土中。彼彼大會中。如是如是自身示現。是菩薩。若於沙門眾中。示沙門形色。如是等彼彼國土中。如是自身差別示現。云何智正覺自在行。第一義諦智世諦智等。經曰。是菩薩遠離一切身相分別。得身平等。是菩薩知眾生身。知國土身。知業報身。知聲聞身。知辟支佛身。知菩薩身。知如來身。知智身。知法身。知虛空身。是菩薩。如是知眾生深心起信樂。若以眾生身作自身。或以自身作眾生身。如是等九身如是。是菩薩。如是知眾生深心起信樂。展轉自在成。廣如地論說。此義是一乘三乘小乘人天中見聞。餘義如別章。

十自在章

十自在者。一命自在。不可說不可說劫命住持故。二心自在。無量阿僧祇三昧入智故。三得物自在。一切世界無量莊嚴嚴飾住持示現故。四得業自在。如現生後時業報。住持示現故。五得生自在。一切世界生示現故。六得願自在。隨心所欲佛國土時。示成三菩提故。七得信解自在。一切世界中佛滿示現故。八得如意自在。一切佛國土中。如意作變事示現故。九得法自在無邊無中法門明示現故。十得智自在。如來力無畏不共法相好莊嚴三菩提示現故。此義在果德。寄顯八地自在義。此義通三乘。一乘方究竟。何以故。自在無邊故。餘義如別章。

十怖畏章

十怖畏者。一死怖畏。二煩惱垢怖畏。三貧窮怖畏。四惡業怖畏。五惡道怖畏。六求不得怖畏。七謗法罪業怖畏。八追求時縛不活怖畏。九云何疑怖畏。十大眾威德怖畏。此十怖畏類同初地所離。五怖畏初地已斷。今舉欲顯八地正法。非謂八地有如是畏。餘義如別章。

第九地十一稠林義章

十一稠林者。一眾生心行稠林。二煩惱行稠林。三業行稠林。四根行稠林。五信行稠林。六性行稠林。七深心行稠林。八使行稠林。九生行稠林。十習氣行稠林。十一三聚差別行稠林。初一句總。餘十句別。所以初句為心行者。心是種種義。餘十即是心種種之義相更無差別。何以故。由具六相義故。此義是一乘三乘小乘人天見聞故。餘義如別章。

八萬四千法門章

八萬四千者。依普曜經。如來成道。有三百五十度功德。從初光曜無極度。乃至分佈舍利度。以六波羅蜜乘之。成二千一百度。以四大六衰十法乘之。成二萬一千。若依攝論。取四諦下十使乘之亦得。以貪瞋癡及等分四法乘之。成八萬四千。大數門如此。於中法行根欲性病等。准此而知。若小乘依門如實。若三乘初教。其義即空。若約終教。其義即如。若依圓教。所目即屬一乘。若入十門。即屬別教。餘義如別章。

煩惱行使行稠林章

煩惱行等者。一乘略分二義。一約位顯煩惱。二據用義顯煩惱。此之二義。約三乘顯。餘宗準可知。約位者。但諸教中約十地。顯斷麁細分齊者。即屬終教攝。如地論三地文。一切欲縛轉復微薄。一切色縛一切有縛一切無明縛。皆悉微薄。諸見縛者。先已除斷。釋論解雲。一切欲縛轉復微薄者。斷一切修道。欲色無色所有煩惱。及彼因同無明習氣皆悉微薄遠離故。諸見縛者。於初地見道已斷故。二但經論中。約見修及九地十一地等。明斷惑不同及麁細者。皆初教所攝。如十卷百論判。分別我見見道斷。俱生我見修道斷。如無性攝論。轉染污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現觀時。先已證得。於修道位轉復清淨。如是等文。並屬初教攝。百論雲俱生惑修道斷者。此將煩惱寄顯見修。如皮肉心三煩惱。初僧祇斷皮。二僧祇斷肉等。其義例同。若經論中。依十地位顯別無明。不論麁細者。如十一無明及二十二無明等。皆初教中直進教攝。何以故。為順十地終心頓斷諸惑故。二據用義顯煩惱者。大分煩惱有其二門。一異小乘門。二同小乘門。同小乘者。複分為二。一者大惑。謂具結縛使垢纏等五義。名為大惑。結者九結。一愛結二恚結.三慢結.四無明結.五見結.六取結.七疑結.八嫉結.九慳結。難解義是結義。又有五結。謂愛結恚結慢結嫉結慳結。三界貪為愛結。三界慢為慢結。餘三唯欲界系義。是結義。又有五結。謂五下分結。謂愛結.恚結.身見結.戒取結.疑結。初二是界下。次三是眾生下故。名下分結。界下謂欲界。眾生下謂凡夫。又有五結。謂五上分結。謂色愛結.無色愛結.掉結.慢結.無明結。色界修道所斷貪名色愛。無色愛亦爾。色無色修道所斷掉慢無明。即為三結。此五能系眾生趣上。不隨下故名上分。又是聖人所行。非凡所行。聖人中那含所行。非下二果故名上分。又有四結。貪嫉結.瞋恚結.戒取結.見取結。又有三結。謂身見戒取。疑縛者四縛。一貪慾身縛。二瞋恚身縛。三戒取身縛。四見取身縛。欲界貪名貪縛。嗔名嗔縛。三界戒取名戒取縛。三界見取名見取縛。五陰名身。是四要須身口成。故名身縛。縛者不自在義。又有三縛。謂貪縛嗔縛癡縛。使者有四門。一者七使。謂欲愛使悉使有愛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隨逐驅使義。名之為使。二者十使。一身見.二邊見.三邪見.四戒取.五見取.六貪.七嗔八慢.九疑.十無明。三者九十八使。謂欲界三十六者。苦下有十。集下有七。謂邪見見取貪恚慢疑無明。滅下亦七。如集說。道下有八。謂邪見見取戒取貪恚慢疑無明。修道有四。謂貪恚慢無明。色界三十一者。苦下有九。除嗔餘如欲界說。集滅各六道下有七。修道有三。竝皆除瞋。餘如欲界說。無色界三十一者。如色說。四者一百九十六使。一百九十六使者。謂九十八使中正習分別故。有一百九十六。垢者有六。謂誑諂憍惱恨害。穢心故名為垢。纏者有十。謂無慚.無愧.睡.悔.慳.嫉.掉.眠.忿.覆。纏者如[聯-耳]縛焉多繞義。是纏義。又有八纏。謂惛沉。眠睡.掉舉.惡作.嫉.慳.無慚.無愧。數數增盛。纏繞於心故名纏。上來所釋結等五義。是大惑義。不具上五義。名小煩惱也。問上具五義名為使義。據此使義即是所成。因何上說使義乃入五義。是能成義。答使義含兩義。一使義。二麁重義由有使義。入能成義。由麁重義。入所成也。又煩惱流類。別有二十九門。一三漏。謂欲漏。有漏無明漏。欲界煩惱除無明為欲漏。上界煩惱除無明為有漏。三界無明為無明漏。此三連注不絕故名為漏。二四倒。謂常樂我淨。此四不順正理。稱之為倒。三四流。謂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欲界煩惱。除見無明名欲流。上界煩惱。除見無明名有流。三界見名見流。三界無明。名無明流。此四漂注故名為流。四四取。謂欲取.見取.戒取.我語取。欲界煩惱。除見名欲取。三界四見名見取。三界戒取名戒取。上界煩惱。除見名我語取。以無我故。但取是語名我語取。執成判害。是取義。五五蓋。謂貪蓋.嗔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此五唯欲界。能覆三學。名之為蓋。貪慾瞋恚。能覆戒品。掉悔能覆定品。睡眠能覆慧品。疑能覆三品。六五見。謂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具四義故名見。一能觀二轉行三所取堅牢四緣中勐利。七五慳出成實論。謂住處慳.家慳.施慳.稱讚慳.法慳。悋惜名慳。八五心擮。擮謂疑佛疑法疑僧疑戒疑教化。惡口讒判。敗壞其心。不成善根。故名心擮。九六愛出毘曇。謂眼觸生愛。耳鼻舌身意等觸生愛。十七流。謂見諦所滅流。修道所滅流。遠離所滅流。數事所滅流。捨所滅滅。護所滅流。制伏所滅流。十一四扼。謂欲扼.有扼.見扼.無明扼。十二八慢。謂慢.大慢.慢慢.我慢.增上慢.不如慢.邪慢.傲慢。若於卑自高名慢。於等計等亦名為慢。於等自高名為大慢。於勝自高名慢慢。五陰等處名我慢。於大勝人謂少不如名不如慢。無德自高名邪慢。又以惡法自高亦名邪慢。於善人及尊中。不肯禮敬名傲慢。十三六十二見。謂於色陰起十二見。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如來滅後。如去不如去。亦如去亦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色陰有十二句。受想行識。亦有十二。合六十。加身是命身異命為六十二。亦可加斷常二見。十四八種覺。謂欲覺.嗔覺.惱覺.親裡覺.國土覺.不死覺.利他覺.輕他覺。若依地持。七名輕慢覺。八名族姓覺。十五一百八煩惱。謂九十八使加其十纏。名一百八煩惱。十六三不善根。謂貪瞋癡。十七三杌。謂貪瞋癡。十八三垢。謂貪瞋癡。十九三燒害。謂貪瞋癡。二十三箭。謂貪瞋癡。二十一三所有。謂貪瞋癡。二十二三惡行。謂貪瞋癡。二十三三匱。謂貪瞋癡。二十四三熱。謂貪瞋癡。二十五三煩惱。謂貪瞋癡。二十六三諍。謂貪瞋癡。二十七三熾燃。謂貪瞋癡。二十八三稠林。謂貪瞋癡。二十九三枸礙。謂貪瞋癡。又此煩惱雜染。若現行若緣若隨眠若所緣境若麁重。當知。各有二十種相。煩惱現行有二十種者。一隨所欲纏現行。謂在家者。二不隨所欲纏現行。謂出家者。三無所了別。謂處惡說法者。四有所了別。謂處善說法者。五互增上。謂貪等行者。六皆平等。謂等分行者。七微薄。謂薄塵行者。八外門纏現行。謂永離欲者。九內門纏現行。謂由世間道離欲者。十增上纏現行。謂諸異生。十一失念纏現行。謂諸有學。十二分別纏現行。謂堅執著者。十三俱生纏現行。謂不堅執著者。十四觀察現行。謂喜觀察者。十五不自在現行。謂睡眠者。十六自在現行。謂覺悟者。十七不可救現行。謂無涅槃法者。十八可救現行。謂有涅槃法者。十九取相現行。謂尋思彼隨法而取相貌者。二十不取相現行。謂不尋思彼隨法。不取相貌者。煩惱緣有二十種者。一樂。二苦。三不苦不樂。四欲。五尋。六觸。七先所串習。八隨眠。九不親近善友。十不聽聞正法。十一不如理作意。十二不信。十三懈怠。十四失念。十五散亂。十六不正知。十七放逸煩惱。十八異生性。十九離欲。二十由受生煩惱。隨眠有二十種者。一不定地隨眠。二定地隨眠。三隨自境隨眠。四隨他境隨眠。五被損隨眠。六未被損隨眠。七隨順隨眠。八不隨順隨眠。九具滿隨眠。十缺減隨眠。十一可害隨眠。十二不可害隨眠。十三增上隨眠。十四平等隨眠。十五微薄隨眠。十六有覺隨眠。十七無覺隨眠。十八生多苦隨眠。十九生少苦隨眠。二十不生苦隨眠。煩惱所緣境有二十種者。一緣有事境。二緣無事境。三緣自相境。四緣共相境。五緣現見境。六緣不現見境。七緣外門境。八緣內門境。九緣自類煩惱境。十緣他類煩惱境。十一緣自境。十二緣他境。十三緣無境。十四緣有漏境。十五緣無漏境。十六緣有為境。十七緣無為境。十八緣自心分別境。十九緣憶念分別境。二十緣事相境。麁重有二十種者。一性報麁重。二性煩惱麁重。三性業麁重。四煩惱障麁重。五所知障麁重。六定障麁重。七業障麁重。八報障麁重。九善障麁重。十不正尋思麁重。十一愁惱麁重。十二怖畏麁重。十三勞倦麁重。十四食麁重。十六淫欲麁重。十七大種乖違麁重。十八時分變異麁重。十九死麁重。二十遍行麁重。又若略說了知煩惱由五種相。謂自體相因相品類相於境心亂相及果相。上明諸使及煩惱等。與小乘名同而義異。若小乘法。如所謂實將為有體。若大乘初教自性即空。但有名用。是名使及煩惱。二異小乘門者有二門。無明唯在直進教入位門攝。一十無明。謂初凡夫性無明。二依業等於諸眾生起邪行無明。三心遲若無明聞思修忘失無明。四微細煩惱行共生身見等無明。五下乘般涅槃無明。六麁相行無明。七微細相行無明。八於相作功用心無明。九於眾生利益事不用功用無明。十於眾法中不得自在無明。竝心迷不解名曰無明。二有二十二無明。一法我分別無明。二惡道業無明。三微細犯過無明。四種種相業行無明。五欲愛無明。六具足聞持陀羅尼無明。七三摩跋提愛無明。八行法愛無明。九生死涅槃一向背取思惟無明。十方便所攝修習道品無明。十一證諸行法生起相續無明。十二相想數起無明。十三微細相行起無明。十四一向無相思惟方便無明。十五於無相觀作功用無明。十六相行自在無明。十七無量正說法無量名句味難答巧言自在陀羅尼無明。十八依四無礙解決疑生解無明。十九六神通慧無明。二十入微細秘密佛法無明。二十一於一切應知境微細著無明。二十二於一切應知境微細礙無明。此二門煩惱。局在初教直進門中。所以得知。由此二門煩惱遍在十地不論使習麁細不同。當知。即順十地終心頓斷惑義。又依終教。煩惱有十六門。一有二無明。謂煩惱障智障。二又有二無明。謂惑智二障。三有三障。謂皮肉心。三障亦名皮膚骨。四有四障。謂闡提不信障。外道我執障。聲聞畏苦障。獨覺捨大悲障。五有六弊障。謂六波羅蜜別所滅障。六有八妄想。謂念妄想.不念妄想.念不念俱相違妄想.我妄想.我所妄想.自性妄想.差別妄想.攝受積聚妄想。初三是皮煩惱。次二肉煩惱。次三心煩惱。七有九煩惱。出佛性論。一隨眠貪慾.二隨眠嗔.三隨眠癡.四貪瞋癡等極重上心惑.五無明住地六見諦所滅。七修習所滅.八不淨地惑.九淨地惑。初四及第七修習所滅。皮煩惱為體。第六見諦所滅肉煩惱為體。第五無明住地。第八不淨地惑。第九淨地惑用心煩惱為體。八有五住地惑。謂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無明住地。諸惑所依名為住地。見一處。是肉煩惱。欲愛等三。是皮煩惱。無明住地。是心煩惱。九有十三煩惱。謂七見六著。七見者。一邪見.二我見.三常見.四斷見.五戒盜見.六果盜見.七疑見。見一切處故說見。六著心者。一貪二愛三嗔四癡五欲六慢。於法界中。一切時起一切煩惱。以十三為本。無明與十三作本。於法界中。別為三界報。問十三煩惱既無法執。因何不入共小乘義。答經意欲明十三惑從無明生能生諸業。欲定無明住地是其因義故。不入共小乘攝。十有八倒。謂常.樂.我.淨.無常.無樂.無我.無淨。四倒障聲聞。八倒障菩薩。十一有四謗。謂增益謗.損減謗.相違謗.戲論謗。十二有五散亂。一自性散亂。謂五識。二外散亂。謂意馳動於外塵。三內散亂。謂心高下及噉味等。四麁重散亂。謂計我我所等。五思惟散亂。謂捨大乘。思惟小乘。初二未得令不得。第三已得令退。第四令不得解脫。第五令不得無上菩提。十三有二煩惱。謂隨眠煩惱。上心煩惱。十四又有三倒。謂想倒.見倒.心倒。十五有十二妄想。謂言說妄想.所說事妄想.相妄想.利妄想.自性妄想.因妄想.見妄想.成妄想.生妄想.不生妄想.相續妄想.縛不縛妄想。此妄想三煩惱。謂皮肉心。所以知之。故經云。是名妄想自性分別通相故得知也。如楞伽經說。十六有八萬四千塵勞煩惱。上十六門煩惱義。當熟教。分亦得通初教中直進教說。若在直進教。其體即空。名為煩惱。若在終教說。其體即如。名為煩惱。若一乘教所目。即屬一乘。若據別教說。即一一煩惱皆無量。是故使等煩惱。是稠林義。何以故。以普賢文中一嗔心能障百千法門等故。餘義如別章。

業稠林章

業稠林者。有其三種。謂律儀業。謂善律儀也。不律儀業。不善律儀也。非律儀非不律儀業。謂作善惡二業。不發律儀者是也。又非律儀非不律儀者。謂無記業也。律儀復有三種。謂別解脫靜慮無滿道。別解脫者。即七眾律儀。依能修行。遠離惡行及欲行。五眾立盡形受。為遠離惡行不離欲行。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立盡形受。為不能遠離惡及不遠離欲行。制日夜近住戒。令漸修學故。問鄔波索迦一分學處為說成就為不成就耶。應說成就而名犯戒。又問。扇搋半擇迦等。得成就鄔波索迦戒不。答不遮彼受。而不名鄔波索迦。性不堪親近承事比丘等出家五眾。二形亦爾。又半擇迦有五種。謂生妬灌灑除去半月並同前。不得親近五眾。靜慮等業。如前別章。無漏道業。亦如別章。今略舉業門。有三十六種。一故不故。二業曰故業不故業。先知而作。名為故業。不知而作。名不故業。又至教聲名故業。不至教聲名不故業。二二罪業。謂輕罪業重罪業。三二利業。謂大利業。謂大利業.小利業。四福等三業。謂福業.非福業.不動業。五三業。謂身業.口業.意業。六三惡行。亦名邪行。謂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七三妙行。亦名正行。謂身妙行.口妙行.意妙行。八三不巧便行。謂身不巧便.口不巧便.意不巧便行。所作不合法戒。名不巧便。九三巧便行。謂身巧便.口巧便.意巧便行。十三邪。謂語邪.業邪.命邪。從嗔癡生。口四過名邪語。從嗔癡生。身三惡名邪業。從貪煩惱生。身口惡名邪命。十一三正。謂正語正業正命。從無嗔無癡生。口四善名為正語。從無嗔無癡生。身三善名為正業。從無貪生。身口善名為正命。順理故名正。十二三時報業。謂現報業.生報業.後報業。約時而受名三時報業。十三三受報業。謂樂報業.苦報業.不苦不樂報業。十四三界系業。謂欲界系業.色界系業.無色界系業。十五曲等三業。謂曲業.穢業.濁業。諂所起業名為曲業。嗔所起業名為穢業。貪所起業名為濁業。十六三性業。謂善業。不善業.無記業。十七三滿業。謂身滿業.口滿業.意滿業。無學身好行滿足故名身滿。口意亦然。十八三學業。謂學業.無學業.非學業非無學業。學人無漏名為學業。無學人無漏名無學業。一切有漏業。名非學非無學業。十九三斷業。謂見斷業.修斷業.無斷業。二十三世業。謂過去業.未來業.現在業。二十一三障。謂業障煩惱障報障。二十二業相。謂黑黑報業.白白報業.黑白報業.不黑不白無報業。二十三四戒。謂別解脫戒.定共戒.道共戒.斷戒。二十四五逆。謂害父.害母.害阿羅漢.破僧.出佛身血。初二背恩養。次三壞福田故名為逆。二十五五戒。謂不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妄語.不飲酒。禁防身口。名之為戒。二十六五邪命。一為利養故。詐現奇特。二為利養故。自說功德。三為利養故。佔相吉凶。為他人說。四為利養故。高聲現威。令人畏敬。五為利養故。稱說所得供養。以動人心。邪因緣活命故名邪命。二十七六業。謂地獄報業.畜生報業.餓鬼報業.人報業.天報業.不定報業。二十八七不善律儀。謂殺.盜.淫.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於一切處。起發不善律儀。二十九七善律儀。謂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於一切時。不斷善故發善律儀。三十八種語。一見言不見。二不見言見。三不見謂見。問言不見。四見謂不見。問即言見。五若見言見。六不見言不見。七見謂不見。問言不見。八不見謂見。問即言見。前四名不淨語。後四名淨語。三十一八戒。即日夜戒。一不殺生。二不盜。三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坐高大床。七不著花香瓔珞。不香塗身。不著香熏衣。八不作技樂。亦不往觀聽。及不過中食。前四是戒分。次一是不放逸分。後三是順修威儀分。三十二八邪。謂邪見.邪覺.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語.邪業.邪命。三十三十不善業道。謂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恚.邪見。違理損物名為不善。結思名業。所行名道。三十四十善業道。謂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無恚.無貪.正見。順理益物名善。意思為業。為思所行名道。亦果所依行名道。三十五十二惡律儀。謂屠羊.養雞.養豬.捕鳥.捕魚.獵師.作賊.魁[魅-未+會].守獄.咒龍.屠犬.飼獦.三十六十六惡律儀。一為利養羔羊。肥已轉賣。二為利買已屠殺。三為利養豬豚。肥已轉賣。四為利買已屠殺。五為利養牛犢。肥已轉賣。六為利買已屠殺。七為利養雞。肥已轉賣。八為利買已屠殺。九鉤魚。十獵師。十一劫奪。十二魁[魅-未+會]。十三網捕飛鳥。十四兩舌。十五看獄。十六咒龍。此諸業門。通三乘及小乘人天。若人天即人所成業。若小乘但有業無人。若初教諸業即空。不可分別。如業成就論說。若終教即如。一切法亦如也。若為一乘所目。即屬一乘。若約一乘別教。即八萬四千等無盡業也。餘義如別章。

根行稠林章

根行稠林者。略有二十二。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男根.女根.命根.苦根.樂根.憂根.喜根.捨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增上生義是根義。乃至上中下等。廣即八萬四千性等亦得。若小乘即實。若初教即空。若終教即如。若一乘所目。即是一乘。若別教即無量。餘義如別章。

生稠林章

生者有二。一分段生。二變易生。分別有二十八門。一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二四識住。謂色識住.受識住.想識住.行識住。為識所住故名識住。出毘曇。三四生。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報起所依故名為生。四四食。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五二受。謂身受。五識相應名身受。意識相應名心受。六三受。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七五受。謂苦.樂.憂.喜.捨。八六受。謂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九一百八受。如大論說。眼見色思惟分別。心生喜生憂生捨。乃至意識亦爾。是十八受中。有淨有垢。是三十六。三世各有三十六。為一百八受。亦可分喜為三。上中下。憂捨各三。一根有九。六根之後有五十四受。現智比智所緣去來諸受。有五十四受。現比之境故。受有一百八。十五果。一增上果.二依果.三報果.四功用果.五解脫果。酬因故名果。十一六道。謂地獄.畜生.餓鬼.人.天.阿修羅。十二六界。謂地.水.火.風.空.識。十三七識住。謂欲界人天為一。色界下三禪為三。無色下三天為三。是識樂住故名識住。十四八福生處。謂人中富貴為一。六欲天中富貴為六。初禪梵天為一。福報此中最多故說此八。十五八世法。謂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十六唯識。十七九眾生居。謂於七識住上。加無想天及非想天為九。十八二十五有。謂四有四惡趣梵王六欲天無想及淨居四空及四禪。十九十二因緣。即三緣生也。謂自性受用愛非愛取別時。增上生義故入生分攝。二十五陰。謂色.受.想.行.識。二十一十二入。謂六根六塵。二十二十八界。謂六根六塵六識。二十三三十六物。謂一發.二毛.三爪.四齒.五皮.六肉.七骨.八髓.九筋.十脈.十一脾.十二腎.十三心.十四肝.十五肺.十六大腸.十七小腸.十八胃.十九胞.二十糞.二十一尿.二十二垢.二十三汗.二十四膽.二十五結[月*寧].二十六第.二十七唾.二十八膿.二十九血.三十黃陰.三十一白陰.三十二肪.三十三[月*冊].三十四腦.三十五腦膜.三十六精.二十四四種生死。謂方便生死.因緣生死.有有生死.無有生死。又有三種生死。謂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覺法自性性意生身。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三昧樂者。位在十地。世間上分第三地定位名為三昧。得四地五地無流智。理剋成學無學。順理悅意故名樂。乘定勢力任意故名意生身。覺法自性性者。無相正智得無分別理。是一切法性故名法自性性者。諸法性性者。住之體性也。意生者。隨理自在如意。現生故名意生。種類俱生者。種類隨其事種類。俱生者。即事遍應。無二無別名俱生也。應而無作。猶如天鼓。無作業心故名無行作。即事無相。隨機起意自在名意生身。望後佛為生死。望前不足名意生身。問何故煩惱稠林即分始終二教兩別。業及生稠林則無分相。答煩惱是生死本。為此須分。業生二種。以是末相。准前煩惱義即可知。問變易生死是無流。何故入生稠林攝。答變易生死本教興意。為顯佛法漸漸深遠。將變易死在分段後。顯其終教漸漸甚深。據理論之。變易生死只是分段細相。所以知之。中陰本立為分段身。求生方便故立中陰。如十住經說。中陰之身。乃至涅槃菩提。亦有中陰。但微細漸深。唯佛境界。據此文證。當知。變易生死。只是分段細相。為其變易。二十五中陰身。是其報分。其陰大分受經七日為一限。於中不定。或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乃至經劫。佛亦於中出世教化。入般涅槃。如十住經說。又如梁攝論。佛二十年中。處中陰身。又如地論。其中陰身。亦得造業有其熏習。二十六三想。謂怨親中人。二十七四想。謂無常常想乃至不淨淨想。於中簡其取性。二十八八識想。謂八識想由同生滅故。上來所說生稠林義。通其小乘及人天等。若凡夫具人生相。若在二乘。無有別人。但有實生種類眾同分等。若依初教。生相即空。若據終教。其生即如。若一乘所目即屬一乘。若約別教。即八萬四千塵勞等相。即應因陀羅及微細義。餘如別章。

習氣稠林章

習氣有三種。一名言熏習識熏習。二色識熏習識識熏習見識熏習。三煩惱熏習業熏習果報熏習。此等熏習。皆通染淨及無記。大分有二。一種子熏習。二上心熏習。亦通中陰及生陰。隨上中下乃至無量八萬四千等。若依小乘。其義即實。初教即空。終教即如。一乘所目即是一乘。若約別教。即無有量。餘如別章。

三聚行稠林章

稠林有五義。一有涅槃法。謂種性已去。無涅槃法。謂闡提位中。二善行惡行。三惡道善。四外道聲聞。五菩薩差別。謂假名菩薩。於文中。八邪者。謂邪見.邪覺.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語.邪業.邪命。起不得方故名為邪。八正者。翻八邪即為八正。三聚等法。若小乘教。其義即實。初教即空。終教即如。若一乘所目即入一乘。餘義如別章。

成就章

成就者。亦名得也。謂於善不善無記法。若增若減。假立獲得成就故。善不善無記法。顯依處義。若增若減者。顯自體義。何以故。由有增故。說名成就上品信等。由有減故。說名成就下品信等。假立獲得成就者。顯假立義。得義具此三門說名為得。如是於餘隨其所應建立。當知。獲得成就差別有三。謂種子成就。自在成就。現行成就。種子成就者。謂若生欲界。欲色無色界系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欲界。三界煩惱隨煩惱成就。依未離欲異生說。若已離欲。或生上地。隨所離欲地。即此地煩惱隨煩惱。亦成就亦不成就。未永害隨眠故。對治道所減損故。如其次第。及生得善者。隨所生地。即此地成就。若生色界。欲界系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色無色界系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生無色界。欲色界系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無色界系煩惱隨煩惱。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若已得三界對治道。隨如是如是。品類對治已生。如此如此。品類種子。成就得不成就。隨如是如是。品類對治未生。如此如此。品由種子成就故成就。已得三界對治道者。謂已得出世聖道。隨如是如是。品類對治已生者。謂修道所斷上品等煩惱對治已生。如此如此。種類種子成就得不成就者。謂已永害隨眠故。自在成就者。謂諸方便善法。若世若出世靜慮解脫三摩地三摩缽底等功德。及一分無記法。由自在成就故成就。方便善法者。謂聞所生慧等。雖先有種子。若離今生。數習增長。終不能起現前故。一分無記法者。謂工巧處變化心。現行成就者。謂諸蘊界處法。隨所現前。若善若不善若無記。彼由現行成就故成就者。若已斷善根者。所有善法。皆由種子成就故成就。亦名不成就。若非涅槃法一闡底迦究竟成就。雜染諸法。由闕解脫因。亦名阿顛底迦。以彼解脫得因畢竟不成就故。問何等名為解脫得因。答若於真如。先以集起煩惱麁重若遇隨順得對治緣。便能永害。此堪任性名解脫得因。若與此相違。名無解脫因。問於成就善巧得何勝利。答能善了知諸法增減。知增減故。於世興衰。離決定想。乃至能斷若愛若恚。此成就法。在愚法聲聞。是事不想應。若在初教。是理不相應。若在終教。由同如故。即不可說。何以故。說即增分別故。若依別教。則具前說不說故。餘義如別章。

二十種法師章

云何能作法師事。一者時。二者正意。三者頓。四者相續。五者漸。六者次。七者句義漸次。八者示。九者喜。十者勸。十一者具。十二者不毀。十三者不亂。十四者如法。十五者隨眾。十六者慈心。十七者安穩心。十八者憐愍心。十九者不著利養名聞。二十者不自讚毀他。初時者。離八時難。地論偈云。如王懷憂總病恚著諸欲險處。無侍衛讒佞無忠臣。如是八時中智臣不應語。心王亦如是。非時不應說。法師口業有二種。遂分兩段。經前段經法師說法師深妙義。後段經法師說法應辯相。此義順三乘。一乘方究竟。餘義如別章。

四十無礙辯才章

無礙辯才者。謂四十無礙辯。依其十法。十法有四故成四十。所以說十者。欲顯無量故。如經廣說。

第十地受識章

其受識義。略說有三。一事受識。如轉輪聖王具受識法。二理受識。如三乘人。契得理寶名為受識。三理事受識。如得位菩薩。坐大寶蓮華王。十方諸佛放光灌頂等。內應法界名為受識。廣如問答及以經文。餘義如別章。

阿耨達池義

經云。阿耨達池流出四河。趣向大海。涅槃復雲。有其八河。阿含婆沙雲。有二十河。阿耨達池有四獸口。東有金象口。出恆伽河。西有銀牛口。出辛頭河。南有琉璃馬口。出悉陀河。北頗梨師子口。出博叉河。四各出至四十里外。分為五河故為二十。佛在東面。多從名聞者。說東面五河並三面本大河故。有八河也。十住經云。阿耨達池。出四大河。從四口出各繞池七匝。然後當方出向大海。其圍繞河。各相去一里。於中有種種名花異色莊嚴。並是阿耨達多龍王分齊境界處。今佛引成地喻。由喻勝故。顯法亦勝。餘義可知。

華嚴經內章門等維孔目卷第三


上篇:華嚴五十要問答

下篇:華嚴經旨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三聖圓融觀門

三聖圓融觀門 沙門澄觀述 夫上聖觀人設教,言不虛陳,...

淨土神珠

淨土神珠 幽溪傳法後裔 古昆 集 淨土神珠者何。現前...

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

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卷第一 宋四明東湖沙門 志...

遊心安樂道

遊心安樂道 釋元曉撰 遊心安樂,略開七門:初、述教起...

十二品生死經

十二品生死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卷上 開府儀同三司特...

佛說群牛譬經

佛說群牛譬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

佛說無垢賢女經

佛說無垢賢女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

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

佛說出生菩提心經

佛說出生菩提心經一卷 大隋北印度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是...

佛說大阿彌陀經

大阿彌陀佛經序 大藏經中,有十餘經,言阿彌陀佛濟度...

佛說阿闍世王經

佛說阿闍世王經卷上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聞如是:...

【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教詞典】三種覺悟所知

【三種覺悟所知】 p0203 瑜伽十四卷五頁云:又有三種覺...

【佛教詞典】五種不隨

(名數)三類境中之性類有五種不隨之義:一、性不隨,...

豈能一日不拜佛

《普賢行願品》的第一大願是禮敬諸佛,可見佛法修持要...

聖嚴法師《時時懷抱感恩的心》

在自我修鏈的過程中,當我們達到自我肯定、自我成長之...

真心求淨土者,勿憂臨終之退悔也

【原文】 一人問:釋迦如來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

遇到魔障如何面對

前面的經文講到安住真如,我們要不斷地提醒自己 何期自...

改變一生命運的微笑

小李是一個事業有成的青年,從小繼承了數目龐大的家產...

為什麼一定要念佛呢

佛法的最要問題,就是了生死。若論了生死這樁大事,很...

大安法師:念佛人正確的目標定位

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每天繫念佛號這很好,...

只要真信切願必定往生

【原文】 如來憫念眾生自力了脫之難,於是特開一信願念...

虛雲老和尚的「大乘三大部」

修行首重見地。確立圓滿的見地,是修行的第一步。這第...

人貴有自知之明

春秋時期,在齊國有一位被公認的美男子,別人都叫他徐...

【佛學漫畫】真心

法華經云: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件大事,就是開...

生病後醫治效果不明顯,如何才能好

問: 我得皮膚病多年,多方醫治效果不明顯。現在吃淨...

【視頻】早課(蘇州靈岩山寺)

早課(蘇州靈岩山寺)

【視頻】八十八佛拜懺

八十八佛拜懺